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学生人道主义教育的指导
1.人道主义教育理念的概述
人道主义教育就是用人道主义的手段、方式和思想培养出具有人文精神的人的教育。
教育首先必须是人道的教育。就是要求教育要关心人、尊重人,教育是培养人而不是淘汰人,教育是使人成功而不是使人失败。这是人道主义最基本的要求。就此而言,应试教育是一种非人道的教育,它通过考试的方式选拔人、淘汰人、使人失败、使人成为应试教育的奴隶。
教育必须要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人道主义教育要求教育要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不让学生超负荷学习,学生有困难要及时帮助;教育要爱护学生,不用野蛮的手段教学,要培养、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兴趣爱好、创造力和想象力;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
人道主义教育要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人。这是人道主义教育的目的和归宿。
人道主义教育就是要培养出会关心人、会体恤人、会同情理解人的人,一个充满人情味、充满人文怀的人。应试教育单纯地追求“高分数”而使人变得麻木不仁,单纯的追求“精神”和“思想”而造成了对活生生的“肉体”的遗忘和虐待,以致“高尚思想”和“精神”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2.学校人道主义教育的原则
教师职业道德,是我国社会道德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师的职业道德不仅规约着教师的个人行为,同时也对青少年成长,甚至对整个社会生活都起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高校教师,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使命。
因此,高校教师既要成为学术方面的专家学者,又要成为培养和造就新型人才的行家里手。这就要求高校教师不仅应当具备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应当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内化机制的研究意义
研究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机制,必须着眼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变化的时代背景。离开了这个大背景来探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机制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只会流于空谈。基于此,我们以时代的变化为出发点,对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机制进行考察,必将会拓展我们的研究视野。同时,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深入开展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机制,也迫切需要新的视野、新的角度。
(1)适应开放环境的需要 作为社会职业道德之一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也必将受这种变化的深刻影响。这种变化,既为每一个教师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同时也提出了应予防范的问题。具体来说,一方面需要强化高校教师对有利条件的利用和选择,另一方面需要增强高校教师能够自觉地对不利条件排除和防范的能力。在机遇与挑战同在的情况下,高校教师要真正做到把握好自己,不被复杂所迷,不为诱因所动,就必须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并内化为一种外在的良好行为来塑造大学生的灵魂,引导大学生养成高尚的行为习惯。因此,开展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机制研究,是适应改革开放环境的一个基本前提。
(2)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道德的形成与发展是以一定的物质为基础,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调整。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社会道德水准为之服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提供了物质保证,并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更高的要求。这必将激发广大教师不断地提高业务水平,永远不能满足自身现有的知识和技能。
但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多元经济主体和利益主体。虽然各种利益主体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是,也存在着各自不同的具体利益,反映在文化层面上就呈现出不同层次的精神需求和价值多元化的特征。
在这种多元价值的背景下,高校教师的价值观和价值追求,也将呈现出多元的价值倾向。面对各种不同的利益关系,高校教师必须提高自教自律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始终做到严于律己,敬业爱生、教书育人,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才能不被消极、落后的思想观念所影响。
(3)适应终身学习的需要 在本世纪,终身学习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师终身学习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一项新内容。学校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地方,也是教师成长的地方;而学生的成长是靠教师的成长来促成的。
教师只有把自己视为一名持续的学习者,不断反思自己的观念、态度、策略、行为等方面,并加以改正,才能促进学生的成长。对于高校教师来说,学习的目的不能仅局限于“教”,更不是为了获取报酬和奖励才加强自身的学习,而是通过学习,不断开拓自己的生命空间,不断实现心灵的转换,不断开展创造自我。俗话说得好,“要想教会学生一杯水的知识,教师就需要具有一桶水的知识”。
当今社会,是一个科学技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知识时代。在这样一个时代,高校教师要想做到不被时代所淘汰,就必须成为一位终身学习的坚定者,通过连续不断地学习认识自己、丰富自己、发展自己,才能与大学生一起共享知识海洋中的巨大财富,汲取发展的力量而活出生命的真谛。
职业道德内化机制的主要过程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化,是指高校教师个人接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教师这个特殊行业职业道德所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等,并在实践过程中转化为自身的行为态度,变为自己的思想意识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成为支配自己的思想、情感、言行的内在力量来教育和影响大学生的一种思维和实践过程。按照心理学家对人类道德的内化机制的研究成果,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机制。
(1)服从过程 这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机制形成的前提。由于服从行为不是人们自己真心愿意行为的具体体现,而是外在压力所造成的,因而在认识与情感上呈现出与他人意愿的不一致性。
当人们的服从行为发生时,根据服从者内心是否发生冲突,我们把服从分为“口服心服”、“口服心不服”以及“口不服心服”等几种类型;根据服从的对象不同,我们把服从分为“对人的服从”和“对规范的服从”等几种情况。对于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机制来说,服从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作为社会对教师这个特殊群体的思想品德要求,无论是青年教师或是执教多年的老教师,都是一种必须遵循的行为规范。因此,广大高校教师在教学教育实践中,首先必须服从这一道德规范。它要求每一名高校教师无论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要服从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准则,按照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行事。
(2)认知过程 这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机制形成的基础。高校教师只有在服从其职业道德的过程中,才能够逐渐地认清我们所服从的规范和行为本质,并将经济社会发展所要求的思想意识、道德准则与自己原有的思想道德加以比较,进行评比和判断,最终才能够认知和接纳。
在这一过程中,高校教师将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对照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标准和要求,认真检查自己,反复要求自己,经常查找自己是否存在不足和缺点,从而做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可以看出,认知的过程,就是检查的过程,就是评判的过程以及接纳的过程。
在实际工作中,高校教师通过自我约束、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等途径,不断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教育,增强自身牢牢把握正确方向的能力,自觉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培养自己良好的职业道德品质。
(3)同化过程 这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机制形成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高校教师个体不是被迫而是自愿地接受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观点、意见、规范和要求等,使自己的态度和思想与经济社会发展关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相一致。
高校教师个体职业道德的同化,经历着一个由表及里、由局部到全部融合的过程。被同化的高校教师个体起初并未意识到同化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优势所在,只是后来迫于外在压力而不自觉地服从、认知以及模仿。
在这一过程中,同化速度开始的时候比较缓慢,但是被同化的高校教师个体一旦意识到自己所接受的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优越于自身原来所具有的道德水准的时候,就会主动放弃自己原有的道德模式与道德意识,积极投入到高校教师职业道德的学习和融合之中,最终加快自己的同化速度。
(4)内化过程 这是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机制形成的目标。高校教师个体通过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机制的服从、认知以及同化,其目的就是要达到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和道德素质。
在内化过程中,高校教师个体能够从内心深处真正相信并接受经济社会发展的观点和要求,并将这些观点和要求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经过丰富和发展逐渐成为自己价值体系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对于每一位高校教师来说,要取得思想道德品德上的进步和提升,就必须完成思想道德规范和要求的内化过程。也就是说,高校教师必须用社会主义所要求的教师道德去战胜各种非社会主义的教师道德,自觉、严格地按照共产主义的道德要求原则和道德规范去剔除自己思想中落后的思想杂质,从而内化正确的道德原则及规范。
