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走
马晓忠
他有大名,叫王德伟,他是国网隆德县供电公司基层供电所一名普通的农电工。但大家习惯称他“老王”,他戏称自己是最笨的人,徒步抄表30载最终连自行车都没有学会。他有7年的民办教师经历,而唯一让他收获的是他练了一笔漂亮的钢笔字。他谈了3段在外人看来比较“有趣”的恋爱。他是一名农电工,他的故事有着平凡人共有的特质, 30年的从业经历,又让他亲历了农村电力事业的蓬勃与发展。
一
天刚麻麻亮,老王就背着他的工具包风尘仆仆地往供电所里赶。这条路老王走了近30年,路还是那条路,只是比原来宽了,红土路变成了水泥路。各种大小车辆带着风从他的身旁飞驰而过,老王还是觉得用两条腿走路来得踏实。虽然他的身体大不如以前了,除了骑自行车摔过几次外,所幸身体并无大碍。他承认这辈子就是个“苦行僧”的命,就连自行车他也驾驭不了。几次自行车失控,他被摔得头破血流。他自己也纳闷:咋就这么笨呢?!索性就丢掉自行车,步行了几十年,时间一晃都快到退休的年龄了。人常说:八十岁040学着吹喇叭——不是时候了。
老王边走边欣赏着沿路的风景。季节轮回得好快,一转眼,道路两旁的树由绿变黄了。昨天还是郁郁葱葱,今天就叶离枝头了。与其说,老王在感叹季节,不如说他在感叹自己的人生。这一转眼的工夫,自己就被划到了老人的行列里,即将步入退休的年龄,而老王觉得这辈子从事电工这一行业是他的福分,也是上天的造化。
三百六十行,自己却偏偏选择了电工。虽然,他在这个庞大的电工队伍中是极其普通的一员,普通到可以被忽略。但扪心自问,近30年来,他用自己的两条腿丈量着一条条线路,同时,也丈量着自己的人生。用他自己的话说,他就是个“灯泡电工”。他的绝大多数时间就奔波在农村的“两根”线上,爬杆抄表,上门收费,接线换表……这些简单重复的事情他却乐此不疲。
老王每天早上会把供电所的院子彻底地清扫一遍,而这种习惯从他到供电所第一天上班一直延续到现在。不用上杆抄表、不挨家挨户上门催收电费,真正闲下来的老王反倒不能适应了。30年来,老王既是农电事业发展的见证者,也是践行者。农网从弱到强、从单一到复杂,管理从粗放到精细,这些农村电力面貌翻天覆地的变化,都让老王这个亲历者内心产生过强烈的震撼。30年,他从一个愣头小伙子渐渐步入花甲。30年,农电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让他应接不暇,举手无措。农网一、二期改造、户户通电、农网升级改造等一系列惠民政策的实施,让农村彻底告别缺电的历史。智能化电表让抄了近30年电表的老王真正闲了下来,而这一切都让老王觉得犹如梦境。习惯步行的他,每天被大大小小的车辆围着,自助售电、远程抄表这些在他看来“离奇”的事件就发生在他的眼前。他有一种“穿越”的感觉,他像“刘姥姥”闯进了大观园。
他每天按时上下班,穿着整齐的工作服,他忘了接听电话要使用文明用语,忘了用POS机为用户购电,忘了在营销系统上召测用户电量……如今,他更像个小学生,小心翼翼且充满好奇。他学会在电脑上敲出自己的名字,学会用电脑为用户开具发票,而这些看似简单的流程,老王却要琢磨好长时间。不可否认的事实是,拿钳子、提保险带的那个时代已经真正过去了。老王给自己的理由是:不是自己进步不够,而是时代发展的步伐太快。偶尔有用户打电话报修,老王立马来了精神,抓起工具包小跑着就出去了。
还有什么让老王不感到满足和幸福的呢?打了半辈子光棍的他如今有个温暖的家庭,有个疼他支持他的妻子,更有个听话乖巧的女儿,如果没有这份职业,也许他会在某个养老院度完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