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印度文化的基本类型和特点
一
印度位于亚洲南部,东临孟加拉湾,南接印度洋,西濒阿拉伯海,北枕喜马拉雅山,地处东西方海路交通要冲,全国人口有10亿以上,居世界第二位。
就地形而言,印度全境分北、中、南三部分。从喜马拉雅山麓到温蒂亚山脉北约1600千米的广大平原为北部,恒河横贯其间。纳巴达河以南、克里希纳河及通加巴德腊河以北的德干高原为中部。克里希纳河以南为南部。北部属于亚热带大陆性气候,川野沃润,畴垄膏腴,人口稠密,经济发达。温蒂亚山脉以南属于热带,群山密布,森林蔽野,矿产丰富。
印度曾有过很多国名,对同一名称的来历,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帕勒德”即其中之一,它是梵文的发音。根据耆那教传说,教祖里施波德沃的长子叫“波勒德”,他是一位威望很高的国王,因此他的国家便以“波勒德”的变音“帕勒德”命名。又据《往世书》记载,包勒沃王朝著名国王杜施因德的儿子叫“波勒德”,擅长武功,在继任国王期间,打败了许多雅利安人小国王。《梵书》中曾记载其武功。由于波勒德的原因,其后裔一直被认为是“帕勒德”,国祚甚长。因此这个国家便以“帕勒德”命名。在《往世书》中尚有另外的记载,如“在大海以北和喜马拉雅山以南,有个国家,名叫‘帕勒德·沃勒德’,其名称的由来是由于波勒德的后裔居住的原因”。由此证明,印度居民的一个古称也叫“帕勒迪”(帕勒德人)。又有些学者认为,帕勒德人是指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以前的当地土著人,其文明遗迹在哈拉巴和摩亨殊达罗早有发现。不过有些人不同意这种说法。他们认为,帕勒德人是指波勒德国王的子孙后代,凡此种种,可见一斑。
“印度”还有另外的叫法。几千年前,雅利安人乘世界人种移动的风潮,由中亚出发,分东、西两支迁移。向西去的一支雅利安人到了欧洲,成为今天欧洲人的祖先。向东去的一支雅利安人,有的则在波斯定居,成了今天的波斯人,另一部分则继续向东南移动,越过兴都库什山,来到印度的西北部,成为今天的一部分印度人。雅利安人初到印度时住在印度河流域,“印度”河古代梵文发音“信突”(sindhu)河,可是古代伊朗人把字母“斯”(s)的发音读成了“合”(h)音,即读成“很毒”(hindu)河。这样,就把住在印度河流域的人叫成“很毒”,而把这一地区称为“很毒斯坦”,“斯坦”是地区的意思,“很毒斯坦”,意为很毒人居住的地方。这就是印度又一名称“很毒斯坦”的由来。
历史上,中国对印度的称呼几经改变。西汉时称它为“身毒”,东汉称它为“天竺”。到了唐代玄奘指出:“仔细探讨天竺的名称,很多不同的说法,弄得一团混乱。旧时叫作身毒,或者叫贤豆。现在根据正确发音,应该称作印度。印度人民,随居住地方之不同而自名其国,远方外国异俗之人,从远处看,采用了一个总名,对自己所喜欢的地方,称之为印度。印度者,唐朝的话就是月亮。月亮有很多名称,印度是其中之一。意思是说,所有生物生生死死,轮回不息,好像一个没有光明的长夜,没有一个清晨的掌管者,就好像白日既已落山,晚上就点上蜡烛,虽然有星光来照明,哪能如同朗月的明亮。就由于这种情况,才把印度比成一轮明月。实在是因为在这个国家,圣贤相继出世,遗法相传,教导群生,条理万物,好像月亮照临一般。由于这样原因,才把本国称为印度。”(参见季羡林等:《大唐西域记今译》,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7—58页)这是一种解释和说法。从此中国才确定将其译为“印度”。
另外,古代希腊人却把印度河叫成“伊德斯”,把这一地区称为“伊迪亚”,这是西方人对印度的叫法。
古代印度,即今日之次大陆(包括南亚诸国),历史上曾发生多次变动,分成了几个国家。1947年8月15日印度独立。从此,印巴次大陆分为印度、巴基斯坦两个国家,今天的印度,则专指印度一国而言。
