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与沟通(慕课版)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写作与沟通概说

写作与沟通课程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门课程的直接目的是提升学习者的写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间接目的是帮助学习者在今后的专业领域以及职场中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更有效地与人沟通交流,实现人生价值。

一、写作与沟通

语言表达能力包括书面语表达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本书所谓的“写作”与“沟通”对应的是应用写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何为写作?写作就是写文章,是人们运用文字符号以记述的方式反映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实现交流沟通的过程。中学阶段,写作教学一般集中训练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的写作。在大学阶段,写作教学的种类很多,有基础写作、应用写作、创意写作等,还有一些专业文书写作,作为通识教育课程,更多的是讲授应用写作或说理写作。本书侧重于应用写作。

何为沟通?《现代汉语词典》将沟通标注为动词,意为“使两方能通连”。沟通有时也用作名词。本书所谓的沟通可作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广义的沟通,是指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根据沟通所使用的媒介,沟通可分为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语言沟通又可分为口语沟通和书面语沟通。

写作只是沟通的一种方式,口语表达也是一种沟通。本书名为《写作与沟通(慕课版)》,主要是从书面语和口语角度来区分的,作为狭义理解,将写作理解为书面语表达,将沟通理解为口语表达,同时包括非语言交流。

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离不开人际沟通。沟通是连接你、我、他的桥梁,也是社会生活的必备技能。不管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职场工作中,我们都需要掌握语言表达的技能,不断修炼自己的沟通能力。

二、应用写作的特点

应用文是各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等社会活动中,用以处理各种公私事务、传递交流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所使用的具有实用价值、格式规范、语言简约的多种文体的统称。应用文重在应用,是人们相互交往、传递信息、表达思想、解决问题、指导实践的沟通工具。

要学好应用文写作,首先需要掌握应用写作的特点。应用文是一个统称,不同的应用文文种有不同的写作要求、格式规范、表现形式和读者对象,下面只介绍应用写作的共同特点,不同文种的特点将在后面的学习内容中讲解。

(一)功能的实用性

相较于文学作品,应用文的实用性更明显、更直接。从写作目的来看,应用文以解决现实工作、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实际问题为写作目的,实用性是应用写作最重要、最根本的特点。应用写作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利用真实的材料,揭示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不允许夸张,更不允许虚构。

(二)语言的准确性

应用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来反映现实、传递信息、处理事务的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在语言的使用上,应用写作要求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应用写作不使用华丽的辞藻,要晓畅地传递信息。在遣词造句时,应该注意辨析词义,准确使用词语,用准修饰词语,力避歧义。应用文以处理公私事务为己任,有特定的行文关系,因此用词用语还要讲究庄严持重、适度得体、朴素平实,做到语言表达规范、通俗易懂。

(三)写作的程式性

应用文经历长期的发展,为了高效、迅速地传递信息,应用写作形成了相同或相似的文章结构、惯用的句式和规范化词语。不同文种在产生、发展的过程中,都逐渐形成了程式化的写作特点,并在写作实践中约定俗成。有些文种的写作要求甚至是国家统一规定、统一贯彻执行的,例如,为了提高党政机关公文的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国家制定了《党政机关公文格式》(GB/T 9704—2012)。应用写作的程式化要求,便于写作主体和受体的写作、理解和处理,应用文的写作者不可随心所欲、标新立异。

三、口语表达的特点

应用文不是天天都需要写的,而话却是天天要说的。人人都会说话,把话说好却不易。相对于书面语表达来说,口语表达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一)信息传递的即时性

口语表达是通过语音即时生成来交流信息,声音转瞬即逝。即时性,就是人们在口语表达时需要边想边说,虽然说话有快慢之分,但不能像书面语表达那样字斟句酌、反复加工。脱口而出的话语不可能像书面语表达那样从容思考、思路清晰,口语表达经常会受到语言环境、沟通对象的实时互动等因素的影响,沟通双方会根据交流的需要进行话题的选择和表达,这使得口语表达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说出的话是不能收回的,虽然现在有录音设备记录说话内容,但对于说话者来说,口语表达应尽量一次性表达到位、准确得当,不能信口开河。

(二)交流语境的依赖性

口语表达如果脱离了交流的语言环境,听话人就有可能听不懂说话人想要表达的意思。一般来说,语言环境有自然语言环境、局部语言环境和自我营造的人工语言环境等。从人际沟通来看,语言环境主要指语言活动赖以进行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因素,也包括前言后语。同样一句话,在这个场合由这个人说出,与在另外一个场合由同一个人说出,表达的意思可能不同;同样一个意思,在这个场合对这个对象说,与同样在这个场合对另外一个对象说,使用的语言也可能不同。这就是口语表达对交流语境的依赖性。

