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 蜜
气味甘平,无毒。主心腹邪气,诸惊痫痉,安五藏诸不足,益气补中,止痛,解毒,除众病,和百药。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延年神仙。
【核曰】蜜蜂,一名蜜蠭。《尔雅翼》云:蜜蠭似蠭而小,工作蜜也。《说文》蜜作,云蠭甘饴也。盖若鼎器而幕之。《山海经》云:谷城之上,足蜂蜜之庐[153]。今土木之蠭,亦各有蜜。北方地燥,多在土中,故多土蜜。南方地湿,多在木中,故多木蜜。又有岩蜜、石蜜,俱在岩石间也。今人家所畜之蜂,小而微黄,大率腰腹相称,如蝇蝉也。喜事者,以窾木[154]容数斛,置蜂其中养之,开小孔,才容出入。《永嘉地记》云:七八月中,尝有蜜蜂群过,有一二小蜂,先飞觅止泊处,人知辄内桶中,以蜜涂桶内,飞者闻蜜臭或停,不过三四往来,便举群悉至矣。今人家养蜂,或群逸以百千万数,中有大者为王,群蜂羿之,从其所往,人收而养之,多在谷雨春分时也。采取百芳,酝酿造蜜。其房谓之蜜脾,王之所居,叠积如台。语云蜂台蚁楼,言蜂居如台,蚁居如楼。《自然论》云:蜂无王则尽死,君臣之体,生死不移也。一日两出而聚,鸣号为两衙。其出采花者,取花须上粉置两髀。唯牡丹、芍药、兰蕙之粉,或负于背,或戴于首。或采无所得者,经宿花间,一不敢归。或螫毒人,蜂亦寻死,故古称蜂虿有毒。近其房,则群起攻人。故战国有蠭旗,军行用之,云若蜂起之将也。寒冬无花,深藏房内,即以酿蜜为食。春暖花朝,复出卷采矣。宛陵有黄连蜜,色黄而味小苦。雍、雒间有梨花蜜,色[155]如凝脂。亳[156]州太清宫有桧花蜜,色小赤。南京柘城县有何首乌蜜,色更赤。各随所采花色,性之温凉亦相近也。蜜脾之底为蜡。《埤雅》云:蜡生于蜜,而天下之味,莫甘于蜜,莫淡于蜡。盖厚于此者,必薄于彼,理之固然也。西方之书曰味如嚼蜡。旧说蜂之化蜜,必取匽猪[157]之水,注之蜡房,而后蜜成,故蜡者蜜之蹠也。《方言》云“其大而蜜,谓之壶蜂”,即今黑蜂也,盖亦酿蜜,《楚辞》所谓“赤蚁若象,玄蜂若壶”者是也。试蜜真伪,以烧红火箸插入蜜中,提出起气者为真,起烟者为伪。修治:每沙蜜一斤,用水四两,入银石器内,桑柴火慢煮,掠去浮沫,至滴水成珠不散,乃用。又法,以器盛贮重汤中,煮一日,候滴水不散,取用亦佳,且不伤火也。七月勿食生蜜,令人暴下霍乱。味酸色青赤者,食之心烦。不可与葱及莴苣同食,令人利下。食蜜饱后,不可食鲜[158],令人暴亡。
缪仲淳先生云:集草木群英之精,合水土风露之气,酝酿成蜜,故其气清和,其味甘纯,施之精神气血,阴阳内外,罔不相宜。
先人云:蜜本万卉之黄,采集酝化于蜂,岩石土木,出处之端,蔾连乌桧,生成之自。
【参曰】垂颖如锋,故名蜂。传云“蜂虿垂芒,主之所在,众蜂旋绕,飞舞如卫,政令甚严,蜂有臣礼”者是也。集采百芳,退藏于密,吹鼓酝酿,而蜜成矣,故谓之蜜。其房如脾,谓之蜜脾。俨如胃形,受盛水谷,酝酿以成精血也。甘平色黄,当判入脾,故补中而益中气。盖万物莫不资始于脾,故主诸不足耳。设土大顽颓,则木无所倚,遂成惊骇痫痉。蜂蜜敦土化用,厚德载物[159],则上逆下陷之气,旋归于本位矣。安五藏者,安五藏之形。有形归土,脾所司耳。心腹居中,为邪所薄,则中宫不安。安中所以逐邪,未有中不安而能剪除外侮者。和百药解毒者,以甘性能缓,则无躁暴漂[160]之峻。脾藏志,故久服强志,轻身,不饥不老,总属脾土事耳。
