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诗文第一楼——绵阳越王楼
越王楼位于四川绵阳龟山之巅,始建于唐高宗显庆年间。因时任绵州刺史的唐太宗第八子、越王李贞而闻名于世,其规模宏大、富丽堂皇,楼高百尺,居唐代四大名楼之首。
越王楼自建成起,就先后有李白、杜甫、李贺、李商隐和陆游等历代名人登越王楼,并留下著名诗篇数百首,被世人誉为“诗文第一楼”,它与黄鹤楼和岳阳楼及滕王阁并称为“唐代四大名楼”。
筑城安邦扬天威越王建楼
627年,唐太宗李世民的第八个儿子出世,此子出生之年,正当其父登基做皇帝之岁。
关于他的起名,有人说是他给父亲带来了好运,也有人说是因为李世民刚登基不久,就添了龙子,非常开心,所以给他取名李贞。而他父皇的年号“贞观”之“贞”正好与其姓名里的“贞”字完全相同。
李贞从小就备受其父皇李世民喜爱,他刚5岁就被封为“汉王”,才7岁上就授予了他徐州都督的官衔,不久又改封他为“原王”。
636年正月,李世民又改封他做“越王”,并于二月正式任命他为扬州都督,赏赐实封八百户。从此扬州百姓之中,就有8百户人家上交的赋税,不归朝廷而归这个十来岁的小王子享用。
在638年时,吐蕃松赞干布要迎娶了大唐公主,与大唐王朝和亲。李世民在641年选了一位品貌俱佳的宗室女,册封为“文成公主”,由礼部尚书、江夏郡王李道宗持节护送至吐蕃完婚,从此唐蕃关系修好。
649年,李世民在去世之前,他给越王李贞加实封为一千户。但也就是这年,松赞干布病逝了。后来,继位吐蕃国王的莽伦莽赞不再与唐朝和平共处,而李贞的王弟、唐高宗李治继承父皇帝位没几年,就受到了来自西南边陲的巨大威胁,吐蕃军又开始向东方的武力扩张。
在这种形势危急的情况下,唐高宗李治决定选派一位资望深重、文武兼备的重臣去镇守绵州,就是后来的绵阳东。
因绵州地处剑门蜀道和阴平古道的交汇点,又有涪江水路可通楚吴,有“剑门锁钥、蜀道咽喉“之称。吐蕃东进必经绵州。所以只要绵州稳固,大唐的西南地区就不会受到太大的威胁。
唐高宗李治苦苦思索了好久,想到了比他年长1岁的八王兄、越王李贞。他们兄弟俩自小感情就比较好,如果派他前去剑南道任绵州刺史,在李治看来,那就如同他自己亲去了,而且,越王以唐室亲王的威望,雄视西南,或许就能使吐蕃有所顾忌。
越王李贞除了喜欢读书,多涉文史、知识广博之外,他从小就喜欢骑马射箭,练就了一身武艺,可谓文武兼备,而且又很能干,会办事,颇有几分父皇遗风。加之,他从不参与宫廷内部的权力倾轧,很安分,也很明智,素有“材王”之称。
在显庆年间,唐高宗升任李贞为绵州刺史。当时的绵州位于剑南道北部,与之相邻的龙州、茂州就是大唐与吐蕃的接壤处,而更远一点的松州则数度落入吐蕃手中,成了唐朝与吐蕃争夺的中间地带。
绵州距龙州、茂州,均不足300里行程。若吐蕃一旦越过汶江而据有涪江上游,则只需三五日即可直扑绵州城下。
越王李贞刚到绵州上任时,便处处感受到种种来自西部边陲的威胁,那时候,无论从京城下来的,成都北上的,更有从南诏、百越和身毒来的客商,都把绵州作为中转站,陆路货畅其流,尤其丝绸营销量大,因南北丝绸之路都可于此相连接。只有水路东通西阻,故紧张中仍显现一番繁荣景象。
绵州当时状况最为脆弱的是州城城防。自唐代定鼎长安以来,削平内乱,天下一统,自此海宴河清,中经贞观之治,承平几近40余年。国富民殷,地方官早把武备一事抛诸脑后了。
绵州州城的城垣几乎无存,周围大缺小口,无处不在。州城之外,东有芙蓉溪,西有涪江,更西有安昌江,北有绵山,似此外有汤池而内无金城,城虽险要而武备废驰,如何能够御寇?如何能够安民?
