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性心理怪癖:无法言说的心理障碍
恋物癖:对某些物体有特殊的情结
在李杰小时候,他的爸爸因为交通事故去世了,所以他与妈妈、姐姐相依为命。而因为经历了这场变故,李杰变得有些沉默寡言,平时与家人交流不多,与外面的人接触也很少。另外,由于妈妈对他比较严厉,导致李杰变得越来越内向。
在李杰十几岁的时候,有一天姐姐带着几个朋友在家中聚会,当她们在房间换衣服时,李杰正好从门口经过,透过门缝他看到了几个女生的内衣。当时,他的内心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异样感,所以他禁不住趴在门口一直盯着她们换衣服。
在这之后,李杰总是喜欢偷偷地跑到姐姐的房间中去拿她的内衣在手中玩,每次在玩内衣时,他都能获得一种满足感。起初,他并没有感到有什么不对劲儿。可后来,他的这种状况越来越严重,他开始偷各式各样的女士内衣。有一次,他去同学家中做客时发现阳台上晾有女士的内衣,竟然将其偷回家。不仅如此,在上寄宿学校后,他经常会溜到女生宿舍晾衣服的地方,偷拿各种内衣。
在一次偷拿女生内衣的时候,正好被一个女生撞到,这让李杰尴尬不已,恨不得立刻消失。此后,大家都知道原来李杰就是那个偷内衣的人,再见到他时都对其指指点点,这让李杰变得更加沉默寡言。由于承受不住同学对他的议论,李杰最后只好退学。
此时,家里人才知道他问题的严重性,并立即带他去看心理医生。当医生了解情况后告诉李杰的家人,他的这种情况属于恋物癖,是对异性肉体的原始欲望和渴求所导致的,根本原因是由于他从小与女性生活在一起,从而产生了性意识混乱。
在日常生活中,恋物癖是一种很常见的心理疾病,是指将某些没有生命的物体作为性唤起和性满足的刺激物,并且会将它们当作唯一或是偏爱的性刺激手段。一般来说,这些刺激物大多是女性的内衣、袜子、鞋子等,而且是使用过的。心理学家表示,这种情结往往与人的幼年经历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孩子在幼年时缺乏安全感,并有自闭、畏缩等倾向,久而久之就会产生占有欲和控制欲。据研究发现,一些恋物癖患者在幼年时就会习惯抱着母亲的衣物睡觉,否则就无法入眠,如果不及时纠正这种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形成恋物癖。
恋物癖以男性为主,他们往往会通过与异性所穿戴的物品相接触,从而引起性冲动和性满足。一般来说,这些物品大多是与女性身体相接触的,比如内衣、袜子等。另外,很多恋物癖患者对异性使用过的物品有比较特殊的兴趣,所以,他们不会去购买这些东西,而是通过盗窃来获得。
经过研究发现,恋物癖的形成有4种原因:
1.心理异常。很多恋物癖患者都是性心理异常而引起的,在他们的潜意识中会非常担心自己的性器官,所以促使他们去寻找比较安全且容易获得的性行为对象,比如将异性身体的某个部分及其饰物当成性行为对象,从而缓解内心的不安。
2.环境影响。有些恋物癖患者之所以出现这种病症,是受到环境的影响,或是与性经历有关。当他们最初出现性兴奋时,可能与某种物品偶然联系在一起,反复几次后就会形成条件反射。有时候,甚至只要有一次就会产生深刻的印象,从而在心理上留下阴影。一般来说,这种情况多发生在青春期。比如,当一个正处于青春期的男孩躺在草坪上时,旁边一个风姿绰约的女子不小心将一只脚放在他的身上,这个偶然动作就会激发男孩的性欲,从而导致男孩发展成为一个恋足癖。
3.缺乏性知识。有心理学家分析,有些恋物癖患者缺乏性知识、性意识方面存在某些误区,从而形成恋物癖。
4.社会影响。研究发现,很多恋物癖患者出现在青少年群体中,并且以初高中阶段的男性青少年为主。因为在这个阶段,男女之间接触得比较少,尤其是在初中,男女生都不怎么讲话,这使他们会将自己的性冲动向异性的象征物进行发泄。起初,这些行为都是偶然的,性兴奋的产生也是偶然的,但反复几次之后,便会形成一种习惯。
心理学家表示,恋物癖对于患者往往有很大的影响,它不仅会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还会对其生活产生影响。所以,对于对恋物癖患者来说,当发现自己患有这种病症时要及时进行治疗。那么,如何矫正和治疗恋物癖呢?对此,有专家提出以下几种方法:
1.与孩子分离时要安抚好他们。对于很多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非常害怕黑暗,但有些父母会硬性地将自己与孩子分开,这对孩子来说是一件难以接受的事情,所以致使很多幼儿在睡前处于恐惧不安的状态中,久而久之就会患上恋物癖,例如,必须抱着母亲的衣服才能入睡。如果父母与孩子分离时能够安抚好他们,比如在孩子床前多陪伴他们一会儿,给他们读童话故事或是唱首摇篮曲等,在孩子睡着后再离开,就会让其摆脱对某种物品的依恋,从而走出“恋物癖”的怪圈。
2.心理治疗。当恋物癖患者对某种物品产生冲动时,不妨给自己一个强烈的刺激,比如在手腕上随时戴一个橡皮圈,产生冲动时就用其弹击手腕,让自己感到疼痛,从而控制欲念,直到这种现象消失为止。另外,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全面地了解恋物癖,以对自己的病症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增强治疗的决心和信心,最终达到治愈的目的。
3.药物治疗。对于比较严重的恋物癖患者来说,在医生的建议下可以服用适量药物,以抑制性欲冲动。
异装癖:用衣服穿出另一种性别
