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藏》概况
道教是中国本土化的宗教。鲁迅先生说过,中国的根柢在道教。要了解中国文化,道教文化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要研究道教,则不可不对《道藏》进行整理与解读[1]。《道藏》是道教典籍文献的汇总,包含周秦以下道家子书及东汉以后道教经典。从现代学科分类角度看,其涵盖了宗教、哲学、化学、医药、养生、文学、艺术等多方面内容。《道藏》不但内容芜杂多端,包罗万象,而且博大精深,是一个亟待开发的文化宝库。正如汤用彤先生曾称:“《正统道藏》五千三百零五卷,续藏一百八十卷,数量甚大。新中国成立后,常思治道教史。初阅《道藏》,内容十分庞杂,大多为神仙长生荒诞之谈,但其中也包含着可用之材料。”[2]正因《道藏》中有着如此丰富之内容,国内研究者已逐渐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挖掘与利用,在认识古代道教知识体系的同时,还望对其进行继承与发展。
《道藏》的整理与编纂历史悠久。南北朝时期,相关人士开始对道教各种文献资料进行分类整理,此时期重要的著作当属《三洞经书目录》,乃南朝刘宋道士陆修静所编,此后道藏的文献被归为洞真、洞玄、洞神三类。因此,该目录成为首个道经目录,之后道教典籍的分类整理便以此为基础[3]。至孟法师《玉纬七部经书目》,又出现七部分类法,即在三洞的基础之上又加上四辅部———太玄、太平、太清及正一。而亦有研究者考证七部分类法始于《正一经》[4],但目前学界多按陈国符先生在《道藏源流考》中的观点:“至于七部之称,更为后起,始见于孟法师《玉纬七部经书目》。”至于官方正式编修《道藏》,则始于唐代,完成后名其曰《三洞琼纲》,后亦称《开元道藏》。而后历代都对道教典籍进行搜集与纂修。如宋真宗时命张君房修《大宋天宫宝藏》,他同时还完成了对《云笈七签》的编写,乃取《大宋天宫宝藏》之精华所成,世称“小《道藏》”;宋徽宗时又校成《万寿道藏》;金代刊成《大金玄都宝藏》;而元朝又刊《玄都宝藏》。后因战乱与焚经,《道藏》难逃厄运,大部分遭毁。至明代,官方下令先后对《道藏》进行两次大规模校纂,分别为《正统道藏》及《万历续道藏》,前者共收道书1426种,合5305卷,按三洞、四辅、十二类分门,后者又补收道书50余种,合180卷,后二者合称为《道藏》[5]。20世纪伊始,《道藏》经版因八国联军侵略而悉遭焚毁。由于战乱灾祸等原因,全国其他宫观庋藏的《道藏》印本也很少被流传下来,北京白云观原藏有明代印制的《道藏》,这是一部迄今所能见到的唯一保存较完好的明代《道藏》,现移藏于国家图书馆[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