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自然地理
第一节 地 理
一、地质、矿产
横山镇地处陕甘宁盆地复合部位黄土高原向鄂尔多斯高原流沙、低梁、湖滩交错分布的东南坬地过度带位置;地质构造属鄂尔多斯地台向斜部分,亦为陕北构造盆地的一部分。
远在震旦纪,经吕梁运动地槽褶皱抬升形成地台基地,地台在古生代长期处于海侵时期。中奥陶纪,泰康运动后,受加里东运动影响,鄂尔多斯地台向斜开始抬升成陆。经过漫长地质岁月的剥蚀,到石炭纪后期,地台下沉,海水又从西浸入,沉积了海相地层。二迭纪后期海西运动发生,地台三面抬升,至此本区域再未受到海浸。三迭纪后,陕北内陆湖盆地形成,沉积了侏罗系地层,基本上是安定群湖滨相和河流相红色沉积岩系。
中生代后,由于地壳的抬升,经过长期侵蚀切割,形成了以下白垩纪及其以前地层为主的基岩低山丘陵。
自第四纪以来,高处不断遭到风蚀、水蚀,坬地不断遭到风力的剥蚀和流水堆积,在地台上面形成了绵延不断的山丘和沙地,覆盖了原原的风尘黄土,成为黄土高原的一部分。
本境处于毛乌素沙漠南缘,明长城脚下,无定河中游和芦河下游汇合部,地势大致从东南向西北倾斜,东南部高,西北部低,最高点小王地村的墩梁海拔1423米,最低点是创业村的大峰则,海拔900米(详见横山镇地形图)。
本境地处陕北国家能源化工基地,是全国西气东输、西煤东送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已探明境内地下均储煤炭,系侏罗纪优质煤,可采煤层1—3层,每层平均厚度为2—6米多,储量3.09亿吨。
天然气储量在0.23亿立方米。至2011年,境内有长庆油田天然气生产井8口,可利用量为1540万立方米,建有输气站2个。
二、地貌
(一)地貌形成
下更新世初,本镇雨量充沛,河流侵蚀强烈,较大的河谷有无定河、芦河等雏型水系形成。晚期,西北风盛行,境内普遍堆积大量黄土。全新世后,流水侵蚀与堆积,地表水和地下水对黄土的溶蚀及潜蚀,沟谷基岩多被切割形成沟谷山峁、塬梁、湾坬,造成了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黄土覆盖层一般厚度为10—60米,地面坡度为10°—45°,山似“A”形,沟呈“V”状,地形破碎,沟壑纵横。
境内地名多依山形、长城、芦河、姓氏等命名,如,依长城命名的有高峰、盘峰、兴峰、王墙、刘墙、苗墙、石墩墙、魏墙、边墙壕;依墩命名的有五里墩、十里塘墩、郝家墩、陶墩、马墩、郭墩等;依芦河水系和姓氏命名的有古水、高家坬、邵家坬、李家坬、梁家湾、张家坬、李界沟、吴家沟等;依山形命名的有祁家峁、红石峁、吴东峁、马家梁、砖梁、曹阳湾等。
(二)地貌
现境内地貌以芦河、无定河为线分为丘陵沟壑区、川道区、风沙区。
黄土丘陵沟壑区分布在芦河以东、无定河以南的山区,有沙坪沟、石窑则、小王地、元坪、红石峁、张山、祁家峁、九川府、杏条梁等地,面积129.8平方公里,约占镇面积的36%,它因芦河、大川沟、马营沟、古水等支沟河水切割成破碎的黄土丘陵沟壑,地表不断受流水侵蚀切割形成了黄土长梁、坪峁、沟湾、墕涧等残塬独特地貌。
川道区主要分布在芦河、无定河等流域两岸的王圪堵、吴家沟、李界沟、张家坬、梁家湾、李家坬、柴兴梁、邵家坬、高家坬、古水等地,面积72.12平方公里,约占镇面积的20%,地表平坦,水田较多,土层深厚,灌溉条件优越,农业发达。因有水流和湿地,树木茂盛,水草肥美,自然生态好。
风沙区主要分布在芦河以西的砖梁、马家梁、魏墙、高峰、盘峰、吴东峁、曹阳湾等地,面积158.67平方公里,约占镇面积的44%,区域内沟壑稀少,地面起伏较小,相对高差一般在30—50米,地表水较浅。风蚀作用强,残墩沙丘较多,沙丘起伏连绵,流动、半固定、固定沙丘各占三分之一,白天灼热,夜晚寒冷,沙土瘠薄,肥力养分差,农业条件恶劣,宜种草植树。
