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身心为工农兵学员服务
克服困难,加强实践努力,提高学员知识技能水平。
为教好工农兵学员试行教改
1972年2月,自治区3所高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宁大的政史、中文、数学、物理、化学5个师范专业,共招收了320名学生。由于当时片面强调实践,在物理专业的教学计划中,理论物理全部砍掉了,我只好改行。系革委会分配我讲授化学专业的物理课,为期一年半。工农兵学员入学时的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大都不够高中毕业水平,有的实际上只有小学文化程度。学校把理科文化程度最低的,集中到化学系,按程度分了3个班。我任课的班文化程度最高,大部分上过高一。为解决文化基础差的问题,校党委提出补课计划,经上级同意决定在学员入学后,一律先进行补课。我的教学任务是从9月1日开始。
自从决心继续在宁夏从事师范教育以后,最渴望的就是走上讲堂,教好学生。没有行政兼职,正好可以全身心地投入教学。过去有一种错误观念,认为教理论物理高于教普通物理。我却觉得改教普通物理会使我更能发挥我的全部潜能。面对学生文化程度低的现实,我不但没有畏难情绪,反而激起了雄心壮志。要设计一套教学改革方案,使最终的教学效果达到、甚至在某些方面超过以往化学系普通物理教学的要求。现在看来,当时产生这样的想法可能是由于几年的压抑造成的过激。
为了让学生毕业后能够适应各方面的工作需要,我觉得最重要的莫过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验动手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理论讲授上,我决定采用新的教学程序。先让学生观察演示实验、自学、提问,然后进行讨论、总结。程序可根据教学内容变动,或先自学后演示,或在总结后进行课堂讨论。个别因条件所限,没有演示。在时间安排上,包括学生实验在内,平均每周9课时。为便于实施教改方案,我希望每周的教学时间集中。包括自习在内,我要求单周给我两天半时间,双周给我两天,由我统一安排课堂教学和学生实验。申请很快得到化学系革委会和学校教革组的同意。我开始准备。
在上半年的备课期间里,我的第一项任务是编写讲义。学员补课时间较短,中学物理基础还不扎实。过去的教材不适用,学员记笔记的能力也不强,教材必须起点低、便于阅读。我要以大量生活现象和实验为基础,和学员一起总结出物理规律,再用来指导实践;起点低,但最终的教学目标不能低。为了便于阅读,文字叙述尽量简洁明确,并且使用了370余幅插图。我在编写第一编力学时,结合物理引入了微分概念,初步应用了高等数学。还选取了工科理论力学中的讲法和例题,使得这部分教学内容,略高于以往的水平。为了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我不仅注意从现象归纳出物理规律,而且在理论的应用方面下了功夫,努力使学生感受到学物理很有用。例如在力学中,把万吨水压机、空气锤等实际的生产设备选做例题;增加当时的新内容,如射流元件的工作原理及其实际应用:液体自动定量包装、水塔水位自动控制;又如超声的发生传播及其对物质的作用等。在电学中则结合各有关章节,加入了日光灯及各种新光源、高温电炉、电焊、晶体管、示波器、交流电路、电机、变压器和晶体管收音机等器件或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具体实例。由于联系实际内容广泛,编写难度很大。阅读有关参考书和查找资料花去很多时间,把这些材料巧妙、自然地结合在一起成为系统、完整的教材,也颇费一番思考。全部讲义超过37万字,付印前,需要我在打字蜡纸上校对、画上全部插图和复杂的公式,这也颇费时间。为了启发学生自学,要根据学生学习情况,编写自学思考题并从生产实际中选取练习题让学生解决。这既要花费很多精力,还必须伴随教学进度进行。几万字的自学思考题和练习题的油印蜡纸,还得由我自己刻写。