叶子和男友是经朋友介绍认识的,刚开始见到对方时,叶子就心动了,因为他长得高大帅气,而且很有礼貌,对叶子也很温柔体贴,所以,见了几次面后,叶子便与他谈起了恋爱。可不承想,在他们相处一年半之后,叶子却发现了男友的特殊癖好。
有一次,叶子去男友的家中为他收拾房间,但在他的卧室中却发现很多女人的衣服,还有女性的化妆品。这让叶子大为生气,以为男友背着她与另外一个女生交往。于是,当男友回来的时候,她质问男友家中为何有女人的衣服。可谁知,男友见到那些女装,不仅没有东窗事发的紧张,而是眼睛发亮,温柔地拿起那些衣服说:“这些都是我的宝贝,当然会在我的家中出现了。”
说完,他直接将自己的男装脱了下来,换上那些女装,一边穿还一边对叶子说:“等我穿完了,你就会发现我的美。”然后,他自顾自在镜子前面美滋滋地穿着,而且脸上显现出一种强烈的满足感。这让叶子相当震惊,原来男友竟然有这种癖好。
之后,男友还会拿叶子的衣服来穿,即使穿上去极为不匹配,他却乐此不疲,感到很满足。不仅如此,有时候男友还会让叶子陪着他去买大码的女装,并声称要穿着这些衣服与叶子约会、看电影。这让叶子既感到难堪,又难以接受,但她不知道该怎么办,不知道如何才能帮助男友。
其实,叶子男友的这种行为属于异装癖。它又被称为异性装扮癖,是指通过穿异性服装而获得性兴奋的一种性变态形式。一般来说,患者都是异性恋,但有些同性恋也有异装癖,以男性为主。心理学家表示,异装癖患者往往是从青春期就开始喜欢穿异性的服装,起初,他们会在家中穿一两件异性的服装,并且会在镜子前自我欣赏,但后来逐渐会发展成穿着异性的服装大摇大摆地出入公众场合,并且有的衣服会比女性还要讲究,还会使用女性的化妆品等,从中获得满足感或是出现性冲动。
当然,女性也会患有异装癖,她们可能会觉得穿男装比较舒服,而且符合自己的个性,所以总是喜欢穿着男装。起初,她们会穿比较中性化的衣服,但后来就慢慢尝试穿男装。在此过程中,为了穿着更好看,她们开始出现束胸等行为,后来甚至会将头发剪成男士发型,此时的她们会非常讨厌女性的衣服。
不过,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女性比较喜欢穿男性服装,这并不能说明她们患有异装癖。如果达到束胸、剪男士发型、对女装心生抵触的程度,则是异装癖。
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对此,有心理学家总结出以下几个原因:
1.生理原因。有些异装癖患者因为自身先天生理缺陷或是后天机能的障碍,导致他们尝试扮演异性的角色,抑或是偶然受到了异性服装的视觉或是触觉的刺激,从而让其选择穿异性的服装,并从中获得身心的满足感和快感。
2.心理原因。有些异装癖患者会对两性关系产生害怕和担心的心理,所以他们如果不穿异性的服装就会出现性功能障碍。而通过异性的装扮则能缓解患者潜意识中对性活动的紧张、害怕情绪。
3.家庭原因。如果患者的父母本来想要女孩,结果却生了男孩,或是相反的情况,想要女孩却生了男孩。为了弥补内心的缺憾,他们会将孩子打扮成异性,并给孩子更多的关心和爱抚。另外,有些家长会受到封建迷信的影响,为了保护孩子的平安,特意将孩子打扮成异性的形象,并为其取异性的名字。比如叶子后来得知,男友之所以这样,就是因为他的父母喜欢女孩,结果却生了他们兄弟三人,所以他总是被父母当作女孩养,在他很小的时候,父母常常给他买女性的衣服。
4.不当的引导。有些父母认为女孩子比较温顺、听话,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拿邻居家的女孩子作为榜样来引导男孩。久而久之,导致孩子在青少年时期缺乏正常的社会交往,异性化的气质和性格也越来越明显。
一般来说,异装癖是不会危害社会或是其他人的,只是他们的行为有伤风化,而且对其自身心理也会产生不良的影响。所以,在儿童或是青少年时期,如果发现他们有异装癖时要及时地采取防范措施和治疗的方法,以控制和纠正其异常的行为。那么,具体方法有哪些呢?对此,有专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积极鼓励,及时治疗。如果患者是在儿童或是青少年时期出现了异装癖的症状,父母要及时地鼓励他们积极地参加集体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减少他们对性别期待的压力。如果情况比较严重,则及时带他们去治疗,才能控制病情的发展,从而改变其异常行为。
2.通过恋爱、结婚进行治疗。专家建议,当患者在成年后患有异装癖时,可以在恋人或是爱人的帮助下,控制和纠正他们的异常行为。比如通过鼓励、爱抚等方式帮助对方减轻、消除焦虑情绪,缓解压力,从而逐步克服性功能障碍。
3.厌恶治疗法。当患者穿着异性的服装时,专业人士可以给予他们疼痛性的刺激或心理打击,以让他们改变异常的行为。
恋童癖:行走在病与罪之间
2005年在美国上映的电影《水果硬糖》,讲述了艾伦·佩姬饰演的14岁的天才少女海莉对帕特里克·威尔森饰演的恋童者进行的一系列报复的故事。影片的海报相当扎眼,穿着红色连帽外套的小女孩孤零零地站在利器做成的陷阱中,就像是等待大灰狼进入圈套的小红帽。
14岁的少女海莉天真可爱,一副稚气未脱的样子,言语间却透露出精明。她在网上认识了一位中年摄影大叔杰夫,两人在网上约好在一家咖啡店见面。这位大叔虽然人到中年,但相当温柔体贴,见面后,他与海莉不断地暧昧互动着。随后,海莉主动提出去杰夫的家中,让其为她拍摄照片,杰夫非常开心,开车将她载到家中。
杰夫的家就是他的摄影工作室,房间内的设计和墙上的一些照片都让画面充斥着躁动的情绪。当杰夫递给海莉酒时,海莉却表示大人告诉她不能喝他人调制的饮品,并示意自己要亲手调制。随后,两个人边喝酒边愉快地聊天,聊着聊着,杰夫便晕睡了过去。