横山镇境水系表
续表
(三)地貌演变
横山镇地与河套、黄土高原和毛乌素沙漠接壤,汉民族和少数民族杂居,黄土文化、边塞文化、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对撞与交融形成了农耕文明和草原文明并存。因长期的战争、屯垦、开荒造成地貌的演变,先由绿变黄,后经治沙造林,地貌又由黄变绿,呈V字形演变。
据史书记载,在早更新世,横山镇境域是森林草原过渡地带。到中更新世为稀树草原,至全新世后为草甸草原。
横山镇在两汉间,北部水草丰茂,牧歌遍野,马牛衔尾,群羊塞道;东部林荫蔽日,宜农宜牧,林茂粮丰,气候温暖,景色宜人,素称“天苍苍,地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之称和“山头松柏青,河滩清泉涌”的记载。
横山镇原位于边塞,历代中原王朝在此屯田养马为战略要地,而北方少数民族逐水草而居,不断南下侵占。当中原王朝盛时兴兵讨伐,衰时筑城设寨阻挡防御,横山镇地处古长城内外兵锋交战之中,成为战火连绵、鼓角争鸣的古战场。
魏、秦、明王朝在境内筑长城,修秦直道,汉王朝建驰道;秦、汉、隋、唐、宋、明派重兵驻守,实行“屯垦固边”,并多次大规模“移民实边”,大面积烧荒、屯垦、开荒,长期滥砍乱伐林木,大量森林、草原变成农田,人垦马踏,森林残损。
汉史载“上郡之地,畜牧天下饶”,汉、唐、宋、北魏王朝均在境内古水十九平塌、原怀远堡白城子等地举办过大型养马场,过度放牧造成草场萎缩、湖泊干涸。明王朝为防范蒙古骑兵偷袭,出于军事目的,竟将长城外宽50里的林草烧尽,成为童山裸地,使鞑靼不得南下。
隋唐以后,境内自然景观发生急聚变化,地表沙化出现,诗人李适入境登长城时曾写有“汉家今上郡,秦塞古长城。有目云自惨,无风沙自惊”的诗篇。在《夏国传》中“银夏之北千里不毛,经无休止的战争和历代王朝屯垦,土地沙化日益严重”。明初在修长城时,“境内尚有森林草原,人鲜行经,骑不能入”。到明末,境内长城里外林草无几,原潜伏于森林草原之下的古沙,地表植被破坏始露真容,古沙经风侵水蚀,风起尘扬,流沙南移(侵)形成沙漠。明末本境出现了“遮天蔽日黑风刮,风卷庄稼树枝折。沙打脸上似刀割,黄沙漫卷难回家”的沙尘暴天气。
清时“实边疆之旷土,福国兴民”“放垦荒闹山原五年之外,依例征税。”农民开荒未满五年弃逃另择新垦,造成开垦—种植—弃耕—再垦的恶性循环,植被惨毁,生态日益恶化。由于历代王朝无休止的掠夺性开发,至此,无定河、芦河流域的森林草原被破坏殆尽。
民国时期,本境地貌“高山尽秃头,河滩无林草。黄沙滚滚来,十种九不收”。每到春夏“风沙蔽日昼点灯,对面闻声不见人”。自然生态遭到摧毁,大地面貌由绿变黄,风沙漫扬,灾害频降,风、沙、瘟、雹、洪、冻等自然灾害轮番袭击,群众十年九遭殃,沙进人退,沙吞田庄,赤地千里,生态恶化。时任怀远县县长裘洁忱作了“十山九无头,河水向北流。富贵无二代,清官不到头”的顺口溜。当时官吏横征暴敛,民不聊生,亦有地理先生编了“十山九无头,圁水向北流。清官坐不住,污吏代代有”的传说。
新中国成立初期,横山镇西北部横亘30万亩流沙地,风起沙尘扬,种地不产粮,基本处于“人缺粮,畜缺草,地缺肥”的极端贫困现状。沙进不止竟有吞噬农田村庄之势。人民在县、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民动员,开展了“治沙造林,绿化祖国”的运动,历经三十多年治沙、植树种草,整治了大面积流沙,林草覆盖率达20%以上,初步扼制沙进人退的局面。
