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一
朱熹和王守仁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两位巨人,朱学和王学是理学史上的两座高峰。在此两座“高峰”之间的思想演进过程是怎样的,这一论题对于理解理学的发展,甚至对于探索中国古代思想的发展规律,都是很有意义的。至少,这应是理学史研究中一个不能缺少的环节。
具体言之,中国古代思想发展至唐宋之际,思辨哲学渐成主流,诸多理学范畴逐渐形成。至南宋,朱熹集理学之大成,把理学发展推向高峰。而元末以后,朱学虽被尊为官学,但至明中叶,思想界的主流却转向王学,从而形成了理学史上的又一个发展高峰。20世纪以来的思想史、哲学史、学术史、理学史等研究,已经对这一时期的主要学派及主要人物进行了反复梳理,对他们的主要思想及主要特点进行了反复描述。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需要进一步追问:其一,为什么体系庞大的朱学在明中期以后被王学替代而失去了思想界的主流地位?其二,王学究竟与朱学有哪些差异而足以为当时的学界普遍接受?其三,王学对朱学是完全推翻并取而代之,还是某种批判地继承?其四,如果是某种继承,那么这一过程究竟是怎样的?
第一个问题实际上是思想发展的规律问题。不过这个问题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很难在一篇论文或者一部专著中完整地回答,甚至不是某一个学科能够单独回答的。作为思想史研究,笔者所关心的是:从宋到明,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思想背景的变化提出了哪些新课题?后朱子时代的朱学何以不能解决这些问题而促使人们纷纷走向心学?这一演变过程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
第二个和第三个问题简单说就是朱王异同的问题。当然,关于朱王异同已有不少专论。笔者思考的是:王学的哪些特点使其较朱学更好地回答了当时的学术问题?王学足以取代朱学的优势究竟是什么?王学与朱学之差异,哪些是针锋相对的,哪些是仅仅视角不同,哪些又是名异实同的?王学对朱学继承了什么又改变了什么?王学与朱学的内在联系究竟是怎样的?
最后一个问题,实际上是从朱学到王学的发展脉络问题。当然,关于此问题亦有许多讨论。笔者所关注的是:朱学思想内部是否有心学的萌芽?朱学思想在后学中有哪些被继承了,有哪些被改变了,又有哪些被淡化了?朱学与陆学的哪些成分或明或暗地寄于王学思想中?哪些人物的哪些思想给王学的形成提供了思想资源?元代理学与明初理学在王学形成的历史过程中究竟起到了多大作用?王学是如何通过发难朱学末流(或朱学官学)从而挽救了理学并将其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
以上问题都关乎朱学与王学的异同与转承,是理学史研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课题。本书以此为写作旨趣,对从朱学到王学的演进过程进行梳理和分析。
二
本书旨在考察理学从朱学到王学的发展脉络。但是这个问题又过于庞大。一是线索多。时代线索、范畴线索、学派线索、人物线索等交织在一起,给本书规模的控制和结构设计带来很大难度。二是资料多。朱熹、陆九渊和王守仁的著述本已十分丰富,再加上朱王之间近二十位主要理学人物的著述,资料的查阅量难以想象。三是问题多。本书希望对朱王期间的理学发展进行较为系统的考察,尽管有不少先行研究,但仍有大量问题需要认真思考和回答。以一部博士学位论文的规模,无法解决此“三多”难题。比较现实的解决方案是寻找合适的角度和适当的论题,缩小研究规模,通过对一些典型问题的考察,窥见朱王间理学发展的大致脉络。依此思路,本书将以异同分析为出发点,以主要范畴为切入点,集中精力分析关键问题和重点人物,避免面面俱到和过多地堆砌资料。
具体言之,首先,异同分析是本书的基本出发点。异同是指朱陆异同和朱王异同。以这些主要异同点为基础,考察朱王之间若干人物的有关观点,从而发现思想观念的演进轨迹,这便是脉络分析。脉络问题实际上仍是思想异同问题,即前后人物思想变化的特点和总体情形。
其次,范畴分析是本书的切入点。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的异同其实就是不同人物对思想范畴理解的异同,思想发展的脉络就是人们对思想范畴的认识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演进的脉络。此外,后人对这段思想史认识上的种种分歧,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诸范畴的理解的不同造成的。因此,本书将以范畴分析为切入点,尝试对这段理学史进行梳理。
理学范畴有很多,如理、气、道、器、太极、阴阳、事、物、心、性、情、中、和、私、欲、知、行、格、致、静、敬等。笔者认为,理、心、性、知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四个范畴。“理”无疑是理学史研究最核心的范畴,也是理学家们的共同范畴。朱、陆、王三者的差别,无疑与对“理”的认识不同有关。此外,“性”“心”“知”分别是朱学、陆学和王学的关键范畴。从“理”到“性”到“心”到“知”,恰恰是朱王间理学家的学术视野从外在的宇宙论向主体的认识论转变的过程。当然,其他范畴不能说不重要,只是说范畴的重要性是有等次的,而且许多范畴都可以归属于这四个范畴。
此外,任何思想都是通过具体人物表现出来的。从朱熹到王守仁之间的人物有很多。本书关注较多的是杨简、陈淳、真德秀、魏了翁、许衡、吴澄、郑玉、方孝孺、薛瑄、吴与弼、陈献章、胡居仁等人,其他人物也有谈及。当然,对这些中间人物进行考察的目的是厘清思想发展的脉络,是过程性的,因此本书未对这些人物进行综合性的评价,只是对他们与朱陆及朱王异同点有关的观点进行了考察。
三
朱学、陆学与王学的关系是复杂的,不能简单将其分列为两个阵营。其他过渡人物的学派性,也是更多体现在思想的倾向性上,而不一定是完全对立的关系。当然,将王学视为与朱学一脉相承的合一关系,也是有失偏颇的。正确的态度是将从朱学到王学的发展视为一个辩证的过程,即为适应社会环境而形成的一个不断否定的过程。
思想的演进是适应时代环境变化的结果,不同学派对时代问题也会做出不同的响应,出现不同的学术观点。当然,探索人类意识的发展规律不是一个学科能够承担的任务,还需要政治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哲学、宗教学、文化人类学等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而不同学科也能从各自的角度给出不同的答案。作为思想史学科所要探索的规律,主要是指思想发展与社会基础之间的关系。笔者同时也认为,社会基础对思想意识的作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间也存在大量尚未解决的理论问题。本书着重关注的是:从朱子时代到阳明时代,社会政治背景发生了哪些变化?从朱学到王学的思想发展趋势是什么?这一发展趋势与时代背景的变化具有怎样的联系?这些问题,也可以归结为有关思想发展动因的问题。不过,本书的重点还是在于以范畴为切入点进行比较及脉络分析。为了避免规模过大、头绪过多、顾此失彼,本书在这方面没有进行考据式的论证,而是直接以前人的相关成果为基础。
当然,社会思潮的形成原因是复杂的,不仅有社会背景和政治背景的因素,还有当时学术界的总体状况、思想发展的自身惯性等因素。某一具体思想意识的形成,往往是各方力量合力的结果。当然,学术的“与时俱进”是总趋势,其他因素更多表现为促进还是阻碍,但不会完全颠倒这一发展的总趋势。历史与逻辑终归是会统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