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学习中的烦恼和困惑
学完忘完怎得了
心灵困惑
“丁零零……”随着电铃声响起,我抱着学生的作业向教室走去。还没走到教室门前,我就看见班里的学生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在教室门外聊天,我心想:“瞧这帮家伙,打了上课铃了,还站在外面不进教室。”想到这儿,我加快了脚步,来到教室门前,“上课了,怎么还在玩呀?听不到铃声吗?”听到我的声音,几个男孩子朝我伸伸舌头做个鬼脸:“这铃有毛病吧,才刚下课又上课了。”“唉哟,我的妈呀,还有那么多作业要做。”“老师,这节自习课你给我们讲故事吧,我最喜欢听你的故事了……”他们七嘴八舌地嚷嚷着走进教室。
黑板上写着各科老师布置的作业,有化学、物理、数学、政治……“今天的作业真不少呀!”我心里想,“这个自习课学生们又要紧张忙碌地做一节课作业了。”想到这儿,我将手里抱的数学作业本发给大家,然后坐在讲桌前,开始备课、看书。教室里除有几个学生趴在一起悄声地研究问题外,其他同学都低着头忙着写作业。突然我听到一声沉沉的叹气声,寻声看去,只见黄明将物理书扣在头上,身体趴在桌子上一动不动。我觉得挺好笑,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说:“小伙子,有什么问题吗?”黄明抬起头,皱着眉头,哭丧着脸说:“老师,我真是想不通,上课我们都听懂了老师讲的知识,课后再做作业不过是重复劳动而已,这种重复劳动有意义吗?做作业真的那么有必要吗?”听了他的话,许多正在写作业的同学抬起头,从他们的表情中,可以看得出他们似乎都有类似的疑问。
心灵解惑
是呀,初中学生的课业负担确实很重,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到初中三年级,都在为一个目标——升入高中作准备,每天学校都安排7~8节课,每节课后,都要布置一些与当天所学内容相关的作业。做作业对学生来说其实已经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了,从小学到初中,每个学生每天都要写作业,只不过小学只有两门课需要天天写作业,而到了中学,尤其是到了初三,每天至少要有四五门功课需要写作业,作业量自然就显得很大。许多同学每天将大量的时间用在写作业上,产生疲倦、反感情绪是可以理解的,但因此而放弃写作业却是绝对不能允许的。这就好比一个到医院看病的人,如果你得了重病需要吃药、打针,而你却因反感吃药、打针而放弃治疗,那么你就要付出小病成大病甚至危及生命的代价。写作业也是这样。
我们大家都知道,学习的过程中会产生遗忘的现象,所谓遗忘就是指对已经理解或已经记住的内容不能回忆或者做出错误的回忆,而我们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听懂知识,关键是要理解并记住这些知识。显然,遗忘与我们的学习目的产生了矛盾,可以说遗忘是我们学习的大敌。那么怎样才能克服遗忘或减少遗忘,使我们听懂了的知识长久地保持在我们的大脑中以备我们随时使用呢?
许许多多的心理学家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记忆都对遗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实验。其中,德国有位心理学家,他叫艾宾浩斯,他对遗忘作了非常系统的研究。他通过大量的实验证明:人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即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记忆后最初一段时间遗忘最快,此后遗忘的速度会逐渐减慢,最终稳定在一个曲线上,人们称它为“艾宾浩斯遗忘曲线”。从这个曲线上可以看出,遗忘速度最快的是在学习新知识后的24小时内,那么如果这时,尤其是12小时以内及时复习,通过老师布置的一些课后作业,重复再现当天课堂上学到的、听懂的知识,就可以使记忆的内容得到有效的保持。在学习后的1小时内及时复习知识可以保持80%,而2小时后的复习,其保持的百分数就只有60%了,如果间隔2天后再复习,其保持率已经不足30%了。由此可见,如果上完一节课,课堂上听明白了老师讲的新知识,当天能及时通过做作业达到复习的目的,就可以避免知识被快速遗忘,而且只要上课听懂了,做作业也费不了多长时间,可达到的效果却是很明显的,如果当天疏于做作业,没有及时复习,两三天后,新知识已大规模地遗忘了,这时要想再重新恢复这些被遗忘的知识,就需要花很大的精力了。所以,有些同学听课效果不错,课堂问题回答的准确率也很高,可是一到考试,成绩总是不理想,这肯定是与课后没能及时复习有很大的关系。由此可见,课后及时复习,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掌握知识的效率,增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使所学知识由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而且还能保证以后在需要时随时提取出这些知识。
作为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都会有这样的体验:早晨上了一节数学课,老师讲了三角函数的证明方法,下午自习课在做类似的练习题时,老师上午讲课时的情景历历在目,于是解题的思路非常清晰。可如果这样的练习是在上完这节课的两三天后进行,情形就大不一样了,解题的时间、思路、举一反三的能力都会大打折扣。老师课后布置的作业一般都要求当天完成,目的就是督促同学们及时复习当天的内容,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由此可见,完成当天的作业、及时复习,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的重要手段,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