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给孩子的国学经典(第四册):文集诗薮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日不读,便觉口臭”

陶渊明晚年,东晋已为刘宋取代,历史也进入南北朝时期。这一时期有几位成就突出的诗人,他们的集子也都由张溥辑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如《谢康乐集》(谢灵运)、《鲍参军集》(鲍照)、《谢宣城集》(谢朓)、《江醴陵集》(江淹)、《沈隐侯集》(沈约)、《丘中郎集》(丘迟)、《孔詹事集》(孔稚珪)、《庾开府集》(庾信)、《何记室集》(何逊)、《王司空集》(王褒)、《吴朝请集》(吴均)……

谢灵运(385—433)乳名“客儿”,又称“谢客”。他比陶渊明晚生二十年。其曾祖谢安在东晋做到宰相,祖父谢玄战功卓著,曾在淝水大败苻坚。谢灵运承袭爵位,十八岁就被封为康乐公,人称“谢康乐”。

入宋以后,谢灵运被降为侯爵,心中不满,整天游山逛水,不理政事。后来干脆辞官回家,仗着祖上留下的丰厚家业,凿山挖湖,大建别墅;还常常带着几百童仆前呼后拥,游山玩水,并写了不少吟咏山水的诗歌,成为中国最早的山水诗人。

他的诗中名联佳句有不少。像“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石壁精舍还湖中作》)、“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初去郡》)、“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岁暮》)、“春晚绿野秀,岩高白云屯”(《入彭蠡湖口》)、“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登池上楼》)等,都给人留下画儿一般的印象。

谢朓(tiǎo,464—499)是谢氏家族又一位有才华的诗人,为了区别,人们称谢灵运为“大谢”,谢朓为“小谢”。小谢曾任宣城太守,又称“谢宣城”。

谢朓字玄晖,他出生时,大谢已去世多年。受大谢的影响,谢朓也擅长写山水诗,诗风清新流丽。像这首《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灞涘望长安,河阳视京县。白日丽飞甍,参差皆可见。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去矣方滞淫,怀哉罢欢宴。佳期怅何许,泪下如流霰。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三山:在今南京市西南。京邑:这里指金陵。◎灞涘(sì):灞陵。河阳:县名,在今河南省。京县:洛阳。◎飞甍(méng):状如飞鸟的上翘屋檐,这里指高大的殿宇。甍,屋脊。参差(cēncī):高下不齐貌。◎绮:锦缎。澄江:清澈的江水。练:白色熟绢。◎覆:盖,此处言鸟多。杂英:杂花。甸:郊野。◎去:离开。方:将。滞淫:久留,淹留。怀:怀念。◎佳期:归来的日期。怅:惆怅。霰(xiàn):一种似雪非雪的小冰粒。◎鬒(zhěn):黑发。变:指变白。

这是谢朓登山纵览长江春景、回顾金陵城所作。登高望远,他不禁联想到:在灞陵望长安、在河阳望洛阳,应该也是这个样子吧?接下来写眼前景色:夕阳照耀下的宫殿飞檐高低错落,历历可见;天上的彩霞散如绮罗,长江波澜不起,如同一匹白绸,静静地延展。江中的洲渚上鸣禽翔集,各色野花铺满草甸……然而想到即将离开这里,不知何时归来,诗人不禁泪下如雨,头发也要愁白了!

小谢的诗已做到情景交融,“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一联描写春江晚景,比起大谢的“林壑敛暝色,云霞收夕霏”更胜一筹!

小谢诗中名句很多,像“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鱼戏新荷动,鸟散余花落”(《游东田》),都是神来之笔。再如那首《赠西府同僚》,开头便是“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气势有多大!此外,《观朝雨》一诗开篇即“朔风吹飞雨,萧条江上来”,似乎冷风裹着雨点,已经打在读者脸上!

安徽宣城谢朓楼

谢朓的诗在当时深受人们推重。梁武帝说:我三日不读谢诗,就觉得口臭。唐代大诗人李白也盛赞谢朓,说是“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李白登九华山时,还感叹说:“恨不携谢朓惊人诗来,搔首问青天耳!”感慨里带着钦慕!——大谢开创了山水诗派,小谢是这一派中成就最高者。二谢的诗直接影响到唐代诗坛。

与谢朓同时的诗人还有沈约(441—513),他作诗讲求音调的谐美,并总结出“四声八病”的规律来——沈约的诗作得一般,可他的声调理论推动中国诗歌从自由的古体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意义非凡。也有人说,沈约是从佛教的唱经规律中获得启发的。南北朝时,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已经十分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