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九地篇(1)
【原文】
战地九种各有利弊
孙子曰:用兵之法,有散地,有轻地,有争地,有交地,有衢地,有重地,有圮地,有围地,有死地。诸侯自战其地,为散地。入人之地而不深者,为轻地。我得则利,彼得亦利者,为争地。我可以往,彼可以来者,为交地。诸侯之地三属,先至而得天下之众者,为衢地。入人之地深,背城邑多者,为重地。行山林、险阻、沮泽,凡难行之道者,为圮地。所由入者隘,所从归者迂,彼寡可以击吾之众者,为围地。疾战则存,不疾战则亡者,为死地。是故散地则无战,轻地则无止,争地则无攻,交地则无绝,衢地则合交,重地则掠,圮地则行,围地则谋,死地则战。
【简评】
“九地”,指各种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战地。地以“九”名者,盖言其多也。此“地”之含意,与《地形篇》所说的“地”不全同。上篇之“地”,纯属自然地理概念,而此篇之“地”,则泛指客观环境条件或处境,如散、轻、重、绝等。对战略行动关系更大,对战役行动也有影响。
第一大段阐述了在作战中可能遇到的九种地理环境,散、轻、争、交、衢、重、圮、围、死,揭示了面临这九种不同的处境,指战员将产生的战场心理状态及其变化,指挥员如何根据在不同情况下产生的不同心理状态而采取的办法和不同的作战行动,也就是因地制宜的作战原则。正确选择战场,是至关重要的。根据敌我双方实力选择战场,并根据战场的地形地理形势而采取相适宜的战略战术原则,作到“胜乃不殆”,“胜乃可全”。有利的地形地理形势与正确的战略战术原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战例】
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时期杰出的军事将领
何塞·德·圣马丁(1778~1850年),是拉丁美洲独立战争时期杰出的军事将领。
1810年,阿根廷爆发了“五月革命”,推翻了西班牙殖民统治,成立了土生白人独立派组成的临时政府。西班牙殖民者不甘心失败,盘据在秘鲁的西班牙殖民军勾结阿根廷保王派势力,向临时政府所在地——布宜诺斯艾利斯进犯。1812年,圣马丁从西班牙回到阿根廷,投入保卫阿根廷独立的斗争。二十多年的军人生涯,使圣马丁不仅有丰富的军事知识,杰出的指挥才能,而且具有远大的抱负和战略眼光。他分析了南美洲的革命形势,认为只有在拉丁美洲彻底击败西班牙势力,特别是要彻底摧毁西班牙在秘鲁的军事堡垒,阿根廷的革命才能得到彻底胜利,独立才能得到保证。当时,秘鲁和阿根廷是两个对立的势力,秘鲁还在西班牙殖民者控制之下,阿根廷则是接受革命思想的中心。经过周密的思考,圣马丁精心制定了一个大陆战略计划。他准备在与智利交界的库约省建立一支人数不多但训练有素的正规军,先翻越安第斯山,出其不意,解放智利,然后取道海路进攻秘鲁,将西班牙势力彻底打垮,推翻殖民统治。
为了实现这一雄伟计划,圣马丁辞去了他当时担任的北方军总司令的职务,而前往库约省担任了军政长官,着手组建安第斯山远征军。巍峨险峻的安第斯山,从南到北纵贯南美大陆,长达八千九百公里,素有“美洲大陆脊梁”之称。山脉平均海拔三千多米,靠近库约省的阿空加瓜山高达六千九百多米。整个山脉只有几条蜿蜓曲折的羊肠小道通向山峰上的隘口,翻越这样一座高山无疑将会遇到说不尽的艰难险阻。因此,圣马丁以其全部知识和精力用来组建这支即将担当重任的职业军队。经过两年多的艰苦努力,圣马丁终于成功地建立了一支四千多人的训练有素的“安第斯山军”。
1817年1月,一切军事准备工作就绪。圣马丁亲自率领这支军队,携带大批骡马和装备,开始翻越安第斯山,向智利进军。圣马丁首先派一支人数不多但很精干的队伍从地势稍平缓的拉普拉塔隘口过山,以引开敌人主力;而安第斯山军的主力则直奔安第斯山终年积雪的两个最险要的隘口,以避开敌人,出其不意地进入智利。在翻越安第斯山时,有些战士得了高山病,部队备受高山严寒和缺水之苦。骡马死亡过半。但部队坚韧不拔,一往无前,经过二十多天的艰难跋涉,终于在预定时间成功地翻过了安第斯山,抵达智利境内。
