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邹 荣
2018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也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六十周年。从1978年宁夏文化局内设文艺创作研究室算起,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族艺术研究所(以下简称“宁夏民族艺术研究所”“民研所”)紧跟时代的脚步,也恰好走过了四十度春秋。这四十年的历程,是宁夏民族艺术研究所追梦的四十周年,出版这本书,具有一定的纪念意义和历史价值。这既是一次真切深挚的回眸,又是探寻辨识艺术研究和创作风雨历程四十载的年轮,也是迈进新时代继往开来的激励、展望和全新的开启,书稿集中彰显了老中青三代文化艺术工作者对艺术人生的上下求索和满怀期 待。
四十年风雨同舟,四十年春华秋实。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思想解放路线的确立,我国的艺术科学事业迎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阶段。宁夏民族艺术研究所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紧密配合国家繁荣文化艺术的大政方针,遵循文化艺术的发展规律,坚守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元化相统一的原则,一步一个脚印地拓展富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格的艺术话语空间,对宁夏的文化艺术研究和文艺创作做出了自身应有的贡献。一路艰辛唱欢歌,一路奋斗庆收获。《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宁夏卷》的编撰,国家级、省部级各项课题的承担完成,在理论研究和文艺创作方面的优异表现,《民族艺林》的编辑出版,都是民研所四十年来结出的丰硕果实。
斗转星移争朝夕,集成志书显实绩。
民研所成立之时,正值国家“八五”期间十部集成志书编纂任务下达之际,民研所接受了《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宁夏卷》《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宁夏卷》《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宁夏卷》《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宁夏卷》《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宁夏卷》《中国戏曲志·宁夏卷》《中国曲艺志·宁夏卷》等七项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任务。这些文艺集成志书的编纂,靠的是所有艺术集成工作者对民族文化的使命感,靠的是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的精神,这不仅为民族民间传统艺术的研究和发展积累了翔实的资料,使之在以后相当一个时期,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价值和作用,同时也为艺术科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文献基础。
往昔峥嵘岁月稠,科研创作双丰收。
在艺术科学项目研究方面,民研所也有不俗的表现。四十年来,民研所集体和个人承担的国家级、省部级课题有20多项,编著文化艺术研究著作40多部,发表学术论文400余篇。在理论研究之外,民研所的业务人员积极参与文学艺术创作实践,创作了包括戏剧、影视、摄影、小说、散文等各个门类的文艺作品多部,可谓理论创作双丰收。集体和个人所获奖项有:全国文艺集成志书编纂成果奖、中国文联文艺评论奖一等奖、文化部“群星奖”银奖、中国曲艺牡丹奖理论奖、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全国少数民族创作“骏马奖”一等奖、中国戏剧文学二等奖等国家级、省部级各类奖项。
《民族艺林》花千树,塞上代有才人出。
《民族艺林》是宁夏唯一的省级艺术理论研究学术期刊,创刊以来发挥了民族艺术创作和研究平台的重要作用,推介了一大批戏剧创作者、美术创作者和文化艺术理论研究者。所推出的较有影响的剧本有:京剧《人鬼鉴》《金积堡》、越剧《霓裳恨歌》、秦腔《龙占海》《三举人》《回汉支队》《成双成对》《三伏马天武》、话剧《这样的庄稼汉》《王振举》等。《民族艺林》参与组织过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宁夏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对外交流。
四十年雄关漫道,四十年岁月如歌。
回顾四十年的发展历程,思绪万千。在追求和探索的征途上,有艰难坎坷,也有欣喜欢乐,还有诸多无奈。值得欣慰的是,我们的工作人员始终坚守清贫,在工作岗位上兢兢业业,毫不松懈,为繁荣宁夏文化艺术事业默默奉献着。实事求是地说,眼前的这本书,只是宁夏民族艺术研究所四十年来的部分记忆和业绩的闪回与定格,尽管如此,它依然充盈着扑面而来的艺术清风。艺术贵在真诚自然的倾诉,持之以恒的坚守,心与心的碰撞与感动。有鉴于此,这本书里记载的生命剪影,历史年轮的印迹,娓娓动听的心声,在某种程度上既是挽留,也是话别;既是依恋,更是展望。在迈进新时代的历史时刻,我们见证了宁夏民族艺术研究所四十年风雨沧桑的不老情怀,未曾失去的梦想,而今犹在吐故纳新,守望艺术的家园和文化的乡愁。
对于人生来说,四十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四十不惑。对于一个艺术研究和创作部门来说,四十年大概只是一个清晰的坐标。在这个时间点,回望历史,聚焦当下,畅想未来,都是一次全面的回顾和展示,全新的规划和愿 景。
四十年长风破浪,新时代直挂云帆。
宁夏民族艺术研究所将紧紧围绕宁夏文化和旅游厅的工作部署,开展宁夏回族文化、宁夏地域文化和文化旅游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在舞台艺术创作评论等方面也不断取得成绩。在新的历史起点,民研所及全所工作人员会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贡献应有的力量。
经过一代又一代研究人员的负重拼搏,我们今天又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了新征程。沿着前辈们光辉的足迹,我们不忘初心,艰苦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