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智谋故事总集:机智勇敢的故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徐皇后:有胆有识,忧国恤民

读书少说女诸生,佳儿佳妇事业成。

亲弟输情偏不取,独持卓识断私情。

清人顾宗泰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这位女诸生徐皇后的事略。

仁孝皇后徐氏,是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长女,自幼贞静好学,人称“女诸生”。她协助明成祖夺天下为“永乐之治”做出了较大贡献。

洪武三十一年,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去世。依照他生前的安排,皇太孙朱允炆继承帝位。朱允炆其人,颇像其父朱标,忠厚仁柔,优柔寡断。而当时被封的二十六个藩王,都是他的叔叔,无人把他放在眼里。燕王朱棣不仅颇有才干,而且位居强藩之首,对父皇关于皇位继承人的安排十分不满,并且私制兵器,偷印纸币,招兵买马,蓄谋夺取帝位。这种权力之争,终于导致皇族内部叔侄之间的一场血战。

建文帝即位后,已看到诸藩王存在与发展下去的严重性。为维护自己的帝位与尊严,他与兵部尚书齐泰、太常寺卿黄子澄商议,决定削夺藩王势力。燕王见此情景,果断决定,先发制人,于洪武三十二年七月六日,举兵夺取北平。然后上书天子,以“朝无正臣,内有奸恶”,(《明史·成祖本纪》)必举兵诛讨为由,指斥齐泰、黄子澄为奸臣,责骂他们变乱祖宗法制,自称为靖难之师,从而拉开了历时四年的内战帷幕。建文帝见燕王大动干戈,赶紧调兵遣将,命李景隆去接替耿文炳,担任前线的总指挥,直取北平。面对李景隆率师来犯,燕王与徐妃冷静地分析了南军的情况,利用他妄自尊大的弱点,采用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作战方针,决定由燕王率领主力,移军永平,转攻大宁(内蒙古宁县西),留徐妃及世子朱高炽防守北平。李景隆闻报燕王离开北平,直趋永平,便命令军队大举进发,加紧攻打北平。

北平九门战斗激烈。南军昼夜不停发动攻击,飞矢如雨,炮声震耳欲聋。城中守军只有万人,防不胜防,在这紧要关头,这位平素端庄、雅好读书的王妃,挺身而出,以大无畏的胆略,与世子朱高炽及守城将官一起谋划,部署守城各项事务,命令全体守城将士誓死守城。鉴于城中兵少,她号召城中将校及士民妻子登城参战,每人发给一副盔甲,她也亲自登城督战。城中妇女积极响应召唤,披甲上阵,抛石块,掷瓦砾,奋力搏击。这样,弥补了城中守兵之不足,也大大鼓舞了守军的士气,终于挡住了南军的进攻,保全了北平,为燕王回师歼敌争取了时间,终于赢得北平保卫战的胜利。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燕兵攻克南京,历时四年的靖难战争,以建文帝失败而告终结。这月十七日,朱棣在南京奉先殿即位称帝,改元永乐。十一月,册徐妃为皇后。作为皇后的徐氏,她牢记马皇后的教诲,不仅无时无刻地关心着成祖的饮食起居,更关心着国家局势的稳定,百废俱兴。正当成祖与大臣们忙于制定各项制度和政策时,她建议成祖要关心百姓疾苦。她说:“南北之间,连年战争,兵民疲惫不堪,为政应当宽俭,务必要使百姓得以休养生息。”这就及时地提醒了成祖的注意。关于用人方面,她总结过去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用人经验教训,建议要爱护人才。她对成祖说:“人才难得。今日的贤才,都是高皇帝培养造就出来的。望陛下在选拔任用时,不要分什么新旧,要一视同仁,一体擢用。”她的这些建议,不仅显示出她在政治上的卓越见识,还显示出她的宽广胸怀。在法制方面,她在与成祖议论政事时,明确提出:“只有赏罚公平,才能使人信服。进行赏罚时,不能过于仁厚,也不能过于刻薄。”她所强调的赏罚原则,也是很有见地的。

