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下高扬的一面旗帜——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创业故事
巍峨的贺兰山下,坐落着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这是一面与高山一样昂扬挺立的旗帜。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为了竖起这面旗帜,一代又一代的煤机人,舍小家顾大家,怀揣着建设大西北的宏伟理想,从祖国的四面八方奔赴到这里,用生命的每一天,用火热的激情,在这片戈壁滩上,倾洒着滚烫的汗水,奉献着赤胆忠心。他们的创业故事讲不完道不尽。他们的故事已和这雄伟的大山,还有这飘扬的旗帜一道成为美丽的传说。
自力更生建家园
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的前身西北煤机一厂(简称“煤机一厂”),始建于1966年,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它西倚贺兰山,东临黄河,厂区坐落在潮湖村与大风沟之间的戈壁上,当年由张家口煤机厂对口包建。建厂初期的人员是由张家口老厂支援“三线”建设调入的700多名职工,还有随迁的职工家属400多户,共1750余人。
当时煤机一厂又先后从银川、中宁、石嘴山、平罗等地招收数批青年徒工投入到厂区建设、道路修筑、植树造林中。其中,来自银川、中宁的3批徒工在参加一段时间的建厂劳动后,陆续被安排到张家口煤机厂进行了技术培训。
1967年年初,第一批从张家口调来负责筹建的干部职工40多人,面对荒芜的戈壁,他们借宿在潮湖村农户家里不足15平方米的土坯房里。没有电,就点煤油灯,没有水,就到1公里之外的水泡子里拉运,吃粮买菜也要到5公里之外的煤炭七十九工程处基地采购。没有路,没有运输工具,他们就人拉肩扛。
由于厂区远离城市,交通不便,配套设施不全,条件十分艰苦,给生产生活都带来很大的困难。职工就医、子女入学等都是突出的问题,一切生产资料和必需的生活资料都要从外面运送。职工住房更是简陋,四处漏风,常常是“外面大风不断,屋里尘土飞扬,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正是这种特殊的地域环境和艰苦条件,使从全国各地迁徙过来的建设者们意识到,只有依靠自己的双手,才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美好家园。
因此,他们白天和建筑工人一道和灰浆、打地坪、建厂房,筛石子、熬沥青、修公路,晚上睡不了个囫囵觉,第二天又投入到火热的工作中。在艰苦的劳动中大家争先恐后,比干劲,比贡献,没人叫苦,没人叫累。为了尽快能有一个安身之处,筹建人员自己搞土建,因陋就简,硬是在这戈壁荒滩上建立起了自己的家园,盖起来三排简易的集体宿舍兼办公室,这儿后来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三排房”。
随着煤机一厂规模不断扩大,需要妥善安置职工家属和子女,他们决定依靠自己的力量,走亦工亦农的道路,通过开办农场,分期分批安置有劳动能力的家属,解决口粮和工作等问题,并将厂区西南方向约5000亩荒地定为农场发展基地。家属们顶烈日、冒风沙,日夜奋战在沙丘戈壁上,烧荒捡石,打垄植种,平整土地。1970年上半年就开垦荒地220亩,分别种植了小麦、薯类、豆类、蔬菜等农作物,当年收获夏粮3600多斤、秋粮2000多斤、各种蔬菜30000多斤,解决了部分口粮和吃菜的问题。
与此同时,煤机一厂还发动全厂职工家属植树造林,改变厂区面貌。短短几年内,在厂区家属区和农场周边形成了完整的防风固沙林带。仅1970年就植树42000多株。有了树木,有了简易的房屋,有了自己动手种植的粮食及蔬菜,就有了家园。
快马加鞭出成果
1970年正式投产后的煤机一厂,为了使这个“三线”企业能够尽快结出硕果,全厂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研发、设计了新型煤机产品,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21周年前夕,生产出了首批SWD-22型刮板输送机。4年后,同期自主研发的性能更加优越的SWQ-40T刮板输送机取代了SWD-22型刮板输送机,形成了企业的主打产品。由于性能优越,出煤效率高,各大煤矿企业的需求量逐步加大,因此被煤炭工业部推广。不断改良形成的SGW-40T,得到了用户的普遍认可,并荣获了国家优质产品银质奖。至此,新产品的成功研发,使企业迈上了发展的新台阶。
