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工法在金凤煤矿倾斜厚煤层的研究及应用
王克权 裴元成
(神华宁夏煤业集团金凤煤矿,宁夏吴忠751504)
摘要“110工法”在金凤煤矿倾斜厚煤层的应用属全国首个探索实验项目,填补了国内外倾斜厚煤层“110工法”开采技术在相关地质条件下应用的空白,为“110工法”技术在其他矿井倾斜厚煤层的应用提供了实践参考。
关键词 煤矿 倾斜厚煤层110工法
1金凤煤矿倾斜厚煤层的“110工法”设计
1.1工作面概况
金凤煤矿011810工作面埋深214~329 m,煤层厚度3.3~4.2 m,平均厚度3.75 m,工作面倾角12°~32°,机巷走向最大坡度13°(图1)。直接顶为1.5~4.5 m细泥岩,基本顶为7~9 m粉砂岩、细砂岩互层。直接顶岩石普氏系数f=5~6。瓦斯相对涌出量0.00 m3/T,绝对涌出量0.00 m3/min。属Ⅰ类易自燃煤层、最短自燃发火期为41天。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爆炸指数为31.78%。
图1 011810工作面平面布置图
1.2“110工法”原理
鉴于传统无煤柱开采技术方法之不足,基于长壁开采工作面布置、顶板跨落规律以及长壁开采工作面矿压分布规律,课题针对金凤煤矿倾斜厚煤层长壁开采提出一种新的成巷技术方法,即倾斜厚煤层切顶卸压自动成巷无煤柱安全开采技术,或称为倾斜厚煤层长壁开采“110工法”(简称倾斜厚煤层“110工法”)。这种新的自动成巷方法通过改变传统长壁开采一面双巷模式,采用定向预裂切顶留巷技术,将上一区段工作面上顺槽维护保留,作为下一区段工作面回采的下顺槽,从而实现单面单巷开采。它具有能够消除邻近工作面煤体上方应力集中,减小采掘比,提高生产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避免因煤柱留设造成的煤与瓦斯混合突出、冲击地压、煤体自燃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属于一种安全高效经济科学的开采新技术。
1.3金凤煤矿011810工作面“110工法”施工设计
1.3.1倾斜厚煤层“110工法”施工难点
本项研究拟解决金凤煤矿厚煤层自动成巷“110工法”的关键技术问题,主要包括:倾斜厚煤层自成巷“110工法”顶板压力估算问题,倾斜厚煤层自成巷“110工法”切顶关键参数设计问题,倾斜厚煤层自成巷“110工法”挡矸优化改造问题,倾斜厚煤层自成巷“110工法”矸石塌落成型、岩石碎胀规律、恒阻锚索支护机理、气体运移规律及控制问题等。通过具体工程应用研究,形成倾斜厚煤层切顶卸压自动成巷无煤柱安全开采与巷道支护技术。
1.3.2“110工法”施工方法设计
根据掘进地质资料,以及工作面基本参数可以看出,该工作面采高大,煤层倾角大,属于倾斜厚煤层,侧向压力大。在“110工法”施工过程中,碎石帮侧向压力达到2.5~3.6兆帕。该矿依据相应理论计算,针对011810工作面不同地质条件地段,设计了相应的现场施工参数,将011810机巷沿切眼方向分为了0~100 m及100~550 m两种参数实施区域。其中0~100 m,直接顶粉砂岩厚度小于9 m,根据工作面倾角,设计切缝高度9 m,角度为20度,恒阻锚索长度12.3 m;100~550 m直接顶粉砂岩厚度9 m以上,并根据工作面倾角,设计切缝高度为10 m,角度为5度,恒阻锚索长度12.3 m。
“110工法”留巷的稳定性是留巷成功的关键,为保证切顶过程和周期来压期间巷道的稳定性,在对巷道顶板进行预裂切顶前需采用恒阻大变形锚索加强支护。根据巷道原有支护方式、巷道变形情况及矿压现象情况,共布设3列,切缝侧排距1000 mm,恒阻锚索距巷帮500 mm,与水平面夹角90°,该列恒阻锚索施工时加设W钢带;巷中布设一列恒阻锚索,排距1500 mm,与水平面夹角90°;实体煤侧距实体煤帮500 mm布设一列,与铅垂线夹角10°,排距3000 mm。恒阻大变形锚索直径取为21.8 mm,根据切缝参数及巷道顶板稳定岩层位置,锚索长度取12.3 m,恒阻器长500 mm,外径79 mm,恒阻值为(33±2)t,锚索与巷道顶板垂直,预紧力不小于28 t(如图2、图3所示)。
