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控力:如何掌控自己的情绪和心态(全新升级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章 自控力与情绪

心理自控力是什么

塞涅卡曾这样说过:“能约束自己的人,最有威信。”一个能约束自己思维与行为的人,有着更高的自尊、更强的心理自控力,更容易获得成功,在人际交往中能够得到更多的尊重,树立更高的威信。心理自控力,就是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思维、行动的能力,是成功者共同的特质。

根据精神分析理论,人的心理自控力,就是自我。本我、自我和超我三者共同构成了人类完整的人格。其中,本我是人潜意识里存在的本能、欲望,会与社会道德发生冲突;超我是良知、内在道德的判断,与本我是极端对立的两个方面;而自我则是调解本我与超我的第三种存在。人类能够通过自我控制,调节欲望与良知之间的不平衡,从而达到理想的存在方式。

张姐家的儿子今年7岁,每天至少要吃一根雪糕。前段时间,他感冒咳嗽,张姐就对儿子说:“你至少有一个星期不可以吃雪糕了。”他垂下长长的睫毛,懂事地点点头,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果然没有再向大人要雪糕吃。虽然冰箱里有雪糕,他完全可以自己拿,而他也的确很想吃,但他没有这么做,这就是在欲望和理性之间找到了平衡。心理自控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我们在成长教育中培养出来的,它关系到人的自身修养,影响到人际交往中的一言一行、待人接物。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家瓦特·米伽尔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软糖实验”。他找来一些4岁的孩子做被试,首先发给他们一人一颗糖果,并告诉他们既可以立刻吃掉面前的糖果,也可以等到20分钟后再吃,而后者可以再得到另一颗糖果,也就是说,可以吃到两颗。结果,有的孩子经不起诱惑,很快地吃掉了那颗糖果,而有些孩子则想方设法克制自己想吃糖果的欲望,最终如愿以偿地得到了两颗糖果。后来,实验者对这些孩子进行了追踪调查,14年后,当年那些没有经受住诱惑早早吃掉糖果的孩子,在长大后遇事依然优柔寡断、爱慕虚荣、意志力不坚定;而那些坚持到最后,吃到两颗糖果的孩子,则在成人后善于从长远考虑,拥有为长远目标放弃眼前利益的自控能力,相应地,他们比前者获得了更大的成功。

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人的心理自控力的强弱与成功与否密切相关。正如那句谚语:“能命令自己的人就能命令别人。”一个能够命令自己的人,就是一个拥有较强心理自控力的人,他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心理和身体,以确保自己始终处在最佳状态。如此,他当然会很快获得尊重、名誉、权力、成功……最终,获得命令别人的资本。

现如今,许多人在生活中都缺乏心理自控力。家庭里的独生子女从小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被家长惯出一身的“少爷”“小姐”脾气,在进入社会后还依然故我地放纵自己,根本无法适应和融入社会。还有些人脾气暴躁,遇到事情就着急、生气、发火,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些都是缺乏心理自控力的表现,不仅影响身心健康,对自身发展不利,还会给别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要知道,心理自控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可以进行后天培养,而一个人的心理自控力又与他的意志力密切相关。因此,在生活中,我们应该着力磨炼意志,培养强大的自控力,努力完善自己。那么,怎样在情绪产生波动的时候,磨炼自己的心理自控力呢?

以大局为重。我们要明白芝麻与西瓜孰轻孰重的道理,努力从全局出发,更加抽象地、从更高层次上认识事件的本质,勇于为追求长远目标而牺牲当前的利益。这就需要我们善于控制自己对眼前利益的欲望和追逐,着眼于长远利益。

转移、回避刺激。当心情过于激动、情绪受到刺激时,不妨暂时放下这件事情,转而去干点别的,将注意力转移到另外一件事情上去,从而冷却你对这件事所产生的情绪,达到控制情绪的目的。或者你也可以选择暂时回避,当你面对一件事几近失控时,果断地回避它、远离它,将其暂时搁置。长此以往,就会形成规避冲突的习惯,控制即将爆发的情绪,这样一来,心理自控力自然就会得到提高。

合理发泄。当情绪产生波动时,我们应该为情绪找一个宣泄的渠道。可以听听音乐、唱唱卡拉OK,或者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打球等。当你把不良情绪以另一种“优雅”的方式发泄出来之后,再转过头去理性地面对当初的问题,你就会冷静许多,处理起问题来也会更加高效。

情绪利用。当人受到刺激而产生愤怒的情绪时,不妨将这种情绪加以有效利用。要知道,愤怒是一股强大的动力,它可以激发人的潜能,甚至比正常情况下的力量强大好多倍。所以当你感觉自己无比愤怒时,完全可以把这种情绪投注在工作上,利用这样的情绪做一些我们应该做的事情。这样一来,既转移了愤怒,又令工作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何乐而不为呢?

有意识地培养心理自控力,能够有效提高自己认识和处理事物的能力,而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又会让理智驾驭思维与活动,从而提高行动效率,完善生活品质,过有营养的人生。心理自控,作为人生中不可或缺的宝贵财富,应该成为一种生活的常态。而心理自控力能够成为人类最基本的能力,也正是人区别于其他物种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