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六十年巨变展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势
新华社记者 艾福梅 刘明洋 夏晓 赵倩
44岁的北村村民王彦虎正忙着建新房,两个儿子在离家不远的乡镇中学上初中。面对曾经难住一代代宁夏农民的两件大事——建住房、供娃上学,王彦虎觉得压力不大,靠着50余亩水浇地和闲时打工,家里每年能有10万元左右的收入。
“镇上初中教育质量好,娃儿考高中还享受少数民族政策,只盼着他们能考上好学校呢。”他说。
北村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王团镇,全村2800多人几乎全是回族。历史上,北村又叫北堡子,它见证了中国革命历史上第一个回族自治政权的诞生,也见证了中国共产党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最初实践。
1936年6月,西征红军到达宁夏豫旺县(今同心县),解放豫旺全境后,中共中央决定建立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同年10月,陕甘宁省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成立大会召开,而自治政府的办公地点就设在北堡子。
长期研究这段红色历史的党史专家杨文元说,豫海县回民自治政府虽然存在时间很短,但它开创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先河,为后来在更大范围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积累了经验。
22年后的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宣告成立,开启了宁夏各族人民为创造美好生活而不断努力的新征途。60年来,宁夏不断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平等保障各民族的合法权益。从最初的一穷二白到现在的欣欣向荣,宁夏社会经济发生沧桑巨变。
“这充分展现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和生命力。”杨文元说。
王彦虎告诉记者,这些年村里变化很大,沙子路变成水泥路,小轿车替代自行车。据了解,2017年,北村人均纯收入约9700元,全村有100多辆小轿车、60多辆跑长途运输的大货车。
北村人的生活变迁是宁夏60年巨变的鲜活注脚。自治区成立之时,宁夏的地区生产总值仅为3.28亿元,可以说是“穷得叮当响”;到2017年底,宁夏地区生产总值为3453.93亿元,是1958年的1000多倍。60年来,从176元到50917元,宁夏人均生产总值增长了288倍;同期累计减贫330万人,其中近5年减贫71.9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16.9个百分点。
专家表示,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也是民族自治地方各族群众共同团结奋斗的坚实物质保证。宁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百姓生活水平的跃升,离不开国家对民族地区发展的扶持及优惠政策。
在自治区成立之初,北京、浙江等地数十万干部职工和技术人才响应号召到宁夏支援建设,一批事关国计民生的企业、工厂迁入宁夏;改革开放后,宁夏布局建设了一大批涉及产业、民生和公共服务的重大工程;自治区成立50年时,中央政府专门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2012年,国务院批准宁夏建设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设立银川综合保税区……
“以同心县为例,农业靠天吃饭,发展工业又没有太多资源,想要和全国人民一起步入全面小康社会,如果没有政策倾斜,这是很难办到的。”杨文元说。
宁夏是中国最大的回族聚居区,有回、满、蒙古、壮等40多个少数民族,总人口681.79万人,其中回族人口占36.31%。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是落实民族区域自治的重点。自1984年中国颁布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以来,宁夏不断完善民族区域自治配套法律法规,先后颁布实施了民族教育、清真食品管理等方面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162件,全面保障了各族群众在各领域的合法权益。
多年来,宁夏还高度重视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保障少数民族群众当家做主、参政议政、管理本民族本地区内部事务的权利。截至2017年底,宁夏各级各类公务员共4.33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29万人,占到近三成。
宁夏固原市原州区河川乡党委书记马彦东是一名回族干部,当地汉族群众王余金把他称作“兄弟”。“自从我俩认识,他每年都会来我家一趟,看我家过得怎么样,有没有遇到困难。”王余金说。
“我们通过不断搭建创建活动平台和工作载体,把民族团结教育融入我们的社区、学校、企业、机关,让民族团结之花在宁夏常开长盛。”自治区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白尚成说。
地处西部,发展不足仍是当前宁夏最大的实际,经济“倚重(重工业)倚能(能源)”特征明显,全区还有23.9万贫困人口尚待脱贫。为此,宁夏正大力实施“创新驱动、脱贫富民、生态立区”三大战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带动全区全面发展。
宁夏区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副教授马晓梅认为,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以来的60年,是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宁夏各族群众共同繁荣发展的60年,向世界展现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此稿被《宁夏日报》、新华社客户端等17家媒体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