图2恒阻锚索布置平面图
图3恒阻锚索布置剖面图
1.3.3“110工法”应用
1.3.3.1恒阻大变形锚索施工
恒阻大变形锚索具有恒阻、吸能、防冲等超常性能,能更有效地适应顶板变形,从而有效控制顶板。恒阻大变形锚索的施工是留巷成功的关键,011810工作面机巷设计断面为异矩形,依据现场实际情况,为保证恒阻锚索提供最大悬吊力、防止恒阻锚索铅垂受力发生剪切破坏,我们在恒阻锚索施工过程中,及时调整相应对策,设计研发了楔形托盘,并成功应用于现场工作中。
1.3.3.2切顶爆破孔施工及爆破预裂
炮眼距机巷上帮200 mm位置布置,炮眼距500 mm;钻头直径为Φ46 mm;孔深10 m,沿工作面倾向与巷道顶板成85°夹角,炮眼在工作面开采前一次施工完毕。
工作面开采前,对切顶孔进行定向爆破,预裂切缝,形成切顶卸压预裂切缝线。现场爆破使用矿用二级乳化炸药,外径Φ32 mm,长200 mm。每个聚能炮孔在装药前,先在巷道内按照爆破装药设计参数从孔底聚能管开始连续装药,并安设雷管和引线,然后将引线穿过第二根聚能管,并将第二根聚能管与第一根聚能管用连接件连接,然后在第二根管内开始连续装药并安设引线,重复按照上述方法,依次完成全部聚能管装药。要求每个聚能管内采用连续装药,每个聚能管设置一个雷管,未装药聚能管则不需设置雷管。根据切缝高度及顶板岩性,011810工作面分区爆破参数经现场试验9 m切缝孔爆破参数为43321,10 m切缝孔爆破参数为44332。根据不同位置岩性确定最佳爆破参数,顶板岩体越硬,炸药量需相应增加。实验证明,爆破预裂后,对采煤没有影响。
1.3.3.3防冲自移式挡矸
金凤煤矿依据011810工作面煤层倾角起伏较大、侧向压力大的地质特点,设计制作了011810工作面机巷架后自移式挡矸设备,随端头架前移,跟随端头支架形成挡矸空间。在现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不仅为工人作业提供了安全空间,对切落矸石亦形成有效阻隔(如图4所示)。
图4防冲自移式挡矸板设计图及实物照
1.3.3.4综合防灭火
“110工法”留巷过程中,因未提前布置边界巷道辅助运料,不能及时对留巷段喷浆成巷。为最大限度减小采空区漏风,碎石帮里侧增设风筒布,配合柔性网对采空区进行封堵,隔离采空区及沿空留巷,杜绝瓦斯等有害气体涌出。同时,利用回风巷布置的黄泥灌浆管路,每周一次对采空区进行黄泥灌浆,综合防止采空区煤炭自燃。
2留巷矿压规律
巷道开挖及切顶作业破坏了巷道周围岩体中原始地应力的平衡状态,围岩应力重新分布,并使得围岩变形与破坏。采用切顶成巷技术后,巷旁由实体煤变为松散矸石,围岩会发生变形以寻求稳定。对留巷段不同位置进行布点观测,主要监测靠近切缝侧和靠近煤柱侧巷道顶底板及两帮变形情况,测点布置如图5所示。
图5巷道围岩变形测点布置
2.1顶底板移近量
对留巷段不同位置布设监测点,预先在顶底板进行标记,运用卷尺及顶底板移近仪进行精确测量。通过对不同巷段顶底板移近量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以下规律:
(1)顶底板移近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架后40 m之内,此段巷段距工作面较近,受采动影响,老顶回转下沉,尤其在端头架后40~60 m顶底板会有明显移近,说明顶板已经有一次大的来压作用;第二阶段为架后60~130 m,此阶段顶板仍没有完全稳定,仍受到矸石压实过程中的动压影响,但增长速度较第一阶段有所放缓;第三阶段为架后130 m之后,此阶段所留巷道巷旁的矸石已压实,主动支护、被动支护与顶板压力达到一个区域平衡的状态,顶板有微量下沉,下沉速度也明显减少,不同位置及地质条件可能会稍有差别。