职业道德内化机制的加强措施
高校是当代大学生接受科学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培养“四有”新人的摇篮。在高校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的作用不可低估。
高校教师渊博的知识和以身作则的示范作用,不仅可以增强说理的可信性和感染性,而且能像春雨润物一样起着细微的、不易觉察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高校教师良好的道德素养,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研究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内化机制的加强措施,有利于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更有利于培养许许多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1)坚定高校教师的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是人生的动力,也是人生的目标。没有理想信念,就没有坚定的方向,而没有方向,就等于没有生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信念,这种理想信念决定着他努力奋斗的方向。
高校教师必须坚定自己的理想信念,做坚定理想信念的表率,逐步使大学生在教师的表率作用和影响下,将这种理想信念转化为自身内在的动力,时时激励他们刻苦学习、勇攀高峰,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再度辉煌而不懈奋斗。
(2)拓展高校教师的知识层面 当今社会是个知识飞速发展的社会,一个不学知识的人,终究面临被社会淘汰的危险。高校教师要提升自己的人生价值和品味,就要不断地学习科学知识。
高校教师在人才培养中占主导地位,他们对当代大学生的成长起着最直接、最有力的作用。这种作用表现为,以其言传身教来教化学生、激励学生,从而实现培养人才的目的。高等院校常以高水平、高素质的师资而闻名,当代大学生也常常以自己所在的高校拥有众多的大师、名师而自豪。
然而,高水平、高素质的大师、名师绝不仅仅取决于教师的高学历、高学术或高水平,而且还取决于他们具有比较高尚的思想道德修养。
一位高校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他能否具有严谨治学、认真执教、乐于奉献、尽职尽责的精神品格和文化内涵,影响着他能否真正起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榜样示范作用。因此,高校教师要深入研究教育知识,准确理解教育内涵。高校教师要想从根本上弄清楚“什么是教育,怎么教,怎么学”等问题,就必须不断地拓展自己的知识层面。
(3)陶冶高校教师的品德修养 师德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榜样示范作用。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充分说明教师在学生成长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具有高尚品德的教师,往往受到青少年的爱戴和拥护,并在他们心目中产生威信。威信一旦形成,教师就能充分发挥以德育人的作用。在当代高校这个特定的育人环境中,教师教书育人是一支最基本、最重要的队伍。
“为人师表”是称颂教师可敬形象的表述,其中“师表”内涵德才兼备,即学高为“师”,身正为“表”。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传授给当代大学生的绝不仅仅是某种具体的科学文化知识,更根本的还在于给当代大学生传授科学的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用自己内在的高雅素质和文明的行为举止去影响当代大学生;用正确的政治态度去教化当代大学生,以身作则去带动当代大学生;用乐于奉献的精神感染当代大学生,从而以良好的精神面貌为当代大学生树立好榜样。
(4)规范高校教师的言行举止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高校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做良好行为的标兵,才能实现潜移默化的效果。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在实际生活中,当我们要求大学生每天必须准时到教室的时候,我们自己首先必须准时到达;当我们要求大学生讲究卫生,我们自己首先必须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当我们看到教室里乱扔纸团的时侯,我们自己应该主动地捡起来扔到垃圾桶中,以培养大学生讲究卫生的良好习惯;当我们看到教室的桌椅坏了的时候,我们自己主动拿来工具修理整治,以培养当代大学生爱护集体财产的观念;当我们要求大学生讲普通话的时候,我们自己应该先讲普通话。
唯有如此,高校教师才能真正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来影响当代大学生、教育当代大学生、陶冶当代大学生,实现以德育人的目的。
3.学校人道主义的教育思想
作为20世纪著名教育家、苏联社会主义劳动英雄、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苏霍姆林斯基以人道主义价值为基础,开展教育教学过程人道化的试验,创造了独树一帜的人道主义教育教学体系。“全部的学校生活都应当渗透人道主义精神”,这不仅是苏霍姆林斯基对自己教育工作经验的总结,也是他所领导的整个帕夫雷什教育集体实施教育活动的真实写照。帕夫雷什学校的全部教育教学工作体系依旧以培养人道主义价值、仁爱思想为目标,努力为每位学生个性的创造性发展创造条件。
学校的特色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曾再三强调,每所学校都应当有自己的特色、自己的习惯和自己的传统。事实上,帕夫雷什学校始终保持着自己丰富而有益的传统。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思维课,强调“最初的思维课不应当在教室里、在黑板前进行,而应当在大自然中进行”。长期以来,老师们一直按照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带孩子们走进自然,走进“蓝天下的学校”。他们在每年的不同季节组织题目不同的、趣味十足的思维课,老师们还延续苏霍姆林斯基的做法,选择“通向儿童心灵的最好途径”,即编、讲故事来组织教学,在蓝天白云之下、绿草茵茵之中完成这些专题的课堂教学。
学生们也必须自己编写一些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可以丰富低年级学生的词汇,而且对于培养他们的优秀品德、发展学生的连贯性语言、训练他们自主思考能力都大有益处。孩子们将自己一年内在自然界中搜集来的故事编入“帕夫雷什故事集”,并给这些引人人胜的故事配上图画,然后送交到苏霍姆林斯基教育纪念馆。其中的一些优秀作品被选出来拍成短剧,与苏霍姆林斯基写给孩子们的故事一起,在每年的5月31日(六一儿童节)和9月28号(苏霍姆林斯基诞辰日)举办的全校故事节上演出,让全校师生共同分享。低年级的教师会将故事集保留到毕业晚会,然后交给学生作纪念。
热爱读书,热爱写作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强调学生的语言培养,注重加强他们热爱母语——乌克兰民族语言的情感。他认为,语言素养是精神素养的一面镜子,他一贯主张:语言是深不见底的一眼水井,但是水井需要得到照料,以便让母语的财富之源从孩子刚步入学校生活的时候就开始向孩子渗透;他认为,只有当对人、对母亲、对书、对母语的崇拜占据学校的主导地位的时候,学校才能成为真正的精神与文化策源地。
在培养读书习惯方面,帕夫雷什学校的“基洛夫格勒图书博物馆”起着重要作用,这里搜集了许多带有著作者亲笔签名的乌克兰作家的作品。在给一位友人的信中他写道:“我们希望将现代乌克兰作家所有最优秀的作品摆到书架上,以便使这个房间成为培养学生热爱母语的一个小小的发源地。”
文学小组成员时常搜集有价值的材料。书在教育体系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学校和书是两个不可分割的概念”,苏霍姆林斯基建议并要求教师多读书,为此,班主任们举办了各种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专题活动日,如“书是知识的源泉”、“我最喜爱的书”、“不读书者无知”等。
教师们还利用一切可能唤起学生喜爱诗歌、创作诗歌的情感,如开展“处女作”创作比赛,这样的比赛已经成为一种传统,还会将其中最好的学生们的作品编成诗集,并在学校报纸上,在区和州的报纸上发表。为有文学才能的孩子们提供发展空间的爱好有“源泉”文学室、文学对话、“处女作”和微型剧院等活动。
“家长学校”与时俱进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没有家庭的直接参与,对学生的人道主义培养问题不可能完全解决。家庭在孩子的人道主义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当年,苏霍姆林斯基创办了“家长学校”,几乎所有帕夫雷什学校学生的家长都当过这所学校的听众。40多年来,帕夫雷什学校的家长学校始终坚持向家长进行教育学知识教育,并且还为5~6、7~8、9~11年级的学生家长分别开设三个速成班。
苏霍姆林斯基为家长们制定了提高其家庭教育学素养、使其能在家中对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体系,这一体系在如今的帕夫雷什学校中仍得以继续,并且随着时间推移更加完善。
学校非常注重针对那些不能保证对孩子进行必要教育的家庭开展工作。在有家长参与的情况下,组织“家庭相册”、“我们成长为像父亲一样的强壮而勇敢的人”等不同主题活动。
劳动与收获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注重劳动教育在儿童早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培养孩子人道精神的关键因素在于安排孩子参与社会公益性的劳动,而且这种活动有必要从孩子早期成长阶段就开始。“童年时期、少年时期和青年早期的劳动应当被学生视为首要的、高尚的道德责任,孩子的劳动锻炼是实施道德教育的最为重要的内容成分,这一点非常重要。”为了使这一信念进入到每一个家庭中,苏霍姆林斯基安排“每一位跨人帕夫雷什学校的一年级学生都同他们的家人一起种下了母亲果树、父亲果树、祖母果树和祖父果树。孩子在整个学校期间都照顾自己种的树,并兴高采烈地将第一颗苹果、第一串成熟的葡萄和亲手栽种的玫瑰带给妈妈做礼物”。就这样,帕夫雷什学校的学生从入学就开始学习如何关心他人、关心家庭成员并给家人带来快乐!
老师每年都会向一年级新生介绍学校,孩子们从老师深情的介绍中了解到,学校中哪些树木是他们的祖父辈和父辈们栽下的,哪些是他们的兄长、学兄学姐种下的。在专注地聆听的同时,他们开始明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劳动哲学。
学校里有很多有趣的劳动传统:孩子们种树、编鸟笼、采摘……。学校周围有一处花园,这个花园被苏霍姆林斯基称为母亲花园,是孩子们经常光顾的地方。他们用浇水、培土的辛苦换来鲜花的盛开。
每年春天,四年级学生要在学校播种经过挑选的麦种,并侍弄这些麦苗,直到秋天收获时节。每年的8月末,学校要庆祝低年级学生的收获节。学生们在家长的帮助下,用由这些麦子磨成的面粉烤制面包、馅饼,然后在校园里庆祝收获。节日的书桌上摆着大面包、馅饼,以及学校果园中采摘的苹果、鸭梨、李子、葡萄,还有蜂蜜。每当此时,孩子们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无限的自豪和骄傲。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的那样:“在收获节这天,劳动与美的统一被鲜明地展现出来。”
难忘的节日
按照传统,人秋时节,学校还要庆祝鲜花节。低年级的学生漫步在童话般的鲜花世界中,他们识别秋季花草的种类、名称,猜谜语,玩游戏。通过举办鲜花节,孩子们了解了花的物种起源,以及它们的药用特点,孩子们还能高兴地听到不少关于花的童话故事,参加问答游戏,欣赏描写鲜花的音乐,朗诵诗歌。鲜花作品比赛也是鲜花节活动项目之一。而鲜花节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苏霍姆林斯基的以花为主角的故事被编排成剧,由孩子们自己演出。
鲜花节在高年级举办的“秋天的鲜花舞会”中达到高潮:大厅中装饰着五彩缤纷的鲜花,在柴科夫斯基美妙的“鲜花圆舞曲”伴奏下,在被鲜花淹没的美丽秋色里舞会开始,之后是鲜花舞蹈;还有非常有趣的“花瓣贴花”比赛;歌咏比赛……感情真挚的诗朗诵把人们带入到诗的世界,尤其是高年级的学生陶醉于其中不能自拔,要知道,鲜花舞会太美了——这里汇聚了音乐美、舞蹈美、语言美、鲜花的自然美!
