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篇 总 论
第一章 概 论
第一节 中医外治技术的起源
中医外治技术是指一切施于体外或从体外进行的治疗技术和方法,属于中医外治法的范畴,如针灸、刮痧、拔罐等应用医疗器械的治疗方法,推拿等应用手法治疗的方法,以及应用天然物理因素的治疗方法和气功疗法等。
中医外治技术是我们劳动人民和古代医学家在长期与疾病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简便易行、独特有效的治疗技术和方法,也是中医学宝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方法繁多,各具特色,而且适应证广泛,具有简、验、效、捷、廉的特点。这种萌芽于原始社会,经历了数千年曲折发展历程的中医外治技术,在现代科学技术的渗透及影响下,目前呈现出一个崭新的局面,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展示了无限广阔的发展应用前景。
一、中医外治技术的萌芽与起源
中医外治技术历史悠久,在远古的原始社会已有多种外治技术的产生,如包扎、止血、外敷、热熨、砭石、按摩、针灸、五禽戏等。远古时期,人们的生活环境艰苦险恶,劳动工具简陋,经常会在与野兽斗争的过程中或在生产生活实践中跌打损伤、碰撞扭挫而致身体疼痛肿胀,古人有意无意地在负伤处用手压迫、抚摩,便起到了散瘀消肿、减轻疼痛的作用,这就是按摩法产生的源头。当人们被野兽咬伤或在寻找食物及劳动过程中被刺伤体表而引起出血时,用手指压迫或用捣烂的草茎、树叶、唾液等来涂敷伤口,就可以制止出血,促进伤口愈合,于是逐渐发现某些植物有止血作用,有些树脂还能杀菌、防腐、促进血液循环,这样就产生了最早的敷贴疗法。随着生产工具的改进及与疾病做斗争经验的积累,古人逐渐懂得了用兽角进行“杯吸术”,即拔罐法;用甲壳、兽骨、鱼刺、砭石等除去异物、开放脓肿和施行放血,即放血疗法。在古人发明了火以后,他们在围火取暖的同时,逐渐懂得用烧热的石块和砂石热熨局部可减轻或消除因寒湿引起的病痛;用某些干枯的植物茎叶作燃料,进行局部的温热刺激,能治愈腹痛、腹泻等疾病,这就是现代热熨法和灸法的萌芽。
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全面系统阐述了中医学理论体系,并介绍了多种中医外治技术。如书中记载了“形苦志乐,病生于筋,治之以熨引”的熨法;“导引按”的按摩法以及浴法、膏法、熏法等外治技术。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记载了鼻内吹药、塞鼻、灌耳、舌下含药、润导、浸足、坐药、扑法、洗法、熏法、暖脐法、点药烙法、温覆取汗法、温粉止汗法、头风摩顶法以及救自缢而死的类似现代人工呼吸法等10余种外治技术。
二、中医外治技术的临床应用特点
中医内病外治、外病外治的一些治疗方法具有简、验、效、捷、廉等优点,且易学易用,使用安全,毒副作用少,在临床各科病症治疗中有显著疗效,尤其对老幼虚弱之体、攻补难施之时或不肯服药之人、不能服药之证,药物外治技术与内治法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更有内服法所不及的诸多优点。
(一)治法多样、简便易行
外治技术来源于医疗实践,方式方法多种多样,如手法、器械、药物并用,施治部位较广泛,具有多种可供选择的治疗途径。由于外治技术大多作用于人体患部、经穴和特定部位,因而可选用点眼、塞鼻、塞耳、敷脐、敷手心、塞肛门、塞阴道等方法,这些部位均很容易找到且易于施术,故极易推广应用。此外,外治技术所用材料大多较为简单且容易获得,如艾灸、拔罐、挑刺等,药物也可以用葱、蒜等。特别是中药外治一般所需的剂量较小,无须高、精、尖或特殊的仪器和设备,故可以节约大量药材,减少开支,也便于操作,易于掌握和推广。
(二)疗效可靠、适应证广
实践证明,外治技术能够迅速而有效地控制和消除临床症状,故对内、外、妇、儿、皮肤、五官诸科的多种疾病有很好的治疗和辅助治疗作用。对病情轻浅者以及在疾病的初期阶段,完全可起到治疗作用,尤其是不肯服药的儿童,不能服药或鼻饲的病种,久病体虚或脾胃运化功能失常,难受攻补之人,均无过多禁忌,均可使用,每能起到内治所不能及的效果,以补内治之不足,丰富了临床治疗手段。如高热,用冰块敷前额降温,以防止发生变证;鼻衄可以用冰块敷双侧的迎香穴来止血;癫痫发作时,可急掐人中而使其缓解;中暑昏倒之病人可用卧龙丹取嚏使其苏醒;对尿潴留患者,采用搐鼻、敷脐等手段,亦可使尿液排出;对麦粒肿,可行背部挑刺治疗,等等。这对临床各种疾病的治愈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外治技术不仅对急性病有迅速控制症状的作用,而且对某些慢性病疗效也十分显著。如治疗支气管哮喘采用外敷消喘膏,冬病夏治而方便易行,可使其症状得以减轻和治愈。其他如用罂粟壳敷脐治疗慢性腹泻,神阙穴贴五倍子膏治疗自汗、盗汗,滴耳治疗耳聋耳鸣等,均可以收到显著的效果。
(三)安全可靠、副作用少
中药外治所需的药量远远小于内服药量,且往往采用患病局部或病位相邻的部位施药,在局部形成较高的药物浓度,而血中药物浓度则甚微;有的药物即使通过人体直接吸收而发挥作用,也因其选择适宜的途径直接进入大循环,避免了药物对肝脏及其他器官的毒害。而敷脐、耳压等疗法则几乎无毒害作用。