(2)以每天下沉量不超过3 mm为巷段趋于稳定的评判标准,对不同位置的巷道稳定距离进行统计发现,多数巷段在架后150~180 m位置顶底板移近变化已经很少,部分巷段架后200 m区域稳定(例如4#测点和7#测点位置),且240 m之内基本都达到稳定状态。因此从顶底板移近量这一因素整体考虑,初步判断金凤矿倾斜大采高切顶成巷架后240 m位置为保守稳定区,240 m后可回撤临时支护设备。
(3)通过对切缝侧和煤柱侧顶底板移近量进行对比发现,前期切缝侧顶板下沉明显多于非切缝侧,说明切顶后在碎矸的摩擦下坠作用及老顶的回转下沉作用下,切顶短臂岩梁发生回转。可以发现,切缝侧最终下沉在150~350 mm,煤柱侧下沉量在100~300 mm之间。
2.2两帮移近量
对留巷段不同位置两帮移近量进行监测,可以发现以下规律:
(1)与巷道顶底板移近变化趋势类似,距工作面架后50 m位置时有较大移近,说明受到来压影响,之后两帮移近会趋于平缓过渡状态,至150 m位置左右两帮移近趋于稳定,说明已经基本达到稳定状态。
(2)两帮稳定的时间比顶底板运动稳定时间要早,因此为了防漏风,可在回撤单体支柱之前进行喷浆或防漏风作业。
2.3与传统混凝土留巷对比
现场实践证明,采用“110工法”留巷比柔模混凝土沿空留巷顶板下沉量小,底板底鼓情况少,矿压显现不明显,完全满足下个工作面正常使用,如表1所示。
表1 “110工法”留巷与柔模泵注混凝土顶帮管理对比表
3与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同类技术的综合比较
为说明厚煤层“110工法”的特点,将传统121工法、充填采煤法、“110工法”各自的主要特点列于表2中。由表2中各种采煤方法的特点可以看出,相比于其他开采方法,长壁开采“110工法”在安全性与经济效益方面均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表2长壁开采121工法、充填采煤法、“110工法”比较
采用传统121工法回采011810工作面,需掘进2条顺槽巷道,留设煤柱25 m,煤炭资源回收率91%;采用“110工法”回采该工作面,只需掘进1条巷道,不需留设煤柱,可多回收煤炭7.1万吨,煤炭回收率100%,煤炭回收率提高9%,可直接创造经济效益916.4万元。
4结论
金凤煤矿通过一次性爆破预裂切缝、采用防冲自移式挡矸支架配合U型棚支护顶帮、采用风筒布封堵采空区控制煤层自然发火,顺利完成了011810工作面机巷550 m倾斜厚煤层切顶卸压自动成巷工程。所留巷道完全满足下个工作面的使用要求,充分证明倾斜厚煤层工作面也可实施“110工法”技术。
金凤煤矿倾斜厚煤层“110工法”项目顺利实验完成,填补了国内倾斜厚煤层“110工法”开采技术应用的空白,具有明显的实用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樊克恭,翟德元.巷道围岩弱结构破坏失稳分析与非均称控制机理[M].煤炭工业出版社,2004.
[2]韩立军.不稳定巷道中锚注联合支护[J].矿山压力与顶板管理,1999.
[3]袁和生.煤矿巷道锚杆支护技术[M].煤炭工业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
王克权,采矿工程师,1987年出生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2011年6月毕业于安徽理工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工程师,现任神华宁夏煤业集团金凤煤矿生产管理部副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