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华南抗日团做好武装装备
PART 2 东江抗日根据地
1939年1月7日这天,在韶关市黄田坝一个普通的民房里,中共广东省第四次执委扩大会议正在这里秘密召开。
会议开始后,博古一脸严肃地说:“目前,党组织必须全面发展,促使抗日救亡运动从城市转向农村开展,统战工作、军事斗争的重点也必须转移。”
“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号召和领导了东北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发动了北平的“一二·九”学生运动,在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
当时广东党组织虽然遭到破坏,但在党的影响下,中国青年同盟、中山大学救亡协会、香港余闲乐社和惠阳青年会等一批进步团体先后成立,为1936年重建党组织造就了一批优秀骨干。
曾生、王作尧、杨康华在“中国青年同盟”等进步团体的领导下,发起和参加了广州学生抗日救亡运动,并相继加入中国共产党。
曾生,原名曾振华,父亲是澳大利亚的华侨工人,母亲则是一位善良、纯朴的农村妇女。一二·九运动时,曾生等于1935年底组织中山大学和广州市学生举行抗日示威大游行,曾生被推举为中山大学和广州市学生抗日联合会主席。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向全国发表抗战宣言,号召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把日寇赶出中国,呼吁停止内战,国共合作抗战。根据国共两党协议,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挺进敌后开辟华北和华中敌后战场。
广东中共党组织恢复后,以张文彬为书记的中共南方工作委员会、广东省委领导广东人民进行抗日救亡运动和武装斗争的准备工作。省委常委兼军委书记尹林平主持武装准备工作。
尹林平原名尹先嵩,曾用名尹利东、尹林平、林平。江西省赣州市兴国县高兴镇蒙山村人。1932年,随毛泽东指挥的红一、五军团攻打福建漳州。战后,尹林平被留下参与组建闽南红军游击队独立大队,任副大队长。
随后,独立大队改编为闽南红军第三团,任副团长、团长。尹林平率领红军转战于闽南、闽西边区,开创了闽南游击区。
中央主力红军长征后,尹林平率部在闽南独立坚持游击战争一年多,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多次“清剿”。后来形势恶化,部队及地方党组织遭到破坏,他坚持斗争,联系失散人员,在厦门恢复党组织。任中共厦门临时工委书记后,在当地推动各界人士成立抗日团体,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积极开展群众救亡运动。
从1936年11月开始,尹林平多次往返于香港、厦门之间传达上级指示,沟通闽粤边特委与南临委和党中央的联系。
1936年冬,尹林平从福建来到广东,参加中共南方临委和广东省委领导工作,任南方临委委员兼军事部长,广东省委委员、常委,兼任省委军事委员会书记。
尹林平担任军委书记后,积极贯彻党中央关于组织抗日武装斗争的指示。他和省委组织部长李大林于当年6月进入广州,在广州召开广州外围几个县的中共县委军委负责人会议。
会后,东莞、增城、中山、从化、惠阳、南海、顺德等县的党组织,便积极利用各种合法形式,建立共产党掌握的民众抗日武装。
以曾生为书记的中共香港海员工委,在惠宝边地区组织民众抗日武装。中共东莞中心县委在宝安、东莞、增城各地组织民众抗日。
宣传兼武装部长王作尧主持举办军事训练班培训武装骨干。这一切都是为了在日军入侵华南时进行武装抗日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