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严父和慈母 遮挡风和雨
1986年4月,我的女儿来到了人间,这标志着我作为父亲的生涯正式开始。只有这时,我才真正体会到一个父亲的复杂感情,也只有在这时,才能更加激起我对远在家乡父母的无限思念。父母生育了我,培育了我,使我能够走上一条光明的路,我今天取得的一切,无不浸透着父母的心血。我要衷心感谢两位善良而勤劳的大人,我要用激情和行动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培育之情。
我的父亲是位严肃的长者,为人诚实、正直、忠厚、俭朴,很少和邻里乡亲闹矛盾。平时对我们管教也严,虽然子女众多,但从不放任自流。从我懂事起父亲就谆谆告诫我要做一个诚实的人,做一个品德好的人,做一个有用的人。父亲不但重言教,更重身教。
有时吃饭,我们偶尔掉点饭粒,父亲都会默默捡起吃掉。那时家里穷,一年到头看不到几片猪肉,只有过年过节才能尝点荤,而父亲也总是让我们先吃。当时我们年少,很难体会到这博大的父爱,现在一想到这里,心里就不是滋味。由于生活不好,操劳过度,父亲经常生病,那情景着实吓人。一发病,父亲便昏倒在床,呼吸微弱,脸色苍白,牙关紧咬,身体僵直,就像快不行的人。不过此时只需在父亲身上放点血,帮着活动活动筋骨,老人家就会慢慢转过来。
父亲的生活一直是俭朴的,究其原因:一是家里没钱;二是父亲从小养成了俭朴的习惯。父亲幼年甚苦,12岁就当劳力使,读书很少,可谓受苦受累一辈子。在我的印象中,从未见过父亲有件像样的衣服,甚至一件不像样的棉大衣还是他的长兄、我的大伯送的。
父亲不打牌、不赌博,更不游山玩水乱花钱,一生只到过岳阳,那还是1982年的事。每次因事上街也很少到饭馆里去,唯一的奢侈只是偶尔到茶馆坐坐。
有年春节前,50多岁的父亲给家住注滋口镇的大伯送糍粑,那天大雪封路,汽车不通,行走不便,但父亲为了使大伯能在年前尝到糍粑,不顾年老体弱,毅然担着近60斤的4个糍粑上路了。大伯家距我家30多公里,父亲硬是一步一步走完了这段路程,前后花了8个多小时,中午只烧了几块糍粑充饥,第二天又不顾大伯苦苦劝留从原路步行返回。
父亲为人诚实忠厚,一生乐于助人,总喜欢为邻里乡亲帮忙,父亲是个极聪明的人,会很多手艺,只要村里有人请他帮忙,他从不推辞,总是尽力而为,从不计较报酬,最多只是和对方换换工而已。
父亲说话处事态度温和,懂道理,讲谦让,和邻里相处几十年从不红脸。纵是有些纠纷也是以理服人,得理让人。有年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二哥准备结婚,需要打点家具,父亲准备将房子东南角的一棵大桑树伐倒作床料,这棵树是父亲搬来不久亲手栽的,已有几十年的光景。不料树倒后,竟杀出了个新树主,说树是他家的,扬言要抬走,并召来了许多同姓的乡邻,大有不抬走不罢休的气势。后经父亲摆事实,讲道理,终使这些人弄清了真相,悄悄走了,那位“新树主”也只好打道回府。
父亲对他人是宽厚的,而对我们这些子女则是严厉有加,尤其在做人上,在人的品质上,父亲经常是言传身教,有时还付诸“武力”,使我们这些子女不敢越雷池半步。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对我实施武力有过3次,这3次都是因我犯了较大的过错而给我的“奖赏”。
一次是因为我偷放了家中的一挂鞭炮。那年我8岁,是冬天,二姐出嫁时剩下一挂鞭炮放在衣柜里,父亲可能留着过年用的。一天被我无意中发现,出于孩子的好奇,我每天拆一点拿到外面放,不久就放完了。后来父亲得知此事,甚是气恼,于是一顿皮肉之苦就降临了。一次是因我和三姐打架造成的。小时的我经常和三姐闹矛盾,常常打成一团。有次不小心用瓦片刺破了三姐的头皮,鲜血直流,当时我也吓坏了,连忙用土灰给三姐止血。事情传到父亲那里,我又吃了一顿“竹笋炒肉”,这件事发生在我9岁时。还有一次是我偷摘了邻居的柿子。我家和另一邻居独处村西头,离村有几十米。邻居家种了很多柿子树,每年都会结上许多红得让人流口水的柿子,往往也会引来村里孩子偷摘,我就曾随大孩子干过此事,后来被父亲发现了,打了一顿好的,从此人家的东西再好也不敢多望一眼。
其实,父亲也有温情的一面。有时父亲心情不错,或者我们学业有成,父亲的脸上就会不自觉地露出笑容。印象中父亲最温馨的时候就是夜深人静和我一起织牛绳的时候。织牛绳是计划经济年代湘北农村一项可以挣工分的农活,工序还比较复杂。首先要将稻草捶软,然后再将捶软的稻草拧成一根线,最后用两根(有时是三根)拧成线的稻草进行交织,一根牛绳就成了。三道工序除第二道是父亲单独完成的外,其他二道都是我和父亲协作完成的。
