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抗战大纪实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章 中央确定华南抗日方针

1943年2月25日,周恩来鉴于东江军政委员会成员大多是广东各抗日根据地的军政主要干部,当时的战争环境十分险恶,因此向东江军政委员会发出指示:“军政委员会不要举行全体会议。在目前情况下,各军政指挥员离开部队集中开会,是非常不妥的”,“你们应加紧实行精兵简政政策、缩小后方,充实战斗部队”。

广东的抗日武装自建立之日起,虽然一直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抗日斗争,但是却始终以民众武装的面目出现,没有公开宣布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部队。

经全面分析和认真研究,1943年9月20日,周恩来电复尹林平:东江纵队为中外共知的中共领导的游击队,发表宣言毫无问题,而且应该强调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才能在敌后存在和发展。

12月2日,在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的基础上,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宣布成立,公开发表《东江纵队成立宣言》。

随后在广东琼崖、珠江三角洲、粤中、潮梅、南路的人民抗日武装部队也都公开发表成立宣言,公开宣布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部队。

对于不同的地区,周恩来提出不同的工作目标和策略。他在1944年1月15日致电尹林平时提出:凡游击队所到及其周围地区,都可发展党与群众工作,并依靠武装,创立和扩大抗日人民政权;但在敌顽易入侵地区,必须部署秘密工作,并与原有地方党割断关系;省港群众工作可派人单独做,不与地方党联系。

同年6月21日,周恩来又致电尹林平:为了避免引起敌人过多注意和保全城市地下工作,目前在香港、九龙市区散发大量宣传品和采取所谓军事攻势都不合适,这些做法会引起敌对我之严重扫荡。依目前情势,尚不应采取此过分的暴露行动,应注意保全城市地下工作。

周恩来还根据抗战形势发展变化的形势。提出了发展抗日游击战争的行动方向。由于日军在太平洋战场接连失利,他们已感到其海上交通有被盟军切断的可能,为了保住其太平洋战场的最后防线进行垂死挣扎,便发动了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的作战。

根据这一形势,周恩来于7月25日,为中共中央起草致尹林平电,指出广东的工作仍应遵照开展敌后游击战争的方针加紧进行:凡敌占区,尽力发展抗敌武装斗争,希望广东我武装能扩大一倍,并提高战斗力;在国民党军队所在地,我地方党员仍应坚守隐蔽待机的方针勿变,但可酌情抽部分干部到游击队受训,参加游击工作;同琼崖游击队打通电台联系;广州、九龙城市的武装斗争不宜常做。

到抗战后期,广东人民抗日武装和抗日根据地出现了大发展的局面。

为迅速在华南建立进退有据的战略根据地,周恩来在1945年3月6日为中共中央起草致中共广东省区委的电报中提出:

在目前敌占地区及其周围,特别是湘粤桂边区,国民党的兵力乃极为薄弱,在将来沿海及敌占的城市要道,定将成为敌、我、友、顽争夺的场所。同时,也有可能日寇在盟国未登陆前,乃至登陆后发动新的攻势,将国民党这些军队压入山地,或部分消灭之。依这些估计及目前情势,我华南抗日武装斗争应由小北江入手,以湘粤桂边区为主要发展方向,方能向北有所依靠,并便于造成更大的根据地,进行持久的斗争。

周恩来还在1945年6月16日为中共中央起草致中共广东区委的电报中又指示:目前国民党正专门依求外援,等待胜利,积极伪装民主,准备内战,但在敌人未败退前,还不能放手内战;美国政府目前的政策是扶蒋、抗日、反共;我党除在华北、华中扩大武装,扩大解放区外,还须在华南利用目前有利条件,迅速建立战略根据地,以便在敌人败退时,我华南武装能进退有据;在国民党发动内战时,你们能配合全国起来制止内战。

广东区委为实现这项战略方针,应迅向北江地区发展,扩大游击根据地。同年8月11日,周恩来为中共中央起草致中共广东区委电时又指出,华南马上会出现蒋介石、余汉谋争夺敌伪而又共同压我的局面,因此要求广东抗日游击队向粤北发展,和正在南下的王震部队会合,造成我华南制止内战的主要根据地。

广东党组织和东江纵队遵照周恩来和中央的指示,全力向北发展,扩大根据地和游击队,并派部队北上粤北地区,以接应王震所部。

在中共中央、中央南方局的领导和周恩来的精心指导下,广东党组织积极动员和发动群众,使广东的抗日武装力量和游击区、根据地得到了大发展。

全面抗战开始时,广东全省中共领导的抗日武装不足100人,到抗日战争胜利前夕,发展到近3万人。

游击队活动的范围达70多个县,在东江、琼崖、珠江三角洲、粤中,北江、南路、韩江等地建立了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面积达8.2万平方公里,抗击和牵制日伪军15万余人。

在华南沦陷区组织和发展的敌后抗战的人民军队和民主政权已成为广东人民解放的旗帜,使我党在华南政治影响和作用日益提高,并成为敌后三大战场之一。

1944年10月10日,周恩来在延安各界庆祝双十节集会上就中国成立统一的民主联合政府问题发表的题为《如何解决》的讲话中,正式将中共在华南地区领导的抗日游击队称为“华南抗日纵队”。他说:“敌后我抗战兵力,正规军(包括八路军、新四军及华南抗日纵队)已达57万。”

同年10月13日,中共代表林伯渠在致国民党代表王世杰、张治中的信中在提到华南人民抗日武装时亦采用了“华南抗日纵队”的提法。他在信中指出:“十八集团军、新四军与华南抗日纵队,是在一天一天地发展。”

1945年4月,朱德在中共七大上所作的军事报告《论解放区战场》中指出: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抗日纵队“成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在抗日战争中,华南抗日纵队在远离中共中央,长期处于日、伪、顽军夹击的艰苦环境中,坚持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紧密依靠群众,开辟华南敌后战场,共发展到7个纵队2.08万余人,抗击和牵制日伪军15万余人,对日伪军作战3000多次,歼灭日伪军2万余人,创建了面积达8.2万平方公里、拥有1000余万人口的抗日根据地和游击区,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