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代史(全二册)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前言

吕思勉先生,字誠之,筆名駑牛、程芸、芸等。一八八四年二月二十七日(清光緒十年二月初一日)誕生於江蘇常州十子街的吕氏祖居,一九五七年十月九日(農曆八月十六日)病逝於上海華東醫院。吕先生童年受的是舊式教育,六歲起就跟隨私塾教師讀書,三年以後,因家道中落而無力延師教授,改由父母及姐姐指導教學。此後,在父母、師友的幫助下,他開始系統地閲讀經學、史學、小學、文學等各種文史典籍。自二十三歲以後,即專意治史。吕先生夙抱大同思想,畢生關注國計民生,學習新文化,吸取新思想,與時俱進,至老彌篤。

吕先生長期從事文史教育和研究工作。一九〇五年起開始任教,先後在蘇州東吴大學(一九〇七年)、常州府中學堂(一九〇七年至一九〇九年)、南通國文專修科(一九一〇年至一九一一年)、上海私立甲種商業學校(一九一一年至一九一四年)等學校任教。一九一四年至一九一九年,先後在上海中華書局、上海商務印書館任編輯。其後,又在瀋陽高等師範學校(一九二〇年至一九二二年)、蘇州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一九二三年至一九二五年)、上海滬江大學(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六年)、上海光華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任教。其中,在上海光華大學任教最久,從一九二六年至一九五一年,一直在該校任教授兼歷史系系主任,并一度擔任該校代校長。一九五一年,高等學校院系調整,光華大學并入華東師範大學,吕先生遂入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任教,被評爲歷史學一級教授。吕先生是教學與研究相互推動的模範,終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吕先生是二十世紀著名的歷史學家,對中國古代史的研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他在中國通史、斷代史、社會史、文化史、民族史、政治制度史、思想史、學術史、史學史、歷史研究法、史籍讀法、文學史、文字學等方面寫下大量的論著,計有通史兩部:《白話本國史》(一九二三年)、《吕著中國通史》(上册一九四〇年、下册一九四四年),斷代史四部:《先秦史》(一九四一年)、《秦漢史》(一九四七年)、《兩晋南北朝史》(一九四八年)、《隋唐五代史》(一九五九年),近代史一部:《吕著中國近代史》(一九九七年),專著若干種:《經子解題》(一九二六年)、《理學綱要》(一九三一年)、《宋代文學》(一九三一年)、《先秦學術概論》(一九三三年)、《中國民族史》(一九三四年)、《中國制度史》(一九八五年)、《文字學四種》(一九八五年)、《吕著史學與史籍》(二〇〇二年),史學論文、札記及講稿的彙編三部:《吕思勉讀史札記》(包括《燕石札記》、《燕石續札》,一九八二年)、《論學集林》(一九八七年)、《吕思勉遺文集》(一九九七年),以及教材和文史通俗讀物十多種,著述總量超過一千萬字。他的這些著作,聲名廣播,影響深遠,時至今日,在港臺、國外仍有多種翻印本和重印本。吕先生晚年體衰多病,計劃中的六部斷代史的最後兩部《宋遼金元史》和《明清史》,已做了史料的摘録,可惜未能完稿,是爲史學界的一大遺憾。

《隋唐五代史》是吕思勉先生中國斷代史系列著作的最後一部,抗戰勝利後開始動筆,至一九五三年才完稿,是吕先生寫得最慢,且最終未能看到其出版的一部著作。書完稿之後,一度出版無望,吕先生任教的華東師範大學歷史系,曾雇人抄録一份,擬供教學參考之用。一九五七年,《隋唐五代史》列入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的出版計劃,十月初,吕先生收到出版社送來的清樣,并開始校稿,十月八日深夜,吕先生肺氣腫與心臟病併發,九日病逝。一九五九年九月,《隋唐五代史》由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初版發行。由於歷史的原因,初版《隋唐五代史》删去了原稿第一章“總論”部分,共計十四章,部分章節標題和内容也作了删改。一九八四年一月,《隋唐五代史》作爲“吕思勉史學論著”之一種,由上海古籍出版社依中華書局版重新出版。該版恢復了原删去的“總論”部分,但未冠以第一章的序號,仍設爲十四章,其他的删節和改動之處則未作恢復。

本次新版《隋唐五代史》,按作者原稿重新作了校訂,全書包括“總論”部分共分十五章,章節順序、章節標題及被删節的正文叙述,均按原稿加以恢復補全。除將原書的繁體直排、雙行夾注改爲繁體横排、單行夾注外,還改正了原書的一些訛誤,其他如習慣用語、行文遣句、概念術語等,均未予改動。

李永圻 張耕華

二〇〇五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