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体制群体:“自理口粮”户籍身份的结构化形塑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4 拓展个案研究

本研究是一种典型的个案研究,个案聚焦于C市东村“自理口粮”户籍群体的身份诉求过程。个案研究是定性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斯泰克指出,个案研究不是一种方法论上的选择,而是对研究对象的选择。不管用什么方法,我们总要研究特定的个案。我们可以通过反复测量,用分析的方法或整体的方法来研究个案,也可以从阐释的、有机的、文化的角度或多种角度研究个案。[61]斯泰克把个案定义为“有界的系统”,认为“个案可以是简单的,也可以是复杂的。他可以是一个孩子,也可以是一个班的孩子,可以是一个事件”,但是,一般来说,“并非事事都是个案……如果我们研究个案,我们会发现几乎所有个案都是一个有机的特定个体,个案是一个‘有界的系统’”。“有界”指的是各个个案之间的区别,每个个案都“有自己的目标,有自己的特性”“有些特征是系统内部的,个案边界以内的;而另外一些特征是个案边界以外的;还有一些特征是意义重大的背景”;“系统”是指每个个案都是“一个综合体系”“不管其功能正常还是非正常,是理性还是非理性的”“它的行为是模式化的,具有显著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斯泰克根据研究目的把个案研究划分为三种不同类型:第一种是“本质性个案研究”,研究者的目的是更好地理解特殊的个案,这种研究主要不是因为个案代表其他个案,也不是因为它阐明了一个特征或问题,而是因为不管它多么特殊、多么普通,这样的个案本身就有重要的意义。第二种类型是“工具性个案研究”,研究者的目的主要是给人们提供对一个问题的认识或重新得出一个推论。个案的意义是次要的,只起一个辅助性作用,有助于我们对其他事物的理解。研究者也会深入个案,仔细观察它的背景,详细叙述它的日常活动,而这一切都是因为“它有助于研究者追求其外部意义”。第三种类型是“集合性个案研究”,研究者通过连带的观察大量个案以便研究一个现象、一群人,或总的状况。[62]

根据斯泰克的类型划分,本研究应属于“工具性个案研究”,通过对C市东村“自理口粮”户籍群体身份诉求社会事件的剖析,理解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中我国的城市化背景下,这一群体如何突破城乡二元结构。本研究的目的并不是描述东村“自理口粮”户籍群体基于自身利益追求不同身份的过程本身,而在于通过案例本身的分析,追求案例的“外部意义”,其最终目的在于“走出个案”,这也是“人文社会科学中个案研究事实上的共同追求”[63]。拓展个案法是“走出个案”的一种方法。所谓拓展个案法,是一种通过参与观察将日常生活置于其超地方和历史性情境中加以考察的研究方法。布洛维认为,拓展个案法的魅力在于将反思性科学应用到民族志当中,目的是从特殊中抽取出一般、从微观移动到宏观,并将现在和过去建立连接以预测未来,所有这一切都依赖于事先存在的理论。[64]拓展个案法的提出是针对杰克·凯慈提出的“4R”原则。杰克·凯慈在关于“分析性田野工作”的经典讨论中提出了“4R”原则,作为实证科学四种约定俗成的信条。第一,社会学家必须避免影响并因此破坏他们研究的世界。这是防止“刺激反应”的禁令。第二,外部世界多种多样,所以我们需要有标准地挑选数据。这就是“可靠性”原则。第三,被挑选出来的事物,其编码规范要清楚明白,这样任何一个研究同一现象的社会科学家都能够得出相同的结果。这就是“可重复性”原则。第四,我们必须保证我们所研究的片段是整体世界的典型部分。这就是“代表性”原则。[65]但布洛维以他在赞比亚的研究经历为例指出,实证科学在实际研究过程中无法实现这四大原则,原因就在于在实证科学的研究实践中一定会受访谈、回应、场所以及情景四种“情境效应”的限制。鉴于此,布洛维提出了“一个科学的替代性模式,亦即反思性模式,将情境看作起点而不是终点”。反思性科学将对话提升为它的界定原则,并将参与者和观察者之间的互为主体性作为它的前提假设。反思性科学的干预、过程、结构化和理论重构四项原则可以避免情境效应,“它要求观察者干预参与者的生活,并在社会情境内对干预进行分析;它通过展示各种社会力量的决定因素之间的关系,来揭示地方性的过程;它认为理论的生长点不仅存在于参与者和观察者的对话之间,而且存在于现在已经被视为科学共同体的参与观察者之间”。至于如何落实反思性科学的这四大原则,布洛维认为通过四步层层递进的拓展可以实现,即从观察者拓展到参与者、时间和空间上的拓展、从过程拓展到力量、拓展理论。[66]

