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擎旗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70年,固原电力这样走过

70年,固原电力这样走过

邵 军 马占仓

70年前,固原人不知道电是什么,照明全部靠煤油灯。70年后的今天,固原150余万城乡人民家家通电,最偏僻的山村和深居大山的农户靠一根根电力银线与外面的世界相连。电,点亮了大山,点亮了生活,点亮了希望,带来了勃勃生机!

有人说,如果按市场原则,固原深居大山的农户也许一辈子都用不上电,原因是投入和产出不成正比,有些偏僻的地方根本无法收回成本。可固原每个角落都通上了电,实现了由“村村通电”到“户户通电”,再到今日即将实现的“户户通发家致富的动力电”。

如今城乡居民生活用电线路有10千伏、35千伏、110千伏配电线路以及330千伏、75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这些输电线纵横固原山川。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快速发展,让固原跨入绿色发电时代。

零起步 固原电网走进新时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固原没有一盏电灯,没有一寸电力线路。1956年固原县油面厂发电,1958年海原县榨油厂发电,1959年西吉县电厂发电……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80年代,固原地区先后有14家发电厂陆陆续续投入运行。虽然这些电厂发电量小,运行时间短,惠及的百姓不多,但是它们曾照亮过西海固的漫漫夜空,在固原电力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那时农村照明主要是煤油灯,为了节省煤油,家人把灯芯压得特别低,吃完晚饭后也会早早睡觉。”今年65岁的固原市原州区官厅镇程儿山村农民闫俊义感慨地说,他亲身经历并见证了农村通电前后的变化。

1978年,改革的春风吹遍了大江南北,西海固这片土地也处处萌动着生机。“直到1985年年底,泾源、彭阳、固原、西吉、隆德5县还由甘肃电网供电。”固原农村电力公司安质部主任任立江回忆说,要想富电开路,当时的一线供电人吃在工地,住在工地,工期紧张时一个月回不了一次家,大家都憋着一股子劲儿,甩开膀子建电网。

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固原这片土地上,城市电网、农村电网逐步成型。1994年12月,为实现与西北电网的进一步连接,满足宝中铁路的用电及宁夏电网与西北电网电力交换的需要,宁夏电网第一座同西北电网连接的枢纽变电站——固原330千伏变电站投运,同时投运的还有两台分别是15万千伏安主变压器和大坝电厂—固原变电站(大固线即大固330千伏输电线路)。

1995年7月至9月,固原变电站—甘肃靖远电厂(固靖线)、固原变电站—甘肃西峰变电站(固西线)两条330千伏输电线路相继投运,从而使330千伏大固线成为宁夏电网与西北电网连接的第二条主干线,固原电网正式进入330千伏超高压运行时代。

“刚工作那会儿,一张柳木床板,自带铺盖,哪里有事就往哪里走。”固原检修分公司吴长中说,当年一个月工资18元,各种补贴累计002月收入虽然只有27元,但人人拼劲十足。

20世纪90年代初,固原10千伏电网基础很薄弱,农村电网基本上是放射式的,城网互联也很少。时代在发展,电网也在同步提升, 1998年,随着城市电网和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实施,固原地区配电网络结构得到改善,供电能力得到提升。

2010年6月25日上午10时,共产党员服务队队员黄金柱和同事在固原至甘肃靖远330千伏输电线路259号至261号铁塔间开展带电抢修作业,他虽然在抢修班年龄最大,但还是主动承担带电作业任务。30多米高的软梯连续爬6趟,像这样的苦活累活,他总是主动抢在前。

“党员,就是要比别人多吃苦、多担责、为企业多作贡献,这样才能主动在行动上走在前、作表率。”这是黄金柱时常鼓励自己的一句话。正是有了一个个像黄金柱这样的员工一天天、一年年的不懈奋斗,固原电网输配电线路里程才一天天增长,运行线路电压等级由0.6千伏到750千伏不断攀升。

目前,固原电网以750/330千伏超高压网架为电源中心向外辐射供电,共有电厂10座(一火六风三光伏),分布式光伏869家,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65座,35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153条,里程3234.714千米。10千伏配网公网线路261条,总里程6956千米。在固原,已经初步形成了以750千伏为电源点,330千伏为主网架,110千伏及以下为配电网的格局。

“十三五”期间,国网固原供电公司计划投资共计26.58亿元,对330千伏、110千伏、35千伏和10千伏及以下电网进行完善。到“十三五”末,固原电网坚强智能、安全可靠、优质高效的网络格局将全面建成。供电半径过长等影响供电质量的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

通过一代代固原供电人一天天、一年年的不懈努力,随着一个个五年规划的实施,固原电网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广大群众也从中得到了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