要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必须重视实验教学,加强课堂演示实验。由此我想到必须建立外系物理实验室。学校正强调加强实践性教学,我向物理系革委会提出申请后,立即得到了批准,拨给我旧物理楼二楼西北角的一个72平方米的教室。尽管从其他房间搜罗到实验室的家具,但大都破破烂烂,电路也需要安装。那时教师凡事都得自己干。粉刷墙壁,修理黑板,油漆桌凳,安装电路,把实验室弄得焕然一新。借来的仪器只适用于传统的几个实验,我准备新开的实验,所需的仪表设备没有,有些学校也采购不到,包括某些常用设备以及与演示实验配套的物件都需要自己制作。于是,我又重操旧业,一人担当起安装、制作、采购、管理各项责任,不过条件比建校初期好多了。我申请购置和自己购置了木工、油漆工、钳工、电工和电子线路焊接所需的全套常用工具,台钻、台虎钳等都是以前实验室里没有的。又从自治区五金交电公司等单位的库房里搜罗出了一批电气仪表和小型变压器和电机,采购了一批无线电元件和器材。那时木材和金属材料都是计划控制的,通过申报,从学校领来了一些胶合板、胶木板、铝板和铁皮。一个多功能的外系物理实验室就逐渐形成了。接下来就是更费时间的实验准备工作。
我为开好实验课试制晶体管直流稳压电源
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我准备了18个学生实验。实验选题与过去相比,大量减少了验证性的实验,保留了基本测量,增添了电工测量,大力加强了安装调试类的实验。如万用电表、照明电路、直流稳压电源晶体管收音机的安装调试等等。在力学部分还安排了生产见习。新开的几个测量实验,其中有的设备到外单位库房也找不出来,只有自己做,例如单相交流实验需要的10个电容箱,从外壳到板面制作油漆到安装,几乎全部由我来完成(后期,有其他老师主动来帮了忙)。这些自制设备后来为物理系服务了许多年。
安装实验和电工测量等在当时都是过去没有过实验,需要准备的材料多而杂。安装实验要准备安装板,万用电表、稳压电源等对元件的规格要求比较高,还需要花时间逐个儿挑选。万用电表所需的电阻元件没有合适的,需要串并联测量搭配,以保证电表的测量精度;稳压电源采用大功率晶体管,还需要加工散热板。因此,实验准备所花时间要比以往多几倍到几十倍。在准备好并亲手操作的基础上才能写实验讲义,安装实验要详细说明安装、调试步骤和注意事项,所以篇 幅较长,大约有8万字左右。实验指导也很费时间,像稳压电源和收音机等要指导每个学生调试到初步成功,才算完成任务。
为了在讲授和指导学生实验时,直观、便于理解,我设计了50多组演示实验,每组都经反复演练以保证成功。还制作了一些大型示教板,如照明电路、晶体管放大、直流稳压电源、来复式和超外差式收音机等等,平时挂在实验室墙上,用时进行演示。既能够演示工作原理,又能演示故障及其检修。示教板的设计、安装、调试和涂漆保护的全过程,也由我一人承担,这使我使用油漆进行绘图和粉刷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外系物理实验室的建立,为数学、化学两个系的物理实验教学提供了方便。在为数学系和化学系其他班开实验时,为了培养青年教师指导学生实验的能力,我不参加辅导,只充当实验员和保管员。尽管那时我是外系物理教研组组长,我仍然要求自己把工作做得和专职实验员、保管员一样好。在准备实验时,坚持事先检查、亲手试做,发现设备有问题,及时修理。实验材料及时准备、及时清点,核对账目,即使是很小的阻容元件,也要逐个清点。
那时,除了到教室讲课以外,包括星期日也几乎全在实验室工作。实验室成了我的广阔天地,我在这里可以在教学上做到心想事成、为所欲为。