[1]紫芝:原总目录将紫芝、青芝、赤芝、黄芝、白芝、黑芝合称“六芝”,紫芝等作小字列于“六芝”之下。[批]希世异种,服食致仙,上品上生,与天合化。
[2]阴阳:此下《本草纲目》卷二十八芝条引《神农经》有“昼夜”二字。
[3]休祥:吉祥。
[4]瑞命礼:此下文字亦见《太平御览》卷九八六引《古瑞命记》,疑此当作“瑞命记”。
[5]优昙一现:优昙钵花一开即敛。比喻事物或景象稍现即逝,难得见到。优昙,昙花,亦名优昙钵花。
[6]若盘绕……于土者:[批]盘绕层台,寄生于土者,此草芝。凡芝也,不足数耳。
[7]上:《抱朴子·仙药》作“下”。
[8]生:《抱朴子·仙药》作“三”。
[9]笼:《抱朴子·仙药》作“升龙”。
[10]其花如丹:《抱朴子·仙药》作“其花叶如丹萝”。
[11]白符芝……季冬而实:[批]始信神芝不假种识,随处寄生,随缘现相,灵无根,如优昙一现。
[12]玉暗芝:《抱朴子·仙药》作“玉脂芝”。
[13]七孔九光芝:《抱朴子·仙药》作“七明九光芝”。
[14]桂芝:《抱朴子·仙药》作“石桂芝”。
[15]肉芝:[批]参肉苁蓉命名,云柔红美满,膏释脂凝,肉之体也。燕休受盛外发,夫荣肉之用也。又可摘作肉芝评语。
[16]抱璞子:即《抱朴子》。
[17]乃山开出神药之月也:[批]虽晓入山术,不具神仙骨者,亦终不可得。
[18]山佷(hěn狠)日:《太平御览》卷九八六引《抱朴子》作“山浪日”。义未详。
[19]天辅时:天助之时。《三元经》:“天辅之时,有罪无虞。斧锧在前,天犹赦之。”
[20]智者大师:即智顗。南朝陈、隋时代的一位高僧,天台宗的开宗祖师,世称智者大师。
[21]敻(xiòng诇)别:差别很大。
[22]高隐灌园:典出《史记·邹阳列传》“于陵子仲辞三公为人灌园”,以喻大材小用。于陵子仲,即陈仲子,战国时隐逸之士,曾辞谢楚王为相之请而为人灌园。
[23]惴:原作“喘”,据四库本改。
[24]摇光:即瑶光,北斗七星之一,位于斗柄的最末端。
[25]运斗枢:即《春秋运斗枢》。汉代纬书,《春秋纬》之一。
[26]背阳向阴及椴漆树下:[批]三桠五叶,背阳面阴;欲来求我,椴树相寻。
[27]叅(cān餐):今作“参”之异体字,因训释所涉,此处保留原字。
[28]世谛:又名俗谛,或世俗谛。佛教认为世谛是人世间的真理。谛,谓真实不虚之理。
[29]种性:丁福保《佛学大词典》:“种为种子,有发生之义。性为性分,有不改之义。”
[30]六尘:佛教以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为六尘。
[31]根身:佛教指六根组合而成身体。六根为眼、耳、鼻、舌、身、意。
[32]相分:佛教唯识学上,认识事物有“见分”和“相分”之别。见分是指能观察、能认识;相分是指所认识。相分又有“疏相分”“亲相分”之别。疏相分是根据山河大地等客观景象认识事物;亲相分是由自己的“识”变现的影像。
[33]器界:即器物世界,佛教指山河大地及一切器用物品的总称。
[34]沦结:凝结。
[35]离四无中:[批]合府藏为中,内筋骨,外肌肉为四。
[36]九土:九州土地。《国语·鲁语上》“共工氏之伯九有也,其子曰后土,能平九土”韦昭注:“九土,九州之土也。”
[37]作叶扶疏:[批]扶疏处正显整密。
[38]干:《本草纲目》卷十二黄耆条作“簳”。
