亘古荒原今变绿
邵 军
西海固,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山区的统称,范围包括固原市原州区、西吉县、隆德县、彭阳县、泾源县,以及中卫市海原县和吴忠市同心县、盐池县、红寺堡区9个贫困县(区)。这里是革命老区、贫困山区和少数民族聚居区,是国家确定的14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也是宁夏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和核心区。
由于这里干旱少雨,生存条件恶劣,1972年被联合国粮食开发署确定为最不适宜人类生存的地区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来,勤劳朴实的西海固人向黄河要水,从地下抽水,戮力同心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启了西海固脱贫攻坚的新篇章。
提水灌溉,百万农民受惠
位于宁夏中宁县泉眼山北麓黄河干流右岸的泉眼山泵站,是固海扬水工程的首级泵站。泵站内机器轰鸣,汹涌的黄河水翻滚着进入闸口,顺着6条巨大的管道奔腾向南。一条条交错纵横的渠道横贯南北,经过25级泵站,爬上近400米高的荒原,来到宁夏中南部的干旱地带。
干旱少雨,100多公里外的宁夏海原县李旺镇杨山村正指望着黄河水救命。一道道蜿蜒的渠汊中,上扬的黄河水汩汩流入农田,润泽了西海固的广袤田野。
81岁的杨山村村民杨具山站在田埂上,大口地呼吸着湿润的空气,果园里扑鼻的瓜果香味,充满了丰收的气息。“40多年前,水是个稀罕物,比油都金贵。”回忆起以前缺水的情景,杨具山一言难尽。
都说“天下黄河富宁夏”,但这里所说的富饶之地,是黄河流经的宁夏北部川区。受黄河恩宠,宁夏北部川区成为有名的“塞上江南”。而宁夏中南部的西海固地区则是另一番景象。千百年来,西海固地区干旱少雨,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十倍左右,地表径流量少,可用水源极为有限。
20世纪50至60年代的西海固人吃水主要靠拉运。冬季,他们或打冰或拉雪,将其运回存至水窖,等冰或雪消融后再用;夏秋季,他们在谷场地和山里的水窖收集雨水,然后用担子担或者牛车拉回去用。那时吃水难,饥渴的家畜围着拉水车觅水,老百姓的洗锅水舍不得倒掉,存起来待第二天继续用。
十年九旱的西海固,庄稼广种薄收。20世纪60年代中期,灌区内七星渠因黄河水道北移,供水更加困难。1973年大旱,同心县平均亩产粮食仅4.1公斤,海原县平均亩产仅5.2公斤。
20世纪70年代,国家为解决西海固干旱问题,决定兴建一项多级提水灌溉工程。可自古水往低处流,黄河水如何能提上高原?1968年,位于黄河中游的青铜峡水利枢纽工程首台机组并网发电,为黄河提灌带来了可能。
20世纪70年代,电力多级提水灌溉工程——固海扬水工程开始建设。该工程由同心扬水工程、固海扬水主体工程、固海扩灌扬水工程012三个系统组成,经过建设者艰苦卓绝的努力,分别于1978年、1982年、2003年建成投运。工程以3.9亿立方米的年均供水量,浇灌了周边170万亩农田,以前的“望天田”,如今旱涝无虞,渠水所到之处,川塬润泽,生机盎然,可谓是“东西处处人栽树,远近家家水灌田”。
告别了“水贵如油”苦涩生活的杨具山,从来没有想到,这辈子还能过上用水不发愁的幸福生活。他更没有想到,流到家门口的黄河水,是依靠电力一级一级提上来的。
扬水造福,电力先行。1978年,固海扬水工程建设初期,宁夏电力企业主动与地方政府、工程筹备处协调,做到输变配电线路设备与固海扬水工程同规划、同建设、同运行。40多年来,宁夏电力企业先后在工程沿线投资新建和扩建110千伏变电站5座,35千伏变电站10座,110千伏输电线路163.37千米,35千伏输电线路44.2千米。强劲的电能为固海扬水工程及沿线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黄河水登上了高原,给宁夏中南部的同心、海原、原州区等地送来了恩泽。阡陌纵横,庄稼长势正旺,庭院瓜果飘香,家家户户通上了自来水。水来了,人们的想法也多了起来,他们再不用像先辈那样,走几十里甚至上百里山路驮水吃了,不少人经商、务工,走上脱贫致富之路。
如今,从中宁县泉眼山一路到固原市原州区,一条覆盖山塬的绿色长廊让人目不暇接。2018年,固海扬黄灌区农林牧总收入30.6亿元,人均收入6147.9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