20世纪60年代,受“以粮为纲”影响,广种薄收,草地骤减,土地裸露,沙尘肆虐,生态恶化。镇村吸取教训,高度注重生态,狠抓治沙造林,采取“因地制宜,土洋结合,科学管理,综合治理”的方针,党政青工妇齐上阵,工农商学兵都植树。沙、水、林、田、路一起抓,南治土,北治沙,全镇搞绿化,再建秀美山川。还集中全力,多体制、多形式、多方法建造了“三北”防护林、经济林、薪炭林、特种林(果、梨、杏、葡萄等基地)科学治沙造林,大打立体战争,天上飞机播种,地上人工栽树;河边拉沙造地,山上机械推土造田,沟湾打坝聚水;在山川、村庄、道路旁、庙宇边栽上林草;在沙滩上植了适生树种;还实施了退耕还林和禁牧进行舍饲牛羊;大面积兴修水利,防止了水土流失,兴修了3万多亩水田和8万多亩梯坝田,治理了30多万亩荒沙,创造了人进沙退的奇迹,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有效改善了生态环境和居住条件,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林草覆盖率达33%以上;地貌由黄变绿,形成了新的绿洲。现在本境秀美山川浓荫处处春,陕北江南花香鸟语片片绿。
第二节 气 候
据资料记载,在4000年前本镇气候温暖、湿润,夏代始发生变化。镇境受极地大陆冷空气团控制时间长,受海洋热带气团影响时间短,寒季长,热天短;日照多,温差大;降雨少,风沙多。季风气候特征明显,四季干、湿、冷、热分明,是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近百年来,气候趋向转暖,农作物一年一熟有余。灾害频繁,危害较重。
一、气候特征
(一)日照
镇内晴天多,阴日少,日照丰富,多日照,为强光辐射区,光能资源充足。在作物生长的主要季节4—10月中每月日照均在220小时以上,基本满足作物生长需要。
日照时数受四季转换和白昼长短的影响,夏多,春秋次之,冬少。夏季太阳接近直射,昼长夜短(夏至日出5时20分,20时17分天黑,昼长15小时27分),6月份日照时间最长,可达235.4小时,占年总量的10.0%,冬季夜长昼短(冬至7时28分天亮,18时15分黑,夜长13小时13分),日照时间短(冬至日出7小时55分,日落17时27分) 2月份日照最短仅202小时,占全年总时数7.2%,全年日照时数达2815.8小时,日照百分率达64%。总辐射量每平方厘米139.23千卡,生理辐射每平方厘米66.83千卡,年日照时数最多是3216.8小时,日照时数最少是2444.8小时,年均陆面水分蒸发365.5毫米。年平均气温8.6℃,年最高气温40.0℃,最低气温-27.8℃。
横山镇各月日照时数及百分率
(二)气温
镇内常年日均气温8.6℃,气温的一般特征是年际、月际变化大,极端最高气温38.4℃,极端最低气温-27.8℃,大于30℃的高温42天,小于-20℃的低温7天,4—10月气温高于平均值,能基本满足全镇内主要栽植作物的热量需要。
常年盛夏的7月平均气温23.4℃,严寒的1月平均气温-8.8℃,月差高达32.2℃。春秋气温升降基本相同。春均5.7天升温1℃,秋均5.4天降温1℃,秋末冬初第一次冷空气侵袭期间气温剧降,有时持续6—7天,第一次寒潮一般在11月下旬到来,日均降温8℃左右。
据气象资料,镇一年内零摄氏度以上的积温(3687.8℃)239天,10℃以上的积温(3084.3℃)169天,20℃以上积温(1096.6℃)48天。
(三)降水
本镇年平均降水397.8毫米,降水日76天,降水年际变率大,且有冬干、春旱、夏秋多雨的特点。