可是,当杰夫醒来的时候发现,他被绑在椅子上,而海莉则是有备而来,她是为朋友唐娜来报仇的,并且是来惩罚在网络上勾引未成年少女的恋童者!而杰夫的家中确实有很多未成年少女的照片,他不知该如何解释。接着,海莉找出越来越多他恋童的证据,可杰夫却矢口否认,并为了掩盖自己的罪行不断地进行反抗,可最终还是被海莉制服了。
当他再次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绑在桌子上,下体放着一袋冰块。这让杰夫相当恐惧,他意识到海莉的意图,于是他拼命地反抗。在反抗的同时,两个人开始斗智斗勇。最终,海莉一点点摧毁了杰夫的心理防线。
最后,海莉给杰夫两个选择:一个是自己在离开后报警揭发他;另一个则是他自杀,但她会将所有的证据都毁掉以保护他的名声。这让杰夫的内心濒临崩溃的边缘,可后来他再次逃脱了,跑到了楼顶。
于是,海莉拿着杰夫家中的枪追到了楼顶,并逼着他就范。同时,她还逼迫杰夫从楼顶跳下去,否则就会将所有的事情告诉他心爱的女友,并让她看到杰夫丑陋的一面。此时,杰夫的心理防线终于崩塌了,他不想在心爱的人面前暴露出自己肮脏丑恶的一面,所以他妥协了。
不过,电影在最后却留下了很大的疑问,比如海莉的好友唐娜为何会遭到奸杀?如何肯定杰夫就是凶手?不过,能够肯定的是,杰夫的确是一个恋童者,而他所犯下的罪行却让他不惜用生命来掩盖。
何谓恋童癖?它是指以儿童为对象而获得性满足的一种性变态。这种性变态行为的患者以男性居多,受害者大多是青春期的女孩或男孩,也有3岁以下的幼儿。恋童癖产生于19世纪末,是在西方的舆论中出现的。在中国,猥亵儿童罪是指猥亵不满14周岁的儿童的行为,其行为既可以是强制性的,也可以是非强制的。可是,很多中国家长对恋童癖问题的严重程度认识上有明显的不足,总是将其他成年人对孩子的过分关注和喜爱当成是善意的、无害的,从而为恋童者提供了有利的作恶条件。
在中国古代,娈童则是恋童癖与同性恋的结合,而且恋童者大多数是男性。特别是在明朝、清朝,都有比较出名的“象姑馆”,这里的少年大都是家境贫困而在此当“男妓”,以供恋童者玩乐。古代有很多文人都有这种怪癖,比如明末清初散文家张岱称自己“好美婢娈童”、纪晓岚也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记载了很多关于恋童的故事。
一般来说,恋童癖患者对性成熟的人不感兴趣,只会对儿童有兴趣,并以满足性欲为目的。他们追求的是心理上的性满足和性快感,所以他们常常通过窥视或是玩弄儿童的生殖器以获得性满足。不过,随着接触的次数越来越多,心理满足就会演变成生理满足,即表现出性交要求、折磨儿童等。
另外,在恋童癖患者中,既有同性恋的倾向,也有异性恋的倾向,不过,他们两者存在很多区别。一般来说,有同性恋倾向的患者大多是已婚的,他们往往喜欢年龄更大一些的对象,比如12~14岁左右的孩子;而异性恋倾向的患者,则更喜欢7~10岁的儿童。
心理学家经过研究发现,男性恋童癖患者大多是在30岁以上,并且对成年人缺乏兴趣,他们的婚姻和性关系也存在问题,比如性生活常常感到沮丧、忧虑,无法得到性快感,这可能是恋童癖行为发生的主要动机。因为在与儿童发生性关系时,他们往往处在“主导”“控制”的地位,会从中获得安全感和满足感。
恋童癖是如何产生呢?对此,有专家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
1.心理原因。一般来说,留恋童年时代,关注儿童、喜欢儿童,这本是一种正常而普遍的行为,其心理也是无可厚非。不过,如果这种行为和心理超过一定的限度,成为一种观念固定在大脑中,并控制人的行为,则成了恋童癖患者。
2.家庭原因。由于家庭失和,夫妻感情不和,导致他们对成年人不感兴趣,转而将儿童当成性对象。
3.性格原因。有些人的性格胆怯、懦弱,缺乏处理危机的能力,当遇到意外情况、受到打击时,比如发现妻子出轨时却不敢面对现实,而是希望能够回到童年,从而将心思放到小女孩身上,将小女孩幻想成两种形象:恋人和母亲。
4.社会原因。有些人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因为不擅长处理人际关系或是在与成年人打交道时受挫,便会感到紧张、恐惧,认为与成年人交往太费心思,而与儿童交往却相当容易。久而久之,就会对人际关系产生厌倦,而将兴趣转移到儿童的身上。
另外,有些人在青春期对异性产生好感时会被家长或是老师禁止或打压,导致他们在成年后无法正常与同龄的异性交往,从而让他们对儿童产生性幻想。
除了以上这些原因外,有些人会因为智能发育迟缓、残疾等原因而无法正常接触成年女性或是接触的机会比较少,就会将满足性欲的对象转向儿童。
虽然说恋童癖本身不属于性犯罪,但如果这类人对儿童实施了性侵害,法律为了保障儿童的身心健康,一般会根据受害对象的年龄和性别给罪犯不同程度的法律惩处。
另外,恋童癖患者可以进行针对性的治疗。最常用的就是厌恶疗法,即当患者接触儿童或是儿童模型时,便给他们造成身心痛苦的刺激,比如橡皮圈刺激、电疗刺激等,以破坏他们的病理条件反射。在多次强化下,让其逐渐改变恋童癖的行为模式。如果情况较为严重,则需通过药物治疗。
偷窥癖:躲藏在他人背后的眼睛
小罗是一个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主动与人交往。不过,在他毕业之后靠着自己的不断学习和打拼,现如今是某IT公司的主管。在外人看来,小罗是在事业上是比较成功的,年纪轻轻就坐上了主管的位置,而且还是自己喜欢的专业。可是,每次有同学给他介绍女朋友时,都会以失败告终。这让为他介绍女友的同学很纳闷:难道是因为小罗太过内向的缘故吗?