冬去春来,大地复苏,万物皆绿,充满生机,夜莺的歌唱也令人心旷神怡,学校在这时段要组织庆祝的节日是母亲节。这个节日也是苏霍姆林斯基及其志同道合者创立的节日,它体现着教育家对母亲的无尚崇拜。苏霍姆林斯基断言:不懂得热爱自己母亲的人,就不会热爱自己的祖国;爱母亲,就意味珍惜自己从降生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所饮用的泉水的纯洁度。人之所以作为人活着,之所以在别人眼里也被视为人,是因为他一直都是自己母亲的儿子。苏霍姆林斯基正是用这种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比喻,谆谆教诲着帕夫雷什人如何热爱自己的母亲,如何热爱别人的母亲,如何热爱大家共同的母亲——相国。年复一年,帕夫雷什学校的母亲节一直被隆重庆祝着,帕夫雷什人的仁爱之心在苏霍姆林斯基精神的激励中不断延续、深化。
众所周知,在苏霍姆林斯基这里,人道主义教育思想从来不是抽象的大道理,也不只是书本上的文字。把人道主义教育理念融会在学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和课内外集体活动和劳动之中,这就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体系的最突出特点。
当教育科学力求解决一系列更为复杂问题的时候,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价值观依然是其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深入研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学著作,可以找到成功解决这些问题的建议和方法,因此,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体系受到了各国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4.人道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学校不仅要进行人道主义教育,更要将其贯彻进自己的教育理念中去。在我国,对于如何对待残疾人问题上,一直不尽人意,这是一个很大的社会问题。残疾人概念不仅是一个医学概念,也是一个社会概念,是具有科学定义的。据联合国统计,残疾人占世界总人口的十分之一,约五亿多人。解放后,我们国家残疾人事业逐步发展,但总体水平较低。目前,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各方面矛盾增多。
主要表现在:第一,福利工厂竞争能力低;第二,教育水平低,没有教育设施,“文化大革命”中,学校遭到破坏,如今也发展缓慢;第三,救济标准低,随着物价调整,残疾人生活水平降低残疾人由于文化水平低,加上残疾影响,造成家庭困难多,社会地位低。这是全国性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需求增多,生活中各种矛盾突出了。社会保障搞得不好,不仅影响残疾人,对国家和社会发展,也有不良影响。
从社会的角度看,我们国家有优良的道德传统,有稳固的家庭,这是好的方面。但也有不好的方面,比如封建主义的东西。改革,就是要改掉上上下下封建主义的东西,如终身制等。封建主义思想与社会主义思想存在尖锐矛盾,残疾人要求实现的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对待东西方文化应该兼容并蓄,“求同存异”,找大家的共同点。共同点总是能找到的。其中之一就是人道主义。在中国,我们讲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它是我国社会的基础思想之一。
但是,由于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又有连年战争,人道主义思想尚未遍及社会。不像西方,人道主义搞了几百年,比较深入人心。
人道主义在我们的社会里,在一些干部、甚至少数宣传干部头脑中还非常模糊。所以,普及社会主义人道主义,还要“扫盲”,要从少年儿童抓起。这样培养出来的新人,才会有更博大的胸怀和美好的心灵。做这个工作,无论下多大功夫,都是值得的。
现在是什么状况呢?有不少人,包括不少少年儿童歧视残疾人。当一个残疾人走过来时,他们看热闹,甚至扔石头,打、骂。这类现象很普遍。他们不理解残疾人的苦衷,更不把残疾人看成需要帮助的人。类似粗野的、不文明的行为,使众多的残疾人伤透了心。在一个文明的社会里,这样的行为是不能容忍的,而在我们这儿,人们对这种现象却熟视无睹。为什么、因为缺乏基本的道德教育。我认为,“博爱”比“搏斗”强。要进行爱的教育,把“爱祖国、爱人民”这一概念再充实、丰富一下,使人们知道尊重残疾人、老年人,这样才会促使社会风气好转。
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比同情、怜悯好。当然同情也是好的,总比歧视强些。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应当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出去,可以站得住脚,不会出偏差,而且会有好效果。从社会上暴露的一些问题可以看出,现在的学生和孩子们缺乏理想,缺乏爱心,也缺乏实际锻炼。要切切实实帮助他们,不能搞“高分低能”。学校应有目标管理,应有明确的培养目标。
“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尊重残疾人、老人”,青少年应首先受到这方面的教育。
国家教育委员会、共青团中央、全国妇女联合会、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关于在少年儿童中进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培养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良好道德风尚的意见,我国残疾人可能有七千万左右,受残疾人影响的社会成员则更广泛。建国之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各项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残疾人事业也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由于封建道德和旧习惯势力的影响,以及我们进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宣传教育不够,残疾人事业还没有引起全社会应有的重视,在社会上还不时表现出对残疾人的冷漠、偏见和歧视,使残疾人的公民权利和人格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和尊重,从而也有损于我国社会主义的形象。因此,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以下简称《决议》),面向全社会进行普遍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
《决议》明确指出:“在社会公共生活中,要大力发扬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尊重人,关心人,特别要注意保护儿童,尊重妇女,尊敬老人,尊敬烈军属和荣誉军人,关心帮助鳏寡孤独和残疾人。”这是“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社会主义新型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组成部分。根据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共产主义教育要从娃娃抓起,从中、小学抓起”的指示,当前,从“关心帮助鳏寡孤独和残疾人”这一少年儿童经常接触、感召力较强的环节入手,进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对贯彻《决议》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为此,国家教委、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共同商定,从一九八七年开始,在全国少年儿童中进行以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并在此基础上使这一教育经常化,成为对少年儿童进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的内容之一。
当前,在开展这一教育活动中,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把进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培养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良好道德风尚的内容列入中、小学思想品德课、思想政治课以及其它有关科目的教学内容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充分考虑少年儿童的思想特点和年龄特点。要通过浅显易懂的道理,具体形象的事例,身边的人和事对少年儿童进行教育。要抓好教材的编写及课外辅助教育活动,并注意及时总结经验。今后拟在适当时候召开由部分少年儿童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社会学家、理论教育工作者参加的学术研讨会,探讨在少年儿童中进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教育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并在报刊上组织发表相应的文章。
(2)各地在对中、小学生进行学习英雄模范人物先进事迹的教育活动中,要注意组织学习残疾人中自强不息、奋发向上的优秀代表。同时启发少年儿童学习身边那些普普通通的残疾人不畏困难、坚韧不拔的进取精神,引导少年儿童以同龄残疾小伙伴锲而不舍,克服困难,遵守纪律,勤奋学习的典型为榜样,争做80年代的优秀少年。
(3)积极开展关心帮助残疾人的实践活动。引导少年儿童把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同树立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道德情操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开展“红领巾行动”、“小帮手”、“让春风吹暖残疾人心田”、“我同残疾小伙伴共同成长”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实践活动,培养心中有人民,乐于为人民,为社会尽义务的好思想、好品德和文明礼貌的良好习惯。
为了推动这一活动的开展,拟从一九八七年开始,在适当的时候举办征文活动和夏令营活动,并采取一定的形式,表彰在开展这一教育活动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先进集体和个人。
(4)各地中、小学以及少年先锋队组织应该把这一教育活动纳入贯彻《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的教育安排之中。要在当地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与各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取得社会各界及群众团体的支持和协助。
努力争取广播、电视、报刊等新闻单位对这一教育活动的支持和宣传报道。
要充分发挥少年宫(家)、儿童少年活动中心等校外教育机构的作用,创造条件使这些机构对残疾少年儿童开放,使这一教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活泼。
(5)必须从各地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讲求实效,避免追求形式上的轰轰烈烈、搞“一刀切”的做法。要防止增加学生及家长的经济负担。
(6)为了加强领导,各地教育部门、妇联、共青团组织、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应把开展这项教育活动,纳入自己的工作计划,定期研究总结。由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全国少工委办公室负责联系与协调有关工作。
5.人道主义与教育的紧密联系
苏联著名教育家山·A·阿莫纳什维利曾经写过一部反映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之《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里面对人道主义教育提出了精辟的见解,说明了人道主义教育与的密切关系。
顽皮体现童年智慧
朋友,当你的班里有这样一个孩子:她始终是你班里最文静和最听话的孩子,她文静得连她的声音都听不到,她总能精确地、不偏不倚地按照吩咐的那样完成任务,不爱怀疑,从不说个“不”字,她不喜欢到院子里玩,也不爱顽皮,她甘愿为人效劳,大家对她始终都很满意。你会怎样看待和对待她呢?