在每周的两天或两天半的教学时间里,我都和学员们在一起。除课堂教学和学生实验以外,都是在教室对学生个别辅导,以便于学生复习和完成作业。对学生的问题,我尽量启发他自己得到初步的答案,然后才给他小结式的讲解,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有的学生想在某个问题上深入,我给他提供参考书目;有的学生学习信心不足,我给以鼓励并加强个别辅导。来自内蒙古左旗的一位同学,由于基础相对较差,就想退学。我找他聊天讲学习对人一生的重要作用,帮助他分析情况,改进学习方法,加强对他的个别辅导,使他逐渐增强了学习信心和毅力,彻底打消了退学的念头。毕业后,在工作岗位逐渐成了骨干并担任了领导工作,每来银川见到我,总要表示感谢。我考虑的教学程序不可能完全符合学生情况,虽然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却不可能充分。但是我认真负责的态度影响了学生,他们也以认真努力的学习为回报,使教学收到了比较好的效果。在一年半的时间里,我和学员们打成一片,建立了彼此信任和深厚的感情。有的学生率直地表达出来:“我将来一定要做一个像张老师那样的好老师。”教学这块天地使我心情特别舒畅。事隔30多年,始终无法忘记这段幸福的回忆。
1972年10月6日,《光明日报》发表了周培源的文章《对综合大学理科教育革命的一些看法》。文章批驳了“理向工靠”“理工不分”“以校办工厂代替实验教学”和“按产品划分、设置专业”等取消和削弱理科的倾向。强调对基本理论的教学、研究应予以足够重视。我很同意这种观点,衡量自己的教学,发现我虽然不赞成削弱理科,在经典理论方面没有削弱,但是顾虑学生基础不够,对于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没有介绍,是个遗憾。
根据当时的情况,我觉得不如给工业战线的职工去办短训班,可能对经济建设直接起促进作用。从此我的精力主要转到了短训班,不过为工农兵学员教学还有一个插曲。
教育实习奇遇记
教育见习和实习是师范生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我组织过见习,也多次指导过实习,已经习以为常。每次实习,除了优秀实习生给我有突出印象外,其他的实习生往往不能一一记住。然而,1975年那一次实习所经历的奇特遭遇,却使我至今难以忘怀。
1975年初春,系里通知我到固原彭阳中学去指导实习。实习内容是初中的电路安装和高中的晶体管收音机,还要办相关的专业班。自从办短训班和改教外系课以来,我对迅速取代电子管的晶体管电路已经很熟悉了。指导相关内容教育实习我是很有信心的。
3月17日,我和1972级(1)班的郭立生、黑英、蒯常金、王国强、谢存发、杨兆祥以及(2)班的王世昌组成一个教育实习小组,随固原实习分队一起乘汽车出发了。那时的路况不佳,大家不顾旅途辛苦,一路说唱,情绪很高。这是工农兵学员的第一届教育实习,也是物理系第一次到南部山区实习,都希望做到“政治思想和教学实习双丰收”。那时彭阳只是固原县的一个公社,从银川到固原要走两天,然后要在固原等待有去彭阳的班车才能到达。我们利用等待的时间,到固原广播服务部参观学习。他们的设备极其简陋,修理活却忙得应接不暇。这使我们深感在电子设备晶体管化的初期,普及晶体管电路知识,培养相应技术人员的迫切性。
3月20日清晨从固原出发了,临近彭阳时,一座毫无生气的小水电站从我们的视野滑过,一种不祥的预感不由得涌上心头。彭阳公社教育专干接待我们介绍的情况,更使我们感到意外。彭阳中学原定于3月1日开学,但教师们都没到校。学生来了大门都没有开,只好改到15日。到时学生又来报到,仍然无人,又拖到24日才能开学。另外,小水电站停工停产已久,彭阳没有电,彭阳中学也没有电子器材和进行晶体管电路实验的条件。现实情况使我们很为难,留下实习,给学生讲实践性很强的教学内容,没有实验不会有好效果;如果另外联系实习学校,为时又太晚了,临时插入实习任务的可能性很小;况且南部山区其他学校的实验条件也不见得会比彭阳好。经过商议,大家一致认为时间宝贵,只能克服困难,创造条件就地实习。中学没开学,我们抓紧备课来等待;中学没有电,我们积极去水库争取;中学没有实验条件,我们可以争取系里支援。那时没法打长途电话,只能写信向物理系汇报情况,请求将我实验室内的收音机实验板寄来20套,供高中生实验使用。