其实,很多人都不知小罗还有一个特殊的癖好。由于小罗精通电脑,公司在装摄像头时便将这件事交给他,不承想他竟然利用这个便利在女卫生间和更衣室装上隐蔽的摄像头,并通过自己的电脑观察女卫生间和更衣室的一举一动。起初,他只在下班的时间偷偷观看,后来发展成即使在上班时间他也会看。每次观看时,他都会获得极大的满足感和快感。
一段时间后,小罗的工作效率和业绩开始明显下降,而且他的精神也变得很不好。起初,领导以为小罗生病了,还让他去医院检查一下。可后来有一次因为看视频看得太入神,领导去找他时他竟然没有觉察到,此时领导才知道他的这个怪癖。
小罗的这件事被传开后,同事以及认识他的人都称他是“变态”,公司也因此将其辞掉。当警方对小罗进行教育时他却表示,自己根本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总是喜欢偷偷地看女生换衣服。
其实,小罗的行为属于偷窥癖。所谓的偷窥癖是指有偷窥行为或是体验过偷窥的冲动,偷看他人的生活隐私,比如更衣、沐浴、性生活等,以满足自己的欲望和获得性兴奋。有研究显示,很多偷窥者都不会结婚,而且缺乏社交能力,与异性很难建立正常的两性关系。一般来说,他们偷窥的方式有很多:当偷窥者在很远的距离时,他们会通过望远镜、摄像机等器材进行偷窥;如果距离比较近,他们就会在试衣间或是卫生间这种地方进行偷窥。
有专家表示,很多偷窥者在窥视到自己想看的东西后,就会出现一系列的幻想或是有手淫的行为。而大多数成年的偷窥者的行为有以下几种特征:
1.偷窥的动机是出于追求一种心理刺激。他们对公开的、公众的异性暴露并没有很大的兴趣,而是喜欢那种偷窥的刺激,偷窥时压力越大,越能让他们获得满足感和快感。同时,还会伴有手淫的行为,以发泄自己的性欲。
2.偷窥的手段很隐蔽。有的偷窥者会在门缝中偷看或是在墙上挖一个小洞,抑或是在晚上从阳台、树上等高处偷看。有的偷窥者还会借助望远镜、摄像机等进行偷窥,更有甚者会装扮成女性,进到女浴室或女厕所偷窥。
3.偷窥者的自控力比较差。很多偷窥患者也可能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不对的,但无法控制自己,他们总是处于一种欲罢不能的痛苦处境中。
4.偷窥者的社交能力差。大多数偷窥者的人格不是很健全,而且性格比较内向、孤僻,缺乏与异性交往的能力,或是在婚姻上不成功。比如,案例中的小罗就是属于这类人,他的性格比较内向、孤僻,社交能力比较差。
是什么原因导致偷窥癖的产生呢?有专家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
1.童年时受到不良影响或经历。有专家研究发现,大多数偷窥者在童年时期都遇到不良的视觉性诱惑或是不良的影响,抑或是不良的性经历,导致他们的性心理发育受阻。比如在幼年时看到母亲的裸体或是在青春期看到异性的裸体、情色刊物等。
2.受到色情文化的影响。色情文化对偷窥者往往造成很大的影响,从而在感官上刺激他们。对于自制力很差的人来说,是很容易陷入性变态泥沼中的。
3.习惯所致。正所谓习惯成自然,特别是坏习惯,如果偷窥者在尝试一两次后就渐渐上瘾,自然,这种偷窥习惯也就很快成型了。
虽然偷窥癖并没有什么危险性,但对于偷窥者来说,他们可能会采取某种激烈的手段来达到目的,从而有可能伤害被侵犯的对象。另外,由于他们总是沉溺于这种不良行为,也会对其正常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影响,对自我也是一种伤害。那么,有什么具体的方法可以治疗偷窥癖呢?对此,有专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行为矫正法。这种方法是一种比较富于强制性的手段,尤其是对于那些无法控制自己行为的偷窥者来说,是比较实用的。比如厌恶疗法,即给予他们疼痛性的刺激或是心理打击,以让他们消除那些异常的行为。
2.性教育和性治疗。从偷窥癖形成的原因来看,大多数患者往往与自己的幼年经历有关,比如缺乏性知识,并且受到色情文化的影响。所以,在青少年时期,应该对他们进行科学的性教育,以防止偷窥癖的产生或是在偷窥癖形成的早期阶段及时进行控制。
如果偷窥者是成年人,则对他们进行性治疗,即重建他们的性行为模式,通过正常的恋爱、结婚来建立和谐的性关系。这对他们的偷窥行为可以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从而将其转化为潜在的偷窥者或是基本能够痊愈。
3.及时咨询专业人士。患者应该及时咨询心理医生,并与其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而医生则在精神上给予患者一定的理解和支持,以帮助他们建立治疗的信心,调动其治疗的积极性。
露阴癖:用裸露来满足自己