圣马丁率领安第斯山军这次奇迹般的进军,被誉为“军事史上最惊险和光辉的长征之一。”在战略上,这次进军收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智利的殖民军听说圣马丁的军队已从安第斯山多路进入智利,皆胆战心惊。他们急急忙忙企图在圣地亚哥附近阻止安第斯山军,但为时已晚。在首都盆地北部的恰卡布科,临时拼凑起来的一支一千五百多人的殖民军,在几小时内就被圣马丁的军队所包围歼灭。安第斯山军胜利进入智利首都圣地亚哥。阿根廷爱国军从此有了在太平洋上从事军事活动的根据地,为日后解放秘鲁创造了条件,拉丁美洲独立战争从防御转入了进攻。达达尼尔海峡战役
土耳其地跨欧亚大陆,西北部大约两万多平方公里的陆地面积属于欧洲版图,隔达达尼尔海峡、马尔马拉海和博斯普鲁斯海峡与小亚细亚半岛相望。
土耳其的欧洲部分面积虽小,却比较富裕,历史名城和全国最大城市君士坦丁堡(现名伊斯坦布尔)即雄踞其东南端,扼住地中海和爱琴海通往黑海的咽喉,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历来为欧洲列强所垂涎。在1915年,土耳其的首都君士坦丁堡的安危关系到整个土耳其国家的命运。而达达尼尔海峡就是通向君士坦丁堡的第一道大门,也是通向俄国黑海港口的唯一通道。
加利波利半岛是土耳其欧洲部分向西南方向延伸出的一狭长陆地,长九十六公里,宽六至二十一公里。在这几近荒芜的狭长多山的半岛,1915年只有一条泥土公路纵贯全境。临海的山脊和陡坡提供了良好的防御阵地,屏护着达达尼尔海峡的欧洲一边。一条长六十四公里的水道从马尔马拉海流人爱琴海,宽度从一千三百米公里到六千米不等。自古以来达达尼尔海峡从不封冻,但它的双向潮流,疾转的风向和狂烈的风暴,使航行变得困难。达达尼尔海峡确为易守难攻之要冲,绝非任何人都能随意出入。
达达尼尔海峡注定要为人反复争夺,也注定要有人为之付出惨重之代价。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年仅三十九岁的温斯顿·丘吉尔已成为英国的海军大臣,领导着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他的声望在政府甚至整个国内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1914年10月,土耳其加入德国一方作战。盟军又面临一个新的敌人和新的战线。
面对日益严重的局势,英国政府的头头脑脑们在思索摆脱困境的出路。1915年初,英国、法国请求俄军最高统帅部加强其东线军队并采取积极行动,以便最大限度地缓和英、法在西线的态势。
1915年1月2日,俄国陆军总司令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拜会英国军事领导人,表示同意英、法的请求,但附加一个条件,即要求英、法在近东地区采取行动,把对高加索俄军造成很大压力的土耳其军队引开。
伦敦方面对此进行了讨论,最终做出了后果严重的决定。陆军大臣基奇纳对英国可能在这方面采取什么行动表示怀疑。他给丘吉尔的信中写道,看来,最近几个月内只能在达达尼尔海峡地区搞一点示威性行动。
丘吉尔看过信后,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他想,何不假戏真做,借此机会,利用海军打通达达尼尔海峡,攻占土耳其的首都君士坦丁堡。这样做,起码有以下好处:迂回包围德国和奥地利的内线;建立一条经由黑海到俄国的可靠补给线;最终迫使土耳其退出战争;建立一条巴尔干战线;援助塞尔维亚;奥匈帝国或许会崩溃。
同时,同盟国也极为重视达达尼尔海峡的战略地位。战役开始后,德国海军大臣冯·蒂尔皮茨上将曾讲:“如果达达尼尔海峡失守,那么我们就在这次世界大战中输定了。”同盟国无论如何也要死守达达尼尔海峡,这就注定了要有一场血战。
然而,年轻的大臣太乐观了,丘吉尔没有估计到可能面临的巨大的困难。他甚至想,马尔马拉海将是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的地方,自己要在赢得这次胜利中起主要作用。丘吉尔认为,靠海军可以突袭并占领海峡。
丘吉尔的想法在海军部首先遭到反对。费希尔十分怀疑,单靠海军怎能完成这一任务?其他海军将领也认为,攻取海峡必须有各种兵力,特别是海军舰艇和陆军协同作战,由陆军部队占领海峡沿岸一带,这才有取胜的希望。
