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与水蛭素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上篇 水 蛭

第一章 水蛭的药用历史及品种确认

一、水蛭药用历史沿革

水蛭,其药用历史久远〔4〕,是中医临床常用药。

(一)汉代以前

我国古代文献对水蛭的记载,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或更早。成书不晚于西汉初期的《尔雅·释虫》篇就有“蛭蝚、至掌”之记载,“蛭蝚、至掌”即那时对水蛭的称谓。

汉代,水蛭已经成为医家的常用药物,对其性味功效及主治病证也有了较深刻的认识,成书不晚于东汉末年的现存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对此进行了总结。书中云:“水蛭,味咸,平。主逐恶血,瘀血,月闭,破血瘕,积聚,无子,利水道。”

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临床善用水蛭组方治病。据《伤寒论》与《金匮要略》记载,为治疗瘀血攻心之蓄血发狂、瘀血阻滞之“妇人经水不利”及干血劳之皮肤甲错等,他曾取水蛭“逐恶血、瘀血”之功,配伍虻虫、桃仁、大黄等,分别组成著名的抵当汤、抵当丸、大黄img虫丸方,一直沿用至今。

水蛭的“逐恶血、瘀血”之功,可用药理学的抗凝血作用予以诠释。可见我国的医药学家在公元2世纪或更早时候就已经发现了水蛭的抗凝血作用,并应用于临床。

(二)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医药学家陶弘景在其所著的《名医别录》中首先对水蛭性味功效进行了补充,云:“水蛭,味苦,微寒,有毒。又堕胎。”接着又补述其别名、生长环境及采制方法等,指出水蛭“一名蚑,一名至掌。生雷泽池泽。五月、六月采,暴干”。陶氏所说的“一名至掌”,与《尔雅》同,或许据《尔雅·释虫篇》之说而撰。又,今考文中所说的“雷泽”,一作古泽讲,若此,即又名雷夏,在今山东菏泽东北;一作古地名讲,乃因古郕伯姬姓之国而名,大约在今山东鄄城县一带。细析“生雷泽池泽”之文句,对雷泽的解释,当以后者地名释为佳,即指水蛭生产于雷泽的池泽之中。

后来,陶弘景又在《本草经集注》详细记载了当时的水蛭品种及生物特征:“蚑,今复有数种,此用马蜞,得啮人腹中有血者,仍干为佳。山蚑及诸小者皆不用。”陶氏的记载表明:南北朝时医药学家们就已经认识到水蛭有多个品种;当时入药的品种只有马蜞一种,其个头较大,能啮人吸血;生于山中的“山蚑及诸小者”均不入药。

(三)隋唐时期

隋代,甄权在《药性论》中云:“水蛭,使,主破女子月候不通,欲成血劳癥块。能治血积聚。”不但对《神农本草经》关于水蛭功效论述做了进一步注释,而且还指明其常作使药用。

唐代孙思邈以一味水蛭酒送服,治疗“漏下,去血不止”。

苏敬在官修的《新修本草》中指出:“此物(水蛭),有草蛭、水蛭。大者长尺,名马蛭,一名马蜞,并能咂牛、马、人血。今俗多取水中小者用之,大效,不必要须食人血满腹者。其草蛭,在深山草上,人行即敷着胫股,不觉,遂于肉中产育,亦大为害,山人自有疗法也。”苏敬《新修本草》此论,除明言草蛭不作药用外,还指出陶弘景《本草经集注》所说的马蜞,其体长可达一尺左右。与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不同的是,苏敬《新修本草》认为马蜞不作药用,入药品种应为生于水中的个头较小者,虽其也能吸食牛、马、人的血,但“不必要须食人血满腹者”。

陈藏器《本草拾遗》首载用活水蛭外吸法治外科疮疹取效。书中云:“人患赤白游疹及痈肿疮毒,取十余枚令啖病处,取皮皱肉白,无不差也。”开创了用活体水蛭吸吮法疗疾之先河,并详细介绍了冬月如何掘取活水蛭之法等。

(四)五代时期

韩保昇在《蜀本草》中首先论述了水蛭的采制方法,云:“采得之,当用竹蓳竹筒盛,待干,入米泔水浸一宿后,暴干。以冬猪脂煎令焦黄,然后用之。”接着,又记述云:“勿误采石蛭、泥蛭用。石、泥二蛭头尖、腰粗、色赤,不入药,误食之,则令人眼中如生烟,渐致枯损。今用水中小者尔。”此段记述不但又一次强调了药用水蛭品种是生于水中之小者,而且还进一步补充了水蛭的两个品种,即生于石上的石蛭与生于泥中的泥蛭,并指出这两个品种均不能入药。若误采误食则对人有害,甚至能“令人眼中如生烟,渐致枯损”。

《日华子本草》云其“畏石灰,破癥结。然极难修制,须细锉后,用微火炒,令色黄乃熟,不尔,入腹生子为害”。此论既首言其畏恶反忌,又补充了其功效,还载述了其炮制方法。

(五)宋代时期

宋代,苏颂在《图经本草》中全面总结了前代本草有关水蛭生境与品种的论述等。书中云:“水蛭,生雷泽池泽,今近处河池中多有之。一名蜞。此有数种:生水中者名水蛭,亦名马蟥;生山中者名石蛭;生草中者名草蛭;生泥中者名泥蛭。并能著人及牛马股胫间,啮咂其血,甚者入肉中产育,为害亦大。水蛭有长尺者,用之当以小者为佳。”该书以不同的生境,将水蛭分为水蛭、石蛭、草蛭和泥蛭四个品种。其中“生山中者名石蛭”之语,即道明山蚑即石蛭。同时也明确指出,水蛭的入药品种当为个头小且能吸食人及牛、马血者。