周五,肖娜由于工作繁忙,所以在公司加班到了晚上9点才离开。在回家的路上,她总是会经过一个没有路灯且比较偏僻的胡同。之前因为下班早,所以肖娜在经过胡同时并没有感到害怕,而今天由于加班晚归的原因,在经过回家的必经之路时一直觉得心慌。于是,她一边往前走,一边准备将手机的音乐打开,以缓解内心的恐惧。
当肖娜走进胡同时,她隐约听到对面传来脚步声,还伴随着一阵阵低沉的“嗡嗡”声。起初,肖娜以为是过路的行人,她顿时感到不那么害怕了,所以也就没有将音乐打开,而是准备快步走出这段偏僻的路。
可是,当她终于快走到胡同尽头时,一个穿着风衣的男子突然出现在她面前,只见男子把衣服敞开,并快速地褪下裤子,露出自己的下体。肖娜吓得“哇哇”大叫,急忙用手捂住眼睛。那个男子看到肖娜的反应,感到非常兴奋和满足,而后他又快速地提起裤子跑开了。
惊魂未定的肖娜吓得脚都迈不动了,蹲在地上哭了起来。从那以后,肖娜再也不敢独自一人晚上出行了,也不敢在偏僻的地方行走了,以免再遇到之前那个变态。
其实,案例中那个男子的行为就属于露阴癖,也被称为“阴部暴露症”,它是性变态的一种。一般来说,露阴癖患者习惯在不适当的环境中对异性公开露出自己的生殖器,以引起对方的紧张性情绪反应,从而获得满足感或快感,但不会对对方有进一步的性行为,这种行为属于一种性偏离现象。露阴癖大多发生在男性身上,并且是以未婚的男性居多,其年龄大概在25~35岁之间。如果是在人的晚年发生这种行为,则预示患者有重性精神病或器质性损害。
经过研究发现,露阴的对象大都是不认识的年轻异性,暴露的程度也不一样,男性患者往往会露出自己的生殖器,而女性则是露出乳房,很少会有裸露全身的。心理学家表示,患有露阴癖的人与精神病往往不同,他们知道自己的行为和症状是不正常的,却无法克服。很多患者虽然在暴露时获得了心理上的满足,但在事后会感到非常后悔。
比如,案例中的男子后来在其他地方“表演”时,被几个行人扭送到了派出所。当警察对男子进行教育时,他相当懊恼,声称被他人当成“流氓”抓起来让他感到非常羞愧,也很后悔那样做,但他又难以控制自己,总是冲动战胜理智。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事例屡见不鲜:在南昌某校园的公交站附近经常会有露阴癖男子出现,让女学生都不敢单独出行;在太原某辆公交车上惊现“露阴癖”变态男,司机提醒女性乘客在乘车时要多加小心;重庆某公园附近有个露阴癖男子时常开车追着女性跑……
露阴癖是如何形成的呢?有专家分析,这可能与幼年性经历有关。在幼年时期,患者可能与同性或是异性互相触摸生殖器玩乐,抑或是经常性裸体,并在成年人面前炫耀生殖器等性经历让他们难以忘记。在成年后,由于受到某些精神创伤或是性压抑,抑或是个性比较内向、拘谨,使他们无法合理地排解这些烦恼,患者就会不自觉地通过幼年的方式来进行宣泄。
另外,有些父母和学校的思想观念较为封建,他们将性教育作为禁区,总是采用掩耳盗铃的方式对待青少年的性问题,从而导致他们出现这种性变态。
露阴癖不仅是一种心理疾病,还会对他人造成伤害,并给社会带来混乱,而当事人也会受到周围人的谴责和鄙视,导致他们的内心相当痛苦。因此,对露阴癖的预防要重于治疗。那么,具体有什么方法呢?对此,有专家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从幼年开始预防。这就要求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得当,不要鼓励或是纵容他们在异性或是同性面前裸体。同时,让他们正确认识性行为,让其性心理日渐成熟起来,从而逐渐矫正性变态行为。
2.找出露阴癖的根源。可以引导患者回忆幼年时的相关经历,以此寻找露阴癖产生的根源,并且由浅入深地给他们分析其行为的危害以及产生的机理,从而让患者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儿童时期性游戏行为的再现。
3.采用厌恶疗法进行治疗。在诱导患者想象自己的露阴行为时,给予患者厌恶刺激,比如用电流或是橡皮圈来刺激手腕、皮肤或是肌肉,注射催吐剂让其呕吐,以破坏他们的病理条件反射,对其进行负强化抑制,直到已建立的条件反射逐渐消退。
受虐癖:越被鞭打越快乐
戴明是一个典型的富二代,他的父亲是一家大企业的老总,他每次出行都是豪车接送,而且出入的地方也相当高级。虽然顶着富二代的光环,但戴明并不是那种花花公子,他是名校毕业的高才生,做事情也很有想法。因此,父亲对他青睐有加,准备将公司交给他打理。不仅如此,戴明还有一个知书达理的女友,与他是同一所学校毕业的。在外人看来,戴明的人生简直是完美的,但没过多久,随着女友与他深入交往,渐渐发现了他不为人知的一面。
有一次,戴明载着女友回家与父亲一起吃饭,在吃完饭后,他带着女友在家中四处参观。正参观时,戴明接到一个电话便出去了,示意女友随便看看。后来,女友走进戴明的房间时,发现他的卧室里面有很多皮鞭、绳索、手铐等物品,这让女友有些惊讶,但她在震惊之后意识到,原来男友有特殊的癖好。女友知道戴明的自尊心比较强,便没有当众询问他。