说实话,在没有看阿莫纳什维利的《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这本书之前,我一定是非常喜欢这样的孩子的,因为这是班里那些不需要我们操心而又能给班级带来成绩带来荣誉的孩子!不喜欢她们我们喜欢谁?但阿莫扎扎实实的给我上了一课,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人道主义,怎样才是真正的教育?
请看阿莫的做法,他说:“应该振奋这个女孩子的精神,使她成为一个烦扰人的孩子。”接下来他就告诉她的父母:“你们干吗不让你们的女儿顽皮?”这样的问话使得做父母的万分诧异,他还一不做二不休的教女孩的父亲和女儿一起学顽皮!您是否觉得不可思议?是否怀疑这老师是否精神有些问题?
请看完阿莫的教育学再下结论也不为迟:一个孩子不会顽皮,这就意味着,他丧失了某种东西,它内在的某种重要的东西没有得到显露和发展。这种重要的东西沉睡着,如果他的整个童年都是这样度过的,要知道,在今后,任何力量都不能唤醒这沉睡着的东西!
如果一个儿童在顽皮,应该认为,这是他的智力、体力和精神的力量正在勃发和发展,并且,这种勃发和发展是猛烈的和快速的。
顽皮,这不是如果不切除就有可能毁灭儿童的恶性肿瘤,而是童年的智慧,应该懂得、理解这种智慧,并促进其发展。
顽皮,这是生活本身,是乐观主义和幸福信念的体现。在阿莫和女孩父亲的一起努力下,这个文静的小女孩成了一个乐观、愉快和顽皮的孩子!这个曾经在一年级梦见自己将要死亡的孩子不再郁郁寡欢,还和朋友列里背着大家偷偷地爬到了一棵大树的最高处,即使后来从树上爬下来时被擦伤了膝盖,也毫不在意,用自己的欢笑声医治了疼痛!你现在觉得是阿莫有问题呢还是我们的教育观有问题?
创造静寂无声的教室
朋友们,当我们建议孩子们做某种创造性的或复杂的独立作业的时候,我们就在教室里踱来踱去,巡视着他们,察看他们每一个人是怎样完成作业的,并不时地赞扬某人或指责某人。这种赞扬声或指责声会一直延续到孩子们完成作业的时候为止。然后我们收齐他们的本子,批改他们完成的作业。这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吧?或者说这应该是一个负责任的教师的作为吧?
在认识阿莫之前,我一直这么认为。可阿莫告诉我,这是一个权利主义的教师的做法。因为,在那样的情况下,我们不可能感受到学生们沉浸在其中的那种创造的激情,不可能理解他们遇到的困难。而只是他们的知识的检查员、一个学监:监督学生,使他们谁也不敢抄袭他人的作业,谁也不妨碍别人,谁也不跟他人交头接耳。这个学监就这样地站在(或坐在)自己的讲台边,紧绷着脸,活像一个打在惊叹号后面的惊叹号:“喂,都自己写,要创造,自己做,要开动脑筋,要学会思考!”他的视线像一支支利箭,刺入了(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儿童创造性的思维活动里,由于这些利箭,他们的思维活动因疼痛而开始痉挛起来,猝然停止了下来。
阿莫说,在孩子们做这种创造性或复杂的独立作业的时候,他都要像一名学生一样,坐到学生课桌的座位上去,完成与自己的学生正在做的同样的那种作业。与孩子们一起体验独立思考的艰辛和创造激情的快乐。任自己点点滴滴创造的闪现蔓延整个寂静无声的教室。
有时,当他感到“困难”的时候,即当他感到,也许孩子们会感到困难的时候,他就向他们求救,以便也帮助他们自己。“孩子们”,他轻声地说,“不知怎么搞的,这道题把我搞糊涂了……你们怎么样?”于是,在孩子们中间也有人轻声回答:“不能那样做,要这样……”“噢,我明白了,谢谢!”他轻声地说,教室重又笼罩在一片肃静之中。
在课改不断推进的今天,要给学生自主、独立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在我们的教育生活中,我们更多的实施的却仍然是权利主义的做法,因为这样在短时间内显得更加简便、快捷、省心、省力!朋友们,你觉不觉得阿莫是教育界真正的人道主义战士?我们是不是需要改变一下自己的做法呢?
分数成为教育学的拐杖
我的朋友们,你又是怎样看待分数的呢?相信,你和我一样,对以分取人的教育制度已经看到了它的局限和不足,但你真的敢弃分数于不顾吗?你有没有有意无意的把分数作为区分“优等生”和“差生”的标尺?有没有潜意识里就喜欢了“好学生”,而对“差生”恨铁不成钢了呢?有没有以分数的进步和提升作为激励孩子的手段呢?
我想,我们或多或少都会被分数所左右的,然后,我们又用分数左右着我们的情感,左右着我们的学生!它使我们每天对自己的学生要求得多,同情和关怀得少;指责和处罚得多,鼓励得少;对他们铁板着脸的时候多,显露笑容的时候少;监管多,信任少;提问多,诱导少。不是吗?但在阿莫的课堂里根本没有分数!他的学生的智力的批判性、思维的独立性都是出色的!
在阿莫的教育学里,我看到分数是最没有教育学的因素可言的,我们为分数而进行的一切活动都只不过是教学,而绝非教育。它不能让儿童感到、亲身体验到我们对他们的善意、同情和关怀,无法帮助他们相信我们。它使孩子们由厌恶分数进而厌恶知识,甚至厌恶我们,欺骗家长,分数是造成我们和孩子之间种种冲突和隔阂的万恶之源,是跛足的教育学的一根拐杖。对于乐观主义的、快乐的、生气勃勃的教育学来说,分数是不需要的东西,就像拐杖之对于健康人来说是多余的一样。
我无法把阿莫在《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中的人道主义教育在一篇文章里全都表达出来,但我已深深地记得阿莫的教育原则,感受到了来自异域的教育之光,我愿怀抱着我的教育梦想,努力做学生的探索者。
6.青少年的人道主义教育指导
积极开展人道主义思想教育,全面提高青少年的德育素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指导工作部署下,为了贯彻执行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国红十字会总会文件精神,在青少年中开展人道主义思想教育,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和造就青少年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成立了红十字会理事会。
学校红十字青少年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一部分,校红十字会工作具体落实到位,深入开展人道主义思想教育,宣传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积极开展募捐救困献爱心,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效,总结如下:
(1)学校团总支部充分发动团干部、班干部、团员学生开展“扶贫济困助残”献爱心活动,让一切有爱心、有社会责任感的人都行动起来,为了百名聋童开口说话,为了千名肢残人站立行走,为了万名白内障患者重见光明,同时涌现一批“爱心班级”,荣获“爱心个人”称号。
(2)学校团总支部掀起一股“学雷锋,树新风”的新高潮。
(3)为了纪念中国红十字会成立百年与世界红十字会日,学校团总支部在团员专刊出了一期“红十字园地专刊”。
(4)学校团总支部召开各班团书记会议,向全校学生发出《关于在全校青少年中开展敬老献爱心活动的倡议书》,充分发动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全体学生开展“敬老献爱心”活动。
在洪濑镇党委、政府安排下,学校与都心村老年人协会挂钩,因都心村老年人协会活动场所受到限制,房屋年久已成危房,拟建一座老年人活动中心。
关心、支持、尊重、热爱老年人是学校的光荣传统,帮助老人、善待老人、关心老人更是我校的神圣使命,积极为老年人尽一份微薄之力,树立尊老、敬老的社会新风尚,这是我们的职责所在。
(5)学校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指导工作部署下,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和落实红十字会“情系灾区,奉献爱心——救助灾民劝募书的通知精神室,学校利用红十字会理事会、行政会、教职工会议、校园广播、班会课、黑板报等德育阵地对学生进行一次助人为乐、奉献爱心,“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教育,在青少年中开展人道主义思想教育,大力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会精神,召开各班团书记会议,充分发动理事会成员、团干部、班干部、团员、少先队员、学生开展主题为“捐一元善款,为灾民解难”的募捐活动,使青少年深刻认识到“洪水猛兽猛于虎也”,但“洪水猛兽”并不可怕,因为我们自有一颗“情系灾区,奉献爱心救助灾民”的大大的良心和“人道、博爱、奉献”的小小的爱心永驻心间,积极参与到红十字会的赈灾救济行列中来,踊跃捐款,奉献爱心,并出台了一系列的奖励机制,学校历来高度重视人道主义思想教育,帮助、支援、关爱更是我们为师者所应承担的人类文明的传承者。
(6)学校高度重视信息的收集和报送工作,积极撰写、报送高质量的信息,结出了累累硕果。
7.语文教学中人道精神的培养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有血有肉,会爱会憎的人,教育的目的的是培养人,塑造完整的人格。人道精神是一个人立足于社会的最根本的精神,是对人的关切,尤其是对普通人,小人物的命运和心灵的关切,也对人性优美和完善的关切。
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教育我们的学生“用自己的心去热爱周围的人们,去帮助周围的人们。”那么教师在生活中,课堂中要找准契合点,对学生进行人道精神的培养。
浅层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同情心
