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亲临现场才有好故事
汗水永远是写作的墨汁,现代通信手段绝对代替不了一双脚板,感情和现场感是在办公室和书斋里编不出来的。
亲临现场才有好故事
前些日子,在微信朋友圈看到一篇文章——《顶尖记者和普通记者的差距,只在这20句话!》,文章内容是新闻前辈的20条忠告,其中第一条是——“年轻人,离电话远一点,面对面去聊。不管有多不方便,面对面总是比较好的。远离电话,和别人面对面,看着对方的眼睛,用第一视角观察。你必须要在现场!”看完这一条,我感触很深,不去现场,我们发生过好多失误;不去现场,我们会错失很多细节。
西安市被确定为第五个直辖市、各地语文教材“鲁迅作品大撤退”、炒蒜高手掷千万买走百斤金条……2010年的几起虚假失实报道,我至今仍留存在记忆中,不敢忘却,是为了时刻提醒自己: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而作为一名新闻记者,他的根儿就在新闻现场。作品要经得起推敲,不出现虚假和失实问题,必须要亲临现场。
2018年1月16日晚审签17日报纸时,我将A1版二条记者采写的稿件《我市出台政策解决干部两地分居问题》撤换了。撤稿原因有二:一是时效性差。据我掌握的情况,市上这项工作已经启动好长时间了,即将结束,首批要解决的22名干部两地分居的事项均已按照程序确定了,而这篇稿子还停留在报道政策出台的层面上。二是不准确。稿件中提到的《石嘴山市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配办法(试行)》,只是个实施细则,是组织部门、人社部门、编办开展这项工作的一个具体指导方案,算不上石嘴山市出台的一个政策。
这暴露了一个问题,就是记者从某个途径得到一份材料,不经过采访,就直接根据材料写稿,材料之外发生的许多事情不知晓,造成了新闻的不准确。
不到现场就写稿子,看似是得一时之利、图方便之快,实则却是因小失大。说大了,是对记者这个职业的亵渎;说小了,是对自己、对报社的不负责任。
希腊神话中,巨人安泰虽力大无穷,但所有的力量来自大地,一旦双脚离地,他就力量顿失。其实,新闻工作者又何尝不是如此?脱离了人民群众、远离了新闻现场的记者,就像双脚离地的安泰。
去现场,还有一个重要的目的——写出动人的好作品。
和采访对象面对面,他的容貌、他的一举一动、他的话语、他的表情、他的生活环境,都有可能成为你文章里的细节,甚至升华为你文章的主题。2017年,我去采访脱贫攻坚战役中建档立卡贫穷户的脱贫致富故事。平罗县陶乐镇庙庙湖村姚建强是临时更换的一个采访对象,我要找一个反映教育扶贫的典型,两年考出了三个大学生,姚建强被村上的干部推荐给我。2017年9月22日上午,我按照约定时间来到了姚建强家。之前,我随其他采访报道组也去过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家,他们有的家小院依然是移民到这里时的样子,松软的泥土时不时扬起一片尘土,杂物随意堆放,屋内桌面柜面落满了灰尘。姚建强家的干净整洁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让我在整洁与脏乱的对比中产生了思考。我们一直在聊孩子的教育,但写稿时,我却把主题进行了升华。文章结尾这样写道:
9月的小院,没有了孩子们的打闹嬉笑,变得分外宁静。姚建强夫妇依旧把屋内屋外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
哈佛商学院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一个现象:幸福感强的成功人士,往往居家环境十分干净整洁;而不幸的人们,通常生活在凌乱肮脏中。于是,摸索出这样一个结论:“你所居住的房间正是你自身的折射,你的人生其实就像你的房间。”姚建强的人生,不就正像他的家一样,光明透亮吗?
