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行重行行(1983-1996)(合编本)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陇西走廊南端的民族

我这次从兰州去甘南是沿洮河,靠着陇西黄土高原西部边缘南下的。到合作就跨入了青藏高原的东界。紧接青藏高原的这一缕黄土地区出现了一条成分复杂、犬牙交错的民族地带,不妨称之为陇西走廊。在现有的分省地图上,这条走廊正是甘、青两省接壤地区,往南延伸便到云贵高原的六江流域。这里是对民族研究工作者具有吸引力的地区。

我对西北各民族很不熟悉,过去只限于一些书本知识。书本上告诉我,在青海和甘肃接壤的地区居住着一系列的小民族。这些民族不但人数少,而且只在这地方有。其中不满1万人的就有撒拉族、保安族和裕固族。较大的土族不到1.5万人,东乡族不到3万人。为什么有这么多小民族挤在这个陇西走廊的南端呢?

这次路经临夏回族自治州,虽则只住了一个晚上,也没有下乡访问,但从言传口说中听到了许多富有启发的提示。临夏本身是个少数民族自治的地方——回族自治州,而在它境内却还包含了两个自治县:一个是东乡自治县,另一个是多民族联合自治地方,即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这是一个少见的多民族聚居的地方。

从临夏到甘南的路上,汽车越爬越高,沿途我看到四围变化的景象,便开始体会到地形对民族分布的制约作用。海拔超过3000米之后,体质上不具备一些特有适应能力的人是住不长的,而且自然地理条件使高原上的生态环境与平原地带不同。这里一般不宜耕种;如要耕种,不长稻麦,只长青稞,但广阔的草原却适宜放牧。这些地方对于习惯农业生活的民族是不具有吸引力的。所以青藏高原长期以来几乎成了藏族所独占的生息之地。

当然,我不是说其他民族不能上高原或没有上高原的人,何况人的体质是有适应能力的。但是看来历史上许多来源不同的民族一上青藏高原,就会逐步接受已在这个地区创造了适应这个地方的生活习惯的藏族文化,而和藏族相融合。这段历史现在还没有被人发掘出来。但是我们知道不同地区的藏族自称不同:有自称“兑巴”“藏巴”“卫巴”“康巴”;“巴”是藏语,译成汉语是人。在西藏北部、四川西北部、甘肃南部、青海地区的藏族却自称“安多娃”。安多语和藏语及康语有区别,前者没有声调,而后者有声调。这些事实表明藏族也和汉族一样,是个在历史过程中融合许多不同成分的民族统一体。

那些上了高原的民族,很可能还留下一些人在靠近高原的黄土地区,或是有些外来民族移动到高原脚下就停住了。这样,高原的外围地区,如陇西走廊,就会存在一些保留了自己原有面貌的民族集团了。

现在居住在这走廊里的各个民族的人,大多还说得清他们祖先并不是本地人,而是从别的地方迁来的移民。从历史记载来看,汉族进入甘肃的时代很早,甚至早在秦、汉之前。但是,现在在洮河流域的汉人却很多还是明代移民的子孙。我去甘肃前从朋友处借到一本顾颉刚先生写的《西北考察日记》。这本日记是抗战初期1937年4月至1938年1月间写的。日记里有一段话说:洮河流域一带的汉人都说祖先来自南京、徐州、凤阳三地,乃“明初戡乱来此,遂占田为土著”。许多人家如宋姓、李姓等都有家谱,记录着可以追溯到明代封过官的祖先。看来明代曾在这一带用过兵,中原的军队带进了一批移民,扩大了汉人在甘肃分布的范围。

至于这个地区的回族,一般都认为:13世纪蒙古军队征服了中亚,挥戈东征时把中亚信伊斯兰教的各族人民编为“探马赤军”签发东来,称“回回”。后来其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就在甘肃河州一带“屯聚牧养”,繁衍至今。临夏一带的回族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同回族前后移入黄河两岸的还有驻扎在这军事要地的蒙古军队和其他中亚移民集团。他们的后裔形成了目前居住在这个地区的一些小民族。土族就是蒙古军队和曾经统治过这地方的吐谷浑的后裔霍尔人相混杂而成,至今说蒙古语。东乡族和保安族都是信奉了伊斯兰教的蒙古人的后裔,说蒙古语。撒拉族说突厥语,是另一群中亚的移民,信伊斯兰教。

至于这些外来移民进入之前住在这地区的究竟是什么民族?我现在还说不清。这次访问甘南时,听到当地藏民说,他们的祖先曾经在洮河流域居住过,后来回族进入才退居高原。这种传说是否有根据,我也不能判断。但联系我上面所说的话,可以设想,原来有一些居住在青藏高原外围的民族,在某一个时期,由于某些原因移上了高原逐渐为藏族所吸收,成为现在居住在青藏高原北部的藏族,即自称为“安多娃”的藏人。这只是一种设想,是否符合历史事实,还待进一步研究。

包含在一个较大的少数民族聚居区里的某些民族小岛有它们的特点。这种“少数中的少数”在民族工作上很容易被忽视。这个问题在现代化发展过程中更为突出。由于人少,他们必然要和其他较大民族紧密协作才能开展自己的物质和精神建设。而在这种协作中既能贯彻开放和改革的方针进行现代化建设,又要维持民族平等的地位,发扬民族特点,确是个必须重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