徐后不仅为成祖治国安邦献计献策,而且想尽一切办法,去为成祖分忧。为了减轻成祖身上的压力,勉励阁臣们更好地为朝廷效力,她请求成祖批准她召见解缙等七人的妻子。召见时,徐后对解缙、黄淮、胡广、胡俨、杨荣、杨士奇、金幼孜七人的妻子,表示了亲切的慰问,赐给她们礼物,要求她们体谅丈夫,好好地服侍丈夫,使他们无所顾忌,一心一意地为朝廷尽职尽责。她的这次召见,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被召见的妻子们全力支持丈夫为国效力。

成祖是依靠军事政变,通过战争夺权登极的。因而,对于儿子之间的关系,以及立太子问题更加敏感。永乐二年四月,他才决定册立朱高炽为太子,同一天,又宣布封高煦为汉王,高燧为赵王。朱高炽性情温和,端庄沉静,喜好射箭读书,每次听廷臣讲经论道,不论盛夏酷暑、隆冬严寒,从不间断,洪武二十八年,被封为燕世子,做起事来,思前想后,并且注意妥善处理人际之间的关系,颇像一个儒生。而高照、高燧的性格与为人,则与高炽大不相同。高煦性情暴躁,诡计多端,是一个十足的无赖。正是因为他在靖难战争中有功,所以,他恃功骄横,不守法度,并且阴谋夺取太子职位。朱高燧生性聪敏,深得朱棣的喜爱。他被封为赵王后不久,便命他到北平监国。北平官吏处理政务,都是向他启奏才能实行。朱棣还把处理西北军务的大权也交给了他。由于受到父皇的宠爱,也多行不法,并与高煦狼狈为奸,也在暗中准备夺取太子职位。

徐后是看着这三个儿子长大成人的。她对每个人的性格、品德、思想和行为,看在眼里,忧在心头。她不仅倾尽自己的全力,加强对他们的管教,及时地批评他们的过失,向他们灌输孝亲恤民思想,要求他们遵守法度,顾全大局,互相关心,互相照顾,而且建议成祖采取切实的措施,来加强对皇子们的教育。太子是法定的皇位继承人。为了把太子高炽培养成为一个合格的皇帝接班人,她请求成祖选取老成持重的儒臣当老师,讲经论道,辅导太子。二子三子,凶悍狡诈,使她放心不下。为此,她对成祖说:“汉、赵二王,陛下要及早加强管教,正确引导,切不可大意。”由于她和成祖严加管束,所以,汉、赵二王在她生前,虽然有不守法度的行为,也还不敢像后来那样的大胆放肆地进行叛乱。

历史上外戚弄权,祸乱朝政,结果身败名裂,被抄家灭族外,不乏其人。身为皇后的徐氏,牢记这一血的教训,常常同她的亲眷交谈,说服引导他们自尊自爱,遵守朝廷法度,不要仗势欺人,更不要干预朝政,每当她听说她的亲眷中有谁不守法度,扰害百姓时,从不听之任之,姑息放纵,立即传命召之入见,进行教训,促使改正。如听到她的亲眷有谁奉法循礼有突出表现者,也召其入宫,给予赏赐,以资鼓励。

永乐五年夏季,徐后不顾炎热,还在伏案审订她的著述《内训》和《劝善录》。《劝善录》是她辑录儒、道、佛三家著述中有关赏善罚恶的言论和事例,分类编写的,目的在于给人们提供鉴戒。国事、家事、著述交织在一起。由于长期过度的劳累,她突然病发,经过御医多方调治,不见效果,以致卧床难起。她预感死神威胁,对成祖说:“妾身蒙圣上大恩,正位中宫,不能侍奉圣上,心中十分难受。”成祖问:“还有什么要说?”她凝视成祖说道:“当今天下虽说太平,不用兵甲,但广大百姓尚未得到大的休养生息,望圣上多加体恤。”又说,“在用人时,要广用贤能,明辨是非邪正,不要以一个人有小过而弃之不用,也不要以一个人有小聪明而委以重任。要好好教育儿子,要礼遇宗室。”听着,不禁泪如雨下。弥留之际,她对太子说:“积善如登山,责任重大。要夙夜勤恪,敬事父皇,不要为我的去世而过于悲伤,以免伤你父皇之心。我死后,丧事办理要从简,不要铺张浪费,忧害臣民。”七月四日,这位忧国忧民的皇后,终于诀别了人世。享年四十六岁。朝中上下闻悉,无不为之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