织牛绳一般在冬夜,天冷易打瞌睡,父亲就会给我讲些三国之类的故事,也会讲些家族的历史。父亲说,我家是明末从江西省吉安市安福前溪地区迁来湖南省华容县万庾镇的(同时期从江西迁至华容的前后有13家刘姓子弟,俗称官刘),父亲还说我们是大汉天子刘邦的后代,开始我以为父亲开玩笑,直到上高中时从二伯的小阁楼里阅读我家的家谱,才信以为真。我的家谱是这样记载的:一世祖刘邦、二世祖刘恒、三世祖刘启、四世祖刘胜……二十一世祖刘备、二十二世祖刘禅、二十三世祖刘谌、二十四世祖刘豪(刘谌遗留在农村的儿子)……五十一世祖刘庄(江西始祖)……七十四世祖刘奇定(华容始祖)、八十八世祖刘茂兴(我祖父)、八十九世刘汉清(我父亲),我属于刘邦第九十代孙。
由于父亲的严格管教,才使我这棵不太理想的小树能够成长起来。我常想:若没有父亲的严格管教,没有父亲的精心培养,我是不可能有今天的,是父母在衣食不济的情况下送我读完了高中,是父亲用心血浇灌了我,是父亲的艰辛换来了我的幸福。作为儿子,我对父亲怀有深沉的爱,尽管我戎装在身,不能到父亲面前尽孝,但我将会以我的最爱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如果把我父亲比作夏日的骄阳,那我母亲则是三月的暖阳,时刻放射着慈爱和温暖的光芒,照耀在儿女心上。正是父亲的严厉和母亲的慈爱组成了一个虽不富有但却很和睦的家庭。
在我很小的时候,母亲曾给我讲过她的童年。母亲姓谢,芳名三英,家住本县隔壁鲇鱼须镇附近的湘北村。母亲的童年是幸福的,那时外婆家比较富有,人口也少,加上外祖父会中医,外祖母又勤劳,日子过得很红火。自从16岁嫁到我们老刘家后,苦日子就多了,尤其是有了我们这些子女后,生活便每况愈下。尽管如此,母亲从无怨言,几十年如一日和父亲同舟共济,为改变贫困的生活而奋斗,虽然奋斗的结果并不理想,但我们绝不会忘记老人们为我们付出的毕生心血,忘记了这一点,我们的良心将会受到上天的谴责。
几年前,我从一本教科书上看到一篇题为《母亲》的文章,作者是朱德元帅,中国人都亲切地叫他朱老总。读着读着,一位慈爱、勤劳、俭朴、温和的母亲形象跃然纸上。闭上眼睛我自然想到了我的母亲,我为我的母亲而骄傲,我为我的母亲而自豪,因为她老人家同样具有元帅母亲的优良品质,虽然我的母亲不可能有元帅母亲那样为世人瞩目,但却是我们子女心中永不磨灭的月亮。
母亲给予我们的慈爱,我们是永世难忘的。母亲一生中生育了13个孩子,由于当时条件有限,好几个都未成人,最后只剩下4双儿女。尽管子女众多,家庭条件极差,可母亲从未打过我们,责骂的次数也极少,从不骂脏话。
小时我不懂事,常惹母亲生气。一天午饭时,母亲要我下午帮她抬粪浇菜地,我也答应了。可中午却偷偷溜了出去,谁知一玩就是一下午,导致粪没浇成,晚上又和三姐吵了一架。这下老人家可来火了,晚上乘凉时,母亲要我给她捶背,我看形势不对,不敢近前,母亲想抓我,我就围着她转圈子,几个来回,母亲竟笑了。当我再回到母亲身边时,早已是风平浪静。
母亲对我们虽慈爱无比,可也从不袒护我们。如果我和我妻子吵架,她绝对会批评我;如果我姐她们和姐夫吵架,她绝对会批评我姐她们;如果我和外面的孩子打架,她绝对会说我的不对,不管我对不对,有时还要亲自带着我去人家家里赔礼道歉。这样一来,迫使我们严于律己,不敢乱来,更不敢在外撒野,同时也培养了我们特别能忍让的性格。后来,我曾以此为素材,写了篇《从不护犊的母亲》在很多报刊上发过,算是对母亲别样的怀念。
母亲为了养活我们,终年劳作不止,每天不但要做饭、洗衣、喂猪、砍柴,还要参加生产队的劳动挣工分。由于操劳过度,母亲身体一直不好,家里也没钱治,就这么一直顶着,实在顶不住了,就睡几天。
我的母亲是位苦命的人,吃遍了世上的苦头,历尽了人间的艰难,终年的艰辛染白了她的双鬓,人间的风雨吹皱了她的脸庞。然而小时的我却不能体会这一点,对母亲博大的深恩往往报之以不孝言行,给母亲平添了许多烦恼。如今想起来真是后悔莫及。成年以后,我又长期在外,不能为母尽孝,想来心里总觉不安。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啊,母亲的爱是无私的,博大的,温暖的,正如三春的光辉一样,而作为儿女,谁能报答了母亲的深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