从1954年以来,镇内降水最多的1964年,为687.7毫米,降水最少是1965年,仅165.3毫米。一般降水3月始增,多集中在7、8、9三个月,8月最多(一般110.6毫米), 10月显著减少,12月最少(2.1毫米)。1960年8月7日降水多达103.9毫米。1966年7月17日一小时降水46.7毫米,1975年8月的一次10分钟降水21.3毫米,降雨一般集中在6—8月,连阴雨较少、镇内降雪期较长,降雪不多,一般始于10月中下旬,终于4月上旬。1946年后,降雪最大是1962年11月2日9.4毫米。全年平均降雪3—4次,最多降雪9天。
(四)气压风
本镇冬季受蒙古强大冷气压控制,夏季受大陆低气压影响,气压系统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年平均气压为890.5毫巴,极端最高气压917.9毫巴,极端最低气压是871.9毫巴。年极端最高气压出现在气温最低的12月和1月,极端最低气压出现在冷暖空气交替频繁的4月或5月。
从1954年以来观察,气压的日变化是两高两低型,3—5时是一个低点,然后逐渐升高,到9—11时为一高点,16—18时又为一低点,到22—24时又是一个高点。
本镇多风,风向以南、东南、西北风和北风为主,年平均风日达300天,年均八级以上大风28次,平均风速每秒25米,最大风力可达10级。大风一来,飞沙走石,拔苗埋田对农作物威胁极大。
自1954年以来,常是4—10月盛行南风和东南风,11月至翌年3月西北风最多。一般风速自1月始增,4—5月最大,6月迅减,11月最小。在各级风向中唯西风和西北风力最大。一日中,风力常是早晚小、午后大。
1984—2012年各月风次
(五)霜
本镇常有白“黑”霜,平流辐射霜为多,霜前常有冷空气入侵,有时霜前几日雾气沉沉,“对面闻声不见人”。一般10月4日(最早9月17日,最晚11月18日)始霜。常年无霜期146天(最多164天,最少112天)。5月11日(最早4月30日,最晚5月28日)终霜。霜对田禾往往产生不良影响,光绪二十四年(1898)十月初一,大雾三日,晦暗如夜;1975年秋,白霜似雪,大地素裹,满树银花。
横山镇部分年份气象资料表
二、四季
(一)春
境内春季一般冷热多变,风沙多而大,气温低,日平均气温大致从清明节(4月5日左右)开始稳定达到10℃,到夏至前半月(6月5日左右)一直低于22℃,春季一般61天。此季冷空气交替频繁,气温日差较大(最大差30℃)易出现寒潮、霜冻。4月中旬后虽有春雷可闻,但仍有残冬特色,素有“早穿棉衣午穿纱”“四月八,冻死黑豆荚”的说法。5月中旬后,气温回暖,降水始增,季降水量一般为53.6毫米,有“春雨贵如油”之说。季均日温10.3℃,干燥度2.61度。
(二)夏
日照强烈,雨水集中。从芒种(6月6日)到立秋后7天(8月15日)气温稳定在22℃以上,为期66天。6月以后天渐渐热起来,7月有强烈阳光照射,时有30℃以上炎热天气。7、8月易有大暴雨伴风,冰雹降临,时有电闪雷鸣,倾盆大雨,山洪暴发,河水涨溢,雨过天晴,也有“小暑大暑灌死老鼠”之说。
季降水量达176.4毫米,占年降水量的44%,是一年之中降水最多之季。
(三)秋
秋高气爽,天气渐凉,伏后至寒露(8月16日至10月15日),日均气温22℃—10℃,为期66天,暖湿减少,北风、晴天增多,天高气爽,气温渐降,也有秋雨绵绵,“一场秋雨一场寒”的现象。日均气温16℃,季降水量93.9毫米,占年总量的23.6%。
(四)冬
冬季干燥,寒期长。10月16日至次年4月4日为冬季,长达170天左右,冬盛西北风,气候寒冷、干燥,雨雪稀少。有时一冬不见雨雪,季均降水量7.5毫米,冬平均气温-2.1℃;一般在11月中旬温度降到零摄氏度以下,地面开始结冻,俗云“立冬地不消”。12月下旬,日最低气温有时降到-20℃以下,大地结冰,一般平均冻土深度可达100厘米,即“地冻三尺”。一般在第二年3月上旬或中旬土地逐步解冻。
