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你想不想像庄子一样活成一棵树?——庄子文中的哲学思辨
要理解庄子这个大家眼中的奇人,首先要了解庄子所处的那个时代。
庄子信仰中的老师老子比孔子早出生20年,老子因为看不惯熙熙攘攘的现实,骑青牛出关,再也未见踪影;孔子一生奔波辛苦,对各种礼乐崩坏深感遗憾、老年惧而作《春秋》。——然而春秋时代还存有一点西周的余续,还没有那么赤裸裸。
出生在200年后的庄子,恰逢各国战斗值爆表,好一片打打杀杀、你争我抢……被战争裹挟的大时代之中,庄子能做什么?
一、欢乐偶尔有,痛苦肯定是持续而浓烈的——这是庄子精神世界的第一个台阶
庄子有一位好友叫惠子,他的欢乐和痛苦很多都跟他有关。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 ‘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多么愉快的画面啊!文学艺术专业毕业的庄子和社会科学专业毕业的惠子手拉手走在那乡间的小路上,开心的庄子觉得水里的鱼儿也开心。可是惠子却不解风情,怼庄子说,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是开心的?
庄子也来劲了,你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快乐的?
心灵至交惠子继续较真,我不是你,当然不知道你的感受;可是你也不是鱼,所以你也不知道鱼的感受啊。
庄子循循善诱,你刚才说“你怎么知道鱼很欢乐”说明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欢乐,所以才来问我啊。而且我现在告诉你,我是从桥上看到知道的。
一个是力辩一个是巧辩,一个在求真一个在尚美,一个是理科生一个是文科生……
可是不管怎么说,这种高智商的辩论真是有趣,这种级别的朋友真是难得啊!
这大概是庄子从满是战争的现实生活中体会到的少有的欢乐吧。但更多的是痛苦。除了战争、白骨,还有……往下看: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本来呢,庄子的好友惠子做了国相,庄子也替他高兴啊,就跑去找他愉快地玩耍。没想到惠子听了小人的话,以为庄子要来抢他的位子,就各种防范甚至在全城展开地毯式搜捕。
庄子觉得好好笑啊,就自己上门去跟惠子讲了一个这样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这样的:南方有一种凤凰。这种鸟从南海出发,一路向北,乘风扶摇,累了只在梧桐树上休息;饿了只吃干净的食物;渴了呢,只饮用甜美的山泉。路途中有只猫头鹰抓了一只腐烂的死老鼠,正停在树杈上准备大吃一顿,看见凤凰飞过就很担心人家来抢啊,于是拼命喊叫拉响警笛。
总结一句:所以惠子好哥们,你是怕我这只凤凰来抢魏国国相这只死老鼠吗?——庄子表面上是在讽刺好友,而且完胜。其实他的内心该有多凄凉啊?连唯一的好朋友以后也不能手拉手看夕阳、肩并肩数鱼儿了!!
唉,一首《凉凉》拉给自己,另一首《凉凉》拉给惠子。
二、从外部世界的痛苦中抽身,退回到自己内心的城堡之中——这是庄子精神世界的第二个台阶
外面的世界太混乱、太不堪、太令人痛苦了,所以庄子的灵魂往前走了一步:在这个台阶上,庄子希望忘记肉身的快乐和痛苦,仅凭一颗心去遨游天际,感受万物,了然宇宙。正如《逍遥游》中的那只大鹏一样,“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人间天上四海八荒,顷刻即到,任意体会。——这不是逃避,是不肯与乱世和解的认真。
这样活着是不是很完美?
完美是完美,但没那么容易。因为肉身感受到的痛苦时时刻刻都在提醒他,这仍然是人世间,是战国时代!
三、活成一棵树,不求生不求死,一切顺其自然——庄子精神世界的第三个台阶
心灵的感受很美很重要,但肉身总难忘记现实生活的痛苦(比如饥饿、病痛)。那么可以抛弃肉身吗?
不行。
因为心灵传回来的信息是要靠肉身来接收的,肉身就像基站,没有基站,再好再美的信号谁来接收?谁来体会?更不要说精神遨游一圈,最终还是要回来的。
所以生命是很宝贵的。——如果没有肉身而能感受到心灵传递的信号那就最完美了,可惜做不到。
那到底怎么办呢?
