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Author's preface
愿教育芳香醇远,教师芳华永驻
清人龚自珍有词云,“弹指芳华如电”。时光如白驹过隙,蓦然回首,步入教育战线摸爬滚打已然31年有余。岁月似织梭穿行,且行且思,在流转不息的生命之轮中,奔波于从教之路,行走于岁月之间,未尝有过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做过感人肺腑的大事,更没有显赫的丰功伟绩。有的仅仅是一个个平凡的故事、一帧帧难忘的瞬间。回顾从教生涯,收获了、也分享了许多学生的爱心和温暖、真挚和善良,自己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和提升。那教师节学生采撷的散发着芳香的野花、那毕业季学生描画的饱含真情的留言卡、那讲课嗓子哑然时学生端来的白开水、那办公室里与学生谈心时闪动的莹莹泪花……每一段葱茏岁月,都是可以自由地生长梦想的时光。一步步风尘仆仆的征程、一段段刻骨铭心的记忆,永远镌刻于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语来江色暮,独自下寒烟。”惊鸿一瞥,渐行渐远。从教以来,犹如奔走于田间地埂的农夫,在讲台上虔诚而恭敬的播撒种子,在文字里聆听心灵阡陌上花语呢喃的声音。人生最美好的年华,守望着日日拔节的学生,每每忆及曾经站过的讲台,偶尔想起自己教过的学生,依然会在天地的壮美中感怀万千的气象,在光影的舒卷里感慨别样的启示。
“少年意气十分强,河广期凭一苇航。”海子说面朝大海,坚守理想;食指说热爱生命,相信未来。风在书边轻吟浅唱,花在笔尖卷舒岁月,每个学生都是一粒开花的种子,每粒种子都会成长为一个美丽的世界。只不过花期不同,有的一开始就灿烂绽放,有的则需要一个漫长过程。树叶在摇曳文字的俊逸,时光在演绎课改的故事。成就教师人生的,正是让我们日日忧喜交加的学生们。感谢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包容了我们的不尽完美,让我们有幸遇见美好的事业,托举学生的梦想。
“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课堂之于老师,犹如斗士之于角斗场。一个教师基于踏地而行、高歌猛进的奋斗情结,对课堂有着一种展示的冲动和传道的激情,教学才会给学生以求知的动能和切实的收获。真正的教育,能够正能量影响人的教育,往往就蕴藏于那些看似不起眼的小事之中,一句勉励的话、一个期冀的眼神……能这样思考和实践的老师,就是能把教育的小事做到位的老师;能把这样的一件件的教育小事做好的教师,是在做成就学生的大事,是在做真正教育的园丁,是在做真正的教育科学研究的工匠。
一堂三刻累,半生四季忙。教书是枯燥的,教学是繁忙的,教师是艰辛的,工作压力让人喘不过气来,备课、上课、听课、磨课、批改作业、教研活动、教学反思、命题审题、监考阅卷、自习课辅导、成绩统计分析、设计任务型学习,还有撰写各种业务学习、政治学习、读书笔记,还要参加各级各类培训学习。如果担任班主任工作,还有组织晨检晨操,利用课间和学生谈心,走进教室为学生答疑解惑,安排学生打扫区域和教室卫生,管理班级学习秩序和安全纪律,组织班级主题班会和开展各项集体活动,经常深入宿舍检查卫生、纪律和安全,还要应急处理学生间发生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耗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投入了教师几乎全部的精力。绝大多数同行为了完成备课、命题、阅卷、批改作业等工作,通常需要在工作日上班之前和下班之后继续工作,有些还不得不将工作任务带回家,争分夺秒的与时间赛跑,利用休息日去完成命题、阅卷等相关工作。
摘片云彩,擦擦汗;凑近太阳,取取暖。教师工作的繁忙程度,非亲历亲为者是难以体味其中的艰辛与劳顿的。在这样“一地鸡毛”的状态下,若没有朝圣般的情怀和燧石般的坚韧,是很难想象能够做到诗意般地守望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校园风景线的。教育注定是一种快慢结合、张弛有度的艺术,是一项需要用爱心去倾注、去浇灌的事业,它需要教育者真情的坚守,勤奋的耕耘。
