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族“妈妈”
新华社记者 艾福梅 谢建雯
六旬汉族老人赵淑珍生养过两个女儿,但认识她的人都知道,她还有个藏族闺女叫格桑措姆。
赵淑珍家住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夏区共享社区,毗邻北方民族大学。这所大学现有来自中国各地2万余名学生在读,其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为60%。大学里各个民族的学生经常来社区开展志愿活动。
2015年,共享社区居委会主任刘丽娟的儿子考上大学,即将到福建上学。她担心孩子到那边人生地不熟,会不适应。“从儿子身上,我就想到北方民族大学这些远离家乡的少数民族学生,他们刚来这里,肯定也有担忧、有害怕,为什么不让居民和孩子结成对呢?”
同年,共享社区和北方民族大学开启“结亲互助”活动,在宁夏给来自外地的少数民族学生找个 家。
当时正上大一的格桑措姆常来社区教大家跳藏族舞蹈,和赵淑珍结下“母女缘”。“我自己的两个女儿都出嫁了,这个藏族姑娘就是我的亲闺女。”赵淑珍说。
每逢周末,赵淑珍都会做一大桌菜给格桑措姆改善伙食,一家人边吃边分享风土人情、民族趣事,其乐融融。学校的传达室里经常堆着赵淑珍给格桑措姆送来的时令水果、年节美食。
“阿姨对我很好。每次传达室通知,我知道她又来送吃的了。”已经毕业回到西藏老家工作的格桑措姆在电话里说道。
格桑措姆回忆道,还记得在一个炎热的夏日中午,自己接到传达室电话,匆匆跑到校门口却只看到了烈日下远去的自行车。“看着那个身影,我鼻子酸酸的,在陌生的地方能找到这样的亲人,我很幸运。”
三年多时间,这对“半路母女”早就无话不谈。格桑措姆毕业前还带着男朋友到家里“见家长”。
“她才毕业两个月,我已经想得不行了。”赵淑珍说。
在共享社区,这样的结对家庭还有9个,14个外地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这里享受到家的温暖。社区居民王菊茹一家就有了4个少数民族孩子。
“我有5个孩子,来自4个民族。”61岁的王菊茹笑着说道,“除了自己的独生女,自己还多了蒙古族儿子巴特尔、柯尔克孜族女儿古丽巴努尔、维吾尔族女儿夏伊达和热娜。”
王菊茹说,孩子们虽然来自不同民族,但相处很融洽。在她的微信中有一个置顶的名为“民族情·一家亲”的聊天群,四个孩子的父母也在其中。
虽从未谋面,但相隔千里的五家人早已成为朋友,妈妈们还通过微信视频探讨交流各个民族美食的做法。
“毕业后我们从没断过联系,世界杯期间还在微信群和‘干妈’边聊天边看球。”已经回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的巴特尔在电话里说道,打算等工作稳定后和父母一起回到宁夏看望“干妈”。
刘丽娟说,各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难能可贵的是大家都能用开放的态度去包容和理解,“结亲”是一段互相温暖的人生经历。
共享社区本身就是回、汉、满、藏、蒙古五个民族杂居的嵌入式格局小区,多年来各民族居民和谐共处、亲如一家,为“结亲互助”营造出良好的社区亲情氛围。
“今后社区还要把‘结亲互助’继续下去,让更多少数民族学生走进社区大家庭,在多民族背景中交往、交流、交融,感受家的温暖。”刘丽娟说。(此稿为新华社对外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