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为什么有的App叫媒体,有的自媒体叫媒体人
媒体数字化[8]从PC时代[9]就已经开启,移动互联网加剧了数字媒体的变化。我们不妨简单回顾一下Web 1.0、Web 2.0、博客、微博、App、公众号、短视频、直播等数字媒体的转变过程。
从1999年至2009年,第一代互联网创业者中搜狐是门户模式的开创者,通过把不同网络信息按照垂类的方式集合在一个门户首页,每一个垂类都设置版主和主编来整合本行业各地的信息,逐渐走通了门户网站的商业模式。门户网站的商业模式是网络广告,而广告模式得以“跑通”的前提在于有一定规模的用户流量,这迫使门户网站必须做UGC[10]降低内容门槛以与传统媒介进行竞争,由此推动了博客的出现,曾经一度有2亿多网民开通博客。随着大量网络博主的出现,网络内容呈现出专业化、细分化、垂直化趋势,门户按社会、娱乐、军事、科技、财经、汽车、房产等垂直板块来分类运营。媒体机构、企业在那时纷纷搭建了各自的企业官方网站并延续至今。
从2010年到2020年,是移动互联网的“黄金十年”,以往个人计算机上网需要有线连网或在局域网内依靠笔记本电脑上网,用户以大学生和“坐商”为主;而移动互联网依靠4G及手机终端无线上网,终端设备的便捷性让网民数量大增,全民普及,网络数据的可溯源化和云存储也推动了云计算业务的进步。近年来,一些移动互联网创业热潮和商业模式与移动互联网媒介产品的成熟密不可分。App作为手机上的“客户端”,如同PC上的网页“站”那样,已成为很多媒体机构的标配阵地。很多媒体都有App,比如界面、澎湃新闻、人民日报等,这些媒体也会入驻其他流量高的互联网内容平台,比如公众号、微博、抖音、今日头条等,组成新媒体传播矩阵,以将机构原创的内容分发至不同渠道。基本上,互联网头部流量平台已成为各媒体传播的主渠道,自带平台属性与媒体属性。
伴随移动互联网增量用户的逐渐减少、流量瓶颈的出现,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智能物联网、车联网成为创新方向。可以预计,数字媒体将是“新基建”(5G、人工智能、云计算)搭建好之后的最早探路者,届时随着各媒介相互混合、重新组合创新,也将加深全社会各行业的数字化进程。因此,媒体化是一个不断创新的领域。
随着数字媒介的迅速发展,在互联网中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公司或自媒体,均入驻了微信公众号、微博、今日头条等互联网内容流量平台,甚至有些传统媒体还开发出了专门的App,这就使得“媒体”的概念变得模糊,其内涵更丰富了。笔者认为,“媒体”分为“狭义媒体”和“广义媒体”,其判断标准并不是看其是否使用了数字媒介进行传播,本书给出的区分标准是判断其是否拥有《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牌照。
“狭义媒体”是拥有一定新闻采访和调查权限并可招募职业记者的专门新闻媒体单位,一般广电报业等传统媒体居多,有的传统媒体积极转型也开发出了相应的App,把产出内容搬运到线上,比如,人们在手机上下载并浏览“央视新闻”“人民日报”“新华社”“南方周末”“新京报”等App,大家更愿意相信这些“狭义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当然,还有一些转型较为成功的传统媒体成立了独立运营的新媒体公司,这些新媒体公司获得了相关的牌照资质,比如“界面”和“蓝鲸”这两个App背后的新媒体公司都隶属于上海报业集团,尽管其运营模式与市面上的新媒体公司(比如虎嗅、36Kr、钛媒体等)基本没有区别,但从新闻资质和传统媒体渊源上看,它们依然可以叫作“狭义媒体”。
广义媒体是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途径的新媒体机构或品牌,大多数都依靠社会资本或媒体人创业项目,比如科技媒体圈内的36Kr、虎嗅、钛媒体、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创业邦、投资界、亿欧等App,以及财经圈的第一财经、雪球、格隆汇、老虎证券等App。
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互联网新媒体,都讲究专业度,所以有无牌照在一些时政新闻题材的采访和报道上会有细微差别,在互联网评论和传播方面,互联网新媒体机构则相对开放。自媒体人相对媒体人来说,也有接地气、有主见、平等沟通、懂粉丝、以兴趣驱动内容创作等优点;在互联网开放流量平台上活跃的内容创作者和KOL也被称为“(自)媒体(人)”,他们属于广义媒体在传媒领域的延伸。
沿着“广义媒体”的丰富业态,一些互联网公司把网络媒体属性当作其业务运行的载体,在商业模式上也被投资机构和评论人士界定为“(互联网)媒体”,比如易车网、懂车帝、汽车之家等也被业内人士称为“汽车媒体”,活跃在其中的车评人也是媒体人;房产行业中的“搜房”在转型做O2O[11]之后,其自营业务被叫作“房产交易媒体平台”,一些专门收集房产交易信息的自媒体也被叫作“房产媒体人”。再如,在电影行业中,“豆瓣”“爱优腾”等也被片方当作宣发“媒体”;在母婴行业中,“宝宝树”“宝宝知道”等被叫作“母婴媒体”,一些粉丝多的宝妈达人也转型做自媒体业务。还有一些第三方测评机构或者咨询机构,比如艾瑞、易观、QuestMobile、TrustDate等也被称为“数据调研媒体”;连一些工具类App(比如美图秀秀、万能Wi-Fi钥匙等)为延长用户使用时间而进行了内容社区的运营,也被与其合作的数字广告平台称为“流量主”或媒体。笔者作为自由撰稿人,曾在科技媒体多次投稿,尝试入驻新的自媒体开放平台,比如公众号、头条号、百家号、企鹅号、网易号、一点号、澎湃号等,因此也被称为“自媒体”或“媒体人”。
这表明,在互联网中,人们会把提供专业内容生产的人、展示机构或者提供行业交流的平台称为“媒体”。
媒体与互联网的相似之处在于它不单是一个行业,还是无数行业和领域可以与之融合创新的社会引擎。
如今,媒体和自媒体的立身之本在于“持续的内容生产能力”,自媒体与媒体的区别是自媒体对内容进行把关、审编,能够自负盈亏,也有很多自媒体是从媒体跳槽出来单干的,按媒体生产的模式经营工作室;而媒体和互联网平台采用多个自媒体工作室模式运转原创内容,这符合互联网平台“媒体”混合化、吸纳多组织参与的特点。当然,互联网媒体化的开放发展也为企业打开了大门,很多互联网上的新媒体机构都向企业、个人同时开放,如表1-1所示,这为企业媒体化战略的实施提供了前提条件。
表1-1 支持企业入驻的“媒体”客户端和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