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军政研究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二 南方防秋兵

中唐以降的南方,其防秋有史可考的记录始于大历年间。《旧唐书·张万福传》载,大历三年,代宗召其赴京,深加褒异,累破平卢军许杲部。久之,“诏以本镇(淮南)之兵千五百人防秋西京”。他到扬州遭遇淮南兵,恰逢其节帅亡故,诸将皆请其为帅,监军亦以此为请,“万福不受,遂去之”。[32]《顺宗实录》则载大历四年六、七月间,“代宗诏以本州兵千五百人防秋京西,遂带和州刺史镇咸阳”。[33]《资治通鉴》亦载其事,时在大历三年十二月,故张万福以淮南和州兵防秋于京西应在大历四年。九年四月代宗诏天下防秋,“其淮南四千人,浙西三千人,魏博四千人,昭义二千人,成德三千人,山南东道三千人,荆南二千人,湖南三千人,山南西道二千人,剑南西川三千人,东川二千人,鄂岳一千五百人,宣歙三千人,福建一千五百人。其岭南、浙东、浙西,亦合准例”。[34]同年八月,“诏诸军分统防秋将士,其淮西、凤翔防秋兵士,马璘统之;汴宋、淄青、成德军兵士,朱泚统之;河阳、永平兵士,子仪统之;扬、楚兵士,抱玉统之”。[35]

建中初,盐州“为吐蕃所陷,砥其墉而去,由是银、夏、宁、延洎于灵武,岁以河南、山东、淮南、青、徐、江、浙等道兵士不啻四万分护其地,谓之防秋”。[36]贞元年间,陈许帅高崇文镇长武城,当时“神策、淮南、陈许、浙右四军同戍”。[37]长庆元年正月,夏绥节度使奏:“浙东、湖南等道防秋兵不习边事,请留其兵甲,归其人。”灵武帅李听亦奏:“请于淮南、忠武、武宁等道防秋兵中,取三千人衣赐月粮,赐当道自召募一千五百人马骁勇者以备边。”[38]长庆初,沈亚之论关中形势,并题于县丞之署云:“盩厔道巴汉三蜀,南极山不尽三十里……今又徙瓯越卒留戍邑中,神策亦屯兵角居,俱称护甸。”[39]这里的“瓯越卒”当为浙东的防秋兵。会昌二年八月,“诏发陈许、徐、汝、襄阳兵屯太原、振武、天德救援”。《通鉴》考异引《会昌一品集》云:“臣等昨日已于延英面奏,请太原、振武、天德各加兵备,请更征发陈许、徐、汝、襄阳等兵。”[40]

考诸上文,中唐之后的南方,自张万福防秋京师起,共参与关中防秋26次,其中淮南6次,浙东4次,浙西3次,山南东道、宣歙、湖南各2次,荆南、山南西道、两川、鄂岳、福建、岭南各1次,故南方藩镇防秋关中尤以淮南最为频繁,浙东稍逊,浙西又次之,其他则比较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