由于外治技术是施术于体表且在体外进行,通过皮肤、黏膜的渗透作用起到治疗作用,这样就可以随时观察患者的不同反应而决定治疗手段的去留。因此,其方法较内服法安全可靠,副作用小,并且可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正如《理瀹骈文》所言:“外治技术治而不效,亦不致造成坏症,尤可另易他药而收效,未若内服不当则有贻误病机之弊。”“自来相戒,误人非心毒药,所见不真,桂枝下咽,承气入胃,并可以毙,即一味麻黄、一味黄连、一味白术、一味熟地,用之不当,贻误无穷。”从中可以领悟到,治疗疾病要求辨证准确,治其根本,才能立起沉疴,勿犯虚虚之戒。外治技术亦是如此,只要辨证准确,施治得法,操作细致,一般情况下比内服药安全可靠,且副作用很少。
(四)精于辨证、定位用药
辨证论治是中医遣方用药的根本,古今历代医家均十分重视审证求因,通过运用望、闻、问、切四诊来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然后进行分析、综合、归纳,弄清疾病发生的原因、部位、性质、轻重程度、范围大小及发展趋势,从而选择适宜的外治方法进行治疗。如果虚实不明、寒热不辨、表里相混、阴阳不分地使用外治技术,就不会取得应有的效果,有时亦会使病情恶化,这是在使用外治技术时要特别注意的。
《理瀹骈文》的作者吴尚先认为:“外治之法间有不效者,乃看证未的,非药不效也。”“大凡外治用药,皆本内治之理,而其中有巧妙处,则法为之也。”故其强调治病要“明阴阳,识脏腑”,在其著作中也始终应用阴阳五行、脏腑经络理论来指导临床。如小儿发热辨证属风热者,可选用薄荷叶捣烂揉擦迎香穴以疏风散热。只有辨证准确,才能使外治技术有据可依、有法可循、治之无误,更好地发挥其治疗作用。
中药外治技术施于局部组织内的药物浓度显著高于血药浓度,故发挥作用充分,局部疗效明显优于内治,且取效迅捷。如用气雾剂平喘;用锡类散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在病灶局部直接发挥解毒生肌的作用;治疗颈椎病项僵臂麻用活血通络的药物作枕,其疗效不逊色于内服,且免除了长期服药之苦;治疗关节局部寒冷疼痛用温经活血通络药局部外敷加热熨,散寒效果较内服药为优。
(五)重视剂型、防治结合
外治技术所用药物的剂型颇多,除传统的丸、散、膏、丹等外,目前又开发出气雾剂、灌肠剂、乳剂、熨剂等。各种剂型由于制剂工艺不同,作用特点各异,因而临床辨证施治时要针对性地加以选择,以充分发挥其疗效。如虚寒胃痛或妇女痛经则宜选用热熨剂或灸法来温通经络止痛;跌打损伤则宜选用中药外洗或外擦;疮疡溃烂则不宜选用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的药物如酊剂。所有这些均说明剂型的选择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疗效的高低,故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中医古籍中有麻油点鼻预防瘟疫的记载,也有用液状石蜡点鼻预防流感的记载,这可能是利用油类在鼻黏膜上形成保护层的作用。又有用食醋熏蒸或滴鼻预防流感,对流脑、腮腺炎均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已普遍为群众所接受。
许多中药外治技术,如药物兜肚、药枕、药榻、药被、药衣疗法以及佩戴香囊等,不仅可以用于治疗疾病,还可健脑益聪、强身健体,经实践证实具有较高的养生保健和防治疾病的价值。
(六)强调三因制宜
中医学总结出“天人相应”的自然辩证法,认为大自然的千变万化、寒暑交替、斗转星移都直接影响着人体的生理与病理,而人体本身又有禀赋、年龄、体质、性别之不同,以及各地区的生活习惯和环境差异,因而运用外治技术时要注意到自然因素和人为的因素,即所谓因人、因地、因时制宜。
1.因人制宜 外治技术和内治一样均需要根据患者的体质、年龄、性别、生活习惯以及既往病史等具体情况来采取适当的治疗,而不能片面地、孤立地看待疾病,也不能机械地使用外治技术。如小儿患风寒感冒,用葱白、生姜、胡椒加水煮沸,令患儿吸其蒸气,汗出即愈;而成人患风寒感冒则必须用搐鼻取嚏、生姜擦背而收功。因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而年长者气血已衰,耐受力差,故不能使用刺激力强的治法。对孕妇则禁止在腹部使用刺激力强的外治技术。凡此种种,说明外治技术要因人施治,正确使用,方能取得效果。
2.因时制宜 四时气候变化对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均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应根据不同季节气候特点采取适宜的治疗方法。吴师机治疗四时伤寒使用伤寒通用膏,在春夏加石膏、枳实,秋冬加细辛、桂枝,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特色。如麻疹欲出不透者,在夏季气候炎热时宜用紫背浮萍、椿根皮、西河柳、生姜煮水擦背,而在冬季气候寒冷则应采用熏气疗法。
3.因地制宜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四季气候差异悬殊,因而在运用外治技术时,必须结合当地的气候特点,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如采用灌肠治疗小儿外感高热时,在西北严寒地区宜用辛温解表之品,如桂枝、麻黄等;而在东南温热之地,则辛温解表宜少用,以免过汗伤正。如有的地区药源匮乏,则需选择用药,以其他药代之,切不可死板僵化而治之失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