同情就是对别人的不幸的遭遇在感情上发生共鸣,它是人类的美好感情的基础。前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同情心,对人由衷的关怀,这就是教育才能的血和肉,教师不能是个冷淡无情的人。”他举例说道:一个孩子因为外祖母去世,而在上课时思想不能集中受到老师批评时,同桌把这一原因告诉老师,老师却冷淡地说:“外祖母死了有什么关系?外祖母归外祖母,但是学习必须认真!”而极大地刺痛孩子的心,他一声不响,暗自流泪。从此以后却恨透了这位教师,直到毕业的时候。教师应该牵挂着学生的喜怒哀乐,为学生的成功而高兴,为学生的失败而难过。
当我的学生午夜打电话,吵醒了我的美梦,我满怀怨气地接电话,但是听到她那带哭腔的求助声,我心软了,就轻声安慰她,问清楚原因,原来她的爸爸妈妈吵架了,两人都离家出走了,家里只留下九岁的她,她哭着说:“老师,我不敢睡觉。”在安慰和鼓励她后,稳定了她的情绪后,我就打她妈妈的手机请她妈妈回家,但是总关机。此时,我知道我的学生一定坐在那里等着她父母的回家,我只得打电话对她带点撒谎性质的说:“你妈妈在你奶奶家,她要老师让你早点睡觉,明天她就回来了。”
接着我就讲个笑话给她听,让她放心的去睡觉,对她说如果害怕可以抱着话筒睡觉,后来她由于搬家而转到别的学校,她在《我最尊敬的人》作文中写了我,写了这件事情,她的语文老师把这篇作文给我看,要我帮她写评语,我写到:“孩子,你有一颗感恩的心,记住如果哪一天有谁打电话要向你求助,你懂得该怎么做吧。”
我们语文课本有很多的课文都是真,善,美结合的美文,学生通过对一篇文章的阅读、领会、理解,在语言世界里感受作者写出来的主人公的美好感情,或对人物遭遇的同情。在授课时,老师在深入钻研课文的基础上,授课时进入文章的意境,绘声绘色地描述、引导,进一步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教学范例如下:如教《秋天的怀念》文中的已身患重病的母亲面对残疾的儿子捶打自己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儿子的手,忍住哭声说:“咱们娘儿两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我讲到这里,感到一种揪心的痛,一个多么热爱生命的母亲,一个多么坚强的母亲,她此时忍受的是什么样的痛,深爱儿子的她看到儿子的自虐行为,她的心一定在流血,我把这些感受声情并茂的传给学生,并且问:
“同学们,我现在是那个身患绝症的妈妈,但是此情此景,我已身心疲惫,我对我的儿子说:‘妈也累了,孩子我们一起走入天堂吧!’这样说好吗”。
我请学生一起讨论这个问题,大家在畅所欲言中,得出结论:不行,这时的孩子已经对生活绝望了,母亲一泼冷水他一定没有活下去的勇气。我接着深沉而坚定但是带着哭腔乞求道:“咱们娘儿两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我的眼眶真的红了,当我把这句话读出来,全班同学静静地看着我,因为我好象真的看到病榻中自己的母亲在已经不能说话的情况下,用她那和蔼的眼睛在看着我,鼓励着我。
就在这样沉默的氛围中,我稳定了情绪说:“这才是我们课文中的妈妈,伟大的妈妈。”说完了话,我默默的环视了全班,大家就那么静静地看着我,有的女同学眼圈也好了。我请同学们怀着对这位母亲的同情和敬佩,把这几句话有感情的读一读。教室里回荡着动人的朗读声。在教学中要抓住契合点激起学生的同情心,培养他们的爱心。
我问读了这篇课文后,你的感受是什么?回去可以用写,也可以用做的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第二天我检查这一到作业,有的用写,有一部分用做的,我问他们怎么做这题作业,他们说帮妈妈做家务,帮妈妈捶背,给下班回来的妈妈倒水,我打电话落实,发现孩子们有用心完成这个作业。
在班会上我针对这件事情再次表扬做得好的同学。我随时陪养学生的同情心,用自己的心去关爱身边的人,让学生在实践中再次强化他们的人道精神。
深层的表现激发学生的博爱情感
语文教学中很大一部分责任在于让学生学会热爱,爱天下一切美好的事物,值得爱的东西。记得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在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我生活在儿童中间,从早到晚,和他们在一起,照顾他们的生活,教育他们,鼓励他们,给他们以温暖和爱,教他们学习和劳动,增长他们的智慧和活力,教他们懂得做人的尊严,尊重自己,也尊重别人,诚实、善良、公正;同情别人的痛苦与不幸,帮助受难者。”教师应该是爱每一个学生,以自己的言传身教,让学生懂得关爱需要关爱的一切(人、动植物、山山水水)。
在一次课间休息时,我班的一位患小儿麻痹症的同学,被另一位同学撞倒了,跌在地上一时爬不起来,另外一些较调皮的孩子不但没有扶起,还在围观着看笑话。我刚走进教室,此情此景,令我非常愤怒,强忍住怒火,拨开那些孩子,把这位不幸的同学扶了起来,她抬起头看我,眼眶里噙着屈辱的泪水。
我帮她拍了拍身上的灰尘,转过身严厉地盯着那些不懂事的孩子,教室里鸦雀无声,我转过头刷刷地在黑板上写下三行字:“可怜啊!我那行动不便的学生慧姗啊;可悲啊!我那心灵不健全的围观哄笑的学生;失败啊!我这个老师。”
同学们都回到座位上,看着黑板上我写的字,我气得脸上通红,在我威严痛心的目光下,刚才那些同学都低下了头,这时上课铃声响了,我就在黑板上写道:“对刚才的那一幕,请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写完后,我一声不吭地站在讲台桌旁,教室里静悄悄的,刚才那些同学脸红了,低着头拿笔作文,其中有一个同学到这位女同学那里向她道歉,其他同学也陆续向她道歉。教室的气氛慢慢的缓和下来。
紧接着下一节课是自由活动课,我就让学生做个游戏“请让我来帮助你”我让那些最调皮的学生,有的眼睛蒙住扮瞎子,有的特意把他一脚绑住,有的把他的手捆住……当一节课残疾的学生,再请其他的同学去帮助他们,通过这节课,这些学生切身体会到,残疾人的痛苦,只有苦过他人苦,才不会肆意嘲笑别人,才会设身处地为别人考虑。
作为一个老师,我要求所有的孩子都要尊重别人,希望他们时刻懂得体贴他人,善解人意,有慈悲胸怀。
其次,激发学生博爱的的情感,除了要他们从小学会热爱人,也要他们爱知识,爱大自然,哪怕一草一木,告诉他们一山一水总关情。做为教师平时更要注意培养他们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要求学生为自己的过错负责任。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抓住结合点,打动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情,散发学生的爱,时时刻刻培养学生的人道精神。
8.化学教学中的人道主义教育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日益发展,教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化,素质教育也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确立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很久以来,我们的科学教育忽视了人文教育。随着新课程理念的逐步深入,新课程改革也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
科学是把双刃剑。一方面,科学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人类利用所掌握的化学知识造福了人类,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和质量。例如,对石油、煤的综合利用。另一方面,有些科学成果不仅未为人类造福,反而给人类社会造成灾难。例如:战争中使用的化学武器,就对人类文明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人所共知,在日本侵华战争中日本731部队违背国际法偷偷研制使用了大量的化学毒气致使许多无辜的中国人惨死。科学被好人所掌握那是人类的幸福,被坏人所利用,那就是人类的灾难!所以我们的化学教学应以人道主义为精神武器,抵御各方诱惑,固守科学精神。
中央电视台曾报道过大毒枭刘招华,用普通的原料提取高浓度的冰毒,令人发指。这足以告诉世人:人性一旦与科学发生背离,是多么可怕!所以呼唤学生健康的情感,重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熏陶,已势在必行。我认为,新时期的化学教育工作者应在以下几个方面重点突破。
化学教育与人道主义教育的关系
中学阶段是塑造人格的关键时期,我们要教育学生拥有浓郁的关爱生命、悲悯苍生的人道主义情感。
社会的物质文明在飞速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也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发生在国内的“三鹿奶粉”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在国内外影响极大。其根本原因就是商家利用三聚氰胺的假蛋白原理,降低成本,欺诈消费者。导致了许多婴儿中毒并患上肾结石。这一丧尽人性的行为,又一次为我们化学教育工作者敲响了警钟。
现在的学生担负着中国的未来,要培养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要让学生牢记化学的宗旨:促进社会的进步,为人类的福利与世界的和平做出贡献!