拓展个案法具有里程碑意义,因为它走出了个案自身的狭小范围,转而站在宏观层面,特别是宏大权力的领域中,“居高临下地观察具体的日常生活;同时借由具体个案反观宏观因素,从而实现理论的重构”。拓展个案法之所以可能,是因为分析性概括从个案研究本身的独特逻辑来思考这个问题,特别注重理论的角色,从而将拓展个案法引入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拓展个案法则在“分析性概括的基础上再向前推进一步:跳出个别个案本身,走向宏大场景”[67]

本研究应用拓展个案法,在方法论上试图做出以下几点探索。

一是在研究背景上,本研究认为“自理口粮”户籍群体是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变迁过程中跨体制流动的产物,将东村“自理口粮”户籍群体的身份诉求置于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的发展演进脉络之中;将“自理口粮”户籍群体身份诉求的变化看作我国城市化进程不同阶段的产物。

二是在时间点上,本研究立足长时段的历史研究,将东村“自理口粮”户籍群体围绕身份诉求所进行的种种抗争包括上访行动看作长期以来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发展变迁、城市化政策改变、制度变迁和社会转型的结果;探讨“自理口粮”户籍群体现状出现的历史背景。

三是在空间上,本研究立足城乡接合部这一特殊的地理空间,在分析这一跨体制的特殊社会形态的基础上,把握城乡接合部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特有的功能定位,从而将东村“自理口粮”户籍群体的身份诉求置于城乡接合部这一特定场域。

四是在过程分析上,本研究将东村“自理口粮”户籍群体的身份诉求视为一个双向建构的过程。一方面,“自理口粮”户籍群体在30多年的时间里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在每一阶段对自身的身份设定均有所不同,因此这一群体的身份诉求有其主动选择的过程;另一方面,在国家政策层面、各级政府、东村村委会等对其身份的建构有一个形塑的过程。鉴于“村民身份”下的“村民权利”,东村的坐地户在很大程度上亦影响“自理口粮”户籍群体的身份诉求进程。本研究的重点在于考察这四大主体是如何引导或影响“自理口粮”户籍群体的身份诉求进程,如何建构“自理口粮”这一户籍群体身份本身。

五是在理论建构层面,本研究立足于我国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理论及城市化理论,在借鉴西方公民身份理论的基础上,结合东村“自理口粮”户籍群体的身份诉求进程,试图建构中国面向的公民身份理论。


[1]根据学术研究规范,本书所涉及的地名与人名均已做技术化处理。

[2]数据由西村村委会提供,数据截止时间为2011年1月10日。

[3]数据由东村村委会提供,数据截止时间为2010年7月1日。

[4]孙立平:《“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活动空间”——论改革过程中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探索》1993年第1期。

[5]孙立平:《“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活动空间”——论改革过程中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探索》1993年第1期。

[6]孙立平:《“自由流动资源”与“自由活动空间”——论改革过程中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探索》1993年第1期。

[7]陈娟:《“失范”与“规范”:社会转型期中国“两栖人”现象及对策分析》,《云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

[8]孙立平、王汉生、王思斌、林彬、杨善华:《改革以来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第2期。

[9]许嘉璐、路甬祥、任继愈、戴逸、袁贵仁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日史(1984年)》,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第368页。

[10]朱宝树:《农村人口城市化新态势和新问题》,《中国人口科学》1989年第6期。

[11]朱宝树:《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的新态势和新问题》,《中国人口科学》1991年第1期。

[12]农民转为城镇非农户口以后,由国家提供平价商品粮、副食、燃料等物价补贴、低租公寓及就业机会,并享受与城镇居民同样的医疗和退休养老等待遇。

[13]朱宝树:《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的新态势和新问题》,《中国人口科学》1991年第1期。

[14]朱宝树:《农村人口向小城镇转移的新态势和新问题》,《中国人口科学》1991年第1期。

[15]关于这个群体的具体数目,并没有精确的数据统计。陈金永认为这一群体的数目是400万,而朱宝树则认为这一群体是500多万。何家栋、喻希来认为,至1986年年底,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全国办理自理粮食户口有163万余户,计454万余人。官方的资料或统计年鉴中并没有单独统计,更多的是放在“非农业人口”一栏中进行统计。

[16]陈金永:《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和城乡人口迁移》,载蔡昉等主编《中国转轨时期劳动力流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第48页。

[17]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李培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第7页。

[18]孟德拉斯:《农民的终结》(中文版再版译者前言),李培林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第6页。