于是,越王李贞命人请来绵州城中几位绅耆长者,向他们垂询治绵方略。其中,有一位长者就建议说,越王是大唐室帝王之胄,至尊至贵,来刺绵州,似不宜在这州衙中理事,当另卜龙脉宝地,建一王府,大王居中理事,让百姓如睹天颜,则吐蕃自不敢觊觎我绵州。
随后,越王李贞告示说:
绵州城垣颓败,武备废弛,若吐蕃铁骑来犯,我等均将为其所虏。故从今日起,尔等速去召集城中丁壮,鸠工集材,荷土运石,将城垣增高加固,增设城垒。
限令半载之内,务要克期竣工。此乃合城官绅士庶性命安危所系,尔等均得不辞辛苦。敢有怠工者、废事者、误期者,本州决不宽贷。
就这样,越王一声令下,全城动员,赶修城垣。李贞本人亦不时亲临工地巡视,工程进展倒也顺利。半载之内,果然告竣。一座高大的绵州城,重新在涪江东岸、芙蓉溪西岸矗立起来。
越王李贞见城垣告竣,就责令绵州司马,令其加紧演练士卒,增派城守,完善城防,以确保绵州城万无一失。此后,李贞心想作为地方官,保境安民,自是分内之责。
然而,越王李贞认为,他既为亲王,唐室贵胄,奉高宗皇帝之命来守是邦,便不能只做一点州县吏所做的事。于是,他就考虑“何以壮大唐之山河,宣帝德于华阳,扬天威于域外,报皇恩于剑南”。因而,他决定一定要建王府,居中理事,让百姓如睹天颜。
当下,他向唐高宗李治拟了一道奏章,讲明自己要在绵州肇建王府的打算,恳请唐高宗李治下拨一笔库银相助。末了,他还特别强调这是为了“扬天威、布帝德,让绵州百姓可以朝夕望阙叩拜,倍沾唐天子隆恩”。
唐高宗御览完毕李贞的这道奏章,深为八王兄的赤诚所感动,当即在奏章上朱批“准奏”两字,命人发往度支部去办理。李贞收到高宗批来的这笔库银,便命人一边在州城内外各处选址,一边购置砖瓦木材,准备及早动工。
越王府的地址最后定在绵州城外西北方向约一里远的龟山之巅。此山形如元宝,背靠绵山,西临涪江,东南方向紧靠绵州城,实乃剑南绵州山川形胜所在。据说,在此地修王府,建高楼,是可以显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力和威严的最佳位置。
越王楼由李贞本人亲自督建,他参考了长安、洛阳诸多王府的营造规制,再根据龟山的地形地貌,依山取势,因势建楼。
该楼的修建先后历时3年,耗银50万两,建成之后,李贞将其命名“汉王宫”。因为他早年封的王号,就是“汉王”。只是因为绵州人都知道他是越王,久而久之,称呼惯了,“汉王宫”就叫成“越王楼”了。
绵州越王楼位于百级石阶之上的赭色高墙内,是绵州当时的州衙,也是越王李贞处理公务的地方。在越王府内,有一座大花园,两边建有花台,中间是一条卵石甬道,直通越王楼下。
楼高10丈,楼顶压着红色的屋脊,脊上装饰着龙、虎以及各种神兽,脊下覆盖着上了绿色彩釉的屋瓦。越王楼大楼四周的栏杆、立柱、板壁都涂成红色,绘着各种体现皇家气派的图案。
[阅读链接]
传说,越王李贞任绵州刺史建造越王楼时,就是想与他的六叔、唐太宗李世民的六弟、任洪州刺史的滕王李元樱在南昌建造的滕王阁一比高低。在当时、滕王阁为最高名楼,高达9丈。
越王李贞到任绵州后,先建府后建楼,想到自己曾赐封汉王、原王和越王三顶王冠,觉得“吾建之楼应高10丈,比滕王阁高1丈,以显赫皇家气派、威武”。
于是,越王李贞就建造了占地面积数“邱”,相当于300余亩的越王楼,这就是危楼高百尺”的来历。
越王楼为唐代时绵州胜景
