26.同情是一种高尚的美德
——论残疾
“同情是一切道德中最高的美德”,这句话是培根爵士对“同情”所赋予的最髙评价。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卢梭也曾说过:“人们不会对比自己幸福的人产生同感,而只会对比我们不幸的人感同身受。”因此,“同情”实质上是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也就是将他人与自己视为一体。在现实生活中,总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灾难降临,人们在遭受灾难的时候往往显得格外地孤立无援,因此,“同情”就在帮助别人渡过难关的过程中逐渐成为人类的一种美德的。可以说,从“同情”出发,直到“髙尚无私”“慷慨大量”,一切对于美德的赞美词汇都出于此而没有其他。
由于一切行为的动机都出于利己、恶毒、同情这三者,所以一个人的道德程度就可以看成这三者在他性格中的比例。同情在这三者中所占比例越大,则一个人的道德程度越高。真诚的同情能给弱者和贫穷者以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力量,这种帮助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更重要的是在一个人的心灵中撒下了爱的种子,使一个人明白,在这个世界上除了灾难、自私、冷漠之外,还有一种温暖和关怀。这种温暖可能对给予者来说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在被给予者来说却能享用一生。正如一首歌里所歌颂的:“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这种“爱”的内容非常博大,有亲情之爱、朋友之爱,同时也包含着对“陌生人”的同情。而对待“陌生人”的同情,则更加体现了“爱”的无私和伟大,下面是一则真实的故事,它告诉我们,同情有时会发生多么奇异的作用:
有一位从贫穷的山区来到大城市读书的大学生,为了解决学费,他偷偷地利用周末做起文具商品的推销员。他的性格比较腼腆,不善言辞,一个月下来,几乎没有得到什么报酬,失望、沮丧使他陷入了非常痛苦的境地D他不知道自己在这种境遇中能否坚持完成学业,因为家庭到底有多少经济的承受力,他自己心里清楚,年迈的父母和正在读书的弟弟、妹妹,由于他的拖累会更加困苦不堪。他暗暗下定决心,再做一个月的推销员,如果还不能挣到自己的学费,就退学出去打工,挣钱养活自己。之后的每一个周末,他疲惫不堪地奔走于一幢幢居民楼、学校、办公楼之间,而带给他的仍然是深深的失望。有一天晚上,他想最后再敲一家住户的门,如果还没有一点收获的话,他就要放弃努力了。他紧张地、怯怯地摁响了门铃,出来开门的是一个中年妇女,她慈爱地问他做什么时,他语无伦次地说明了自己的来意,站在那位妇女身后的一位像初中生模样的小女孩,热情地把他拉进屋,要把他手中提的所有的铅笔、钢笔、圆珠笔一并买下,而那位妇女也没有什么反对的态度。他有点兴奋,有点感激,也有点莫名其妙,买这么多笔干什么?疑问使他意识到:是不是这家人同情他的狼狈模样才这样做?那位妇女和女孩似乎看出了他的犹豫,就和善地说:“进屋坐会儿吧。”他说:“不坐了,这位小妹妹没有必要买这么多笔,就买一支吧!”那位中年妇女却说:“不要客气了,进屋坐吧,我有话想和你聊聊。”没想到那一天,他的生活整个发生了变化。那位妇女原来在公司办公室里见过他去推销文具,知道他是一位生活困难的大学生,就建议他不要再推销文具,让他辅导她的孩子学习,每月可以有几百块钱的收入。从此,那个大学生就安心自己的学业,后来成为一个很出色的学者。
同情是一种高尚美德,但它只是由爱与互助的本能中派生出来的一种感情,并不是万能的,也不是可以超越特定的时空和特定的对象普遍适用的。当我们的同情心在发挥作用的时候,切切记住要注意两点忠告,这也算是对“同情”的限制。
1.不要让“同情”变成恩赐
同情之爱从表现形式而言,往往体现在强者对于弱者、富者对穷者、社会±也位高的人对于社会底层的人之间,这就难免夹杂着一种“恩赐”“施与”的色彩。同情如果有了这种色彩,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同情之爱,反而成为一种表演或炫耀。我们常说“同情心”,同情与“心”相连,才是一种真同情,与“心”无关的同情是令人厌恶的,因为没有“心”的同情,往往对接受者来说就构成了人格上的不平等。虽然有时接受者迫于生存压力也会无奈地接受这种同情,但在精神上他会感受到强烈的屈辱,这种同情不要也罢。
2.不要让人利用你的同情
同情之爱是一种善良的美好的情感,但必须是对真正需要同情的人施用才有意义。如果不分是非,不辨真伪地滥用这种同情,不仅会危害社会,也会危害自己。《伊索寓言》里农夫和蛇的故事是大家都熟悉的,对于那些恶人、坏人滥施同情,你可能是发自真心的,但毒蛇却会借助你的同情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就适得其反,失去了同情之心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