雨落风惊,沧笙踏歌。著名作家塞林格在其名作《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书中为教育界贡献了一个词语:守望。踮起脚尖、放眼眺望宽广而丰盈的麦田,沉甸甸的麦穗静静地随风摆动,丰收的季节,风吹着麦浪,金灿灿的麦穗成熟的气息弥漫整个田野。这就是教师心中的麦田。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方麦田,校园是教师的麦田,教师可以种桃、种李、种春风,可以春种播下愿景,秋收收获希望。
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鸣呃?每一个学生,心灵深处都拥有一颗绽放梦想的神奇种子;每一间教室,都是孕育理想的沃土;每一堂课,都是滋润梦想的雨露;每一行文字,都是点燃梦想的火把;每一座校园,都是孩子们放飞梦想的花园。校园中每一片饱含深情的春天的土地,都会让孩子们吸纳生长梦想的能量,开启追寻梦想的航程,给予孩子们梦想的翅膀,助力孩子们向上飞翔。鸟鸣嘤嘤,我要向每一座开满鲜花、承载梦想的校园致敬;百花齐放,我要向每一位守护梦想、见证成长的老师致敬。
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过:“学生可以原谅老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不能原谅他的不学无术。”每每念及学生的前途、守望生命的成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常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难免诚惶诚恐,唯恐有辱使命。
静水流深,烛辉天涯。课堂是学习园地,学校是生命天地,戴着镣铐跳舞是难能可贵的教师精神。一位退休老教师离开教室的时候,亲吻了讲台,千言万语都浓缩在俯身的那一刻。平静之后,是对这个职业充满感恩。感谢教育让我体味到人性的复杂与美好,让我在千头万绪中找到简单的快乐和人生的意义。
做学问按章法循序渐进,讨生活知深浅诗意从容。教师的成长史就是完善知识的阅读史、笔耕不辍的写作史、课堂实践的磨炼史和反思更新的研究史。爱默生曾说过:“人生最高的奖赏和最大的幸运产生于某种执著的追求,人们在追求中找到自己的工作与幸福。”如果教师也算是一个读书人的话,应该在读书中丰厚知识底蕴和完善专业结构,在实践中获得教育教学智慧和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如果教师是一个行路者,提炼自己的教学主张,锻造自己的教学风格,将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升华为驾轻就熟的课堂风格,打磨好自己的教学艺术,这无疑是一个教师的最高境界,也是教育教学艺术及平凡生命品质不断提升的过程。
古人说:“放胆文章拼命酒,无弦曲子断肠诗”。教育写作是一种与时间和实践展开的悲剧性对抗。文章是教师生命价值和意义的永恒的叩问者、探索者,做一个优秀的普通教师的同时,努力做点探索研究,让时光在教学科研中厚积薄发、集聚智慧,让每次教学科研都结晶为短暂人生最宝贵的财富,才不辜负执教生涯的这种工作与生活方式。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幸福道路上来。”研究,让教师赢得专业话语权,收获学术自信,升华专业成果,还会让教师体验到创新的幸福感和成就感。也许,很多人会说,一名普通教师何以能够在学术上登堂入室?其实,这是看轻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我觉得,教师为了教得更好,努力用一种改进的姿态去实践和探索,本身就是研究,这也是教师职业本应具有的一种内涵和张力。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走进新时代,最“暖心”的兴教强师惠民政策就是《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颁布。利好的政策如润物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教育这片沃土。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有秉持“打铁还需自身硬”的从教信仰,立远志,明善德,积学养,在立德树人中提升业务技能,在播撒思想智慧中化物育人,才能与时代同呼吸共进步,做好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师者好学,生必效仿。