我与赴彭阳的实习生走在路上
彭阳中学坐落在彭阳公社街道两旁,学校校门、大部分教室、操场、教职工宿舍都在一侧,少部分教室在对面。我们7个人就住在对面的一个大教室里,床位环墙放置,中间有几张挤放在一起的学生课桌,供实习生备课和准备实验使用。我的床前也放了一个课桌,算是对实习指导教师的照顾。晚上大家就在几支烛光下继续工作,等待学校开学。距离我们的住所后边不远,有一座高出地面很多的小土山,郁郁葱葱,可算彭阳一景。我对实习生说,我们的困难与“移山”不可相比,但却犹如爬山。于是,从到达彭阳之日起,每天临近黄昏我们都去爬这座小山,跑着上去走着下来,以示一定战胜困难搞好实习的决心。坚持了一段时间,体会到爬山对健康的好处,逐渐成了习惯。实习回来后,见了楼梯就要往上跑。后来年龄大了,有别人在场时,有些不好意思。没有别人时还是往上跑,直到颈椎病重了,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开学之前,我们充分利用等待的时间,抓紧熟悉环境,做些社会调查。经过公社教育专干、中学领导和公社附近的彭阳大队党支部书记的相继介绍,我们对彭阳中学和彭阳大队都有了初步的印象。我把当时的情况摘要写在这里可以为关心彭阳的同志与现在的发展进行对比。
彭阳中学的初中是1959年开始办的,原来在城羊,后来迁至彭阳。高中是1971年兴办的,彭阳附近7个公社算一个区,只有这一所高中。目前校内共有11个教学班540多名学生(女生64人),其中初一、初二各两个班共计194名学生,主要来源于本公社。高二有3个班,高一有4个班,共计350名学生,主要来源于城羊、洪河和彭阳。因此地距离甘肃30里,距平凉90里,有些甘肃人也来此上学。在校教师18人,分布在中文、数学、理化、政史(含其他)共4个教研室,都担任着繁重的教学和社会兼职工作。此外还有职工5人,炊事员5人。校革委会由5人组成,主任为专职,副主任是贫下中农代表,委员中两名来自教师,一名来自学生。由于高中外公社的学生多,住校学生多,用房十分紧张。不仅借用了小学的两间教室,还有两间教室是教学、住宿共用。作为当时上面规定的教学改革主要措施,基本上没有多大进展。如曾设想举办会计、农技、红医等专业班,由于师资紧缺,还没有动手搞;学工基地固然没有条件,即使是学农基地开了小片荒,但也管理得不好,准备再开些河滩荒地;结合教学搞科学实验的活动还没有开展;开展得比较多的是支农活动。
彭阳大队包括5个生产队,总计1009口人,土地6440亩地(含390亩自留地),其中能灌上水的地1300亩。大队没有拖拉机,只有3台六行播种机,1台碾米机,1个用土法榨油的油坊和100亩林场。下面有4台柴油机主要解决饮水问题,只有一个生产队有一台手扶拖拉机,主要用于打场和送粪,还有2个生产队有磨面机,大队和3个生产队有三用机(兼有接收、广播、对讲功能的晶体管机),广播家家户户都有。政治学习虽然抓得很紧,但效果不大。对于资产阶级法权、对资产阶级实行全面专政等理论,“念的人也没有领会,听的人就更错得远了”。“1300亩水地是坡地,水能上去,可落不住。1973年大灾之后,平田比较认真,现在有700多亩水能落下。”过去靠天吃饭,广种薄收,现在科学种田越来越受重视。可是没有文化造成很大困难,实验没有记录,效果没法总结,机械、电器坏了也无人修理。全大队60%以上是文盲,适龄儿童入学率只有64%。去年初中毕业十几个几乎一半当了干部。现在上初中的11人,上高中的只有1人。大队想办一所小学,没有师资。
为社员修理晶体管收音机、三用机
这次是继去张易公社之后又一次来到固原农村,听了这些介绍仍然感触很深。尽管彭阳比张易好得多,但生产、教育、文化依然十分落后,上面布置的教育改革措施是脱离实际的。农村迫切需要科学文化知识,迫切需要人才。我们来这里实习,似乎还应该为农村做点什么。