写景是为了写人,姚建强的人生光明透亮,是孩子带给他希望,是他坚信教育可以改变贫穷落后。有孩子的家庭,可以向姚建强学习,没孩子的家庭,也可以向姚建强学习:心亮堂,路光明;尘不除,路难寻。在摆脱贫困的道路上,需要我们及时清扫家里的灰尘,及时清除甘于贫困的思想尘埃,让环境清爽起来,让大脑清醒起来,优化自己的精神状态,好好思谋自己的未来,甩开膀子干起来,靠谁都不如靠自己来得实在。这就是我们树立典型的意义所在。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副总编辑马文锋一直坚守着“不到现场不写稿,没有故事不交稿”的原则。这个原则,理应成为我们每一个记者的原则。
汗水永远是写作的墨汁,现代通信手段绝对代替不了一双脚板,感情和现场感是在办公室和书斋里编不出来的。即便身处资讯发达的时代,仍要常怀忧思之心,仍当深入第一现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也正如报社一位前辈所告诫的,当你觉得笔下没有内容可写时,永远不要忘了“脚板子底下出新闻”,迈开自己的双脚去采访、去求教,生活是新闻之源,实践是新闻之源。
学下本事 就有出路
——一访庙庙湖村姚建强
一户一院落,四分地,蓝瓦白墙的54平方米住房坐落其间。四年前,平罗县陶乐镇庙庙湖村以这样的“标配”,迎来了西吉县8个乡镇15个村的1413户移民。
四年时间过去了,每户移民的四分地上,都发生了许多变化,有的多了牛圈,有的多了住房,有的正在盖房……
6区105号姚建强的小院,也变了。紧挨着原有的54平方米住房,在两年前多了60平方米的两间砖瓦房。同样的,也是蓝瓦白墙,只不过,屋正面的白墙,是用白色瓷砖贴成的。棕色的塑钢门窗,宽大明亮,为新房增添了些许气派。新房门口,是一个长方形花坛,对面是一间低矮的砖瓦房,这是姚家的库房。小院地面,全部用整砖块进行了硬化。屋内,地瓷砖铺地,石膏吊顶,简单明了的装修;沙发、双人床、组合衣柜,家具不多,但都很实用。
其实,让村里人津津称道的,不是姚家小院这几年基础设施的变化,而是姚家出了三个大学生。
“2016年9月,大儿子考到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二女儿考到太原美术学院。今年9月,小女儿考到西北政法大学。”说到孩子,姚建强欣慰而自豪。
姚建强是西吉县火石寨乡一名普通的农民,高中文化程度。结婚后,他和妻子与普通的农民一样在家务农,日子过得艰辛而又平淡。5个孩子相继出生后,姚家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起来。“日子虽苦,但孩子的学一天不敢耽误,学下本事,就有出路。”这些年,姚建强总是想尽一切办法为孩子创造读书、学技能的条件。
姚建强的二女儿从小喜欢画画,上小学时就是学校办画报的主力。艰苦的农村,没有什么所谓的兴趣班,直到上高中时,重庆来的一位老师在西吉办了一个美术班,姚建强才给女儿报了名,接受系统的美术学习。2015年高三第一学期,二女儿要到重庆学习专业课,3个月1.4万元,姚建强毫不犹豫地就想办法把钱凑齐交了。“只要孩子肯学,我就全力以赴供养。”那一年,姚建强52岁,已经在庙庙湖村生活了两年,在建筑工地上打了两年零工。
从靠天种地到砌砖拌混凝土盖房子,为了生计和孩子,姚建强艰难转型。“以前没干过,来到这里现学的,一天给200元干,给100元也干。”妻子患有冠心病,干不了重活,姚建强一个人下苦力养家供孩子读书。
如今,54岁的姚建强仍然在周边给人家盖房子维持生计。“一年中,5月至8月活多些,这几天没活,邻居家盖房子,我就给帮忙去了。”9月22日,姚建强骑着自行车赶回家接受采访。
9月初,新的学期开始了,4万元贷款,加上帮扶单位的资助金,姚建强送走了三个上大学的孩子,长长地舒了口气。
据悉,按照《平罗县教育扶贫暂行办法》,普通高中应届毕业生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含高职)的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新生,被区内院校录取的每人每年资助1000元;被区外院校录取的每人每年资助2000元,持续资助至高校毕业。
“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2014年9月9日,第31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培计划(2014)”北京师范大学贵州研修班参训教师的回信中如此表达对扶贫工作的战略思考。
党和国家始终将教育扶贫作为扶贫开发、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精准发力、综合施策,立下“军令状”,发起了一场以教育为武器,目标直指贫困的脱贫攻坚战。
近年来,石嘴山也不断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实现了教育惠民和资助政策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全覆盖。特别是针对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实行学前教育、九年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中职教育和大学生分类帮扶,千方百计为建档立卡家庭学生完成学业消除后顾之忧。
教育扶贫的“网”,从中央到地方,织得既广且细。
“今年暑假,我对几个孩子说,下学期假期就不要回来了,在外面找个活做,挣些生活费。”姚建强说,以前孩子放假回来可以在地里帮帮忙,现在土地都流转了,回来也没事做,不如在外面找个干的,挣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
“一技在手,终身受益”。对另外两个没有上大学的子女,姚建强也把他们引上正确的道路。大女儿初中没上完就去打工,后来姚建强把她送到银川上了高职,毕业后,大女儿跟同学一块去北京闯荡了。小儿子初中毕业后不想读书了,姚建强又把他送到海原县的一个职业技术学校学烹饪,如今儿子在灵武一家餐厅实习。
9月的小院,没有了孩子们的打闹嬉笑,变得分外宁静。姚建强夫妇依旧把屋内屋外收拾得整整齐齐,干干净净。
哈佛商学院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一个现象:幸福感强的成功人士,往往居家环境十分干净整洁;而不幸的人们,通常生活在凌乱肮脏中。于是,摸索出这样一个结论:“你所居住的房间正是你自身的折射,你的人生其实就像你的房间。”姚建强的人生,不就正像他的家一样,光明透亮吗?