把握好人道主义教育的手段
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中国学校过多强调学生书本知识,注重学生书面应试能力,而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则明显不足。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错把学习手段当成学习目的,而忽略了情感价值的培养。
教学中灌输人道主义情感,要以仁爱之心关注生活,关注生命。认识化学物质的性能、了解对人类的益处和危害,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和技能提高生活质量。例如,人们已经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温室效应、酸雨、光化学烟雾、臭氧空洞、赤潮现象等等。所以教师要在对学生进行化学知识教育的同时,将环保知识渗透到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环境保护人人有责。例如,在教学中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铅的使用量严重超标。在选择儿童玩具、书本画报等商品时,色彩不要过于艳丽为好;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还地球一个山清水秀,减少温室效应;不使用含磷洗衣粉,以防水体富营养化;积极参加“为地球熄灯一小时活动”等等。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处处有化学,要以仁爱精神,运用化学知识和技能,使之造福人类。
建立学生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几千年来,爱国主义精神一直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力量。在今天,更要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引导他们把自己的命运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把爱国主义情感变成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
化学教材中充满了爱国主义教学的内容,从四大发明到结晶牛胰岛素的合成,从资源丰富到人才辈出。教育者应充分利用教材,并及时补充新成就,运用具体数据和生动事例来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爱国情感。例如,指导学生观看“神七”上天的有关录像,学习“南海一号”发现和打捞的材料。真正激起他们强烈的持久的爱国情感。从而坚定他们学好化学的信心,增强他们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责任感。
蔡元培先生说“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发展自己能力,完成他的人格,在人类文化史上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机器。”知识经济社会要求的人才是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相结合的复合型人才。我们化学教育要充分利用化学人文教育的课程资源,完成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的融合,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一代新人。
9.小学爱心教育的培养指导
爱心是人性中最基础的东西,是一个人最基本的素质,是素质教育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部分。孔子说:“仁者爱人”,费尔巴哈要建立的新哲学也是以爱为基础的,他说:“爱是存在的标准——真理和现实的标准,客观上如此,主观上也是如此。没有爱,也就没有真理”。然而,现今的孩子却普遍缺乏爱心,孩子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却不懂得对别人付出一点点爱。任性、乱发脾气、不知体贴大人、对父母长辈指来挥去等现象更是数不胜数,特别是在小学生中尤为明显。爱心是人类所不可缺少的极为重要的基本素质。从小开始培养孩子的爱心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已成为当前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当今社会中,对智育的重视大大超过德育。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地位十分重要,父母长辈对独生子女宠爱有加,让他们在一个被爱的环境下成长;然而,大部分家长却忽视了教会孩子如何去爱别人。由于社会环境、家庭、学校、学生自身因素等各方面的影响导致小学生缺乏爱心。小学阶段是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在学校教育中灌输爱心教育对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也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要培养一个好的个性品质,使他能在今后的社会实践中将这些道德认识付诸行动,最重要的教育工作就是要培养孩子的爱心,那么如何加强孩子的爱心教育呢?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有益的活动融入爱心教育的各个方面,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懂得爱,学会爱。
活动一:“节日教育话孝心”——培养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品质。
俗话说“百善孝为先”。很简单,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关心,很难想象他会去关心别人。教会孩子热爱自己的父母,培养学生尊敬师长的情感,是小学生爱心教育的重要环节。
一些特定的节日,是对学生进行爱心教育的良好载体。适时开展一些爱心活动,更有利于帮助我们对学生进行孝敬父母,尊敬师长的爱心培养。母亲节、父亲节,做一件关心父母的小事。吃饭请父母先动筷;父母下班回家送上一杯水或递上一双拖鞋;当父母长辈休息时,就要踮起脚尖轻轻走路,以免吵醒他们。“三八”妇女节,对妈妈说一句爱的话语,唱一支爱的歌曲。教师节,为老师送上一张自制的精美贺卡、小礼物;重阳节,为爷爷奶奶送上一块热腾腾的“重阳糕”,祝福他们生活节节高,身体一年比一年更健康。每一个节日都传递出一个爱的祝愿,每一次爱心涌动都是一次最好的爱的教育。
活动二:“小对联送大祝福”——培养学生关爱弱小的品质。
在我们的身边总会有一些弱势群体,他们需要关注,更需要关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去关心老人,爱护弟妹是爱心传送的最佳方法。
新春佳节,一群有书法特长的孩子集聚一堂,自愿组成了一个“小书法家爱心团”。他们拿起手中的毛笔,挥毫写下一幅幅精美的对联,亲自到社区的军烈属、孤老、残疾人家中送上一幅幅新春对联。礼轻情意重,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为他们身边的弱势群体送去一份最真挚的祝福,送去一颗最朴实爱心。
活动三:“爱心义卖送温暖”——培养学生帮助别人的品质。
互助是人类生活最重要的条件。一个具有爱心的人起码要有帮助他人的精神和行动,这也是做人的基础和我们的社会与人类得到完美发展的必要条件。
雪在手中融化,爱在心中传递。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我们共同努力,省下一点钱,伸出一双手,尽上一份力,捧上一颗心,为灾区人民,送去学校师生和家长的深情祝福。
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建立起乐于助人的概念,告诉学生帮助别人快乐自己也快乐的道理。然而,我们的教育的目的不是让学生简单幼稚地认为世界上的人都在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爱心升华远远不是这样。所以,还应当培养学生们的思考和判断力,教会学生帮助别人时要量力而行。在生活中,孩子们学会了如何帮助别人。当他们看到老人上下楼梯不便时,主动让步并携扶老人;当乘公交见有抱婴者或老人时,主动让座位给他们;当同学有困难时主动给予帮助。但绝对不能让小学生帮助他人去干坏事。
另外,做为教师更应主动关心和帮助有困难的学生,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言传身教,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熏陶,成为学生助人为乐的榜样。让他们从帮助别人中得到了更多的快乐!
活动四:“真情连接你我他”——培养学生与他人分享、合作的品质。
分享合作行为是学生亲近社会行为的一种表现。学生是否具有分享行为,反映出他是否有关心他人的情感,是否具有同情心和乐于助人的爱心。作为教师,应重视对学生分享行为的培养,提高学生“情感智商”的素质。
可以以小队为单位,集体策划一些为军烈属、困难家庭、敬老院、福利院、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进行新春大拜年的活动——即“真情连接你我他”小队爱心大拜年活动。
孩子们在“真情连接你我他”小队爱心大拜年的活动中,合作完成拜年任务,真正感受到人多力量大,人多智慧多,通过种种形式的拜年行动让学生明白与他人分享的意义,让学生感受与他人分享的快乐。
“爱”是人类社会一个不可缺少而又举足轻重的因素。对于学生,我们不但要为他们创设一个被爱的环境,更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学会如何去爱别人。只有在“爱”与“被爱”的双重环境下,我们的下一代才可能健康地成长起来。因此,教师在给予学生爱的同时,也要不失时机地对他们进行“爱心教育”,努力让学生的个性品质得到全面的发展,从而使我们的下一代拥有一个更加光明、辉煌的未来!