(三)辅助手段的多样性

在人际沟通中,除了利用有声语言传递信息以外,往往还会使用一些辅助性的非语言手段,如表情、手势、空间距离等,它们对传递信息具有重要作用。语言手段和非语言手段都能发挥沟通功能,而当口语表达不够用时,非语言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据美国传播学教授杰夫瑞·菲尔波特(Jefrey Philpot)的调查,人类有65%的意义成分来自非语言沟通,而只有35%的意义成分来自语言沟通[1]。美国学者米迪·C.皮尔(Mindy C. Peary)认为,即使是最保守的看法,在某一沟通过程中,35%的社会信息是通过语言传递的,其余65%的信息是由非语言手段传递的。这些非语言手段具有多样性,人们可以用表情、手势、姿态等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情感。

四、怎么学好本课程

学习任何课程,都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写作与沟通”这门实用性极强的课程来说,更是如此。下面从三个方面给学习者提供参考建议。

(一)始于模仿

应用文的种类很多,有些文种是我们以前从来没有遇到过的。遇到不熟悉的文种,我们可以模仿范文的行文格式,借鉴其中的一些行文方法;先从形式上模仿,再从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上进行模仿。在学习中,我们要学会识别、模仿、借鉴优秀的应用文,总结其中的写作规律,掌握处理内容和形式、观点和材料的写作方法。等我们掌握行文规范之后,就需要在表达内容上下功夫,全面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本书提供了相关文种的写作模板,供初学者模仿,以便快速掌握相关文种的基本写法。

提高沟通能力,也可以从模仿开始。在与人沟通时,我们可以去观察别人是如何表达的。例如,作为观众去参加一场报告会或一场研讨会,我们就可以看看会议组织者是如何布置会场、如何安排会议各环节工作的,观察主持人是怎么上场、怎么开场、怎么串场、怎么结尾的,观察主讲人是如何开场、如何讲述的,观察他们是如何驾驭舞台的,使用了哪些非语言手段来辅助沟通,等等。我们模仿他们的一些沟通方式方法,这就是间接学习的一种方法。

(二)勤于实践

学习应用写作一定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勤于实践,不怕失败。要把应用写作的相关理论运用到学习、工作实践中,与具体的应用文相结合,发挥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同时,用具体的应用文写作来印证所学的理论,加深对理论的认识。大学生在课内外学习活动中,不放过每一次锻炼应用写作的实践机会,例如撰写学生社团活动策划、活动通知、新闻稿等。初入职场,多看看所在岗位以前的各类材料,对相关文献资料有初步的了解,写作时才有材料基础、有方向。

提高沟通能力,不能只停留在观摩阶段,否则就是纸上谈兵。从书中学到相关的沟通方法和技巧之后,要勤于实践,不断地修正我们的语言表达策略。在沟通实践中,我们要有意识地训练当众讲话的心理素质,锻炼自己在大庭广众之下,无论面对什么情况,都能大胆、从容、自信地表达自己思想的能力。在与人沟通时,还要有意识地训练优雅的体态,充分利用非语言手段来辅助表情达意。

(三)善于总结

善于总结,有助于快速提高自身能力。如何总结呢?可以从自身的实践中进行总结,也可以从任课老师或部门领导的意见或建议中去总结,还可以从别人的写作材料中去总结不同文种的写法。例如,我们每天会浏览大量的新闻信息,以前只关注其中的信息内容,可能忽略了这条新闻是怎么写成的,如果我们有意识地留意一下新闻的写法,就可以从中领悟到新闻标题、导语、主体、背景材料、结尾等部分的写法,等到自己撰写新闻稿时,就有用武之地了。另外,可以通过比较进行总结,我们要研读质量较高的相关材料,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再检查自己的材料,从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以便获得启发和教益。

不要奢望每一次沟通都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表达内容不周全、说话方式欠妥、说话时机选择不当等,都是常见的问题。在比较重要的沟通活动之后,我们要善于总结,进行“复盘”,对沟通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得失,以便下次做得更好。例如,在某次电话沟通结束后,我们再总结一下,回顾整个通话过程,看看哪些信息传达到位了,哪些信息遗漏了,哪些方面准备不足,沟通的重点是否突出,沟通礼仪是否运用得当,等等。

以上几点只是给学习者的一些建议。培养写作与沟通能力,不能只靠课堂上、书本上学习一些写作与沟通的基本理论知识,还要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科学的训练,讲求学以致用。

●思考与练习

1.请谈谈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你遇到了哪些写作任务和沟通任务?

2.你遇到写作任务时,是主动承担,还是消极回避?

3.上课时,任课教师预留了师生问答互动的时间。你会主动提问吗?如果你有疑问,是不敢提问,还是不知道如何提问?

4.请谈谈你生活中接触到的应用文与中学作文有何不同。

[1] 吕行.言语沟通学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