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请保持善意!
本建议一般属于教育文化的基础知识,尤其是教育文化的情感方面。保持善意意味着要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对待学生。当学生成绩跟不上、落后,学习效果不如同班同学,学生做了错事的时候,所有这些都是麻烦、麻烦、麻烦……如果这些麻烦是你的儿子惹的,那你会怎么办?你不见得会开除他,或因为他的行为而给低分……当然,理智会提醒明智的父母,必须这样做,但首先你的心会告诉你最重要的是拯救儿子,而惩罚无法拯救一个人。你的心里要求儿子精神上的道德纯真和美好,并想让他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这就是心愿,也就是善意。教师的善意首先就表现在其有能力不让孩子变坏,提早预防他走上错误道路。像父母一样希望孩子好,这意味着要阻止恶走进孩子心里,让孩子的心远离恶。如果你的心里对每个孩子都能这样关怀,那么他们对你来说就不仅仅是班级点名册上的一行字、一个序号,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独特的人的世界,那你就可以相信:当孩子弄出麻烦时,你的心就会指引你该怎么做。这种内心的驱使,就是行动上的善意待人。
保持善意说起来很容易。但善意需要培养,而且只有当内心状态是相互的,也就是说,教师能感受到学生的善意,学生也能感受到教师的善意,这时候才能培养这种心灵素养。这是校园生活的美妙和声。以善相待是在浓厚的情感文化氛围中培养的。我一直都认为,教育工作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教会孩子用心去认识世界,用心去感受人的状态,不仅仅是亲人、朋友,更是他在成长道路上碰到的每一个人。教会小孩感受他所遇到的人的心理压力和痛苦,也是一种最细致的教育能力。我想就教师如何培养自己的这种能力,如何培养孩子的感情素养,以及如何把这种素养变成彼此间善意相待的基础,分享一些经验。
春天,集体农庄的女庄员在学校旁边的甜菜种植园劳作。每天早上,当太阳刚从地平线上升起的时候,她们就一个接一个地去地里。而我的一年级学生也是在这个时候去学校的小花园。我们在自己的“美德角”——蔚蓝色天空下的绿色教室里迎接日出。这是一个翠绿的大窝棚,茂密的葡萄树枝把炙热的阳光隔在外边。女庄员从我们旁边两三米的地方走过,我们能看到她们每个人的脸庞和眼睛,如果静静地屏息坐着的话,也能听到她们的呼吸声。但她们看不到我们。我告诉孩子们:看她们的眼睛,学会感受并理解每个人内心的宁静或悲伤。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同样的人走过。一个有着蓝眼睛、梳着浓密淡褐色辫子的年轻妇女,她是两个小孩的母亲,在上班的时候会哼唱着歌。她经常会停在小山丘那儿,望着蔚蓝的天空,听着百灵鸟的歌声,脸上洋溢着笑容。我对孩子们说:“生活让她感到高兴,她是幸福的。”我们每个人看到这种幸福时,同样也感到快乐。另一个有着一双黑眼睛的妇女,每天都会拐到狭窄的田间小路上,摘下几朵林间的野花,我们从她的眼睛里看到了明朗和乐观。有两个女孩一块儿走到草地上静静流淌的泉水边,看着泉水,就像在照镜子,整理着自己的头发,欣赏着自己的美。孩子们,看,她们的眼睛里有快乐、有希冀。而这个黑眼睛的女人采完野花之后,还坐在树桩上编了一个小花环。当然了,这样的小花环只能是送给小女孩的。亲爱的孩子们,仔细看她的眼睛,你们能感受到母爱的温暖。但孩子们,仔细看那个头发灰白的女人,看她的眼睛,那么悲伤,那么忧郁,满含悲痛和忧伤。她停下来了,看着太阳,看着淹没在绿色花园里的村落,沉重地叹息着。你们能看到,她走的不是田间小道,而是那条通往乡村中央的路,在路边摘了一些野花,走向一个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牺牲的战士的墓地。她把花放在坟墓上,你们看,她在哭。
孩子们,现在你们看到的,是人在世界上最大的痛苦——母亲的痛苦。她会再一次路过我们的小房子,请再仔细看看她的眼睛。
孩子们屏息坐着。没有树叶沙沙作响,也没有一根草在响动,周围静悄悄的。在我们的面前,只有母亲忧伤的双眸。她又看了一眼战士的墓碑,我们听到她沉重的叹息声。
根本不需要任何的话语和解释,孩子们就明白了,这位母亲的儿子在战争中牺牲了。最悲伤的是,她的丈夫和两个儿子都战死了……
之后,我们开始了一个又一个用心认识人的新课程。我们去田间,坐在乡间小道上,旁边时不时地有人走过。
孩子们看着每个人的脸庞和眼睛,感受着他们的内心世界。某个人的眼中是日常生活带来的愉快,另一个人的眼里梦想着某种动人、宝贵的东西,第三个人的眼中只是疲惫和某种漠然——不,他也不是一切都不好……而第四个人的眼中则是担心和忧虑,可能就是操心些日常生活小事,也可能是担忧着某件大事。现在走来的老爷爷的眼里则是痛苦。孩子们被触动了,并为之一颤。他们从没有在其他人的眼睛中看到过这种痛苦。“他很痛苦……很不幸……应该问问,我们怎么能帮助他……”孩子们说道。
他们走向老爷爷,问道:“有什么能帮您吗?”爷爷用手温柔地抚摸着小季娜的头,叹了一口气,说:“你们没有什么能帮我的,亲爱的孩子,我妻子刚刚在医院里去世了……我现在要去找车……她活了47岁……你们没有什么能帮我的,但你们都是好人……”
感情素养就是这样被培养出来的。这是一个长期、细致的过程,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分寸、周到、善于思考,对每个人的内心精神世界要有深刻的认识。
能用心感受别人的孩子会成为善良的人。但同时还有一点也非常重要,他能感觉到教师的善意:感受善意,以善换善,这种情况在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不容小觑。应该以温柔、善良和热忱来看待孩子的内心世界。你可能听过一些老师的怨言(可能你自己同样也说过这样的话):“怎么办?孩子们听不懂好话……我用温柔、赤忱之心对他,可他却毫无怜悯之心,反而嘲笑我的善良。”很遗憾,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而这种对真心的罔顾源自于情感上没有教养,原因在于在孩子幼年时并没有人教会他用心去认识人。
如果你教会自己的学生用心去感受人,那你的善意就能创造奇迹。教师的善意体现在哪里?首先体现在孩子的脑力劳动上。希望脑力劳动中存善,意味着能理解孩子的所有优势和劣势,感受他脑力劳动中的细腻之处。你的善意是一种强大的教育手段,直到学生想要变得更好,他的自尊心不断发展,一直都是有效的。如我们所见,教育事业中的各种现象和事实之间都有密切联系:学生的成绩反映在他的精神状态上;而精神状态则反映在教师精神生活的充实和身体健康状况上。如果学生想要变得更好,想要牢固地掌握知识,这就已经是你工作快乐的一半了。
学生的自尊心取决于他的学业成绩,而学业成绩则取决于教师的善意,当然,也取决于学生对教师的善意有多理解。尊敬的同行们,请记住,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自尊心是你创造性劳动的快乐的火苗。只要这颗火苗还在燃烧,你就能感受到自己精神生活的充实和创造的喜悦。
但是,这里又有一个问题,怎样才能让孩子在学习中一直都取得好成绩呢?怎样培养他的自尊心?怎么能通过想要变得更好的愿望——这种巨大的精神能量——使他变得高尚呢?现在,我们转向下一条建议,这条建议可以用几个字简单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