[19]田毅鹏教授曾撰文论述我国村落终结的三种形态。详情见:田毅鹏:《城市化与“村落终结”》,《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2期;田毅鹏:《村落终结与农民的再组织化》,《人文杂志》2012年第1期。

[20]韦伯:《非正当性的支配——城市的类型学》,康乐、简惠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第1页。

[21]即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走集约、集群发展道路,以工业化作为城乡发展的基本推动力量,带动城镇和二、三产业发展,创造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条件;农民向城镇集中,集聚人气和创造商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为土地规模经营创造条件;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进一步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22]何忠洲:《成都试点“土地换身份”》,《中国新闻周刊》2007年第33期。

[23]国际欧亚科学院中国科学中心主编《中国城市状况报告2010/2011》,外文出版社,2011,第6页。

[24]田毅鹏:《城市化与“村落终结”》,《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2期。

[25]李培林:《农民的终结》(中文版再版译者前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第6页。

[26]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宋俊岭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第5页。

[27]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宋俊岭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第3~4页。

[28]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29]田毅鹏:《村落终结与农民的再组织化》,《人文杂志》2012年第1期。

[30]田毅鹏:《城市化与“村落终结”》,《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年第2期。

[31]刘易斯·芒福德:《城市文化》,宋俊岭等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第404页。

[32]李培林:《巨变:村落的终结——都市里的村庄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第2期。

[33]孟强:《当代社会理论的实践转向:起源、问题与转向》,《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10期。

[34]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李康、李猛译,三联书店,1998,第61~62页。

[35]麦克·布洛维:《公共社会学》,沈原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第100~101页。

[36]麦克·布洛维:《公共社会学》,沈原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第115~117页。

[37]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第1页。

[38]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第12页。

[39]诺曼·K.邓津、伊冯娜·S.林肯:《定性研究:方法论基础》,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第2~11页。

[40]熊秉纯:《质性研究方法刍议:来自社会性别视角的探索》,《社会学研究》2001年第5期。

[4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第227页。

[42]迈克尔·V.安格罗西诺、基姆伯利·A.梅斯德培雷:《反思观察:从程序到文本》,载诺曼·K.邓津、伊冯娜·S.林肯《定性研究:方法论基础》,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第718~731页。

[43]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第165~169页。

[44]陶宇:《单位制变迁背景下的集体记忆与身份建构——基于H厂的口述历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吉林大学,2010,第22页。

[45]龙永平:《“口述历史”概念浅议》,《贵州民族报》2009年12月3日,第A03版。

[46]保尔·汤普逊:《过去的声音——口述史》,覃方明、渠东、张旅平译,辽宁教育出版社,牛津大学出版社,2000,第6页。

[47]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吉林省志·卷五·人口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第289~290页。

[48]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编《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统计资料汇编(1949—1985)》,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8,第192~197页。

[49]笔者在写作过程中,虽经多方联系和协调,亦无法获得当时落户为“自理口粮”户籍人员的准确数字。

[50]吉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吉林省志·卷五·人口志》,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第291~292页。

[51]顾万春、李荣先主编《长春市志·总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第63页。

[52]数据截至2010年7月。

[53]张捷讯、杨文岐主编《长春市二道河子区志》,吉林省内部资料性出版物200502022号,2006,第12页。

[54]张捷讯、杨文岐主编《长春市二道河子区志》,吉林省内部资料性出版物200502022号,2006,第13~17页。

[55]王志国主编《长春市郊区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第756~757页。

[56]王志国主编《长春市郊区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第758页。

[57]王志国主编《长春市郊区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第763页。

[58]王志国主编《长春市郊区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5,第770页。

[59]张捷讯、杨文岐主编《长春市二道河子区志》,吉林省内部资料性出版物200502022号,2006,第191页。

[60]顾万春、李荣先主编《长春市志·总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第297~298页。

[61]罗伯特·E.斯泰克:《个案研究》,载诺曼·K.邓津、伊冯娜·S.林肯《定性研究:方法论基础》,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第465页。

[62]罗伯特·E.斯泰克:《个案研究》,载诺曼·K.邓津、伊冯娜·S.林肯《定性研究:方法论基础》,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第466~469页。

[63]卢晖临:《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

[64]麦克·布洛维:《拓展个案法》,载《麦克·布洛维论文精选:公共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第79~80页。

[65]麦克·布洛维:《拓展个案法》,载《麦克·布洛维论文精选:公共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第90页。

[66]麦克·布洛维:《拓展个案法》,载《麦克·布洛维论文精选:公共社会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第77~112页。

[67]卢晖临:《如何走出个案:从个案研究到扩展个案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