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因地制宜的产业定位
宜丰县的产业发展主要依托当地的资源,最初的工业样态主要围绕当地自然资源加工形成。当地自然资源主要包括林木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和旅游资源。
在林木资源方面,宜丰县森林覆盖率高达71.9%。宜丰县共有林地面积211.2万亩,其中毛竹面积87.23万亩,毛竹资源量位于全省第一、全国第三,被誉为中国竹子之乡。在水资源方面,水资源总量为25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7.3万千瓦,且水源质量优良。在矿产资源方面,目前宜丰县已探明的矿种有煤炭、瓷土、膨润土、黄金、银等76种,其中煤炭储量2500万吨、瓷土储量6000万吨、石灰石储量220万吨、黄金储量14.15吨,同时富含优质的锂矿资源。在旅游资源方面,宜丰县享有“陶渊明故里”“禅宗祖庭曹洞宗、临济宗发祥地”等美誉,拥有地球上同纬度原始森林封存最久、保护最好的保护区——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官山空气负氧离子含量超过5000 个/立方厘米,其中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超过10 万个/立方厘米,被誉为“天然氧吧”。
宜丰县各乡、村围绕丰富的毛竹资源,开办了大量小型毛竹加工企业,不仅消化了周边区域的毛竹,而且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鼎盛时期,全县的毛竹加工企业有200多家。宜丰县还充分利用产业转移的契机。自2006年开始,宜丰县借助瓷土资源优势,逐步承接了部分从广东转移出来的陶瓷企业,全县共引进陶瓷生产线18条。自2011年开始,宜丰县借助锂矿资源承接浙江产业转移的铅酸锂电池企业7家。2018年至2019年,宜丰县主动承接深圳的电子信息产业。
由于传统的毛竹加工、陶瓷以及铅酸锂电池等类型的企业生产对大气、水源、土壤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宜丰县有意识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以“大美生态、科技文明”的理念为指导思想,通过系统规划、合理布局,建立起科学健全的产业结构。在地方政府的长期规划与积极动员下,当地的产业发展逐步实现了绿色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