1972年,根据国家燃化工业部要求,煤机一厂承担了10个洗煤厂的洗选设备生产,当年就计划安排了4种48台设备。这些设备是国家为增加煤炭洗选生产能力,保证钢铁生产的急需设备,属国家计委矿山组和燃化工业部会战项目的组成部分。为此,企业于1972年6月3日成立了洗选设备会战指挥部,指挥调集全厂主要技术力量投入会战。仅仅3个月就已完成直线振动筛20台,还有洗煤机和皮带运输的铆焊件及部分加工件。煤机一厂在随后的几年间,又相继自主研制了SWQ-40T型双链可弯曲副板输送机,截至1980年,煤机一厂SWQ-40T型可弯曲副板输送机的生产总量达到了5736台,成为企业当时的主导产品。
西北煤机一厂车间
由此,煤机一厂获得了煤炭工业部科技局颁发的“40T双链刮板输送机技术鉴定”证书。随着煤炭工业的发展,全国各个煤矿对刮板输送机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煤机一厂生产的SWQ-40T型可弯曲刮板输送机,用于煤矿井下中厚煤层炮采工作面及顺槽输送煤炭,其整机结构合理,质量性能可靠,维修方便,部件互换性好,价格低廉,产品畅销22个省、市、自治区的70多个矿务局,主要用户达到了235家,国内市场占有量约30%。
奋发图强勇担当
1988年3月的一天,一个浓眉大眼、虎背熊腰的黑脸汉子阔步走进煤机一厂,此人便是新任厂长王发清。他的到来使机关科室发生了巨大变化,109名机关工作人员被不留情面地充实到了生产第一线。一时间,办公楼里人心惶惶、议论纷纷,车间班组却是一片赞叹:“这黑脸包公真行。”不愿离开舒适环境的人少不了骂娘,埋头苦干、出力流汗的人们却在新厂长身上看到了企业振兴的希望。大楼里几乎所有科室都有被精减的人,唯有科研所和工艺科这两个技术部门,非但一人未减,反而增加了人员。
一系列大刀阔斧且行之有效的改革,使企业为之一振,尤其是科技人员干劲大增,通宵达旦地绘图纸编制工艺流程。有人说王发清给他们注射了“兴奋剂”。不错,王发清的兴奋剂就是大幅度提高科技人员的平均奖金,并把奖金分配权下放到科研所和工艺科。因研制新产品占用了大量的流动资金,有人认为步子迈大了,建议砍掉部分科研项目。可王发清却说:“目光短浅只顾眼前,用不了多久就得当叫花子,科研资金必须保证。”
厂里车少,机关干部用车难以保证,而科技人员用车随要随派。一位工程师的哥哥从河南老家来宁夏看望多年未见面的弟弟,恰巧这位工程师出差在外,王发清见到电报后让办公室立即派车赶到银川,将工程师的哥哥接到厂里。
逢年过节上门拜访科技人员是王发清的重要事项。有什么困难讲出来,十有八九能解决。这信任、这理解、这关照,令科技人员心生感动,继而豁出命来为厂效力!每天深夜,厂区一片寂静,劳累一天的人们早已进入了梦乡,可科研所和工艺科的办公室却依然灯火通明,科技人员依旧紧张地工作着。由此一套套新产品的图纸相继诞生,这些图纸凝聚着科技人员的智慧与心血,更融入了厂长王发清的一片苦心。
据统计,王发清上任后一年,厂里的科研队伍就研制出六七种新产品。新产品给企业注入了强大的活力:1988年完成总产值5000万元,实现利润406万元,比上年增长了一倍多;1989年完成总产值9100万元,实现利润500万元;1990年在全国市场疲软、生产滑坡的严峻形势下,订货仍突破了1亿元。煤机一厂被评为自治区一级企业、国家二级企业,王发清也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授予优秀企业家称号。当有人夸赞他是煤机一厂的功臣时,他却说:“我不是功臣,真正的功臣是全厂的干部职工。”
踏平坎坷成大道
1992年前后,我国开始全面向市场经济转型。当时煤机市场正处于低迷时期,这给煤机一厂的生产经营带来巨大的压力,甚至到了不能按时发工资的困难境地。而且由于煤机一厂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使企业处于极为不利的局面。
在这种形势下,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再次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因此企业也多次更名,至1999年注册更名为“宁夏西北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2001年,公司根据当时的经济形势,以迎挑战、求生存、求发展为使命,发出了“二次创业”的号召。同年9月26日,西北奔牛分别召开职工代表大会、党员大会,明确提出了公司今后3年改革发展的构想。
2003年开始着手公司的产权制度改革。同年9月30日,作为自治区13家重点国有企业之一的宁夏西北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改制为股份制企业,一位睿智而有魄力的汉子肖宝贵接任了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职务。