[39]折之柔韧如绵:[批]整密处正见扶疏。
[40]上:原无,据《本草纲目》卷十五蓍条引苏颂补。
[41]字从目:本书耆原作耆、蓍原作蓍,分别为二者俗字,故云“字从目”。
[42]即更事……之征也:[批]近取诸身,远取诸物。
[43]菟丝子:原总目录作“兔丝子”。
[44]山鬼:屈原所作《九歌》中的第九首,为祭祀山鬼的祭歌。
[45]菟:原作“兔”,据四库本改。
[46]伤:四库本作“阳”。
[47]玄菟:指玄菟丹,见《赤水玄珠》,方由玄参、菟丝子组成。
[48]逗破:透露。
[49]下有茯苓为根也:《尔雅翼·兔丝》作“皆有伏苓也”。
[50]杨:四库本作“扬”。
[51]本曰蕸茎曰蕖叶曰茄:按《尔雅·释草》:“荷,芙渠。其茎茄,其叶蕸,其本蔤。”与本文不同,宜参。
[52]华:同“花”。《论语·子罕》“唐棣之华”皇侃疏:“华,花也。”
[53]华:华丽;光彩美丽。
[54]黄婆:道教炼丹术语。认为脾内涎能养其他藏府,故称黄婆。
[55]下有茯苓:[批]从来相传,上有菟丝,下有茯苓,不知何所本。尝见菟丝随木萦绕茯苓,当不独只在松下矣。又传松脂化茯苓,茯苓化琥珀,又不知何所本。
[56]故中心抱木:[批]世又重抱木者,曰茯神,赤色者主利水,又不知何所本。
[57]形如鸟兽龟鳖者良:[批]羽毛鳞介之长为四灵,故取形如鸟兽龟鳖者良,则苓宜作四灵长矣。
[58]槎枿(chániè查聂):树的枝杈。
[59]对待游魂于天:[批]以降地之魄,待游天之魂,真真对证。
[60]知:通“智”。《方言》“党、晓、哲,知也”钱绎《笺疏》:“知,通作智。”
[61]壝(wéi围):祭坛四周的矮墙。
[62]畅臼:捣鬯所用的臼。鬯,古代祭祀、宴饮用的香酒,用郁金草合黑黍酿成。畅,通“鬯”。
[63]捣郁:舂捣郁金。古代的鬯酒,需将郁金草捣碎后酿制,故称捣郁。
[64]杂记:《礼记》中的《杂记》篇。
[65]椈(jú菊):原作“掬”,据《礼记·杂记》改。椈,柏的别称。
[66]共姜:周时卫世子共伯之妻,共伯死后不再嫁。后常以共姜或共姜守义喻女子守节。
[67]邪:此下《本经》有“气”字。
[68]以沙土养之:[批]土即地气,沙更清疏,离本归根,生机尝在。
[69]各以……四时之宜:[批]各具偏胜兼色,为四时宜。青春、赤夏、白秋、黑冬也。故云砂兼黄宜季夏,土磷石晶晶纯白无兼,为四时宜,亦可专宜秋。白云之母,即水之母也。
[70]阳:原作“杨”,据《本草纲目》卷八云母条改。
[71]原:《抱朴子·内篇》作“玄”。
[72]酿挺:《抱朴子·内篇》作“囊挻”。与《千金》卷二十七饵云母水方有“鹿皮为囊揉挻之”句合。
[73]云气尝覆其上:[批]不曰云生足下,而曰云覆其上,即此可征母字义,深心者得之。
[74]肉:《本草纲目》卷八云母条引甄权作“血”。
[75]蜿:《本草纲目》卷八云母条引徐之才作“鮀”。
[76]火光上蒸:[批]釜底燃薪而水出,又足征矣。
[77]近:《本草纲目》卷九丹砂条引苏颂作“今”。
[78]丈:《本草纲目》卷九丹砂条引苏颂作“尺”。
[79]状若芙蓉头似箭镞:《本草纲目》卷九丹砂条引苏颂作“状若芙蓉头、箭镞”。
[80]色黯:此下《本草纲目》卷九丹砂条引苏颂有“若铁色”三字。
[81]瘴:《本草纲目》卷九丹砂条引苏颂作“气”。
[82]阶州者但可作画:[批]本具烟雾气,作画自然神异。
[83]烟:《本草纲目》卷九丹砂条引雷敩作“天”。