(原载于《石嘴山日报》2017年9月27日A1版)
还要支持孩子读研读博
——二访庙庙湖村姚建强
进入三月,平罗县陶乐镇庙庙湖村6区105号小院又安静了下来。
其实,在刚刚结束的寒假,小院也没有往年那么喧闹。小院主人姚建强的5个孩子,在北京闯荡的大女儿没回来,在灵武一家餐厅干活的小儿子也没回来,只有3个大学生回来了。
“在太原美术学院上学的二女儿和在西北政法大学上学的小女儿,元月中旬学校一放假就都回来了。在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上学的大儿子,学校放假后,和十几个同学一块儿去江苏打工去了,春节前一天才回到家。”姚建强说。
记得去年9月第一次采访姚建强时,他说过,让孩子下学期假期就不要回来了,在外面找个活做,挣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要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大儿子听了父亲的话,去江苏给一家工厂生产的集成块焊线路,挣下了3000元钱。
“孩子们学习都不错,也很懂事,知道帮我分担家里的事。”说起孩子目前的情况,姚建强甚是欣慰,可是,想到孩子们的将来,姚建强也很发愁。
“看今年宁夏出台的高层次人才优厚待遇实施办法,那上边支持优待的可都是硕士、博士,大学毕业不吃香了,还得读研读博才会更有出息呢!”
高中文化程度的姚建强“想尽一切办法为孩子创造读书、学技能的条件”的信念一直未曾改变。
前一阵子,姚建强看新闻,获知宁夏出台了《关于实施人才强区工程助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和《宁夏回族自治区高层次人才优厚待遇实施办法》。上面的内容,姚建强一条一条都仔细看过了,“实施优秀博士研究生预引进计划,鼓励企事业单位与‘双一流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签订预引进协议”“区内事业单位招录全日制博士、重点高校和重点学科毕业的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只要专业对口且急需紧缺的,可不参加全区统一招录考试,直接考察、考核录用。”……意见中的这些句子,他都格外关注,这些句子中的“硕士”“博士”字眼,让他又思谋起孩子如何能有一个更好的未来。
“大学毕业了,还要支持孩子读研读博呀!”姚建强心里默念。
可姚建强心里更明白,支持孩子读研读博,还要有坚强的经济后盾。虽然二女儿、小女儿在学校都申请了燕宝助学金,他也坚信国家教育扶贫的一系列政策会越来越好,但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姚建强知道,为了孩子,他还要继续奋斗,继续打拼。
“前天就开工了,给村里一家盖新房呢!”同第一次采访一样,3月9日,姚建强又是从干活的工地赶回家接受记者采访。
“去年年底,我还参加了村上组织的养牛养养的培训。村上建了养殖园区,进园区养殖要有培训证,我得先把证拿到手。”姚建强说,他都50多岁了,干工程不是长久之计,总有干不动的那天,得早作打算。他参加培训的时候,听说还要办一期电脑方面的培训班,他就给二女儿报了名,“技不压身,多学点好”,姚建强对这一点向来深信不疑。
(原载于《石嘴山日报》2018年4月3日A1版)
脱贫路上,我们不是孤军奋战
——四访庙庙湖村姚建强
提起平罗县陶乐镇庙庙湖村的姚建强,市发改委干部关华、陶乐镇武装部部长丁光山、庙庙湖村村干部姚建业、庙庙湖村六区区长姚建雄、陶乐镇干部苏春梅、市人社局干部殷平安,都知道他住在六区105号,在建筑工地打零工;知道他培养了三名大学生,2016年9月大儿子考到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二女儿考到太原美术学院,2017年9月小女儿考到西北政法大学;知道他这些年总是想尽一切办法为孩子创造读书、学技能的条件。姚建强也知道,他们都是自己家的联系帮扶干部,在脱贫的道路上,他已经不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战,在他的身后,有那么一群人一直在帮助、关爱着他……
11月16日,在姚建强的家里,记者看到了由国务院扶贫办监制、宁夏回族自治区扶贫办制发的《扶贫手册》。打开红色的封皮,翻过贫困农户基本情况、家庭成员基本信息页后,就进入“帮扶项目资金落实情况”主页,扶持项目、扶持资金、资金来源、帮扶时间、帮扶成效、贫困户签字、帮扶责任人签字,横向排成一行,列成表格形式,按照时间顺序依次填报。