企业改制后,职工的思维和观念还没有彻底转变,肖宝贵就一手抓企业发展,一手抓队伍稳定,经营状况逐渐得到了好转,各项经营指标连续3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创造了公司历史上发展速度最快、经营效益最好的时期。
当公司已经成为宁夏乃至西北地区机械行业的“老大”时,似乎发展已经到了顶峰。居安思危的肖宝贵没有为公司的现状满足、陶醉,他十分清楚公司的产品依然存在着粗放单一、技术含量低、缺乏竞争力等问题,他更清楚最终实现公司“中国驰名,世界知名”发展战略的实质意义。于是,他坚持创建、打造“奔牛”品牌。在他深谋远虑的部署下,奔牛品牌逐步在国内外煤矿博览会、能源装备展览会上崭露头角,成为煤炭行业响当当的民族品牌。2006年4月,在公司内部却传出这样一个消息:肖宝贵主动放弃公司董事长职位,与北京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行重组。为了解决企业发展的“瓶颈”, “奔牛”必须引入投资者,满足公司快速发展的资金需求。但是,一石激起千层浪,对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这个战略投资者的引入,却使肖宝贵走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许多职工不同意重组,他们觉得肖宝贵把“奔牛给卖了”。职工们哪里知道,“狼性”十足的肖宝贵心怀长远大计。他“卖宝座、摘乌纱”,图的就是要激活股权,让股东得到回报,让企业成为“百年老店”。
为了做通职工的思想工作,肖宝贵4天开了9个现场会,90%的职工都与他面对面交流,肖宝贵嘴皮子都快磨破了。“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他的执着与坚持感动了“奔牛”的职工。2006年5月18日,宁夏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挂牌。这次重组,“奔牛”嫁给了“天地”,肖宝贵“卖了”董事长的宝座,其角色转换为公司的党委书记、总经理,而天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奔牛”注入资金8900多万元。不仅如此,“奔牛”还借助中国煤科总院的实力,实现了重组后超重型刮板输送产品市场的一个历史性转折。
创新引领新发展
岁月变迁,初心不改。毕业于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的硕士研究生张林,作为宁夏“312人才计划”人选,进入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2011年至今,他先后担任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和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张林作为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煤炭行业的科研和科技管理工作。他组织参与的项目曾获部级以上科研成果12项,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8项;他公开发表论文25篇;主持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重大专项等17项。这样一位崇尚科学、注重创新的学者型领导,以客户需求作为出发点,带领企业在产品研发、科技创新的道路上大步前进。
2011年,公司研发团队成功研制国内首套年产1200万吨综采工作面超重型输送装备,槽宽、功率等技术规格配置均为国内最高,技术性能完全可与进口产品相媲美,成为国产煤矿输送装备首次与世界装备“齐步走”的标志性产品。2013年,公司成功研发7米超大采高综采工作面成套输送装备,并以其槽宽最大、功率最大、链条规格最大的高端配置成为综采输送装备史上的首创产品,全面提升了我国大功率高可靠性工作面输送装备的设计和制造能力,整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成为我国煤矿装备行业创新发展的旗帜。2014年,公司研发智能控制刮板输送机一举成功,并于当日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成为世界首套智能控制的高效节能型刮板输送成套装备,标志着我国煤矿机械装备水平向绿色、环保、高效、节能方向发展,也标志着我国煤炭装备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对世界煤炭绿色开采具有重大的促进作用。2019年,公司研制的年产2000万吨成套智能综采输送装备,为世界煤炭井工开采最大规格、最大输送能力的一次采全高智能综采成套输送装备,装备在矿井下生产过程中,日产原煤6.55万吨,月产147.5万吨,创日产、月产历史新纪录。同年,公司研制的超重型智能控制刮板输送机,以其超前的设计理念、最大运输能力和最高日产量等国际领先水平,成功入选国家第四批制造业单项冠军。
