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好—你不好
一个最初认为父母“好”而又长久受到他们虐待的孩子,会转到第三种心理地位,即有犯罪倾向的地位:我好—你不好。这种心理地位有“好”的态度,它究竟从何而来?既然“你不好”,安抚的来源又在哪里?
这种心理地位形成于孩子两三岁之时,但这是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如果两岁的孩子认为“我是好的”,是否意味着他的好是“自我安抚”的产物?如果是这样,这么小的孩子如何自我安抚?
我认为,当孩子治疗自己严重而痛苦的伤口时,这种自我安抚确实存在。通常所说的“被殴打的孩子”,是指那些被殴打得很厉害以至皮开肉绽、筋断骨折的孩子。任何人被打得骨头断裂或有大片淤伤都会感到极度的痛苦,对“被殴打的孩子”而言,最常见的创伤是肋骨断裂、肾脏受伤或头骨破裂。对一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来讲,肋骨断裂后每呼吸一次都伴随着疼痛,还有剧烈的头痛,那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在美国,每一个小时就有5个孩子遭到父母的毒打致伤。
我认为,孩子的伤口逐渐好转的时候,就像“他躺在那里舔自己的伤口”时的感觉。他在独自一人的时候体验到一种舒适的感觉,即伤口的好转与所经历的痛苦所形成的巨大反差。此时他感觉到,即使你们谁也不管我,我也会好起来的。等着瞧吧,我自己可以好起来。当残忍的父母又露面时,他恐惧得缩成一团,害怕毒打再次发生。你们伤害了我,你们不好,这就是“我好—你不好”的心理地位。许多犯人都持有这种心理地位,在他们的早期生活中都遭受过严重的身体暴力。
这样的儿童体验到了残酷,还有生存之艰难。以前发生的一切,以后可能会再度发生。我活下来了,我还要继续活下去!他拒绝放弃生命,等到长大成人,他开始反击。他见识过暴力,也知道如何残忍。他得到了自己“父母”的允许,变得凶狠、残忍。尽管他学习将自己的内心世界隐藏在温文尔雅的面具之后,但仇恨一直支持着他。卡罗尔·切斯曼(Caryl Chessman)说:“没有什么比‘仇恨’更能支撑一个人的精神,恨比恐惧更强。”
“我好—你不好”是这类儿童的生存之道。无论对儿童还是社会而言,他们一辈子都拒绝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这无疑是个悲剧。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任何事,他们都无法客观地判断自己应负的责任,总是在指责:“都是他们的错”“都是因为他们”,那些积习难改的罪犯就是如此。他们缺乏良心,坚信无论他们做了什么事,他们都是对的,所有的错都在别人。这种情况一度被称为“道德低能”,实际上,这类人拒绝接受别人是好的的事实。对这类人的治疗变得很困难,因为在他们看来,治疗师和其他人一样都是“不好”的。这种心理地位最终可能演变成杀人,凶手甚至认为他们这样做合情合理(同样地,他们认为自己坚持的“我好—你不好”的心理地位也是合理的。)
持有“我好—你不好”心理地位的人,深受安抚剥夺之苦。安抚和安抚者都是好的,但既然这世上没有“好人”,那么何来“好的安抚”呢?这样的人需要一群唯命是从的人来恭维和安抚他,但在他的内心深处,深知这些安抚不真实,因为他首先需要自我安抚。那些人越恭维他,在他看来越低贱,直至某一天他将他们全部抛弃,再找另外一群恭维者。“过来,我就给你”,这是老一套,但每次总以此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