“扶持项目:教育帮扶。扶持资金:6000元。资金来源:自筹。帮扶时间:2017年。帮扶成效:帮助完成学业。贫困户签字:姚建强……”“扶持项目:2017年困难补贴。扶持资金:360元。资金来源:财政。帮扶时间:2017年。帮扶成效:解决基本生活。贫困户签字:姚建强……”一行行文字,记载着党和政府的一次次关怀与温暖。
在社会主义中国的大家庭里,扶贫从来不是一个地方、一个单位、一个人的事。“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关华的另一个身份,是市委派驻庙庙湖村的驻村工作队队长。2016年10月,关华与其他4名同志组成驻村工作队来到庙庙湖村,开展帮扶工作。两年多来,他们走村入户、调查摸底,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协调项目、争取资金,带领村民栽植经果林苗木、建肉兔羊只养殖园区,还引进投资在移民村建设服装厂解决就业。
姚建强家精准扶贫结对帮扶标识牌上,帮扶单位是市人社局,帮扶责任人是殷平安。按照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原则,我市建立了脱贫攻坚责任体系,动员组织各方力量,共同参与脱贫攻坚,并将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攻坚任务分解到全市107个市级单位和76个县级单位进行结对帮扶。姚建强等庙庙湖村20户贫困户是市人社局脱贫攻坚结对帮扶对象。自开展结对帮扶工作以来,市人社局实行“帮扶到户、责任到人”的脱贫攻坚工作责任制,扶持部分贫困户发展养殖、帮助工作中受伤的帮扶户申报工伤保险待遇、强化就业创业扶持、走访慰问、捐衣捐物、及时发放教育帮扶资金……目标只有一个:努力让结对帮扶对象脱贫增收。
丁光山、姚建业、姚建雄,是庙庙湖村六区的包区领导;苏春梅,是庙庙湖村六区089号至140号的网格干部,他们都是姚建强的联系帮扶干部。
一根稻草抛不过墙,一根木头架不起梁。扶一把,送一程,市、县、乡(镇)三级齐发力,为石嘴山脱贫攻坚凝聚起无坚不摧的伟大力量。
在陶乐镇,脱贫攻坚工作形成了“五位一体”的工作模式。“一体”,指陶乐镇党委领导下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五位”,即陶乐镇领导班子成员,负责到区;网格干部(从镇上遴选出28位优秀干部,每个干部负责50户左右扶贫对象),负责到户;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班子;帮扶单位。
“‘一体’领导,‘五位’参与,整合力量,统筹发力。”平罗县陶乐镇党委书记丁志军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说。
“实现脱贫的重要支撑,一是产业的发展,产业不够兴旺,则村民的收入问题难以得到妥善解决;二是对国家、地方政策的执行和运用,政策不落地,则对村民生活水平的整体保障与提升无从谈起。要扶贫,就要摸清楚群众的诉求,我们为此实行了‘互联网+一揽子’的工作方法,每一名干部与自己负责的村民建立微信群,宣传政策,收集并解决问题,每一名干部对于自己负责的每一户扶贫对象,要‘一揽子’负责解决该户方方面面的问题。”丁志军补充说道。
去年年底,庙庙湖村组织养牛养羊培训。考虑到姚建强50多岁了,干工程不是长久之计,总有干不动的那天,联系帮扶干部便动员他参加了养牛养羊培训。
“一定五年,一帮到底,不脱贫,不脱钩。”这是我市结对帮扶机制的硬性要求。
“这阵子,我们正在准备致富典型宣讲先进事迹的事,全村确定了10个典型,在8个片区进行宣讲,用身边人的事教育、带动身边的人。”11月16日,关华在没有暖气、仅靠一台小型取暖器取暖的办公室向记者介绍着庙庙湖村目前正在开展的脱贫攻坚工作。“现在村民观念转变很大,以前我们挨家挨户组织20多个妇女到平罗培训,没纪律性,扎堆谝闲话;现在你到服装厂去看看,全是低头忙着干活的。往年这个时候,许多外出打工的都回来了,今年回来的就比较少,大家都想着多干点多挣一点。”艰苦的工作条件丝毫没有影响关华的工作热情,她欣喜地讲述着村民思想观念的变化,村民们奋力打拼过好日子的十足劲头,让她心里暖暖的。
(原载于《石嘴山日报》2018年12月11日A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