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关系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三 理论评述与中国现实经验

通过对上面的理论及话语体系的梳理,我们非常明确地认识到,城市化过程本身就伴随着城乡关系的变动。从个人策略分析,如果城乡之间处于分割状态,个人不能够实现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如中国计划经济时期实行的城乡分治,城乡关系必然是紧张的关系;如果能够实现城乡之间的自由流动,城乡关系就会趋向和谐。因为个人能够根据他所了解到的信息,做出有利于他的决策与行动。而从整体结构分析,农村人口流动至城市,实现了充分意义上的城市化,农村居民就会避免因为“厨师困境”而陷入结构性贫困,进而促进城乡一体化程度的提升,解构城乡二元结构。我们有理由认为,城市化是促进城乡关系改善、城乡一体化的不可替代的工具性战略。

我们知道,工人和农民的关系、城市和农村的关系、工业与农业的关系是中国社会的基本关系,如何协调和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涉及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战略选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和谐的生活为基础的,是以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形成和谐生活方式为逻辑点和实际起点的。

总体上看,中国现阶段的农业发展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现代工业、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现代产业的全方位过渡阶段。通过新型城镇化战略协调城乡关系进而实现城乡一体化,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致富农民、发展农村和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发展与社会进步、优化城乡居民生活条件的必然选择。中国城乡关系的逐步协调及城乡走向融合必然是一个比较长的客观发展过程。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把“统筹城乡关系”作为“五个统筹”之一加以提出,并且强调“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党的十八大以来,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是我国从根本上协调城乡关系的重大理论创新和政策保障,是确保城乡社会经济稳定健康发展的战略性思路。毫无疑问,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对滞后、农民收入增长的缓慢有着城乡分割体制的深刻根源。因此,城乡关系演进的客观规律要求我们在推进城乡发展过程中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从体制、制度、政策和机制上实现不同层次的创新,重点解决制约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体制性矛盾和结构性障碍,改革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城乡分治的各种制度,校正严重失衡的城乡差别发展战略。从实质上看,就是要真正做到统筹城乡关系,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统一筹划,构建全新的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本战略框架。

就国外的城乡关系研究来说,城市发展观和增长正统论(主张优先发展制造业实现都市化)一直占据研究主流地位,导致城市学者和社会学者的诸多研究都是站在城市的角度研究城乡规划、发展、布局问题和以城市为中心的社会发展进步问题,没有将城乡关系纳入明确的分析框架,没有跳出城市并用更加广阔的视野研究城乡关系。在处理城乡经济发展关系的实践方面,20世纪70年代,日本和韩国突出强调点(城镇)、线(基础设施)和面(农村地域)的网络化发展,较好地处理了城乡发展问题。相比于其他国家,中国的城乡关系问题在形成机理、演变过程、应该采取的对策措施方面都具有很大的特殊性。当我们面对这一系列特殊问题时,可能无法也不能够从国外照搬现成的结论。国际上的理论进展和实践发展对中国城乡关系的研究有重要参考价值,但不能直接应用到中国城乡关系的良性协调互动实践中来。

从城乡发展关系实践层面来看,中国城乡发展呈现三种状态:一是城乡经济发展水平都很高,即较高水平的城乡均衡发展状态;二是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大,即城乡非均衡两极化发展状态;三是城乡经济发展水平都很低,即城乡低水平均衡发展状态。显然,与中国中东部地区相比,西部地区城乡社会总体发育程度低,城乡居民市场意识较为淡薄,自我经济发展能力差;加之西部地区城乡发展所面临的自然条件更加恶劣,城乡协调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技术、政策供给更加匮乏,构建和谐的城乡社会和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难度更大、困难更多,这一系列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我们将城市与乡村紧密结合,通过自然、社会、经济、政治、人口等方面的联系寻求城乡之间的一体化融合,为中国城乡关系协调提供理论支撑。

经过近几年的研究,本课题组有理由认为,(1)新时代中国特色的城乡关系是以城市为引领、农村为纵深的一体性关系,是一种城市反哺农村、带动农村发展的关系,是一种能够实现结构性有序流动的、宽广的、有厚度的关系。(2)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可以促进城乡关系的良性发展,转变城乡二元结构。因此,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友好实施,可以迅速促进农业转移人口进入城市,并使其快速实现城市融入,从而促进城乡人口结构变动,使纯农业从业人口迅速减少,由此城乡一体化就会快速实现。(3)城乡空间科学、人文、有规划地变动,会促进城乡景观、城乡空间的有序变动,进而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促进城乡居民美好生活目标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