一年四季生活歌
正月过年耍狮子,二月惊蛰种豆子。
三月清明种树子,四月天暖栽秧子。
五月端午吃粽子,六月天热搧扇子。
七月伏天铺席子,八月十五烙饼子。
九月重阳打枣子,十月天寒穿袄子。
冬月数九烤炉子,腊月年底贴对子。
三、物候
(一)春季
从3月14日至6月23日为春季,立春,雨水前后,冰雪融化,地面解冻;惊蛰,春风,冬眠动物复苏,草本发芽,豌豆、小麦、黑豆入种,也是植树造林好季节;当值谷雨,立夏前后,野草丛生,杨柳披翠,归燕筑巢,春风渐少,桃、杏、梨、果次第开花;播种玉米、洋芋、瓜菜的大好时机;“小满前后,种瓜种豆”; “芒种前,乱种田”; “芒种后,只种糜子不种豆”。
(二)夏季
从6月24日至9月20日为夏季,立夏、小满,大地葱绿,小麦灌浆结籽,动物退绒换毛;值小暑、大暑,是一年之中最热的“伏天”季节,月均气温22℃以上,各种作物进入生长最旺盛时期,玉米开始抽穗灌浆。降雨大增,“小暑大暑,灌死老鼠”, “伏里瓦沟不干”。在立秋、处暑间,暑气渐退,昼夜温差增大,秋白菜入种,糜谷抽穗灌浆,“有头伏蔓菁二伏芥,三伏种的好白菜”,植物生长,瓜果上市,杏桃成熟,动物繁殖。
(三)秋季
从9月21日至11月16日为秋季,立秋、处暑,气温始降,在秋风、寒露之间,气候急剧下降,天气转凉,早霜即现,树叶变黄,大雁南飞,梨果皆熟,蚊蝇消匿,野草枯死,是秋收大忙季节,农谚云:“秋风糜子寒露谷,霜降黑豆守住哭”“养过寒露不怨天”,当地还有“河里冰凌响,萝卜蔓菁正在长”的谚语。到霜降、立冬前后,地面冻结,农谚“霜降杀百草,立冬地不消”。庄稼收割,树叶脱落,地皮裸露,昆虫蛰伏。
(四)冬季
从11月17日至3月13日为冬季,在小雪、大雪、小寒、大寒之际,天寒地冻,农民加工粮食、砍柴、积肥、修整农具。小寒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有“小雪流凌定流凌,大雪封河定封河”“小寒大寒,冻死老汉”之说。此时天寒地冻,晨霜满地,河水封冻,冰天雪地。
(五)二十四节气歌和农事歌
二十四节气歌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风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小暑和大暑,立秋处暑八月间。
九月白露和秋风,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牢记季节忙经管,耕种及时保丰产。
二十四节气候农事歌
立春:立春春打六九头,春播备耕早动手。
修好农具喂牲口,农业生产创高优。
雨水:雨水春雨贵如油,送肥掏茬剪果树。
广积肥料多打粮,精选良种夺丰收。
惊蛰:惊蛰天暖地气开,冬眠蛰虫苏醒来。
边耕边耱要保墒,耕地耙耘种春麦。
春风:春风风多雨水少,土地解冻起春潮。
稻田平整多翻晒,冬麦返青把水浇。
清明:清明春始百草青,种瓜点豆好时辰。
植树造林种蔬菜,水稻育秧选好种。
谷雨:谷雨雪断霜未断,杂粮播种莫延迟。
家燕归来牛不歇,苗圃枝接锄果园。
立夏:立夏麦苗节节高,整地耕田栽稻苗。
中耕除草把墒保,温棚防风要管好。
小满:小满温和夏意浓,广种“三田”防病虫。
水稻追肥促分孽,搔绒剪毛防风冷。
芒种:芒种雨少气温高,玉米间苗和定苗。
糜谷荞麦抢墒种,大田中耕勤除草。
夏至:夏至夏始冰雹猛,拔杂去劣选好苗。
消雹增雨防洪涝,玉米追肥防黏虫。
小暑:小暑进入三伏天,龙口夺食收豆麦。
玉米中耕又培土,防雨防旱莫等闲。
大暑:大暑天热暴雨增,大种秋菜要防洪。
预测虫害多防疫,深水护秧防低温。
立秋:立秋秋始雨淋淋,及早防范窑舍渗。
深翻麦地土变金,果园芽接摘树心。
处暑:处暑伏完秋色美,抽穗灌浆需要水。