按照新颁布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积极转变观念,以培育核心素养为主线,以培育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主旨,不断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的精髓与养分,自觉学习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知识,大力改造我们的教学,涵养思想政治教师特有的“学科素养”。慕圣贤之道,尚君子之风,要变世界为教材,化生活为教学,传播思想、弘扬真理、塑造灵魂、建构生命,不断厚植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师生携手并肩,促使知识得以增长和丰富,智慧得以凝练和闪光,能力得以提高和发展,德行得以养成和陶冶,心灵得以充实和宁静,人格得以健全和完善,创新得以致远和跨越,这个付出和伴生的过程也是师者人生价值的体现。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1977)一书中指出,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教育不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唤起人的灵魂深处的觉醒,它就不能成之为教育。德国现代教育体系的开创者斯普朗格认为,教育最终的目的不是传授已有的东西,而是把人的创造力诱导出来,将生命感、价值感唤醒。
鉴古知今,以启来者。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上才能“圈粉”?如何发挥思政课在立德树人中的主渠道作用?上海大学探索出了全新模式:教师告别单兵作战,“项链模式”力促跨学科联袂授课;量身定做课程,价值引领与专业知识结合,为青年打好中国底色,引导青年逐梦新时代。一堂“时代音画”通识课上,该校社会学院和音乐学院教授联袂,用音乐旋律和历史回顾,声情并茂地讲授了“国歌如何一路走来”。整个课堂学生爆满,“蹭课族”只能席地而坐。不少学生听完课后表示,原以为沉闷闷的课堂,没想到却是热腾腾的,收获满满,时间也转瞬即逝,总感觉没听够。
理论只有点燃时代的火花才能散发思想的光芒。让思政课活起来,教学理念和方法要因事而化、顺时而进。课程思政的创新,需要教师在教学改革中探索师生互动新模式;在济南大学李朋忠老师的课上,流行语、古诗词在课堂上自由切换,线上线下相结合,授课方式更多样。复旦大学80后思想修养课教师陈果充分缜密备课,奏响时代强音,在平淡中寻求人生哲理,“思政女神”一时间红遍网络。这些可贵而有益的探索,为全国中小学思政课程或通识课程,在落实培育家国情怀、传播正能量、以德化人、以文育人等方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德育范本和教学模式。
李希贵在《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中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把孩子当作活生生的人来看待,让校园里充满民主、平等,让老师、学生在校园里自由呼吸。也正是这一腔真爱、一份宽容造就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而体现到我们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我认为“自由呼吸的教育”主要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
出自康德《实践理性批判》的名言:“在这个世界上,有两样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赞叹和敬畏就会越来越历久弥新,一是我们头顶浩瀚灿烂的星空,一是我们心中崇高的道德法则。”这是人类思想史上最气势磅礴的名言之一,镌刻在康德的墓碑上。
我们的教育一直行走在路上,路上洒满阳光。一个有梦想的教师,既是仰望星空的教师,又是脚踏实地的教师。是教师的思想之旗,引领着教育的方向;是教师的个性之风,吹拂着教育的世界;是教师的探索之举,改变着教育的天空。有梦想的教师不一定要有成为教育家的豪情,但一定有做好教书匠的勇气和坚守。方向决定教师教书育人的路径和未来,方向决定教师专业成长的高度和成效。对的方向越走路越宽广,对的方向越走心越敞亮,反之,将会荆棘丛生,步履维艰。每一位教师都需要在赶路途中,适时停下匆忙的脚步,回望自己的人生地图,反思经年的教育得失,打点行装,收拾心情,端正教育前行的方向。
