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发展学生课上学习智慧的技巧
“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要把人的创造力量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教育须承诺知识的传授和智慧的开启,教育也须承诺身心的训育和人生境界的润泽与点化。”
由此看来,精彩的有智慧的语文课不在于课堂上传授了多少语文知识,不在于课堂设计是否有基础性、拓展型与研究性之分,而在于教师能否引导学生有层次地深入文本,开掘作品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矿藏,从中汲取思想、感情和艺术的营养,以滋养他们的心智,润育他们的灵魂,丰富深化他们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提高他们的人文修养、精神境界和文化品位;还在于教师在组织学生感悟文本、研读文本、探讨交流时,能否启迪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感悟智慧、实践智慧、内化智慧,最终达到发展智慧。
发掘个人生活,回归自身
家庭熏陶、个人生活际遇和亲朋交往等构成了学生的个人积淀。特别当学生刚经历了丰富多彩的童年,正处在充满憧憬的少年时期,这期间的亲身经历对学习而言是一笔可贵的宝藏。
例如,学习《社戏》可以让学生联系童年经历加深理解。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天真烂漫的小伙伴,无忧无虑的笑声,丰富多彩的趣事。在你记忆的宝库中有没有“双喜”?有没有“阿发”?学习《竹影》,可让学生思考:童年时,我们在生活中经常做游戏,比如用泥巴造城堡,用雪堆娃娃,用野花编花环。回忆一下,你是否也进行过艺术上的创造?是否也有艺术上的发现?游戏与艺术有什么关系?
联系社会现实,回归生活
“知识的课堂之所以需要向生活世界回归,就在于生活是学生智慧生成的源泉。离开了生活的启迪,学生也就失去了可贵的灵气。”正因为如此,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
比如,学习《斑羚飞渡》,可让学生联系生活,说说人们戕害动物的惨剧、自然保护区志愿者与盗猎分子的斗争及自己的感受,然后再谈课文中的猎人的行径,学生的感受与体悟将会更深刻。
当然我们反对脱离文本的一味迁移,语文教师应时刻记住:回归生活的课程生态观,虽然意味着学校课程应突破课堂的束缚,向自然回归,向生活回归,向社会回归,但联系生活后,一定要引导学生杀个“回马枪”,回到文本,让学生立足于文本,直面文本,研读文本。那种脱离主要教学内容和活动任务的所谓“回归生活”“联系生活”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害无益的。
走出学校大门,回归实践
学生从小就生活在母语的环境里,“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处不有”。语文课堂不应是封闭的知识训练营,教师要引领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让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使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例如,学习《综合性学习·到民间采风去》,可让学生分组到当地民间对各民族的信仰、禁忌、婚嫁寿诞、衣食住行等方面的民俗特征进行调查。然后汇集采访笔记、摄影作品、配有文字介绍的实物,举办一次民俗文化展览。
还可以采写新闻通讯稿,报道这次活动的情况,或就发现的问题写一则小评论。学完《喂!出来》,可让学生到自己生活的社区、城镇周边,调查环境污染,探究污染原因及危害,提出整治措施,写出调查报告并递交主管部门,供其参考。同时也能引起学生对环境的关注。
诵读经典作品,回归个性化阅读
语文教育的工具是语言,使用的主要材料是文学作品,它们饱含着文化智慧和生命热力。但仅课内那点选文是不够的,语文学习“三分课内,七分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积累、体验,从文学作品中汲取智慧。
在阅读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大胆质疑,不迷信已有定论,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因为经典是需要反复品味,常读常新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教师要鼓励同学们互相讨论,互相争辩,互相促进,共享彼此的思考,交流彼此的见解,感受彼此的情感,使学生对经典拥有深刻的不同的感悟,实现个体的超越,文本的超越。另外,人总是有着一种生命的创造冲动,教师应该呵护、关怀、唤醒并张扬人的这种生命冲动意识,支持学生去追寻自我、张扬个性,实现自我充分、全面的发展。可供参考以下方法:
(1)重设人物命运
例如,假设当初死的不是晁盖,是宋江,梁山好汉会怎样?假如鲁滨孙没有获救,还待在荒岛上,后来还可能发生什么事情?
(2)续写悬念故事
例如,读完罗伯特·巴里的《半份儿礼物》,可让学生想象当父亲问“我”送给母亲的礼物是什么时,“我悲苦地说”,听到这,母亲又会怎样?
(3)穿越时空对话
例如,范进这个在科举道路上摸爬滚打了大半辈子的人站在你面前,你将对他说些什么?你与羊脂球不期而遇,你想给她怎样的忠告?
(4)反观身边生活
语文源于生活,反映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读一些贴近生活的时代新作,培养他们洞察现代生活的能力。例如,读《中华活页文选》的《咏儿和慧儿》一文,学生自可感悟“文明”的内涵,接受“文明”的熏陶,明晰“文明”的方式。接着让学生也运用以小见大的手法,写生活中的文明或不文明的行为,谈自己的见解感悟。
(5)品味经典语句
品味语言是为了更好的感知语言、运用语言和发展语言,是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语言大师朱光潜在《咬文嚼字》一文中说:“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谨严。
文字表现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朱先生所说的“谨严”,就是“咬”和“嚼”,就是古人那种仔细“推敲”的精神。课外阅读时,也必须引导学生发扬这种精神。比如读到贺敬之的《回延安》“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满心话登时说不出来,一头扑在亲人怀”,就可让学生推敲一下“搂”“扑”的妙处,一品味,诗人对延安、对延安人民日思夜想的渴盼、久别重逢的喜悦与激动之情便跃然纸上。
可见,语文教学不能刻意追求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要提倡开放、灵活的学习方式,用生命去温暖生命,用生命去呵护生命,用生命去撞击生命,用生命去滋润生命,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涌动生命的活力,让生命之花尽情绽放。
通过教师智慧的引领、智慧的点拨、智慧的拓展,形成人人参与、自由对话、真诚沟通的学习氛围,开创学生思维任意驰骋、不断创新的新境界,以点燃学生的智慧之光;要打破课堂与生活的界限,要让学生在持续的思考、探究、实践中自觉地拓宽课堂的空间,使学习的过程由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化的过程中,感悟自身与世界的存在,获得对生活与生命的体验。
“通过与环境、与他人、与文化的反思性相互作用形成自我感”,为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创造新生活、创造新人生、创造新文化打好精神的底子,最终实现教学由传授知识到启迪学生感悟智慧、实践智慧、内化智慧、发展智慧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