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报社记者卧底采访 “黑心豆制品”浮出水面
张康是一家报社记者,他的采访总是捕捉热点信息,实地调研,深入挖掘事实真相。他踏实稳健的工作作风得到单位上下的一致称赞,他对报道一些黑心厂家或者企业的违法经营行为从不退缩,经常卧底深入内部获得第一手资料。而且有时候为了赶稿子,他常常加班到凌晨,很有“拼命三郎”的架势,报社里大家为他取了个亲切的称号“张三郎”。
但是他的妻子于丽说起张康来,他的形象可就没这么好了。确实,张康对她是有很多歉疚的。当初丽刚怀孕的几个月,妊娠反应很厉害,什么都吃不下,不能进厨房,闻到饭的味道就想吐,只有张康做的几道拿手小菜才能让她有一点食欲。张康答应她说要每天回来给她做饭吃,可张康做了几天之后,就接到一个紧急任务,要去外地做一个调研。张康心里很为难,他多么想照顾自己的妻子,于丽吃不下饭,他心里很是心疼,可是报社里交给他这紧急任务,他真的没法说“不”。以后一定好好地弥补她和孩子,张康在心里下定决心,就这样带着对妻子的不舍和内疚,张康出差了。
“张康这人,简直让他气死了。整天还知道这个家吗,孩子也不管,简直就是一甩手掌柜,整天工作、工作,干脆住在单位算了。”于丽逢人说起来,就是噼里啪啦这一套,仿佛她对张康有多大的怨气。其实熟悉她的人都知道,张康自己也知道,她可真是个贤内助,有时候太忙了嘴上抱怨抱怨,可行动上她是说一不二地支持张康的工作。于丽在一家公司做财务工作,她是典型的女强人,自己的工作做得一丝不苟,回家后又把家务做得妥妥帖帖,对张康和孩子也是照顾得无微不至。张康的工作做得好,于丽心里是很骄傲的。每次看到张康发的报道在报纸上出现的时候,她都会把报纸收藏起来,时不时地找出来翻看一下,总是有一种自豪的感觉。
他们的孩子豆豆四岁了,非常活泼可爱,张康总是亲切地叫他“张小豆”。豆豆喜欢吃的东西就跟他的名字一样,他很喜欢喝豆浆,吃豆类制品。因为豆制品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儿子又爱吃,家里的餐桌上就经常少不了这一道菜。于丽最喜欢做的就是鲫鱼豆腐汤,张康也总感觉,上班一天累了的时候回来喝一碗于丽做的汤就立即恢复活力了。
一天早上,张康正吃着早饭,于丽对他说:“我昨天听隔壁刘阿姨说,她家里的一个亲戚以前是做豆制品的,他对刘阿姨说,买豆制品一定要谨慎,现在有很多豆制品都是在脏乱差的场所里制作出来的,听刘阿姨描述的,我真是恶心得吃不下了。”张康问于丽,那些生产豆腐的场所都在哪里?于丽说:“都是些地下作坊、小工厂吧,在暗处做着违法的生意,那些制作豆制品的人从来不吃自己生产的产品。有黑作坊将生产的豆腐送进超市,甚至在有的学校,师生们食用的也是‘来历不明’的豆制品。”张康那种记者的职业敏感促使他立即开始思考,这可能是一个新闻点,现在政府非常重视食品安全,豆制品是百姓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如果一些“来历不明”的豆制品混杂其中,是对消费者身体健康的极大损害。张康决定去挖掘真相,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捍卫和保护百姓入口食品的安全。
来到报社以后,张康就带领自己的两个“徒弟”——两个新人记者小袁和小张开了一个讨论会。张康制定了一个方案,大家先搜集一下相关新闻报道,看有没有进一步的线索,找到线索以后就开始实地卧底采访。
不查不要紧,小袁一查发现豆制品行业的一些黑心作坊有很多不为外人所知的黑幕。据一些业内人士介绍,黑心作坊制作豆制品的招数千奇百怪。有的为了让豆腐色泽金黄、外观油润发亮,制作时加入硼砂;有的生产素鸡和豆腐干时用碳酸钠起凝固、漂白作用;有的豆腐磨浆时掺入淀粉提高产出率……一些小作坊产品还加入“吊白块”。“吊白块”对人体的肺、肝脏和肾脏损害极大,国家明文规定严禁在食品加工中使用。据悉,“吊白块”具有增白、保鲜、提高韧性的作用,加入后可使豆制品不易煮烂,口感好,此外它还有凝固蛋白的作用,加入后可使豆制品产出率增加10%左右。而且一些地下作坊的老板将他们生产的豆制品送进超市,混在放心豆制品中销售,一般市民根本无从发现。