越王楼竣工之后,越王李贞又命人清理余下材料,移到城西南涪江边,将就剩余的款项,在那里建造了一座望江楼,专供游人观景。
这样一来,绵州城里的百姓,只要出了西门、南门,就可以绕道到达越王楼下。若站在龟山下,抬头仰望天空,就觉得这楼之高,简直和天宫连在一起了。传说当夜间出现满天星斗的时候,这大楼也就耸入星空之中,楼上的灯光照射出来,比天上的星星还亮。
有唐代诗文描写说,如果踏上越王楼的楼梯,一层一层往上攀登,马上就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感觉。人在楼上,手扶栏杆,临空站立,随时都可以听到呼呼的风声,令人产生一种腾云驾雾,冉冉升空的幻觉。
攀楼至顶层后,可北望剑门,隐约可见72峰直刺蓝天。西望岷山和雪山,有如片片鱼鳞,在云团中忽隐忽现。转向东南,极目远眺,又可将绵州形胜,尽收眼底。
纵览涪江、安昌江和芙蓉溪三江胜景。尤其在三江交汇处,水面宽约百丈,江水清澈见底,船只往来如梭,船帆如朵朵白云飘逸,常有大群沙鸥和白鹭不时翻飞于江边,是最吸引游人的一处景观,为唐代时绵州胜景。
那时候,与绵州城仅芙蓉溪一水之隔的东山,素称“绵州第一山”。李贞在越王楼上,每当困倦之时,便推开东边窗户,欣赏东山美景,见山上林木葱茏,山色如黛,延绵数里,势若长龙,煞是可观。
尤其是清晨,当太阳从东山冉冉升起之时,云蒸霞蔚,变幻多端,一团团薄雾在山脚飘逸,将涪江和东山连成一片,一时间烟笼江水,云掩青山,云雾翻飞,如万顷波涛,最为壮观,更让他心驰神往,想去登临一番。
有一天,李贞等人趁闲暇前去芙蓉溪,沿石梯而下,就到了东津渡口,那里早已是一片热闹景象,摆渡的,候船的,人声嘈杂。大批百姓要进绵州城赶早场,挑着新鲜蔬菜和时鲜瓜果往岸上挤,李贞让老百姓过去后,自己才慢慢上船。
船到东岸,李贞等人上岸后,沿溪边上行,芙蓉成林,芦苇连片。不到一里,拐右东行,沿雷溪上山。在密林中穿行约两个时辰,就到了东山之巅。
在东山上远观越王楼,李贞发现越王楼正好建在了绵州城的西北角上,背靠绵山,西临涪江,山水辉映,风水极佳。因而,他更加确信自己当初选定的王府府址,确实是建一处风水宝地。
随后,李贞等人在附近转悠发现,这绵州古城所处位置,确实气势非凡,城东有芙蓉溪,城西有涪江,再往西又是安昌江,城的东南西北,各有一座山,形似如斗的四只角,正好从4个方向拱卫绵州城。
涪江从西北流向东南而去,在州城西边绕了几个弯,形状很像一个篆写的“巴”字。绵州城正好被三水四山环绕,实乃剑南形胜所在,该地曾有“水陆四通,唯急是应”之称。
经打听,李贞知道,早在三国时期,蜀汉昭烈皇帝刘备及他的远房兄弟刘璋就来过该地了,当时刘备看到西蜀一带繁荣富饶,心中非常高兴,就对刘璋说“富哉,今日之乐也”,所以后来的人们,便将东山称作“富乐山”。
当时,李贞暗想,自己不知不觉,站到了蜀汉昭烈皇帝刘备站过的地方,当年昭烈皇帝为兴复汉室,终生不懈,虽然卒未成功,但已使汉祚延长了几十年。如果有朝一日,大唐王室将倾,我李贞一定要学昭烈皇帝,为兴复唐室,不惜赴汤蹈火。
李贞认为,富乐山这么重要的一个地方,应该修个什么有纪念意义的东西,才不愧于大汉皇叔。想来想去,他觉得这富乐山高、广、雅、秀,视野极佳,不如修一个高坛,每年来此祭告天地山川神灵,不仅名正言顺,而且祀典崇隆,万众瞩目,亦可使富乐山生辉。
