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宁支边人员投身宁夏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开始有计划地组织安排向内地、边疆移民,支援当地建设。1951—1968年,先后有数十万人来到宁夏,为宁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贡献。
支宁人员集体劳动
1950年12月,宁夏、北京两省市人民政府商定,由北京市向宁夏移民,第一批移民人数为1500人。宁夏省政府专门成立了移民安置委员会,在银川设立两处移民招待所。1951年,先后从北京移民795人,分别安置在贺兰、永宁、宁朔(今青铜峡市)、灵武和盐池。1955年秋,北京市民响应国务院开发大西北、支援边疆的号召,由北京市民政部门组织不同行业共1930人的移民队伍,到宁夏灵武县梧桐树乡落户,成立了京建大队。1956年4月,北京移民310户(其中回民17户)1413人全部安置在银川市新民、民乐、北塔、新城镇、砖渠和五里台等郊区各农业社从事劳动生产。1956年5月,北京移民19户103人(全部为回族),安置在固原县大营区西梁乡红旗农业社光明农业区,政府拨款8302元,建房41间,支付生活医疗费等4291元。1956年9月15—25日,由河南省三门峡水库区移民5000多人,分批来到银川,被分别安置在中宁、宁朔、永宁、贺兰、平罗、惠农、陶乐等市县。1957年,由于外省区灾情流入银川及各县的灾民1900余人,其中安徽省占三分之一,山东、河南、陕西、河北、四川、湖南、江西、浙江、江苏、山西、内蒙古等省区占三分之二。流入的灾民大多数为农民,民政部门采取边救济、边教育、边动员的办法动员灾民返乡,最后仅有6户33名灾民坚决留下,被安置在平罗县头闸乡参加农业生产。
1958年自治区成立后,外省区支宁掀起了高潮。在巩固原有3万多移民的基础上,又接收安置了陕西、河南、河北、山东、安徽、北京、上海、天津、南京等兄弟省、市支援宁夏建设人员10万人左右。这批外来移民充实到宁夏农业、工业、科技、卫生、教育等各行各业,成为自治区国民经济建设的生力军。1959年1月12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动员内地青年参加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的指示,宁夏和浙江两省区商定5年内由浙江省动员30万青年支援宁夏建设。1959—1960年,根据中央决定和浙江、宁夏两省区协议,浙江省陆续动员了一批思想进步、有文化、有技术的男女青年,连同亲属近10万人(实际为97462人)来到宁夏安家落户,支援宁夏建设,以解决宁夏地区劳动力不足的问题。自治区党委、政府根据“以农为主”“分别归口”和“大分散小集中”的安置原则,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认真做好安置工作。
1959年5月4日,第一批浙江支宁人员到达宁夏,至年底共5万余人到达宁夏。这批支宁人员有3.1万多人被安置到银川、贺兰、永宁、平罗、惠农、中卫、中宁、宁朔、吴忠、金积、灵武11个市县328个安置点,有7000多人被安置到10个国营农林场,有1.1万多人安置到工矿、财贸、文教、卫生、青铜峡电站工地和国家机关。1960年5月,第二批浙江支宁青年及家属共4.2万多人抵宁,被安置在中宁、贺兰、宁朔、银川、平罗、金积、灵武、吴忠、陶乐、中卫、石嘴山和青铜峡等地,大部分到国营农场从事农业生产。1960年9月11日,针对自动流入人员过多的情况,自治区人民委员会决定今后对于盲目流入人员,不再收容,一律遣返。全区先后设立收容遣送站13个,收容的外地自流人员经教育后遣送回原籍。1962年3月18日,宁夏、陕西两省区在西安座谈移民返陕问题,会议签署了《关于安置陕西省三门峡库区迁往宁夏回族自治区返陕移民问题座谈会纪要》。双方协议,从宁夏返陕的移民,由陕西省妥善安置,陕西移民先后全部迁回陕西省原籍。此后,宁夏外来移民由20世纪60年代中期掀起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所取代。
支宁青年在田间劳动
回望当代宁夏,移民大潮又显示出大迁徙、大流动、大进大出的时代特点——无私支援边疆开发,支宁、支边,知青人员为宁夏建设作出巨大贡献;谱写移民屯田垦荒新乐章的农业开发与农垦移民;特殊火热的三线建设时期,工业移民蜂拥而来;丢掉贫困落后的包袱,扶贫开发与吊庄移民走进城市、迈向现代化……伴随人口迁徙的是文化的流动。经济和文化相对发达的中原和江南地区的移民,尤其是“知识移民”来到宁夏,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物质生产技术,更为重要的是,他们往往在自觉和不自觉当中,带来了一整套新的文化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这种外来的文化与宁夏原有的地域文化在一个时期里碰撞、冲突、渗透,最终相互融合,从而积淀和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文化——移民文化。移民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的积淀,它作用于宁夏的社会历史进程之中,同时,作为一种在相当久远的年代里所形成的特殊的文化精神传统,它对宁夏人的当代生活产生着不可忽视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