后来,当戴明与女友发生亲密关系时,他会让女友先将自己绑起来,并用皮鞭抽打自己。如果女友抽打得比较轻,戴明就会大喊:“请尽情地、狠狠地抽打我!”只有女友抽打得很重时,戴明才会感到满足,才能享受那份快感。
一段时间后,女友感到与戴明相处非常累,但她又不想提出分手,更不知道如何帮助戴明。这让她进退两难。
其实,案例中戴明的行为就属于受虐癖,即自愿遭受他人的鞭打、捆绑等虐待,以让自己获得性兴奋和性快感的行为。它属于性变态的一种,通过自虐或是被他人虐待等方式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受虐癖患者的这种需求并不会危害他人和社会,而是通过接受伤害来获得扭曲的性满足。对此,有心理学家表示,受虐者可能有一种受难崇高的心理需求,更可能是一种人格偏好。
从广义上来看,男性和女性都有受虐的需求。受虐可以被看成是一种肌体上的紧张。很多受虐癖患者之所以会用铁链绑住自己,并用绳索套着自己的脖颈才会获得快感和满足,是因为他们总是怀疑自己的性欲能力,处于嫌弃自我、内心软弱的状态,才迫不得已借助外力来让自己变得兴奋。一般来说,患者常常会通过被殴打、被羞辱等受尽折磨的方式来激发自己反复的性唤起。
专家分析,大多数受虐癖患者对正常的性活动没有什么要求,甚至会产生恐惧感,而他们的变态行为往往具有强迫性和反复性,其自我控制和自我保护能力也比较差,但并不是经常发作。那么,受虐癖是如何产生的呢?有专家分析有以下几点原因:
1.心理原因。对于性心理障碍的患者来说,他们常常有不同程度的人格缺陷,比如强迫型人格,也被称为执拗型人格,做人做事比较刻板、固执,总是循规蹈矩,墨守成规;不管做什么都没有自信,而且工作过于谨慎。这些特征会导致他们产生焦虑、抑郁等反应,从而形成性变态。
2.先天基因的影响。医学研究表示,Y染色体对暴力会产生促进的作用,而暴力则分为施暴和受虐,这也正说明男性施虐和受虐的倾向要高于女性。
另外,很多男性承担着独立、个人成就感等沉重的压力,导致他们肩负重担,所以受虐行为能够帮助他们从角色责任中逃离出来,这就解释了男性为何比女性更易患有受虐癖。有专家表示,焦虑感和恐惧感都是产生虐恋的重要原因。
3.社会和环境原因。一般来说,反常的变态性行为是不合理的社会强制和压抑所造成的性心理冲突的后果,所以它属于一种复杂的社会问题。正如弗洛伊德所言:“变态的性行为就是幼儿的性行为。”在成年后,当性欲受到社会和环境的制约或是个人人格的缺陷限制而无法合理宣泄时,就会退到幼年时期,并以幼儿释放性欲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成为性变态。
心理学专家指出,很多受虐癖患者是在扭曲的性冲动支配下,并在特定的情境下突然付诸行动,他们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事后又会相当懊悔。有的患者会强烈要求进行治疗,以摆脱自己的痛苦状态,但有的患者却不认为自己是病态的行为。那么,受虐癖患者如何治疗呢?具体的方法有哪些呢?对此,有专家建议不妨采用脱敏疗法进行治疗。
很多受虐癖患者的心理根源往往与幼时第一次性唤起的刺激物存在关联,所以,找出最初的刺激物是相当重要的。有心理学专家表示,受虐癖患者的性高潮是最早进入记忆的刺激物显现后才出现的,而真实的性关系刺激力量往往会显得不足。所以,模拟的幻想物往往是主要的性刺激来源。因此,采用脱敏疗法会起到一定的效用。
用幻想代替受虐刺激物,比如,受虐癖患者原来要求伴侣用牙齿咬自己才会有快感,现在可以想象伴侣在用牙齿咬自己时的深切疼痛感;逐渐减少受虐行为的刺激量,比如受虐癖患者原来要求伴侣勒住或是卡住自己的脖子才会产生满足感和快感,现如今可以慢慢降低力度、加强想象来获得同样的体验,最终取消这种刺激。
另外,将刺激与被刺激的行为变成情感性的言语表达出来。性心理治疗的原则之一就是发泄原始的欲望,而不是压抑自己。受虐癖患者可以尽情地接受虐待的感受,抒发想象中的呻吟等自我的声音、言辞反应。如果能够取得与受虐相似的兴奋效果,则会逐渐克服这种性心理障碍。
摩擦癖:行走的“公交痴汉”
小琪是一名上班族,年轻漂亮的她很受同事的欢迎,再加上平时喜欢打扮,这使小琪看起来更加动人。不过,最让小琪讨厌的就是挤公交、地铁了。特别是在夏季,由于天气比较热,而在拥挤的车厢中,肩碰着肩、背对着背,更是让人感到燥热难耐。
有一天,小琪下班准备坐公交车回家,由于正值高峰期,车厢中满满都是人,她上车后特意找了一个没有那么拥挤的地方。为了打发这段无聊而又沉闷的时间,她拿出耳机和手机,在那个角落中看电视剧。
正当小琪看得起劲时,她突然感到有点不对劲儿,她感觉右边有人紧贴着她来回蹭。起初,她以为是车厢太过拥挤,避免不了会被蹭着、挤着,所以并没有在意。可后来,她才发现有异常,因为那个男子从上车到现在一直都在自己后面,而且他根本没有下车的意思。
小琪本不想招惹他,正好当时有人下车,她便换了一下位置,以避开那个男子。可不承想,过一会儿,那个男子又贴了过来,在小琪后面磨蹭着。这让小琪再也忍不住了,她立刻高声说道:“大家快来抓住这个变态,他竟在公众场合公然对我性骚扰。”站在小琪附近还有几个男乘客,听到小琪这样说,立刻将那名男子抓住。