当晚回到州衙,李贞就伏案疾书,向高宗皇帝草拟一道奏章。大意是说:绵州城外东山,曾是汉建安年间昭烈皇帝刘备驻骅之所,如今已是蒿草丛生,林莽遮天,臣意欲在此建高坛一坐,代皇上祭告天地之用,以壮大唐声威,而宣天子盛德云云。
高宗览毕,朱笔加批“准奏”。
李贞接到圣旨,择日动工,很快在那里建起高坛一座,勒石其上,曰“敕修富乐坛”。坛高二九一十八尺,上圆下方,上法天,下法地,取天圆地方、天覆地载之意。
从此,越王李贞每年春天都去富乐山祭拜天地山川、风雷云雨,以祈祷绵州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万民乐业。
祭拜仪式非常隆重,李贞命人在高坛四周遍竖彩旗,迎风飘扬。仪式开始,礼炮齐鸣,鼓乐喧天。李贞焚香在手,健步登坛,拜天、拜地,拜四方神祗,表情严肃,一一如仪。
绵州经过越王李贞几年的治理,面貌发生了极大的变化:边患减少,窃贼敛形,商旅通畅,市井繁华,文气大增,民风向善。州人安其居,乐其业,一派太平景象。
在绵州任内,越王李贞因为绵州所做的一些实事,得到绵州州人的大力拥护,心中自然是非常高兴,于是,他不时请来州内的一些名士,或上越王楼,或去望江楼,一起饮酒赋诗,相互唱和,尽欢而散。
在我国历史上,它与南昌滕王阁、武汉黄鹤楼和湖南岳阳楼齐名,被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楼”。唐代时期的越王楼,规模宏大、富丽堂皇,堪称唐代四大名楼之首,其他名楼如:滕王阁高9丈、黄鹤楼高6丈、岳阳楼高4丈。
李贞“刺绵有政声,惠政迭出,气象一新,州人莫不怀德畏威”,后虽被武周皇帝武则天所害,但仍被历代文人名士所怀念,因此越王楼久负盛名,吸引了大批著名的文人骚客登临,并留下了名作诗篇数百件,为天下名楼之罕见,它由此被誉为“天下诗文第一楼。
在唐代时期,唐代著名的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诗神李商隐和弘文馆学士卢栯都曾登过越王楼并赋过诗。
诗仙李白在少年时,就对越王楼很熟悉:他每次从彰明清莲乘船下梓州长平山安昌岩拜纵横家赵蕤为师,求学多年,他往返乘船或步行都必经绵州,其间数次弃舟登楼;而李白所作的《上楼诗》说的就是他登越王楼时的感受: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762年秋,诗圣杜甫在流寓绵州时,游历了越王楼。
当他见到历时百余年后的越王楼依然壮观而气势不凡时,他万分感慨,便赋诗《越王楼歌》。
后来,此诗被赞为名人歌咏越王楼的诗词中,最有名气的千古绝唱:
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中越王作。
孤城西北起高楼,碧瓦朱甍照城郭。
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
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
诗神李商隐在登临越王楼后,曾写下《霜月》一诗赞叹道: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弘文馆学士卢栯也游览了越王楼,并赋诗《和于中丞登越王楼作》:
图画越王楼,开缄慰别愁。
山光涵雪冷,水色带江秋。
云岛孤征雁,烟帆一叶舟。
向风舒霁景,如伴谢公游。