但是丘吉尔已急不可待,尚未征得海军将领们的同意,就于1915年1月3日发电报给在达达尼尔海峡附近指挥英国舰队的卡登海军中将,询问他的看法,并补充写道:“成功的代价将抵补惨重的损失。”这就明显暗示卡登将军只能给予明确而肯定的答复。
卡登认为这是海军部所有将领的意见,就做了肯定而谨慎的答复。他说,通过达达尼尔海峡不能急于求成,需要由大批军舰经过长时间的进攻之后,方能强行通过达达尼尔海峡。
这样的答复对丘吉尔已经够了。他立即命令卡登将军制订一份攻打达达尼尔海峡的计划。一周后,伦敦收到了这份计划。
1月13日,丘吉尔在战时委员会上说明了自己的方案。除财政大臣劳合·乔治外,几乎所有成员都表示同意。出席会议的海军上将费希尔和威尔逊默不作声。会议决定委托海军部组织海军远征军,准备在2月份轰炸并占领加利波利半岛,具体目标是君士坦丁堡。丘吉尔终于拿到了尚方宝剑。
但是,单靠海军占领一个城市是不可能的,需要有陆军参加。然而,会议决定中没有谈到陆军参加的问题。因此,基奇纳对此次战役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没有表示异议。
海军将领反对此次行动。为了说服他们,丘吉尔许诺说,此次战役只能使用一些对付不了德国舰队的旧军舰,因而不会因为这一战役影响在北海对抗德国的庞大舰队;一旦发现战役不能获胜,可以随时停止。这样,海军将领们才勉强同意这次行动。
海军部对此也议论纷纷。1月13日后不久,费希尔海军上将正式提出没有陆军参加,不能在海峡进行海战。1月28日,战时委员会再次召开会议,依然同意进行这次战役。费希尔以辞职要挟反对此决定,受到基奇纳劝阻。
2月初,丘吉尔出乎意料地获取了基奇纳的大力支持。基奇纳表示,根据法国战局的发展,他有可能派陆军部队支援海军攻打海峡。费希尔立即抓住时机要求派陆军支援。
2月24日,基奇纳在战时委员会宣布:“如果海军胜任了这次战役,陆军则能保证这一战役取得成功。”
但是丘吉尔已经等不及了,他求荣誉心切,又不愿别人与之分享。1月19日,没等陆军部队到达,丘吉尔已下令舰队攻打达达尼尔海峡地区的土耳其要塞。
在英、法拟制海峡作战计划的过程中,俄国了解到了英、法的真实企图,指出这样做的危险性,要求英、法、俄三方协商解决君士坦丁堡和海峡命运问题。但是,为了独得利益,英、法竭力拖延这一谈判,只是到了舰队强行通过海峡行动失败后,才勉强同意俄国吞并君士坦丁堡和与其毗邻的海峡沿岸,而英、法也将实现它们在亚洲土耳其和其它地区的掠夺计划。
卡登将军制定的战役计划规定:舰队要强行通过达达尼尔海峡,随后突击君士坦丁堡。在突破海峡时,先以舰队的扫雷兵力清除达达尼尔海峡的水雷,然后用舰炮火力摧毁土耳其的海岸炮台和其它工事。预计土耳其的海岸炮兵经受不住舰炮的轰击,防守达达尼尔地域的陆军将撤向君士坦丁堡。因此,战役计划中没有规定动用更多的陆军,只由水兵组成的人数不多的登陆队上岸完成破坏炮台的任务。此次战役定于2月19日开始,指挥官为英国地中海舰队司令官卡登海军中将。
战役的准备是仓促的,但英、法两国都派出重兵参战,计有十一艘战列舰,一艘战列巡洋舰,四艘轻巡洋舰,十六艘舰队驱逐舰,七艘潜艇,一艘携载六架水上飞机的水上飞机母舰,七艘扫雷舰(后来增至二十一艘),一艘炮舰和大量辅助船只。火炮舰艇编为dg个中队。
然而,达达尼尔海峡旁尽管许多火炮和工事已经过时,但防御相当坚固。狭窄的海峡北侧是加利波利半岛,它如同战略防御的拱心石,上百门火炮沿海峡人口直到马尔马拉海一线配置,防御重心为纳罗斯,这是海峡的蜂腰部,宽一千五百米公里,地形向北急转弯。整个防御阵地包括以轻型火炮和榴弹炮掩护的布雷场,加上探照灯照明,并得到鱼雷发射管和反潜网的加强,这一切均可堵死海峡的通道。
2月中旬,德、土军指挥部获悉协约国联军正在准备发起进攻,于是急忙将第一、第二集团军的兵力约二十万人调至海峡地区,大力加强了这个多面火力的防御阵地,准备迎接这场海峡通道争夺战。
担任同盟国一方海峡战役指挥的是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岸防司令官德国海军上将乌策多姆,土耳其大本营驻达达尼尔海峡全权代表海军上将梅尔滕,土耳其第五集团军司令官吕曼·冯·赞德尔斯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