后来,他们几个人将那名男子送到派出所。经警方调查发现,这名男子其实是一个惯犯,经常在这一带的公交车上对异性进行性骚扰。可是,虽然警方对其多次教育,但他还是克制不住自己的行为。
其实,案例中男子的行为就属于摩擦癖,又被称为挨擦癖,是指在拥挤的场所中故意摩擦异性,甚至会用自己的生殖器官去碰撞女性的身体,还伴有射精或手淫等行为,以达到自己的性满足的一种性变态。一般来说,患有这种性变态的患者主要是男性,他们通常会在拥挤的场合进行这种行为,所以也被称为“挤恋”。
从精神病学的角度来看,摩擦癖是一种性欲倒错障碍,这类患者无法从正常的性活动中获得满足和快感,所以他们会通过在公众场合对异性摩擦而获得满足。在临床上,患者在发生这种行为时往往会出现主观上的痛苦,他们也想进行改变,但很难克制。比如,案例中对小琪实施性骚扰的男子在被送到警局后,他也深感惭愧、懊悔,却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
专家经过分析发现,对于这类性变态患者来说,他们具有以下几种症状:
1.有计划、有目标。患者在实施摩擦癖行为时具有计划性和目标性。比如,在作案前,他们会对自己的衣着、面部等进行修饰;多以年轻并长相不错的异性作为实施对象,并且是不认识的女性;大多选择拥挤的地方,如公交车、地铁、商场等。
2.患者进行摩擦的部位一般是生殖器区或是手、手臂等,抑或是其他部位。大多数情况下,患者会隔着衣服进行摩擦。
3.当被摩擦的对象有明显的反应时,他们往往会停止相关行为,并会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可如果对方默许或是避开,他们就会继续自己的行为。另外,患者在实施这种行为时会出现性高潮,即有射精的表现。
4.患者有反复发作的情况。不过,他们很难从中吸取教训,因为他们总是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
摩擦癖是如何形成的呢?目前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不过,有专家总结出以下两种原因:
1.家庭原因。很多患者在幼时都生活在性封闭的家庭环境中,从而导致他们有着性压抑的经历。如果是男性患者,他可能从小就生活在只有母亲的单亲家庭中,并且受到母亲的严格教育。父母不幸的婚姻使其性情变得异常孤僻,不愿意与同龄女性接触,而且对性生活很反感。在成年后,虽然他们智力健全,但依然不愿与异性接触。会在公交车等拥挤的场所对陌生的异性进行摩擦,从而获得兴奋和快感,从而成为摩擦癖者。
2.偶然的原因。对于大多数摩擦癖患者来说,他们在幼时或是青少年时期的性心理发育受阻,当性快感体验与异性身体接触偶然地结合后,以条件反射的机制形成固定的联系。在其成年后,他们依然会通过这种行为来获得满足感和快感,从而发展成摩擦癖者。
不过,摩擦癖患者与现如今社会上的“顶族”是不同的。所谓的“顶族”是指那些热衷于在公交车或是地铁上趁着拥挤对身边的女性乘客进行性骚扰行为的人。这个群体的行为是可以控制的,但他们经常洋洋自得地在网上炫耀其“战绩”,助长了恶性的性骚扰行为。对此,专家认为这并不是需要矫正的摩擦癖,而是道德败坏的行为。因此,各地警方正在采取措施大力惩治这些“顶族”。
对于摩擦癖患者来说,这种精神障碍往往会令他们感到很痛苦,而且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从而做出违法的举动。那么,患者如何进行治疗呢?对此,有专家建议主要采用心理治疗的方法,具体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支持疗法。在患者进行心理咨询时,专业人员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并在精神上给予对方关心和支持,让其建立治愈的信心,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另外,在治疗的过程中,专业人员还要与患者一起讨论摩擦癖的本质和特点以及治疗方法,从而更好地辅助治疗,以帮助患者更快地恢复。
2.认知领悟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先引导他们回忆其成长过程,尤其是幼年时的性经历,从中找出导致摩擦癖行为产生的根源,并向患者进行解释和分析,告诉对方这是一种儿童式的行为,不能用这种方式来宣泄成年人的性欲。在此过程中,让患者对自己的病症有一个清楚而正确的认识,从而努力克服。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厌恶疗法、药物疗法等进行治疗。
慕残癖:与众不同的爱恋