面对一群有情感有活力的学生,只有洒下爱,才可获取爱的回报。知识是冷冰冰的,只有经过老师心灵的加温,才能使学生快乐地接受。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言伤人六月寒,不能急于求成,揠苗助长,把爱简单地理解为“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不成才”,总是认为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就是爱。我们必须营造彼此沟通心心相印的氛围,多看到学生的闪光处,多与学生交流,从做人求知等方面予以关照,就如马卡边柯所说:“如果有人问我你怎样能够以简单的公式概括你的教育经验的本领时,我就回答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我们可以把爱心教育延伸到课外,植根于生活中。
大海靠一滴滴水汇集而成,爱的殿堂靠一沙一石来构建。自小给予孩子同情心和伶悯心的情感,是在他们身上培植善良之心。仁爱之情是首先要做的事情。儿童最初的同情心和怜悯心是成人同情心和怜悯之心的反映,所以,我们同情别人的困难、痛苦的言行会深深打动儿童的心灵,感染和唤起孩子对别人的关心。在班队会上,让学生联系到生活实际,想想在公共汽车上,是否会主动让座?邻居阿婆年老生病,能否主动去探望问候,帮阿婆做事。新闻报道有人缺钱做手术,生命垂危,我们是否能捐零花钱,献上一份爱心?……让学生说说如何献爱心,学会同情、关心别人。
其实经常让孩子看到大人是怎么同情、关心、帮助别人的,对于培养孩子善良品质是最好不过的了。同情和伶悯实质是把自己的疼痛和难受扩大到别人身上的结果。因而经常让儿童把自已痛苦状态时的感受与别人在同样情境下的体验加以对比,体会别人的心情,可以使儿童学会理解别人,学会移情。
要引导孩子成为富有爱心的人,我们首先要保证自己有一颗仁慈的心。生活是最好的课堂,学生通过模仿和体验,潜移默化的影响,慢慢地也会获得爱心。亲爱的朋友们,大家应该不会忘记2008年5月12日,在我们中国的四川省,一场强烈的地震发生了……瞬间,地面裂了,房屋塌了,暴雨下了,山石滚落了……转眼间,很多人就被压在了倒塌的房子里,再也不能站起来……在这困难时刻,是我们带着孩子们一起伸出援手,用爱心、用热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灾区的孩子奉献一份爱心,一起为灾区人民度过难关,贡献绵薄之力!是我们一起和孩子用小小的手捧出一颗颗充满爱的心!少喝一杯奶、少吃一块糖,少买一袋零食,哪怕只捐一元钱,只要我们献出一份爱心,就能帮助和鼓励灾区的人民有饭吃、有衣穿,让学生早日回到学校。众人拾柴火焰高,能力不分大小,捐款不分多少,善举不分先后,贵在有份爱心!一份爱心一份希望,一份爱心一份力量!我们已经通过不同的方式捐过款,我们已经让我们幸福生活着的孩子们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懂得帮助他人、关怀他人,亲身感受和体验什么叫捐款、什么叫哀悼,将“爱”的种子培育。这就是我们把课堂延伸到现实生活中。
一点一滴的培养,一言一行的引导,仁慈博大的爱心、人道主义的道德,就会在孩子心头扎下根,就会随着孩子的成长而不断扩展和升腾。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能使下一代具有爱心的良心品质!
10.中学语文教学中“五心”教育指导
语文教学是一门融思想性、趣味性、知识性、艺术性为一体的工具学科。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学科对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具有重要意义。”古人云:“文以载道”。这不仅说明了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有强烈的艺术性,它还是德育因素最丰富的基础工具学科。那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运用这一工具去引导学生理解学习的内容,汲取文中营养,培养“四有”新人,就是我们语文教师的责任。尤其是目前在我市中小学生中轰轰烈烈地开展的“五心”教育活动怎样在语文课堂上充分体现出来,更是我们应该认真研究的课题。“五心”教育的核心是情感教育,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要以此为契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通过语文课堂的教学,完成“五心”教育的任务。“五心”即衷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想给自己。
选准最佳结合点,潜移默化
语文教材内容广泛,较其它学科相比,进行思想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那些情文并茂的文字无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五心”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即是情感的渗透、语言的感染,是师生感情的交流。现行的中学语文教材中古今中外的许多优秀作品无不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不同时代、不同国度的人民的生活情景、斗争业绩,字里行间洋溢着高尚的道德情操、朴实无华的生活态度、平凡而伟大的人生道路,这些都是我们进行“五心”教育的极好教材。语文教学要紧紧把握住作品的时代脉搏及其所具有的一定的现实意义,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的教育,激发学生内在的情感,与作品产生共鸣,“五心”教育即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对学生进行思想素质教育不要只局限在宏篇大论或典型形象上,更重要的是要通过平凡的话语、朴素的感情、真实的事件中所体现出来的深刻的内涵,去进行入情入理的渗透。教学中要认真寻找最佳结合点和具有丰富内涵的知识点,使之附着有物,“牵一发而动全身”。
如在讲解《冯婉贞》一文时,要紧紧抓住她的“情、谋、志、智”四方面的特点分析人物形象,分析其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她的“吾村将齑粉乎”的“戚然”这情;“莫如以吾所长攻敌所短”之谋;“吾必尽吾力以拯吾村”之志;“急逐弗失”之智,无不是中国人民近代抗暴斗争的光辉写照,会强烈地感染着学生,使他们看到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斗争精神,唤起他们热爱祖国的感情。那美好的形象、美好的心灵,朴实的语言,果敢的行动将潜移默化为动力,成为鼓舞学生为中华民族富强而奋发学习的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优秀短篇小说《七根火柴》中的“无名战士”在牺牲前“用尽所有的力气举起手来,直指向正北方”的舍生忘死的高大形象,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脑海中,他一心想着战友,一心想着部队的舍己为人的精神不正是共产主义精神的写照吗?当同学们读到:“那同志一只手抖抖索索地打开纸包,那是一个党证,揭开党证,里面并排着一堆火柴,象一簇火焰在跳起。”无不更加庄严肃穆,更加感动,这哪里是火柴,这分明是一个红军战士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的红心啊!这爱心聚集在无名战士在生命最后时刻与死神搏斗中,这爱心体现在无名战士对战友对部队的深情厚意之中,这不是最诚挚的爱的奉献吗?巴尔扎克说:“感情是一种熏陶的力量”,无名战士的高大形象与同学们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即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同学们从《七根火柴》的特殊的爱的氛围中得到了启发,认定了自己学习的目标,把握了做人的方向。
“五心”教育的社会意义是广泛的,它是提高人们的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突破口,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稳定团结的根本需要。语文课堂教育便是其中最有利的渠道。《中国石拱桥》一文“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早在十三世纪,芦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在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这些朴实的叙述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我国石拱桥的悠久历史与灿烂文化,说明了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是值得骄傲的民族。这些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留下的宏伟建筑不正是中华民族自强自立精神的光辉写照吗?作为现代的青年学生,应当为我们祖国古老的文明而自豪。语文教师要以此为突破口教育学生从祖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挖掘宝贵的民族精神,以石拱桥、长城、运河等举世闻名的建筑中去浇筑坚强的民族意识,使学生从小树立民族自豪感,增强对祖国前途的坚定信念。
联系学生实际,有的放矢
我们这一代所面临的是一条曲折而艰辛的探索之路,将要遇到激烈而残酷的社会竞争,语文教师的责任就是要以语文教学这块阵地来培养我们的学生的创造精神、适应能力、热情精神、健康的心理、高尚的情操,以适应未来世界的需要。
在课堂教育的过程中,首先是要确立明确的教学目的,它是达到理想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关键。要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把握作品的时代脉搏,确立明确的教育主导思想,这样,就会使作品中所洋溢的感情适应当今的现实,使学生与作品中的感情产生共鸣。《驿路梨花》写于1977年党中央重提“向雷锋学习”之时,经历了十年浩劫后的祖国社会主义道德风尚“被四人帮”破坏无遗,为了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当时,党中央重提这一题词是很有必要的,是非常及时的。