小袁和小张看后感到义愤填膺,一些黑心作坊就为了自己那点蝇头小利,昧着良心把一些不能加的东西都敢加到食品制作过程中,他们把查到的资料形成一份简明的报告交给张康看。张康看过以后,感觉心情很沉重,豆腐制品是百姓日常食用的食品,不知道自己每天吃的豆腐是不是在这样的环境中用这些材料制作出来的,想着爱吃豆制品的活泼可爱的小豆豆,张康感到心痛,更对那些昧着良心黑心生产的厂家感到愤怒。就像几年前安徽阜阳“毒奶粉”事件中那些可怜的营养不良的“大头娃娃”,本是鲜花般娇嫩的幼小生命,却因为食品安全问题而受到毒害。一定要保证餐桌上食品的安全,一定不能让公众吃这种黑心厂家生产的工业添加剂豆腐,张康在心里下定决心。事不宜迟,他们决定第二天就出发,到周边的一个城中村唐家庄(化名)去亲自探寻真相。
张康带领小张和小袁来到村里后,询问一个路上的大伯:“大伯,我们是要来联系卖家收豆腐的,哪里有卖豆腐的啊?”大伯向前面指了指说,往前一直走,向右拐,再一直走,向左拐,有好几家。张康他们并没有听得很明白,就往前先走着再说,左拐右拐了几处,来到几处小作坊前,这应该就是了。
见作坊前有人,张康便上去搭讪,张康模仿着当地的口音,把眼镜摘了,头梳得锃亮,尽量让自己看上去像个经商的:“你好,请问你贵姓啊,你这里是豆制品作坊吗?我想收购一批豆腐和豆皮。如果合作愉快,我们可以建立个长期的合作关系。”被问的人打量着张康说:“我免贵姓王,要收购可以啊,你想要多少呢?”其实张康也知道,如果是黑心作坊,都有自己的长期固定的秘密的进货和销售渠道,有陌生人来问,他们是很警觉的,会盘问很多,因为他们也害怕是记者或者执法人员。但是他很想实地考察,进去掌握第一手资料,所以只能多做沟通来尽量获得机会。张康说:“我能先进去看一下你的豆腐质量都怎么样吗?”那位王姓村民说:“我们的生产作坊是不对外公开的,你放心豆腐质量保证没问题,我们这每天出货量很大,附近的菜场,超市有很多都从我们这进货。”张康坚持说要去看看,他说担心如果这里的产品产量不够,影响了自己的销售怎么办?王姓村民说:“你放心,我们都很规范的,都要签合同的,如果我们不能按时按量交货,是要付违约金的。”
张康没有再坚持,他在这附近的厂区走了一圈,里面有近10家小作坊。透过虚掩的大门看到,里面摆放着各种机器设备以及黄豆等原材料。在其中一家作坊里,工人在紧张地制作豆制品,热气腾腾的豆腐摆在院外,地上污水横流。
随后,小张将该情况通报给这个区的食品安全办公室,有关负责人随即组织了质监、工商等部门的执法人员前来查处。就在执法人员赶到前,小作坊收起晾晒的豆制品,锁上大门,工人们惊慌地四处逃散。执法人员冲进一家小作坊,10多平方米的小房间里散发着一股霉味,各种原料和产品随意扔弃。狭小的空间里,做豆腐用的粉碎机、盛豆浆的瓦缸、塑料桶堆放在地上,大桶里还盛着泡好的黄豆。已经磨好的豆浆冒着热气,一根振动棒正在浆缸里“突突”地搅拌。执法人员在角落里搜出用塑料桶装的黑色液体,打开后,一股刺鼻的味道扑面而来。经执法人员检查,这里的豆腐作坊有六家是无证经营,对其当场予以取缔,现场所有物品进行封存。
在张康调查豆制品的过程中,意外获知附近有一家“黑心烤鸭”生产大户,这家生产“黑心烤鸭”的厂家都是秘密生产的,进货和销售渠道也都是秘密的。这家烤鸭生产厂家生产出来的烤鸭不是烤的,而是酱的,因为烤出来的鸭子成本要比酱出来的成本高。为了追逐利润,他们干脆用不明来源的病死鸡肉或者碎鸡鸭肉、骨头、鸭架子等来代替鸭肉,因为病死产品有异味,所以在生产加工时放入大量的香辛料掩盖异味。黑心烤鸭包装袋上的生产厂家、联系电话,甚至食品质量安全编码全都是假的。但是张康怎么都没有打听到这家生产作坊的确切地址,张康准备回去做一些调研再进行“黑心烤鸭”的调查。
这次对唐家庄豆制品生产作坊的调查,由于执法机关的依法检查,他们的调查工作做得很顺利,掌握到了很多第一手资料。张康准备回去整理资料,发出最新报道。张康一回到家,豆豆就扑上来,“爸爸,”豆豆甜甜地大喊着,“你回来啦。”张康一下子把豆豆抱起,“是啊,豆豆,爸爸回来了,想爸爸了没?”看着豆豆的纯真无邪,张康感觉看着豆豆开心成长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他感觉自己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和有意义的。还有那么多家庭有那么可爱的孩子们,他们天真可爱,需要我们的呵护。社会的安全生产食品之风应该受到大力提倡,不安全生产和经营的现象应该被遏制,食品安全监管机构应依法负起监管职责,确保百姓入口食品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