印度与别国不同的是,到了那里你会发现,不只是越过了地理上的境界,也穿过了时光的隧道,就像进入了过去,但又停留在现在。有人把印度说成是“过去与现在,传统与当代,新与旧的融合”,这种说法不无道理。
印度的历史名胜遍布全国各地,在世界上享有盛名。首都新德里为全国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该城不乏美丽,给人以清新、舒适之感。全城身披绿装,树荫浓郁,芳草如茵,终年百花争艳,鸟声嘤嘤。生活在这里,如同沉浸在鸟语花香的大花园里。寺院、神庙到处可见,雕饰华丽的古老建筑、栩栩如生的神像,对国内外学者和游客无不具有强烈的吸引力。红堡是一座著名的古老建筑,它建于16世纪莫卧儿王朝,其围墙高大,用红沙石建成,因此得名。里面的楼、台、殿、阁却是另一种颜色,这些建筑基本都是用大理石建造的。大理石柱和墙壁上,都刻有许多花卉人物的浮雕,还镶嵌着许多红、绿、黄、紫的宝石,衬着灰白色的大理石,相映成趣,璀璨夺目。新德里的“古都布”高塔,有世界“摩天塔”之称。它建于12世纪末叶,至今已有七八百年的历史。全塔高72米,是新德里的最高建筑,其建筑风格是典型的伊斯兰式,塔下几层的外表还刻有《古兰经》,不愧为建筑艺术上的一大奇迹。登上塔顶,鸟瞰全城,景物尽收眼底,甚是令人赏心悦目。到此参观考察者终年络绎不绝。著名的阿旃陀石窟,地处马哈拉施特拉邦的一个半山腰,石窟中两千年左右的历史壁画,至今散发出世间难得一见的艺术光彩。该石窟环绕在半山腰,凿石而成,它有“艺术宝库”之称。据考证,石窟于公元前2世纪开始修建,公元650年竣工,前后达数百年之久。窟内的壁画、石像,样样精美,不愧为印度的艺术宝库、人类文化的奇迹。以第19窟为例,洞窟的门上有龙王携妻图,庙柱、飞檐、壁龛上有各种雕像,其雕刻工艺之精美,表情之生动,可同我国的敦煌、云岗、龙门石窟媲美。石窟中有大量历史壁画,其造型生动,形态多样,比例匀称,色彩斑斓,其匠心巧技,实在令人惊叹,为各国艺术家们所推崇。还有倚山雕凿而成的爱劳拉石窟,同阿旃陀石窟一样,闻名于世,虽然它的历史不及阿旃陀石窟悠久,但石窟中的一些绘画与雕像,比阿旃陀石窟更形象、生动和逼真,那些工艺精湛的庙宇至今令人惊叹不已。那些年代久远分布各地的一座座佛塔,不禁使人想起佛陀的祥和偈语……
所有这一切,并不只是一个个已经消失了的过去的标志,这一切遗迹诞生的种种美丽传说,至今仍在人们中间广为流传。每天黎明,不少人还在酣睡,从古老的庙宇里就传出一阵阵悠扬悦耳的钟声与诵经声;当今隆重的婚礼,仍庄严地绕着圣火举行,音乐与舞蹈仍然回应着古老庙宇墙壁上所刻的旋律。但是,与此同时,今天的印度,原子物理、太空技术和软件业等等,就像当年圣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那样,不仅为世人所了解,而且在迅速发展,并获得了辉煌成就,为世人所惊叹。
印度是个宗教盛行的国家。主要宗教是印度教,印度教徒占全国居民总数的82%以上,除此以外,还有伊斯兰教、耆那教、锡克教和佛教等。宗教与印度人民的社会生活关系密切,影响甚大。
印度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它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早在公元前两千多年前,印度的原始居民达罗毗荼人就已经有了高度发达的城市文明。位于今巴基斯坦境内的摩亨殊达罗和哈拉巴的古代遗址便是有力的证据。这些遗址至今对世界各国的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仍然有着极大的吸引力。1922年,印度考古学家拉·巴涅尔吉来到印度河下游的一个名叫摩亨殊达罗的地方,在这里出乎意料地发现了被埋没了几千年的古城遗址。同年,学者们在印度河的上游一个名叫哈拉巴的地方,也发现了一座与摩亨殊达罗同时代的古城遗址。这些古代的城市文化后来统称为哈拉巴文化。由于哈拉巴文化的发现,印度文明史的开端便从雅利安人的入侵向前推移了1000多年,从而使印度河流域文明被列入世界五大文明发祥地的行列。
凡研究印度的人都会不难发现,印度具有许多与众多国家不同的特点:
第一,印度在历史上累遭民族入侵、占领和殖民统治,因而血统混杂,人种繁多,素有“人种博物馆”之称。印度的种族中,主要有达罗毗荼人、雅利安人、土耳其—伊朗人、雅利安—达罗毗荼人、蒙古—达罗毗荼人、蒙古人和色底安—达罗毗荼人等。印度民族众多,主要有印度斯坦人、泰卢固人、马拉提人、泰米尔人、孟加拉人、古吉拉提人、格纳达人、马拉雅拉姆人、奥里雅人、阿萨密人、那加人等。另外还有几百支部落。各族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保持着本民族特有的衣着、饮食、风俗习惯。
第二,印度在历史上长期处于封建割据、大小王国互相争霸的分裂状态。莫卧儿王朝及英国人统治时期,被认为是印度历史上全国统一的时期,但即使在这个时期,全国仍存在五六百个大大小小的王国,直到1947年印巴分治之后,印度境内仍有小王国300多个。不同地区既有共同点,更有不同点。
第三,印度的语言也很复杂,极不统一。主要语言有:阿萨姆语、坚那勒语、古吉拉特语、泰卢固语、马拉亚兰语、奥里萨语、泰米尔语、孟加拉语、乌尔都语、旁遮普语、梵语、信德语、马拉提语和克什米尔语等。在一张10卢比的纸币上就可以看到十四五种语言文字。全印度各民族和部族的语言及方言超过150种。如果再仔细区分,则有千种以上。所以有人说,印度各邦唯一统一的语言是国歌。语言问题始终是印度的一个麻烦的问题。印度政府一直注意在全国普及印地语,但英语至今仍占重要地位,两者同为官方用语。
第四,印度是一个充满神话传说的国家,古代印度人不注意自己的历史,尤其不注意系统地记录自己的历史,正如11世纪到达印度的穆斯林学者阿尔·伯拉尼所说:“他们总喜欢讲故事。”以神话故事形式述说古代所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或英雄人物的事迹,是印度的一大特点。《往世书》《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可以说是印度神话故事的总宝库。此外,各吠陀、梵书、奥义书、佛典以及某些文学作品中也有不少神话传说。这些神话传说,往往和宗教联系在一起,所以至今仍在印度人民中广为流传,成为他们思想行为、道德观念的准则和生活的楷模。
第五,印度自古存在世袭的种姓制度,这是世所罕见的。按职业的不同把人分为四个等级不同的种姓,它们分别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婆罗门即僧侣,从事文化教育和祭祀。刹帝利即武士,从事行政管理和打仗。吠舍即平民,经营商业贸易。首陀罗即所谓贱民,从事农业及各种手工业劳动。后来各种姓中又派生出许多副种姓(或称亚种姓,次种姓),据说这些副种姓全国有3000多个。各个种姓都有自己的道德法规和风俗习惯。除上述外,还有所谓不可接触的“贱民”,他们受苦最深,处境最惨。种姓制度的精神支柱与理论依据是印度教。种姓制度的危害很大,对国家的发展和个人生活的改善均有影响,是社会发展的一大障碍。因此,印度独立以后,政府制定了有关法律,采取了有关措施,情况有所变化。据笔者多年来的观察,种姓制度在各地的表现并不一样,程度有轻有重,但都趋于好转。由于几千年来种姓制度根深蒂固,要彻底消除种姓歧视的现象,短期内是不会奏效的。
由于存在上述这些特点,所以印度各地区在历史、文化、宗教和风俗等方面都有所差别,有的甚至完全不同。著名的印度学者高善必说,印度这种“无穷无尽的多样性令人吃惊,而且常常很不协调”。
印度本身的特点告诉我们:第一,若研究印度或了解印度,不仅要了解印度的概貌,更要了解印度各邦或重要地区的具体情况。第二,中国和印度是近邻,2000多年前就开始有了交往,两国人民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而且促进了双方科学文化的发展。因此,季羡林先生说:“如果中印两国之间没有文化交流,那么两国文化的发展就可能不是今天这个样子。”这话千真万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