那就连自我意识都彻底消解掉,将自己完全彻底地融于宇宙自然之中。好比活成一棵树,不求福不避祸,不求生不避死,不思考不感受,一切只求顺其自然。
据说孔子的弟子颜回也曾悟出“坐忘”的意境,老师问他何谓坐忘?他回答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这样决绝的“坐忘”其实就是庄子《齐物论》中所说的“形如槁木,心如死灰”。——人与世界的对抗和解了,一切内在和外在的束缚瞬间解除了,逍遥游实现了!
——以上三个台阶是庄子追求自我解脱的辛苦旅程,也是《逍遥游》这篇文章的精神内核。
《逍遥游》(节选)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 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备注:庄子的精神脱离肉体,名为鹏,四海八荒自由遨游。)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 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备注:鹏鸟看到的,就是庄子的心看到的。当距离足够远,人看到的景色是完全不同的。)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 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备注:要想实现精神的绝对自由,就要飞得足够高,精神脱离肉体足够远,因为足够高的地方才有足够的风力,任你御风而行。)
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备注:站在50米高的人怎么能理解飞到九万里层云之上的人的感受?他们本来没见过,你说也没用,自己开心体会就行啦。)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奚以知其然也?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而彭祖乃今以久特 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备注:长寿比短寿好,生命是可贵的,留下生命才能接受精神发回的自由信号。但无论长寿短寿,悲哀大可不必,物各有性,人各有命,不可更改。一切听之任之为妙。)
汤之问棘也是已: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泰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备注:列子·汤问里面也曾说过鹏鸟南飞的故事。)
斥鴳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此小大之辩也。(备注:灌木丛的小鸟以为这样扑腾几下就已经够意思了,它们哪知道高处的美妙?)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而宋荣子犹然笑之。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虽然,犹有未树也。(备注:灌木林的那只雀使我联想起社会上某些人:这些人,论到才智,他们可以办好一件公务;论到声誉,他们可以叫响一个地区;论到品德,他们可以侍候一位君主;论到手腕,他们可以受聘于一个邦国。这些人确实有点小能耐,自我感觉也相当良好,算是活得够意思的了。但是,宋国的荣先生仍然要笑他们的浅薄。荣先生是厉害人,为人处世全凭自己的意志见解,不受外界影响。哪怕全世界都来赞美他,他也不会倍感欣慰;哪怕全世界都指责他,他也不感到伤心。在他眼里,我是我,你是你;我心是我心,外物是外物,内外有别,界限分明。然而荣先生也还是有缺点,比如他为啥要笑那些人呢?其实说到底,每一个人都只是过着与自己能力相适应的生活而已啊,人各有性,人各有命,如此而已。)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备注:列子能够做到乘风而行,动不动就驾着风儿外出玩耍个十来天。够爽吧!可是他仍然要等待风。所以怎么样才能完全不用依赖外力就实现彻底的精神自由呢?)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备注:若有人能洞察宇宙万物的本质,摸清了大自然的规律,掌握了天地间的阴气、阳气、风气、雨气、晦气、明气这六气的变化,并利用六气获得无穷的生命力,那么他还需要等待什么呢?这样的人,就本体而言,他就已经是至人,是遗忘了自身肉体的至人。就功用而言,他就是神人,不需要功名的神人。就声名而言,他是圣人,消亡了称号的圣人。)
……
遗忘自己的肉体,遗忘当世功名,遗忘后世声名,完全与自然合一,天人合一,不求福不避祸,不求生不惧死,把自己活成一棵树。这可能就是庄子眼中的解脱之道。——其实,《逍遥游》就是庄子版的《离骚》,一样的求索心灵皈依的旅程。
如果说孔子是研究人这一生的,老子是研究天地人之间关系的,那么庄子就是延续老子的思维体系,研究人如何与天地合二为一的。
庄子的文章写得洋洋洒洒,有人总结为“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绝对的浪漫主义的鼻祖。把如此深奥的哲学和浪漫主义的文学结合得这么美妙,我们真诚地来给庄子他老人家点个赞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