辑三 陶令赋《归去》,庾信《哀江南》
古诗十九首,文人性情篇
《文选·诗》中有一组“古诗十九首”,也是五言,却不属于乐府。——乐府诗多以叙事见长,这几首却独重抒情。从情调上看,明显是文人之作,时间应在东汉末年。看看这首《行行重行行》吧。
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
◎这是“古诗十九首”中的第一首。◎行行:这里极言走得远。重:又。
诗中模拟女子口吻,诉说对远游亲人的思念。这本是民歌中常见的题材,不过这首却多了文人式的委婉。像“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就写得很含蓄——为什么离别日久“衣带日已缓”呢?原来相思令人消瘦,衣带自然显得宽松。这样的写法影响深远,六朝鲍照《拟古》诗有“宿昔改衣带,旦暮异容色”,宋代柳永《蝶恋花》词有“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都是由此而来。
“古诗十九首”中也有从游子角度叙写别离的,像这首《去者日以疏》:
去者日以疏,来者日以亲。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古墓犁为田,松柏摧为薪。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思还故里闾,欲归道无因。
◎“去者”二句:过去的日子一天天远去,未来的时日一天天亲近。◎郭门:城门。丘与坟:指大小坟墓。◎“古墓”二句:指坟墓年代久远,被农夫犁为田地,墓边栽种的松柏,也被砍作柴薪。◎萧萧:树木被风吹发出的声音。◎故里闾:指故乡。道无因:没办法归去。
游子在异乡作客,看到古老的坟墓被犁为田垄,墓边的松柏也被砍作柴薪。而新的坟墓还在不断增添,白杨树在风中发出凄凉的悲音。游子感叹人生的短暂,更加思念家乡,却又没法子归去。——在诗中,外界的景物与诗人的心境相互感发,共同印证着人生易老的千古感慨,这种伤感带着哲理味儿,明显是文人式的。
“十九首”里也有一类宣扬“及时行乐”的。像那首《生年不满百》就说:人生不过百年,干吗老是想得那么长远啊!应当抓紧时间,及时行乐,白天不够用,就点着蜡烛夜游才对!
另有一首《今日良宴会》,则鼓吹人生短暂,就像狂风中的尘土,一会儿就不知去向了!赶紧去攫取富贵吧,先下手为强,何必守着穷神,苦一辈子呢!对这类诗,以前人们常持批评态度,认为宣扬消极颓废的生活态度。不过从另一面看,作品又反映了诗人自我意识的觉醒,其进步意义又是不可忽视的。
“十九首”代表着早期五言诗的最高成就,古代文人没有不推崇它的——不但推崇它的形式,更欣赏它的内容和情调。它与乐府诗的最大区别,是由叙事转为抒情,文人作者开始关注自己的精神世界。
紧随“十九首”之后,《文选》中还有一组“苏李诗”。“苏李”即苏武和李陵。诗共七首,也是五言的,风格与“十九首”相近。“携手上河梁,游子暮何之。徘徊蹊路侧,悢悢不得辞。……”(李陵《与苏武》)——手拉手送好友到河桥,暮夜将临,前路漫漫,游子要到哪里去啊?临别徘徊,不忍分手,却又找不出合适的话安慰对方……看似平常的几句,却富于感染力。难怪杜甫要说“李陵苏武是吾师”(《解闷十二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