半个世纪后,著名的药物学家寇宗奭在《本草衍义》中云:“水蛭,大者,京师又谓之马鳖;腹黄者,谓之马黄(即蚂蟥)。畏盐。然治折伤有功。”文中所说的“折伤”,即伤科的跌打损伤等病证的简称。说明宋代医药学家已经知道水蛭“疗折伤有功”,可用于伤科跌打损伤之瘀肿等病证。

(六)明代时期

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筌》除强调“水蛭,入药取水中小者”外,又从畏恶反忌角度总结前人的论述,指出“其性畏石灰与盐”。

十余年后,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明以前历代本草关于水蛭的记载与论述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特别是详细论述了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并附列数则涉及内、外、妇、伤各科的有效方,是后世中医药专家研究水蛭的难得文献资料。

(七)明末至清

明末清初,名医卢之颐《本草乘雅半偈》又一次对前代本草关于水蛭的记载进行了系统总结,详述其生境、品种等,文云:“水蛭,生雷泽池泽,处处河池田坂有之。色黄褐,间黑纹数道,腹微黄,背隆腹平,中阔,两头尖,都有嘴呐者,可引可缩,两头咂人,及牛马胫股,不满其欲,不易落也……水蛭,一名至掌,马蟥也。盖蛭类有二:曰山蛭,曰草蛭,药用水蛭也。生水中,喜吮人及马牛足股,蛭吮若莫知至而至者,果复性遂,蛭乃去,否则确乎其不可拔,宁断两头,入骨为患。”显而易见,卢氏的此段论述明确指出了水蛭的一种药用品种是“生水中,喜吮人及马牛足股”者,其形态即“色黄褐,间黑纹数道,腹微黄,背隆腹平,中阔,两头尖,都有嘴呐者,可引可缩”,而山蛭、草蛭则不入药用。

此后,名医张志聪《本草崇原》记载:“水蛭,处处河池有之,种类不一。在山野中者,名山蜞;在草中者,名草蛭;在泥水中者,名水蛭。大者谓之马蜞,今名马蟥。”

名医刘若金《本草述》在论述水蛭的功效时又对其主治病证进行了补充,谓其能“治痛风血结”。

名医张璐《本经逢原》记载:“水蛭是小长色黄,挑之易断者,勿误用泥蛭,头圆身阔者,服之令人眼中如生烟,渐至枯损。”

名医张秉成《本草便读》记载:“水蛭一名蚂蟥。种类甚多,以水中短小、腹有血者佳。”并将其性效高度概括为:“味咸、苦。性寒。入肝。破血行血。”

综上所述,就水蛭品种而言,可得出如下结论:

1.古代水蛭品种的划分

古代对于水蛭品种的划分主要是依据其生长环境,可分为四种,即:生长在水中者名水蛭,又名马蟥、至掌,长尺者又名马蜞;生长在泥中者名泥蛭;生长在草中者名草蛭;生长在山中石上者名石蛭,又名山蚑、山蜞、山蛭。

2.古代不入药的品种

古代本草著作中明确指出水蛭不入药用的品种有草蛭、石蛭和泥蛭三种。因古人认为,草蛭“于肉中产育,亦大为害”,石蛭、泥蛭“令人眼中如生烟,渐致枯损”,故三者均不能作药用。

3.古代入药用的品种

自陶弘景《本草经集注》以后的历代本草都认为药用水蛭是指吸哺乳动物血液的种类。不管是草蛭、山蛭,还是泥蛭,在吸牛、马和人血这一点上都是共通的,而且强调“用之当以小者为佳”。药用水蛭品种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有所不同。南北朝以前认为只要是生活在水中的水蛭均可入药。南北朝时期使用生活在水中的马蜞作为药用品种。而南北朝以后使用生活在水中,个头较小且能吸食人及牛马血的水蛭作为药用品种。至此,水蛭的药用品种渐趋统一。故古代水蛭入药用的三个品种主要是:草蛭应为山蛭科山蛭属的多种水蛭;石蛭、泥蛭应为石蛭科石蛭属、红蛭属,沙蛭科巴蛭属、齿蛭属、类蛭属,以及黄蛭科金线蛭属的多种水蛭〔3〕

在我国,有记载的水生吸血类水蛭是医蛭科医蛭属2个品种和牛蛭属6个品种共8个品种。其中棒纹牛蛭Poecilobdella javanica Wahlberg仅分布在云南西双版纳等地,远孔牛蛭Poecilobdella similis Moore分布在中缅边界,云南西双版纳的云县、思茅、曼尾和勐旺均有分布,颗粒牛蛭Poecilobdella granulosa Savigny主要分布于我国台湾,而这些地区均非我国古代医疗活动的主要地点,因此,水蛭的这些品种不太可能被列入古代的本草书中作为药用品种使用。

那么,古代水蛭的药用品种仅可能为五种,详见表1-1,即日本医蛭、丽医蛭、南京牛蛭、菲牛蛭、以及湖北牛蛭。菲牛蛭与湖北牛蛭可能是古本草中所说的“马蜞”,在南北朝以后不作药使用。

表1-1 药用水蛭5个品种比较表

i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