雷锋精神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与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以及我们今天开展的“五心”教育活动有密切的联系,在确立其教学目的时要紧紧抓住雷锋精神的实质“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来教育我们的学生如何去实践人生的价值。“梨花”是云南边境地区一位哈尼族小姑娘,他和他的伙伴把在深山建筑茅屋、方便过往旅客当做他们义不容辞的义务。教师在讲授这课时要围绕作品中“七次”写“梨花们”的助人为乐,引导学生把握作品的深刻思想性,体会其作品的艺术性。
作品细致地表现了小茅屋作为时代精神的产物,给予人们的方便与温暖,展现了雷锋精神经久不衰的生机和世代相传的过程,他即是显现“梨花们”朴素美好的心灵,更是他们向社会奉献爱心、关心别人比关心自己为重的最好的见证。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也不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正是由于文中“梨花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感染了学生,他们才会产生向梨花学习的良好愿望,教师抓住这良好的契机,让同学们去体会什么是真正的爱心,怎样去关心别人,让同学们懂得“你若要喜爱你自己的价值,就得给世界创造价值。”(歌德)当你坐在课堂上幸福快乐的学习时,你是否意识到你是生活在幸福之中,那么“希望工程”与你无关吗?当班级同学们经常为学校做贡献时,你是否觉得你应该做点什么?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是和雷锋精神紧密相连的,是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相连的,这也是人类社会能够和谐美好之所在。
我们的语文教学就是要通过这些活生生的榜样给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品行教育,无论是在长征途中的无名战士,还是边寨小村的梨花姑娘,也无论是六十年代的雷锋,还是改革大潮中的徐洪刚,他们的助人为乐、勇于奉献的精神,永远是我们语文教学中“五心”教育的典型。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古老而新兴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这个年青的共和国里,“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曾为时尚,雷锋、徐洪刚等英雄形象已成为学习的楷模,但当改革大潮汹涌扑向国人脚下,也曾出现了些不尽人意的事情,而“五心”教育正如一场拯救中华民族精神危机的及时雨,滋润着久旱的干田,“关心献给他人”、“爱心献给社会”则又是最好的体现,这种情感的力量是我们语文教学进行思想教育的动力,任何文学作品都渗透着感情,它是文学的主要内容,也是形象的生命。
对学生来说,首先是文学作品的形象感染了他,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然后才接受和理解其中思想、学习其榜样,并以此做人、从事。教师在引导学生感受作品的艺术美之时,还要使其自觉地接受作品中的美丑、善恶、是非,这样也就会从作品中汲取营养,产生爱心,才会使其心理感受健康和谐。
注重情感体验,以情理动人
现在的中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是继往开来的主力军,如何通过语文课教学去开启学生们的心灵是我们语文教师应努力把握的中心环节。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着眼于思想素质的教育,然后才是语文知识的融汇贯通。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自己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朱德同志的《回忆我的母亲》对学生产生了较强烈的感染力量,朱总司令的孝悌美德直接影响了学生,他以朴实无华的语言为我们描绘了一位平凡而普通的母亲的形象,唱出了一曲发自肺腑的对千千万万伟大的劳动妇女的深情颂歌,为后人孝敬父母、尊敬人民做出光辉的榜样。作品中淡淡的记叙、朴实的话语、诚恳的报答、深情的思念,朴实无华、催人泪下,那声声激情感人的倾吐真使教者感动,读者动心,这怀念的深情,这崇高的境界,处处感染着读者——我们的学生,抓住学生热爱母亲的纯朴心灵与作品中的形象沟通就会产生感人的力量。在朱太夫人的淳朴身影中,同学们仿佛看到了自己母亲的辛劳,仿佛听到了母亲那慈祥的教导。那么“母亲不爱吃鱼”、“妈妈爱吃鱼头”就只不过是个美丽的童话。
有谁不曾有过这样的感受:母亲病了,照样起早做饭,照样最后一个上床休息,照样叮咛孩子天冷多穿衣服。母亲是孩子们的守护神,不孝敬母亲就是亵渎了神灵,不孝敬父母,怎样会关心别人,不尊敬父母,怎么去爱祖国、爱人民。朱总的光辉榜样为同学们所折服,把“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快乐的生活”,为自己的座佑铭鞭策自己,效忠于祖国,尽忠于人民。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中学生的内心世界也是一刻也不会平静的,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强烈的感情共鸣、适时的情感渲泄,以满足他们树立信心、摆脱逆境、显示才华的心理需求。
语文课文的大量情理兼备的好作品正是我们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热情、帮助学生完成自我、树立坚定信念的最好教材。化学家诺贝尔在一声巨响后的浓雾中带着满身鲜血高声狂呼:“成功了”!是多么鼓舞人心的战斗者的忘我精神、百折不回的奋斗精神,而信心,则是其力量的源泉,有了坚定的信念,才会产生坚实的行动,才会浇灌出理想的花朵。《理想的阶梯》、《畏缩错误就是毁灭进步》、《说谦虚》、《谈骨气》等许多优秀篇目中的富有哲理性的论述,无一不是我们对学生进行“五心”教育的极好材料。在教授这些课文时,要让学生自己充分展开思维,去寻找课文中感受最深的内容,体会其深刻的内涵,让学生充分理解:“时间是组成生命的材料”、“谦受益,满招损”、“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古言名训;让其感受到:“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去体会“理想的阶梯属于刻苦勤奋的人,属于珍惜时间的人,属于迎难而上的人。”使学生们通过这样的学习认识到:“生活就象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
语文教材中所体现出来的古今中外的许多优秀作品无不是作者有所感而发,有所感而做,他们经历了人间的悲欢离合,目睹了国家的兴衰动乱,对社会对生活有着深刻的体验与感受,他们的创作冲动正是我们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艺术熏陶的极好内容。
《最后一课》那生动细腻的描写感人肺腑、催人泪下。课文中小主人公小弗朗士得知是最后法语一课时思想感情的急剧变化;他回答问题时的复杂心理活动;暗下决心学好自己祖国语言的决心;还有教室里环境气氛的渲染,课堂后面所有镇上来听课的人们的神志的描写;韩麦尔先生的庄重的服饰之细节等,从不同侧面反映了法国人民在即将失去自己祖国语言时的悲痛之情。
尤其是“祈祷的钟声响了”之后,韩麦尔先生悲愤的形象描绘——“用尽全力在黑板上书写‘法兰西万岁’!”;他惨白的脸色,打着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这“此处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强烈地感染了每个学生,在这种爱国主义的气氛中得到教益、受到启迪,当自己的母亲被别人漫骂时你却无力去帮助,你的心理会平静吗?当外国侵略者霸占了你的家园,进行奴化教育之时,你还会平静吗?小弗朗士正在经受着这样的灾难。我们祖国从三十年代开始不也是饱受日本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达十四年之久吗,通过本课的学习同学们还会对国事漠不关心吗?还会去追随那崇洋媚外的出国热潮吗?这样的课堂气氛是严肃的,同学们的感受也是强烈的,这种爱国主义的情绪就会如“一粒种子以强烈的暴发力破土而出”,它的芳香就会和民族精神融为一体,长久地滋润大地。那么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将会牢牢地扎根于他们的心灵。
“五心”教育是一项长期的教育活动,他也必将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它是一种潜移默化而又实实在在的教育、影响。在今后的语文教学活动中要把“五心”教育放在首位,使“五心”教育与社会实际需要接轨,使我们的下一代成为适应二十一世纪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11.大学人道精神的培养指导
19岁的姑娘,刚刚高三毕业的徐红,挂着泪说:今年高考考了559分,上了重点本科线,可是大学拒绝录取她,“因为我脸上有个疤。”
作为生命科学范畴的医科大学,除应具备普通大学的大学精神之外,还应该具备人道精神。因为,从这种特别高等学府里走出去的受教育者,都是面对急需呵护的弱者,都是急需拯救的濒危生命,则就需要学生们首先具有自发而强烈的、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意识,而这种意识的形成,其责任,必然就落在学校及其教育者的肩上。
那么,像徐红这样,她本身就是疾病的直接受害者,就需要学校给予人道主义关怀,这正是医科大学精神的直接体现。何况,说人道关怀,也不是违背地搞照顾——徐红的成绩跨线几十分、身体符合政策规定呢!
诚然,因脸带疤拒绝录取,暴露了学校“以貌取人”的畸形招生观念,和办学观念。这还不仅是社会歧视现象在高校领域内的“回光返照”,更是大学精神的明显沦丧。可以说:这种担负着培养与张扬人道精神之责的医科大学,其实自身“脸”上就带着玷污高校风尚、亵渎医学精神的“精神疤痕”。
只有高校才最为浓厚的人文精神,只有医学专业高校才独有的人道精神,需要强化而不时弱化,需要弘扬而不是消灭。医科大学生将面对的是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将担负的是救死扶伤的神圣责任,将必须体现的是人道主义精神。如果,他们在学校受到的是“非人道”式的教育,所感受到的是“非人道”的氛围影响,则无论他们学业怎样好,那仍是失败的。因而,像某医科大学那样拒绝录取符合条件仅带疤痕的学生,其后果是,既直接伤害了弱者的,更将对其他医科大学生的人道主义精神带来不可估量的“消减”恶果,则缺乏人道精神的未来医生、医学家,对于患者和社会来说是可怕的——而今存在的医生对患者无端歧视、见死不救的冷漠、敲诈患者钱财、甚至把手术刀变成“杀人刀”等现象,正缘于人道的缺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