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尽兴游
——点亮长沙“夜经济”背后的文旅融合
阅读“幸福长沙”,最好的时间或许是夜晚。
白天不懂长沙的夜。夜幕低垂,另一个长沙开始散发出它的烟火气息,氤氲着独有的韵味。龙虾馆卖的不只是小龙虾,更是老长沙的市井文化;酒吧老板不再单纯靠卖酒赚钱,而是紧跟国际潮流,卖“夜生活”;传统的歌舞厅,在推行“文化+旅游”。
长沙的“夜经济”正在悄然迭代。这场关于“夜”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一个鲜明特征——跨界融合。这就像夜里的灯光,五颜六色交融在一起,才成为绚烂的霓虹。
行走在美食与文化之间。
斑驳的青砖墙、老旧的窗阁、夸张的小广告……在湘江边的长沙海信广场,“超级文和友”7层2万平方米的“老式楼”里有近百户“人家”:铜铺街彩票店、迪斯科舞厅、盘子照相馆等,每个到访的客人瞬间“穿越”回20世纪80年代的长沙街巷。
市井文化没有那么高大上,甚至不漂亮,却有一种打动人心的魅力和力量。“超级文和友”收集几十万件建筑旧物与日常物品,重新还原了一个过去的生活场景。老长沙市井文化在此被展示、传承。
龙虾馆不只是龙虾馆,小小的美术馆、博物馆也搬了进来。定期举办的艺术展览,将艺术家和艺术作品带入市井大众生活之中,让更多人在享受美食之余,获得丰富的人文体验。
从纯粹的餐饮品牌转变为文化品牌,文和友集团CEO冯彬认为,文和友幸运地踩到了文旅融合的风口,以文化为灵魂,在企业与城市之间建立起紧密关联,衍生出了品牌和门店的旅游属性;文和友已经成为长沙的文化地标,也是长沙旅游必到的“打卡地”之一。
“超级流量”最有说服力:文和友后台数据显示,过去一年,慕名到文和友消费的外地游客超过370万人次,“超级文和友”相关话题的全网阅读量超过10亿次。
美食与文化有着天然联系,人们通过美食了解一座城市,城市也借由美食表达自己的个性。当文和友、茶颜悦色等成为旅游的吸引物,行走于城市美景之间,更多了一份湖湘味道。
文旅融合为“夜”掌灯
“小街才是上帝心目中的人间。”
太平街是长沙保留完整的一条古街,鱼骨状街区全长375米,宽不过7米,以老字号、字画、手工艺品、文化休闲、特色旅游产品为主。穿行古街,除了能直观感受石牌坊、封火墙、古戏台带来的视觉冲击之外,更多的是领略到一种历史积淀所散发的韵味。
青砖老宅、长沙弹词,都正街居闹市一隅,大隐隐于市。在这里,还可以看到回忆中的理发店、富有情趣的酒肆、朴素的旅客驿站、挑着担子走街串巷卖火焙鱼的农妇,这是这座城市的历史。老街以它的丰富多样,送给每个行走其中的人一张独有的明信片。
曲折幽深的老街巷,包含着市井气息和地方文化,却是人们为之“打卡”的源头。
如今,演艺、电竞、游艇、商场等“网红点”闪烁,长沙的夜游方式不断延伸。
璀璨的焰火点亮湘江两岸,乘游艇,长沙的山、水、洲、城一览无余。
从梅溪湖国际艺术中心、三馆一厅、马栏山再到大大小小的演艺场所,从高雅的交响乐、通俗的相声,再到话剧、歌舞剧、音乐会,“艺术风暴”接踵而来。
旅游景区越夜越精彩。宁乡灰汤的夜泡温泉、黄材的《炭河千古情》、望城铜官窑古镇的水幕灯光秀、长沙世界之窗的摩天轮等夜游产品引得游人纷至沓来。
迷你歌咏亭、电音酒吧、电竞网吧、电竞酒店等亚文化新兴业态层出不穷……
“脚都”已是“过去时”,在长沙,文化、旅游、商业、互联网相互加持、跨界融合,不断孕育着新的夜间消费业态。夜未央,正长沙。
(作者:孟姣燕、李俊)
2020年1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