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搜狗:模糊的推广动线
搜狗一开始在搜狐品牌效应关照下,靠着搜狐的市场渠道和资源,很快学会了走路。但时过6年,搜狗的寄生策略并未使它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互联网世界。比如搜狗的新闻搜索主页板块设置仿照百度,内容却来自搜狐。这样的搜索引擎,完全没有搜狗自己的产品个性,又怎能培养出属于自己的忠实粉丝呢?更不用说与百度这样的业界大亨相对抗了。面对百度和谷歌这两大搜索引擎巨头,搜狗有些茫然,且来看看搜狗不着调的推广动线。
2007年1月1日,搜狗借元旦之机推出了3.0升级搜索系统,用户电脑中的搜狐主页被强行调换成搜狗主页,用户要想看主页必须点击后退,主频道页面打开后,不到10秒页面自动又转为搜狗页面。搜狗此次采用的推广是强行变更客户的页面。
搜狐原有浏览广告业务一直以来都没有超越新浪,在网络游戏和增值服务方面也鲜有作为,而web2.0搜索则具有成熟的赢利模式,同国内搜索老大百度相比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比如在流量上百度暂时还处于下风。其他如谷歌、雅虎短期内又难以集中参与竞争。
所以,搜狗还是看到了市场空白和自己的比较优势,但是这种蔑视用户心理和感情的推广却起到了适得其反的作用。本来公众心理都有一定的抵抗性,就像在商场里原本很高兴地购买一种商品而附加条件是必须另外消费别的商品一样,强制性消费此举一出,就激起了客户的抵制心理,这是一个推广失败的典型案例。
2010年春晚,在本山大叔小品《捐助》中:“大爷您好,我们是搜狐视频《刨根问底》栏目组,我是主持人阳阳……”“大爷,搜狗不是搜寻狗,而是一种输入法”等,如此植入式广告,痕迹太过于明显,功利主义痕迹太重,此种新鲜的被动接受方式,让人看了除了连喊几声“雷”之外,好像也就不了了之了。
再来看中国的春晚。在当下春晚已今非昔比,基本上淡出年轻观众的视线。就算这些人看了春晚,看了《捐助》,由于独立主见和网络使用习惯,他们也未必就会因此而选择搜狗。现如今春晚影响最多的人群,多为不会上网的群体,即便是“广而告之”了他们,顶多是让他们知道有这个名词而已。所以难怪有人说“搜狐的春晚广告,50%是为百度服务了,余下的25%是为互联网服务了”。真正到搜狐头上的,又有多少?
搜狗宣传自己没有错,选择春晚这个平台也不能算错,但错就错在以错误的时机和错误的方式进行推广,双节棍玩不好也会打伤自己。
春节过去半年后,搜狗又出事了。2010年6月21日,搜狗被判决赔偿腾讯24万元。原因是“搜狗在拼音输入法中设置特定进程,如果用户安装了腾讯的QQ拼音输入法,这个名为‘搜狗输入法管理器-输入法修复’的进程就会自动启动,提示用户其输入法需要进行修复,导致输入法列表中的QQ拼音输入法被删去。此外被告还在用户计划任务中添加特定的计划任务,每天下午4点钟提示用户其输入法需要修复,误导用户删除输入法列表中的QQ拼音输入法。”
此外搜狗在推广中使用了“当前网上最流行、用户好评率最高、功能最强大的拼音输入法”等宣传内容,属于虚假宣传,违反了不正当竞争法。搜狗误导用户删除QQ拼音输入法,虚假宣传抬高自己,这无疑是一个推广败笔,如此小九九本不应该出自大名鼎鼎的搜狗之手,但却是不争的事实。搜狗此举不但伤了同行之间的和气,也给自己的品牌形象添加了一个污点,真可谓得不偿失。
败笔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