小媛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子,不仅长相好,而且做事能力也很强,现如今是某公司的部门主管。长相甜美的她身边不乏追求者,也有很多朋友和同事给她介绍男友,她却没有看上任何人,这让很多人都以为小媛的眼光太高了。其实,并不是小媛的眼光太高,而是她有一个特殊的癖好——喜欢残疾人。
在她十几岁的时候就有这种倾向了,当时,她看到邻居家的一个年轻而帅气的男性亲戚拄着拐杖向邻居告别,这让小媛产生了莫名的喜欢。从那之后,她非常喜欢关注残疾人的相关资料,常常在网上搜集关于残疾人的图片、视频等。不仅如此,随着年龄的逐渐增长,喜欢写作的小媛开始在网上写关于残疾人的小说。
虽然身边的人不断地给小媛介绍帅气多金的男生,但她一个也没有看上,而是喜欢上双腿残疾、长相尚可的小丁。当时,小媛与朋友一起去医院探望病人,当她看到病房中的小丁拄着拐杖与其他人风趣地交谈时,她顿时喜欢上了对方。从那之后,她经常会去看小丁。
没过多久,小媛就主动向小丁表白了,这让小丁感到非常吃惊,他以为小媛在开玩笑。但后来小媛多次真心诚意地向他表白后,他才信以为真。当小媛与小丁的恋情被小媛的父母知道后,她的父母极力反对,并对小媛厉声说:“如果你真的与那个残疾人在一起,我们就不认你这个女儿。”
可即使如此,小媛依然选择与小丁在一起,并且在医院附近租了一间房子,以方便照顾小丁。只有在与小丁相处并细心照顾对方时,小媛才感到很舒心、很快乐。
其实,小媛的这种情况就属于慕残癖,是对理想型的残疾人产生一种爱慕的心理,也是对异性身体的一种特殊审美观念。在当前社会,虽然主流审美观念是四肢健全的,慕残者却认为残障的身体同样也是美的,而且更胜一筹。
不过,慕残者并不是对所有残疾人都会产生性冲动,而是对自己所喜欢的类型才会有性冲动,比如外貌、内涵等。这对慕残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普通人选择伴侣那样。所以,一般来说,残疾人中的高富帅是很容易受到慕残者的喜欢和追捧的,而“矮矬穷”自然也是无人问津。
有心理学家表示,慕残者的思维、行为与正常人无异,唯一与普通人不同的是——喜欢残疾人。他们之所以会这样,可能是通过照顾、爱护残疾人来满足他们未被满足的爱和关心的需要。
有调查发现,在中国有很多慕残者,他们往往会在网上以虚拟的身份进行交流,可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却会极力压抑自己的情感。对于大多数慕残者来说,他们极其讨厌那些歧视残疾人的人。不过,在网络上,由于一些慕残者发表的言论过于露骨或是过度表达对残疾人的爱慕,让很多残疾人对这个群体产生厌恶的心理或是引起他们的恐惧和不安。因此,有些残疾人会认为慕残者比较“可耻”“变态”。
一般来说,慕残者在少年时便会出现对残疾人感兴趣的倾向。他们经常会在网上搜寻有关残疾人的图片、视频等。另外,还有很多慕残者会开设相关论坛,以让更多的慕残者在此交流或是发表所撰写的慕残小说。
不过,慕残癖与截肢癖是有区别的。在1977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精神病学家约翰·莫尼在界定截肢癖概念时,就非常慎重地将慕残癖与截肢癖区别开。截肢癖是一种希望截肢的倾向,他们往往对自我不满,想要成为肢体残缺的人;而慕残癖则是对爱慕的残疾人产生性冲动,他们喜欢的是肢体残缺的人。
对于截肢癖者来说,他们往往认为“四肢健全的身体才是不完整的”。虽然有的患者在生理上并没有什么疾病,而且站在医学角度上也不需要截肢,但他们想将自己的腿截掉。有的患者被截肢后在接受采访时声称“终于把腿给截了,现在特别快乐”。
正常人很难想象,可这种事情却真实发生过:1998年5月,一名79岁的纽约男子为了截掉自己的腿,竟然跑到墨西哥黑市花了1万美元截肢,可后来却因为坏疽而死在一家旅馆中;1999年10月,一名精神正常的密尔沃基男子用自制的断头台切掉了自己的胳膊;同月,一名加州的法律调查员去医院要求截肢,但遭到了拒绝,于是她将自己的双腿用止血带扎紧,然后将其放入冰中,以让双腿坏死,达到非要截肢不可的地步,但后来因为晕了过去而放弃,现如今她声称自己有可能会卧轨或是用霰弹枪将自己的腿打断。
对此,有专家经过研究表示,这表明截肢癖者可能并不是精神有问题,而是有生物学根源的神经生理问题。
不过,关于慕残癖和截肢癖的划定还存在很多争议,有的专家学者将两者划定为性反常行为和性心理障碍;但有的专家却认为,慕残癖是属于性反常行为,但截肢癖不是。
在网上,慕残者往往被称为“热衷者”,而截肢癖则被称为“欲达目的者”。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被称为“装扮者”,即他们没有残疾,但会在公众场合拄着拐杖、坐着轮椅等,以获得残疾的感觉。
针对此类人群,建议及时看心理医生,以获得专业的心理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