[84]狤獠(jíliáo吉辽):古代民族名。
[85]座中大者……四面朝护:[批]座中者为君,朝护者为臣,如此生成,宜作万灵主。
[86]紫:原脱,据《本草纲目》卷九丹砂条补。
[87]伏时:一昼夜。伏,通“复”。一伏时,即一复时,谓一昼夜周而复始。
[88]一:《本草纲目》卷九丹砂条引雷敩作“五”。
[89]刹帝利种:古印度四种姓之一。略称“刹利”,也称“王种”。即国王、大臣等统御民众、从事兵役的种族,权势颇大。本书牡桂、箘桂条注云:“梵语刹帝利,此云王种。”
[90]天君:即心。《荀子·天论》:“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夫是之谓天君。”
[91]玉衡:北斗七星中的第五星。《文选·古诗十九首》“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李善注引《春秋运斗枢》:“北斗七星,第五曰玉衡。”
[92]典术:《本草纲目》第一卷序例“引据古今经史百家书目”有“王建平典术”。
[93]韭:《本草纲目》卷十九菖蒲条同。《太平御览》卷九九九引《典术》作“薤”。
[94]茎:《本草纲目》卷十九菖蒲条引陈承作“须”。
[95]望夏:农历六月初六为望夏节。
[96]不致损目:[批]昌,目光也。《诗》云美目昌兮,此窍更切。
[97]充百邪:《经疏》云菖蒲“外充百骸”,疑“邪”为“骸”之讹。
[98]道种智:佛教三智之一,为菩萨智,即能遍知世间出世间一切道门差别的智慧。
[99]新:四库本作“心”,义胜。
[100]臭:同“嗅”。《荀子·荣辱》“彼臭之而无嗛于鼻”。王先谦《集解》引郝懿行曰:“臭,今作嗅。”
[101]赤箭:此下原总目录有“天麻同”三字注。
[102]赤芝:《本草纲目》卷十二赤箭条引《药性论》作“赤箭芝”。
[103]还筒而下潜生土内:[批]如此生成甚奇,天地生物亦不易矣。
[104]肉即天麻也:[批]余乡宋大司马经略朝鲜,一时乏饷,梦中神授以物,指画其处。觉而掘地,获物如芋如卵,煮食勇力倍尝。久未之识,核赤箭生成,始知即是天麻耳。
[105]河车:气之周流。《海琼传道集·丹法参同七鉴》“河车”注:“一气周流,谓之河车。”
[106]肥遁:[批]肥遁则无不利。
[107]磊砢(luǒ裸):指表面凹凸不平。
[108]浮屠:即佛塔。
[109]在根:此下《芷园臆草题药》有“故根蔓延易生”六字。
[110]贪狼:犹贪婪。
[111]常山:原作“尝山”。四库本凡地名、药名多作“常山”,因据改。下同。
[112]嘉安:据《续仙传》,朱孺子为永嘉安固人,此“嘉安”疑误。
[113]髡(kūn坤):本义为剃发,后亦指修剪树枝。
[114]子:此下原衍“弓”字,据《诗·郑风》删。
[115]折:原作“拆”,据《诗·郑风》改。
[116]菊花:原总目录作“菊”。
[117]风头:四库本作“头风”。
[118]背萌国:亦作“背明国”。《中国史乘中未详诸国考证·背明国考证》:“背明云者,其国远在极东之地,其人见日出西方也。”
[119]薏:《本草纲目》卷十五菊条引陶弘景作“苦薏”。
[120]綦(qí其):极。
[121]风头:四库本作“头风”。
[122]冗猬:繁杂丛聚,像刺猬的硬刺聚集在一起。
[123]琅玕(lánggān郎甘):似珠玉的美石。《书·禹贡》“厥贡惟球、琳、琅玕”孔颖达疏:“琅玕,石而似珠者。”