[阅读链接]
在越王楼题诗方面,唐代诗仙李白与唐代诗圣杜甫所题各有不同。据说,李白之所以不题为“上越王楼诗”,是为了避讳。因越王李贞父子被武周皇帝武则天诛杀,到714年李白写诗时尚未平反。所以他就采用了避实就虚的夸张手法,题作《上楼诗》。
而杜甫则不同,他的《越王楼歌》写于762年,那时越王李贞父子已被昭雪并被陪葬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因此他直抒胸臆“绵州州府何磊落,显庆年间越王作。……君王旧迹今人赏,转见千秋万古情。”
宋代以后越王楼几经重建
据说,唐末宋初时,绵州越王楼被一场大火烧毁大半。经维修改建,到南宋时,越王楼依然风光。南宋著名大诗人陆游于1172年调任成都府路安抚使参议官,“细雨骑驴入剑门”后,路经绵州,就登临越王楼,写了两首登楼绝句:
上尽江边百尺楼,倚栏极目暮江秋。
未甘便作衰翁在,两脚犹堪踏九州。
葡萄酒绿似江流,夜宴唐家帝子楼。
约住筦弦呼羯鼓,要渠打散醉中愁。
此诗极为巧合有趣中的是,诗中的“上尽江边百尺楼”,与诗仙李白的“危楼高百尺”如出一辙,似可互为印证,说明南宋时越王楼的高度仍为100尺。
此外,陆游在他后来所作的《寄答绵州杨齐伯左司》一诗,又一次盛赞了越王楼:
磊落人为磊落州,滕王阁望越王楼。
欲凭梦去直虚语,赖有诗来宽旅愁。
我老一官书纸尾,君行千骑试遨头。
遥知小寄平生快,春酒如川炙万牛。
南宋著名画家赵伯驹所作的越王楼图轴,对当时的越王楼美景也做了生动、细致地描绘。
到了元代,元朝对越王楼又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复。元代界画高手李荣瑾的画曾对越王楼进行过描述,元代著名诗人吕诚也曾写诗《越王楼观灯》颂:
午昼水轮烂不收,又看春色满绵州。
在明代初年,越王楼也重修过一次,明代进士徐楠还写了《越王台》诗:
山上高楼百斗齐,一州名胜冠川西。
越王已去风流在,赢得诗人细品题。
后来,明代万历年间的一场大火又将其彻底烧毁。据后来考证,其建筑遗址的平面呈12米长、14米宽的矩形,遗存有青花瓷100余片。其中,在有一块青花瓷片上清晰刻有“越台常在”4字。
此外,遗址比较重要和完整的器物就有30余件,其中以青铜箭头、彩色釉面砖瓦、白釉陶器、青花瓷器、青瓷器、大尺寸的瓦当和镇山兽和圆形为主要特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有很高的艺术鉴赏价值。
在明末时,明朝对越王楼又进行了几度修复,但不久便毁于明末清初战火。清初时,清朝曾在越王楼废址筑北坛。清代果亲王曾写诗赞叹:
唐家弟子爱楼居,碧瓦朱甍半新故。
另外,我国清代戏曲理论家、诗人李调元也曾写诗说:
当时唐弟子,锡土守此邱。
美人捲珠帘,笙歌夜未休。
清代著名画家张延彦所作越王楼图轴更是使历史上的越王楼名播四方。
后来,千年前曾盛极一时的大唐王府越王楼经历重建、续建后,终于重新耸立在涪江之滨,龟山之巅。
新楼为错层式结构,外八层内七层,高99米,坐落在南北长88米,东西宽66米的台基之上,由164根立柱,牢牢固定在龟山越王台上。
重建后的越王楼,气势特别宏伟。99米的高度仍为全国仿古建筑之最,如滕王阁高57.2米,黄鹤楼高52.6米,鹳雀楼高72米,岳阳楼高32米。它的建筑风格为仿唐出檐斗拱歇山式。