我特别欣赏罗丹的观点:有人问他,雕刻是怎么回事?罗丹说,雕刻就是把一坨石头中间不属于它的部分给去掉,剩下的其实就是雕塑本身。人生也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从一个虚假的我、想象的我,慢慢地去找到一个真正的我、内在的我的过程。一位名师说道:“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聚合是一枚果;他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
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是像诗一样美好的科学,尤其是教育新人的过程更如同诗歌创作一样,其间充满着艰难困苦的探索,同时也极富浪漫传奇的色彩。”师生之间的情谊,流淌着音乐的律动之美。美好的教育,让师生彼此成就,收获各自的魅力人生。
“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电影《芳华》的热映,唤起人们对美好青春的赞美。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芳华,教育就是点亮芳华的事业,课堂就是口吐莲花的圣坛,教师的芳华不仅有美好的自己,还有美好的教育,还有美好的校园、还有一届又一届美好的学生……一个教师的岁月会老,而芳华永远不会老去。教师的芳华是一颗颗饱满的种子,蕴藏永不消逝的教育情怀,饱含永不褪色的至诚信念,在与学生的日日相守中,从他们身上延续了自己的青春。芒种撒种,春分开花,夏至结果,秋分收获,将人生长途点缀得花香弥漫,果香遍野。
芳花芳草春自融,为师方知为师难。席慕蓉写道:“就因为每一朵花只能开一次,所以,它们是那样慎重和认真地迎接着唯一的春天。”表面上看,教育是教师在教书育人,根本上却是教师在度人度己,关照自己的内心世界,不断发现、反思、悦纳自己,再去悦纳学生的一场人生修炼。“不是所有的人都知道时光的涵义,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珍惜,这世间并没有分离与衰老的命运,只有肯爱与不肯去爱的心。”教育是让大树更高,小草更绿。师者的幸福之源,来自家庭,亦来自学校职场。
躬耕虽重要,拾穗更艰辛。这是我的第一本书,它不仅仅是一本书,也是满载着我从教以来的种种思考与探索的小船,还是雕刻着梦在心中、爱撒杏坛的老树,权当是追梦路上采撷的一枚果实吧,仿佛自己三十多年的教学生涯历历在目。三十年来,居然发表了三十余篇教育手记、案例,或者论文、习得。得空时,面对春天的原野和秋天的麦田,打理这些文章,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回想那段追梦之途,求索之路,至今仍感慨万分。感触良多的不仅是因为一项工作的终结或者是结果,更多的是自己的写作基本记录了执教经历和专业积累的全过程。
不断地修改、反复地打磨之后,本书终于能够付梓出版。无论它是否完美,都要感谢所有这一路走来,陪伴或者曾经陪伴在身边的太多太多的人和事:感谢林业生产建设兵团在宁夏屯垦戍边的蹉跎岁月、以及来自五湖四海的知青们“为国分忧、无私奉献”的坚毅和忠诚;感谢从佛子岭来到六盘山的父亲在我们求学伊始通过邮局为我们订阅的《新村》《青年一代》《花城》《小说选刊》等八十年代经典人气期刊,及其所承载着的满当当的红色记忆、沉甸甸的金色希冀和穿透时代的阅读声音;感谢从汝南师范来到边陲兵团的年过花甲、宽厚慈祥、克勤克俭、独立自强的母亲,没有父辈们踏石留印的青年之祭和抓铁有痕的血色年轮,接下来的一切显然都不可能发生。感谢我的妻子和儿子的鼓励和支持,感谢黑城和固原,感谢黑城一中和固原二中及其领导与同事们,感谢所有给予我支撑和动力的伟大的老师们、学者们、同学们和朋友们,感谢充满挑战的工作环境和写满回忆的职业生涯,感谢给予我无私帮助、宝贵启迪以及值得回忆和自省的人和事。同时,我还要由衷且虔诚地捧起金樽,满斟春华秋实:一杯敬朝阳,一杯敬月光。
在此书面世之际,还要感谢为出版此书辛勤工作的出版社编辑,在本书的设计、排版、编纂、校对过程中,他们不遗余力对书稿进行了审阅并提出了有价值的修改意见,他们的敬业、见解和智慧使我受益匪浅。
感谢讲台,感谢文字,感谢工作,感谢生活,感谢孤独。初次著述,才疏学浅,倘有错讹之误,诚望读者不吝指正。谨以此与本书的读者朋友同励共勉!
聊写此文,兹忝为序。
2018年6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