我为战旗添光彩
走过50多年发展历程的天地奔牛,始终是一面高扬的旗帜,是宁夏这块热土上一道美丽的风景。而更令人崇敬的是,许许多多普通员工为了这面高扬的旗帜而倾情奉献的精神。
被授予“劳动模范”称号的张可滨,从工厂投产那天干起,他所干的焊接产品合格率达100%,多年来没有请过一天病事假,搞成大小技术革新15项。张可滨常说“:当工人,就要当个好工人。”事实证明,他是全车间最能吃苦、生产效率最高的好工人。
宁夏回族自治区劳动模范、自治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宁夏最美科技人陈云,是公司研发团队的核心人才,在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方面,他敢于担当、勇于创新,不断超越自我。他带领研发团队出色完成了世界首台智能控制刮板输送机、国家863子项目矿山竖井掘进机、国内首台煤矿井下顺槽预破碎清煤设备、国内首台套移动式上向反井钻机、国内功率最大的超重型刮板输送机用2000kW数字化行星齿轮减速器等多项创新产品的研发,创造性地解决了许多重大科技难题,突破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他负责研制的多项产品达到行业领先和世界先进水平,使天地奔牛公司长期保持行业技术引领地位。他注重团队合作和创新传承,为公司培养了多名优秀科技项目研发人才。近几年他带领的技术团队每年完成的创新产品产值超过3亿元,团队中涌现出减速器专家2人,数据采集与故障分析专家3人,为创造国内领先、世界一流的“奔牛”品牌,为煤矿井工输送装备、非标矿山装备、特种电驱传动系统等行业装备技术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煤炭行业技能大师”马国喜,是一名数控车床操作员。他从稚嫩的学生成长为一名技艺精湛的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师。随着天地奔牛的产品快速向多元化发展,对新产品、新零件以及新材料的数控加工技术要求越来越高。面对挑战,马国喜利用业余时间不断学习金属材料、机械加工、数控编程等相关知识,带领同事们大胆创新,攻克道道难关。在公司开展的“技术革新、降本增效”专项评比活动中,他充分发挥岗位能手的冲锋作用,尝试通过调整切削参数提高刀具使用寿命,降低生产成本。在多次试验改进后,终于调整出最适合的切削参数。成功后的第一时间,他毫不保留地将成果分享给班组其他员工,让更多车床刀具寿命得到延长,为公司降本增效做出了突出贡献。
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已是2020年春暖花开之际。在几代奔牛人的努力下,天地奔牛总产值由2006年的89208万元,上升至2019年的335500万元,呈现连年递增的可喜局面,职工收入由2006年的人均2.75万元增至2019年的人均8.47万元。公司新产品开发速度、核心技术指数位居同行业第一,产品技术含量、质量可靠性稳步提高,多项产品获国家和行业奖项,填补了国内空白,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不断提升“奔牛”品牌的内在价值,为天地奔牛走在行业技术创新的前列奠定了基础。公司先后进入“中国机械500强”“中国企业500强”“中国竞争力500强”“中国煤炭机械工业协会50强”行列,荣获“全国高新技术企业”“中国机械工业先进集体”“中国煤炭工业双十佳企业”“全国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全国质量信用优秀企业”“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煤炭行业AA级信用企业”等称号。奔牛品牌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全国煤机制造行业质量领先品牌。
在岁月的长河里,50多年只是弹指一挥间,但是对于宁夏西北天地奔牛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而言,这是一段与困境抗争、永不言败、勇攀高峰的岁月,这是一段追求梦想与书写辉煌的岁月。岁月不老,青山常在,愿天地奔牛这面旗帜永远高高飘扬。
(供稿:张桂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