越王楼在形态上有它的“奇”特之处。楼的形体融汇了历代古建筑的阁、楼、亭、殿、廊、塔于一体的建造法式,形成了奇观、壮丽之态。例如楼的一层至五层有高斜墙、楼的底座有高八米九十公分的平台,这是阁的特征;
十层至十三层显示吊脚楼、外走廊和双扇门、窗,这是楼的特征。十五层是亭的特征;顶端宝顶高九米八十公分,形状似塔的特征;楼的二层南北两方向是殿宇特征;
各层有外廓;而楼的整体外观造型恰似一个古代威武将军,背南向北而立,八至十层缩小,像将军颈部,顶部的宝顶、脊、吻似将军的头盔,而南面各层屋面似将军的披风。
每一层的内部建筑设计,各不相同,外部唐式昂斗飞檐歇山式风格的建筑和竹子式的琉璃瓦让人仿如“梦回大唐”。
新建的越王楼主要由“从唐代走来”、“追禹王雅韵”、“碧水摇活千载景”、“向绵阳望去”、“觅李白仙踪”和“涪江泛起万船诗”等主要景观组成。
“从唐代走来”采用拟人的艺术的手法,让越王楼穿过时间的隧道,带着厚重大的历史文化底蕴从遥远的唐代走来,点明了越王楼诞生的年代。
“追禹王雅韵”表明了越王楼的重建是“大禹治水,造福于民”的精神延续和发扬。在远古时代绵阳出生的大禹就谱写了一篇“兴修水利,万民景仰”的壮丽史诗,那高雅和谐的韵律焕发了新时代科技兴城的恢弘气势。
“碧水摇活千载景”既说明了毁于明末战火的越王楼“复活”了,又折射出民族的复兴,国家的兴旺发达。一个“景”字,让人联想到美丽壮观的万般景象在碧水蓝天的映衬下更加多姿多彩。
“向绵阳望去”将越王楼赋予了人的神情和动作,后来的绵阳让越王楼露出了惊喜的眼神和惬意的微笑。
“觅李白仙踪”在绵阳的历史天空中,回荡着诗仙李白的豪迈与飘逸,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涪江泛起万船诗”描写涪江中千帆竞过,渔舟唱晚,游人如织、如诗如画的繁荣景象;重建的越王楼规模宏大,气势雄伟,亭阁星罗,充满了诗情画意。
在古代名楼中,天下诗文收录最丰富的为越王楼,共收录自唐至清历代大诗人题咏越王楼的名篇多达154篇,而黄鹤楼为112篇,滕王阁为86篇,岳阳楼、鹳雀楼虽有名诗文,但并不多。
据考证,对这座宏大富丽的越王楼及它的遗址的描述,历代诗文中仅收入全唐诗的就有20多篇,绵阳县志专门记载了15位诗人名宦讴歌越王楼的诗词。因此有“一座越王楼,半部文学史”的美誉。
诗文作者档次最高,除诗仙李白、诗圣杜甫外,还几乎涵盖唐代以后的著名诗坛泰斗,被誉为“天下诗文第一楼”。在历代名人歌咏越王楼的诗词中,最有名气的当属杜甫、陆游和李调元等的诗作。
同时,因其卓越风姿及规模,名声之盛,历代画界精英竞相描绘。宋代赵伯驹、元代李荣瑾、清代张延彦所作越王楼图轴更是使历史上的越王楼名播四方。
[阅读链接]
传说,越王楼除外形寓意着一个文武全才的将军,胸怀大志、时刻听从召唤,兴邦为民,祈福国泰鼎盛、一方平安,它在数字运用含意上也称“奇”。
越王楼主楼基底东西宽66米,祈福绵阳人做任何事都顺利;南北长88米,祈愿绵阳大发展,百姓大发财;楼高99米,恭祝绵阳至尊向上、百姓九九长寿!宝顶高9.8米,预示长久发展。
此外,各层楼室外挂的宫灯总数199盏;主楼正南面的石梯步共139步,分别宽18米和3.9米。而这些“三、六、八、九”都是吉祥数字,真是无不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