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绥抗战大纪实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7章 中央命令进军大青山

ZHONGYANG MINGLINGJINJUN DAQINGSHAN

PART 2 开辟大青山根据地

1938年12月,白雪覆盖了苍茫的大青山,朔风吹来,寒风刺骨。无论是富人,还是穷人,在这种天气里,都喜欢躲在家避寒,村落里显得冷冷清清。

但这天清晨,大青山各村的老乡却起了个大早,纷纷来到我大青山支队的驻地,对我军战士表示感谢:“感谢八路军打败了土匪,感谢你们解救了我的亲人!”

1938年3月下旬,虽然已经进入春天,但此时的晋西北依然处于寒冬,塞北寒风刺骨,冰天雪地。

一天,正在指挥晋西北反围攻作战的第一二零师师部,突然收到了一封电报。

这是一封来自党中央的电报,电报的大致内容是,毛泽东、滕代远参谋长电询第一二零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副师长萧克,能否沿大青山组织一支游击性质的骑兵支队。

此时,第一二零师的反围攻战斗虽然已经进入尾声,但还没有全部结束,负隅顽抗的敌人在飞机的配合下,依然顽固地与第一二零师周旋。在这种紧急时刻,党中央为何会格外关注组建大青山支队呢?

党中央这份电文中提到的大青山,指的是位于内蒙古阴山山脉的中段,它东西长350余千米,南北宽四五十千米。大青山地区包括原绥远省的16个市、县、旗和原察哈尔省的5个旗,面积93000多平方千米,人口140多万,除汉族外,多是蒙古族和回族等少数民族。

抗战时期,大青山地区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南麓平原上有连接当时三大重镇集宁、归绥、包头的交通命脉平绥铁路和公路;北麓与蒙古接壤,东南与晋西北相连,是沟通中国华北和西北的重要纽带。

大青山地区位置非常重要,但“七·七事变”后,这里的形势却不容乐观。日军第二十六师团,除常驻张家口1600余人外,大部分沿平绥路驻扎在大同、集宁、归绥、包头及其附近的城镇和火车站。

同时,由日军扶植起来的伪蒙古军20000余人,也大部分驻守在大青山地区。

当时,日军对大青山地区的统治非常严密,在伪蒙古军内设有“顾问”和“指导官”,直接指挥其行动,在伪“蒙疆政府”内设置了日本“参事”、“顾问”、“次长”等,掌握着军事、经济、政治、人事等各项实权。

此外,敌人还通过办学校、训练班等方式,实行以亲日防共为基本内容的奴化教育。

在抗战方面,1937年8月,国民党绥远驻军曾在第三十五军军长傅作义、第二一八旅旅长董其武等指挥下,在商都、化德一带抵抗日军。

但当9月日军沿平绥铁路向西发动进攻时,国民党驻绥远部队主力却奉阎锡山之命仓皇撤到山西,以致归绥沦陷。

此时,绥远地方势力将各县保安队和土匪流氓凑起一支“绥远民众抗日自卫军”,共十路近万人马,主力驻在大青山。

这支部队虽然挂着“抗日”的牌子,并属国民党中央及绥远当局管辖,但根本不敢和日军交锋,相反却经常骚扰百姓,使群众大失所望。

此外,大批土匪流窜山中,无恶不作,使大青山地区人民群众的生活苦不堪言。在政治上,“恐日病”和“亡国论”蔓延于各界,群众对国家前途十分忧虑。

在这种情况下,我党认为,日军战略部署中把大青山地区作为重要的军事枢纽,东与伪满洲国相连,西可进军中国大西北,向北形成军事进攻蒙古和苏联的前沿阵地,向南则可对中国共产党晋西北根据地包围夹击,威胁陕甘宁边区。

因此,开辟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能够牵制日军兵力,阻止其西进南下,配合正面战场作战。还能成为晋西北根据地的外翼,推动整个晋绥抗日战争的发展,保卫陕甘宁边区,并能形成广阔的敌后战场。

此外,对于打通国际交通线、沟通中国共产党与苏联和蒙古人民共和国的联系,加强国际反法西斯力量也具有重要意义。

正因为这个原因,党中央非常重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建立。

1938年初,八路军第一二零师从日军手中收复了岢岚、五寨、偏关等7座县城,这为创建抗日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基于这个战略考虑,党中央提出了建立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相关问题。

于是,在晋西北反围攻战斗接近尾声的时候,毛泽东才发电给第一二零师师长贺龙、政委关向应、副师长萧克,询问建立大青山支队问题。

4月18日,毛泽东又致电贺龙、关向应、萧克并转宋时轮:

关于平绥线路以北包括丰镇、集宁、天镇、阳高之北部及兴和、尚义、商都、康保、新民、陶林、武川诸县直至东边张北县这一广大地区,能否创建游击根据地,请你调查见告并转宋时轮同志调查见告。

据绥远来人谈该地一带都是山地,民间枪支颇多,铁道在山沟中行,铁道南部凉城一带也是山地,枪支也多,游击队可跨铁道发展,并往来穿插铁道都不成问题等。究竟情况如何望速告。

5月14日,毛泽东致电朱德、彭德怀、贺龙、关向应、萧克:“在平绥路以北沿大青山脉建立游击根据地甚关重要,请你们迅即考虑此事。”

6月7日,贺龙、关向应、萧克致电毛泽东、朱德、彭德怀:“陈三同志来此传达军委会关于派宋时轮支队到大青山建立游击根据地问题,我们研究这地区的地形、粮食及群众条件,在该地区建立根据地是可能的;宋时轮支队现到昌平地区,转到大青山可经宣化、兴和沿山脉西进。该支队的调动请你们指挥。”

6月11日,毛泽东致电朱德、彭德怀、贺龙、关向应、萧克:“大青山脉的重要性如来电所述。该地应派何种部队、何人指挥及如何作法,由你们依据情况处理之。唯开始建立根据地时,敌人知其重要意义,必多方破坏,故部队须选精干者,领导人必须政治军事皆能对付而且机警耐苦而有决心在该地创立根据地者。陕北骑团现控制河套蒙古广大区域,在定、盐以北五百里之杭锦旗一带,配合蒙民抗御敌军南下,故不能调动。”

上述往返电文,表明毛泽东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创建大青山根据地的战略决策已定,只是在用兵遗将问题上作出原则性指示,而将具体事宜交由第一二零师“独立自主”解决。

6月26日,贺龙、萧克、关向应、甘泗淇致电毛泽东、张闻天、刘少奇:“我们决定第七一五团去大青山,但中央派来之干部何时可到,如部队先走,则将来干部不易送去,是否可延期出发等候到来一同走;大青山最近来了一两个人接头,有一人刘洪雄,据他说是老党员,过去与王若飞同志有关系,曾参加过东北义勇军,请查明电告。此三人系杨植霖同志派来的,过去确与我们接洽过;大青山尚有同志以八路军面目组织一个游击队,共40余人。群众很信仰八路军。山内土匪甚多。”

在这份电文上毛泽东批示:“令其等候干部一并出发,胡谭催干部、电台等速往第一二零师。毛”。

至此,创建大青山抗日根据地的战略部署就绪。

根据中央关于创建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决策和具体部署,1938年6月下旬,第一二零师抽调第三五八旅第七一五团和师直骑兵营一个连,组成了八路军大青山支队。

新组建的大青山支队,由第三五八旅政治委员李井泉任支队长兼政委,所以大青山支队也称“李支队”;姚喆任支队参谋长,彭德大任支队政治部主任。

组建为大青山支队的主力之一——第七一五团战斗力很强,该团的干部战士绝大多数参加过长征,战斗经验丰富,实战能力强,是一支装备强、政治军事素质高的军队。

大青山支队在山西五寨举行誓师大会后,从五寨出发进至平鲁、左云、右玉、怀仁、大同及长城沿线开展游击战,准备挺进大青山。

这一时期,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在岢岚县城组建的第二战区民族革命战争战地总动员委员会晋察绥边区工作委员会也决定随大青山支队挺进大青山,开展创建根据地、组织各级动委会、发动群众等工作。

为了加强对总动委会工作的领导,党的晋西北临时区委组织了大青山特委,武新宇任书记。他们带六七十名干部随军北上,主要是进行发动和组织群众抗日的工作。

当时,太原成成中学师生组建的抗日游击第四支队,在党的领导下,也准备北上大青山抗日。

第四支队约300人,这是一支主要由太原成成中学爱国师生组成的知识分子抗日武装。太原成成中学是在我党影响下的一所进步学校。抗战初期,成成中学组织了抗日义勇队,后改为成成中学师生抗日游击队。

1937年12月,在党的领导下改编为抗日游击第四支队,刘镛如任队长。第四支队经过整训,与大青山支队一起开赴大青山地区。

这样一来,将要开赴大青山地区的大青山支队、第四支队和战动总会工作人员,总人数就达到了2300多人。这2000多人成为了开辟大青山根据地的主力,有了这支队伍的出现,大青山根据地的开展工作终于拉开了帷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