可能是由于我们的到来,对开学起了促进作用,教师们在几天内都陆续到校,其中宁大的校友占有相当的比例。从他们那里我了解到,彭阳公社在固原属于相对较为富庶的地区,与当时的银川相比他们的吃住条件并不差。虽然工作条件差,业务无法上进,业余生活极为贫乏等等都是现实情况,但教师们还可以面对。不能容忍的是,政策比银川“左”得更厉害,大家的心情很压抑,因此都想调走,这就是他们不能按时到校的主要原因。我对此虽然深表同情,却又无可奈何,只能恳请他们尽心尽力克服困难,把这次教育实习指导好。
联系小水电站恢复供电,始终未见回音。我向系里要的实验板也还没到。在困难面前是前进还是退缩?这涉及在教学上是只讲普通课还是创造条件办专业班?在课堂讲授中是坚持实践—理论—实践还是从理论到理论?是搞启发式还是满堂灌?在实习方面是单纯教学还是也要为生产、为贫下中农着想?实习小组的同学们都勇气十足,决心迎着困难上。有的过去搞过无线电修理,有的提出煤油灯也可以烧烙铁进行焊接,一个通过开展社会服务解决实习器材的方案正在形成。恰巧在这时,彭阳中学一位领导想起公社里有一部柴油发电机,很久以前曾用来给附近供过照明电,操作发电的正是在彭阳中学教物理的黄仲泉老师。在中学革委会里一位宁大校友的帮助下,又从公社弄来了柴油。于是,由实习生郭立生给黄老师做助手,对柴油发电机检修了一番,利用水库电站原有的供电线路,给彭阳公社所在的一条街上都供了电。有了电,初中的照明电路安装实验就有着落了,可以由实习生指导中学生整修、安装彭阳中学的供电线路来完成。但是高中的晶体管电路和收音机实验以及办晶体管电路专业班仍然没有器材。和中学领导商议后,与中学联合贴出了告示:只收材料费,为大家义务修理晶体管三用机、收音机。我们准备用维修来解决教学中的实践环节。黑英和杨兆祥两位实习生比较熟悉收音机,为了做好维修准备,就派他俩去固原采购电路元件,让蒯常金负责维修的财务工作。
实习生为中学开办无线电修理专业班
事情总有一波三折。正当所有困难有望解决时,水库电站来了一个人,对我们使用电站的供电线路大发脾气、横加指责,甚至说我们接错了电路。那时早就听说农村供电单位是电老虎,这回验证了。我向他说明借用水库供电线路是经过公社同意的,之后又把他带到接线处指着火线和地线问他哪里接错,弄得他哑口无言,只好灰溜溜地走了。过一会儿传来,他对熟人说,这次碰到行家了,吓不住了。原来,他想唬住我们,捞点好处,没想到弄砸了。
在我们修理好几台三用机、收音机后,消息传开,送来修理的越来越多,有的把录音机也送来了。实习小组不但要备课、上课,还要抓紧时间搞修理。由于柴油供应有限,只能在有实验课的时间和每晚两个小时内供电,其他时间仍然没有电。可是修理任务又要按时完成,出于无奈,又想起了用煤油灯烧电烙铁的办法,经过实验可以采用。不过,烙铁会粘上黑烟灰,容易出现假焊,焊接点出现烟灰很不好看。为避免擦烟灰时烙铁温度下降,擦灰、焊接都要很快,而修理时间却又拖得很长。尽管如此,没有电的情况下搞修理总算成了。接收的修理业务没有耽搁,我们买材料花的钱与所收费用也大体相抵。
通过社会服务,检修了几十台件的三用机、收音机和少量的录音机,收获不少。实习生中原来搞过修理的变得更熟练了,没有搞过修理的学会了检修,动手能力普遍得到提高;不但坚持了教学和班主任的实习,还办了晶体管三用机的专业班。实习生通过讲课和实验课,平均上课55节,多数超过60节,最多的接近70节。可以说得到了比较充分的锻炼,教学能力有了显著提高;还让中学生看到了各式各样电路元件,增加了感性认识。实习中间校办的周鹏起同志来山区采访实习,不仅给我们照了相,还带来了我要的试验板。在利用实验板做了简单实验之后,由实习生带领中学生分组进行收音机实际检修,使学生了解收音机的结构和检修常识,初步培养了动手能力,加深了对收音机原理的理解,较好地实现了教学目的。
我们义务修理晶体管机的影响日渐扩大,其他公社也希望我们去义务修理。可惜时间已不允许,只有我和郭力生利用五一假日去了一趟临近的公社,翻了几座山,走了近一天,傍晚才到达目的地,两人连夜在煤油灯下修理,次日早上往回赶。这一趟既为能给山区搞点服务而感到高兴,也再次使我体验了山区人民生活的艰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