[124]谧:原作“諡”,据《芷园臆草题药》改。
[125]愦愦:烦乱。《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之胜,耳鸣头眩,愦愦欲吐,胃鬲如寒”张介宾注:“愦愦,心乱也。”
[126]润:《芷园臆草题药》作“注”。
[127]有继绝续乏之义:[批]枲黄种麦,麦黄种枲,枲与麦交相为候,又当体会。
[128]太一余粮:原总目录作“太乙余粮”。
[129]太一余粮……水土精气:[批]禹及太一,咸钟水土精气,即《楞严》四大法也。
[130]块然:安然。《谷梁传·僖公五年》“块然受诸侯之尊己,而立乎其位,是不子也”。杨士勋疏引徐邈:“块然,安然也。”
[131]不得不随之呴运抑扬:[批]唯承宣乃能扬摄。
[132]乳石必须土地清白光润:[批]审形状辨土地。
[133]一种石乳……其性多温:[批]此不独具山全体,更藉外缘以相资也。
[134]多寒:《本草纲目》卷九石钟乳条引马志作“微寒”。
[135]肉:《本草纲目》卷九石钟乳条引徐之才作“血”。
[136]服:《本草纲目》卷九石钟乳条引土宿真君作“伏”。
[137]蒜:《本草纲目》卷九石钟乳条引土宿真君作“独蒜”。
[138]猫儿眼:此下《本草纲目》卷九石钟乳条引土宿真君有“草”字。
[139]服:《本草纲目》卷九石钟乳条引土宿真君作“伏”。
[140]具山之全体者也:[批]具山全体,故功力勇悍乃尔。
[141]建邪(xié协):古代传说中的鳞虫类动物。
[142]王:原作“玉”,据《尔雅翼》卷二十八龙条改。
[143]相停:均等。停,平均的。
[144]鬼:《尔雅翼》同。《本草纲目》卷四十三引《尔雅翼》作“兔”,当是。
[145]鱼:《尔雅翼》卷二十八龙条作“鲤”。
[146]岁时:古代有多种《岁时记》,此未明何指。此下文字见《尔雅翼》。
[147]以火逐之:《本草纲目》卷四十三龙条引《埤雅》作:“以人火逐之。”
[148]变化论:此下文字见《埤雅·释鱼》引《阴阳自然变化论》。该书已佚,作者一说晋·干宝,一说南朝刘存。
[149]韩文:此指韩愈《龙说》。
[150]机衡:亦作“玑衡”。北斗七星中第三星天机(天玑)与第五星玉衡的合称。亦泛指北斗七星。
[151]龙鲊得醋:原作“龙酢得醋”。《本草纲目》卷四十三龙条引《博物志》云:“张华得龙肉鲊,言得醋则生五色。”卢氏句当据此而得,因据改。
[152]人参参天两地:[批]土大顽颓则风木变眚,以木必基土,维土为命,互为乘制,制则化生。
[153]谷城之上,足蜂蜜之庐:《山海经·中次六经》有“东望谷城之山……实惟蜂蜜之庐”,可参。
[154]窾(ku?n款)木:挖空的木头。《淮南子·说山训》:“见窾木浮而知为舟,见飞蓬转而知为车。”
[155]色:《本草纲目》卷三十九蜂蜜条引苏颂作“白”。
[156]亳:原作“毫”,据《本草纲目》卷三十九蜂蜜条引苏颂改。
[157]匽(y?n掩)猪:排泄污水的阴沟。《周礼·天官·宫人》“为其井匽”。郑玄注:“匽猪,谓霤下之池,受畜水而流之者。”贾公彦疏:“谓于宫中为漏井以受秽,又为匽猪使四边水流入焉。”
[158]鲜:《本草纲目》卷三十九蜂蜜条引孙思邈作“鲊”。
[159]蜂蜜……厚德载物:[批]蜂有君道,乃得主维九土,用灭不格。
[160]漂(hàn汗):犹慓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