粮菜后期勤管理,冬麦整地多备肥。
白露:白露夜寒白天热,播种冬麦好时节。
晒好稻田收葵花,早熟苹果忙采摘。
秋分:秋分秋雨天渐凉,稻黄果香秋收忙。
碾米脱粒交公粮,山川防霜听气象。
寒露:寒露草枯雁南飞,洋芋红薯忙收回。
萝卜蔓菁正肯长,收割秸秆冬草藏。
霜降:霜降结冰又结霜,抓紧秋翻蓄好墒。
冻前浇灌冬季水,晒谷脱粒修粮仓。
立冬:立冬天冻地不消,牛羊牲畜圈修牢。
治土治沙建好道,农田建设掀高潮。
小雪:小雪地封初雪飘,幼树葡萄快埋好。
冬闲积肥备好料,庄稼没肥瞎胡闹。
大雪:大雪纷飞兆丰年,多种经营创高产。
砍柴拉炭多经商,碾米磨面编篮筐。
冬至:冬至严寒冰雪天,羊只牲畜要防寒。
积极参加农技校,增产丰收靠科研。
小寒:小寒进入九九天,丰收致富庆元旦。
科技知识记心间,不断总结新经验。
大寒:大寒虽冻农户欢,土地“三权”新发展。
联产承包谱新篇,欢欢喜喜过春节。
第三节 水 文
镇境河流属黄河水系无定河流域中游部位,共有大小河流8条,其中最大的河流是无定河,次为芦河。本境河流多,水源足,水质较好,因地形地貌的制约,河沟较深,坡陡土厚,易冲刷致使水土流失较严重,河流有洪、枯的变化和输沙量大的特点,水位较低,水资源较足。
无定河:古称奢延水,朔水,俗名滉忽都河(黄水之意),唐代始含沙量渐大,流水浑浊,溃沙急流,河床常迁而改称无定河。发源于定边山白于山东南长春梁东麓,流经靖边县、内蒙古乌审旗的无定河镇到横山县雷龙湾乡后进入本境,自西向东流经大姑涧、王圪堵、边墙壕、寨城梁(创业村),境内长8.5公里,河水深度正常约0.4—0.8米,据记载1972—1985年,平均流量15.31立方米/秒,年平均输泥沙211万吨(最大含泥沙量每立方米达113公斤)。河面封冻一般在11月10日(最早在10月26日,最晚在11月22日),解冻一般在3月27日(最早3月7日,最晚4月15日)。正常情况是小雪流凌,大雪封河,一般河岸冰厚1米,河心冰在0.7米以上,水质是重碳酸盐型水。
芦河:古称圁水,发源于靖边白于山北坡,流经靖边,横山县塔湾镇、赵石畔镇入境古水,由西南向北流经古水、高家坬、邵家坬、柴兴梁、李家坬、梁家湾、张家坬、李界沟、吴家沟、王圪堵等村至石马坬注入无定河。境内流程20公里多。
据记载,1957—1971年,平均流量每秒3.52立方米(最大5.46立方米,最小2.66立方米),1964年7月发生最大洪水其流量每秒472立方米;1983年出现枯水时间流量为零。正常情况河宽8米,水深0.4—0.5米,年输沙量366万吨,近年水土流失量少,河水基本清澈,流沙量锐减,水质为重碳酸盐水。
大川沟水,发源于杏条梁和镇南五里墩南沟,两支流于小圪垯沟交汇后经沙坪沟、三捷关至大川沟口入无定河,境河长15公里。
古水沟:发源于艾好峁乡牛形山下,自南向北流至古水村注入芦河,境流程8.5公里。
马营沟,在镇西南注入芦河。
阴阳泉,据县志记载“在县西北三里海子沟峻崖下有泉,其水半清半浊,初流出尺许绝不相混,年久泉被沙压”。
第四节 土 壤
本镇土地资源60多万亩,土壤分布规律与地貌相适应,芦河以西,无定河以南以风沙土为主;芦河、无定河流域两岸滩川道地多为淤土和潮土类;芦河以东、无定河以南以黄土性土为主。零星地出现黑土、红土类土,大多土壤缺磷少氮,不短钾,有机肥贫乏,蓄水保墒能力差,素有“地瘠”之说。很早以前,农民采取草田轮作,倒茬种植,拉土压沙或拉沙压碱及引水洗碱,增施农肥,熟化土壤等办法改良土壤。20世纪50年代后,在政府帮助下,农民封沙育草,植树造林,修田打坝,保持水土,施用化肥,科学种田,不断改良和挖掘土地潜力。
一、黄土性土
境内黄土性土主要分布在芦河以东、无定河以南的丘陵山区和河川沟谷面积24.6万亩,占总面积的41%,它是在黄土母质上经侵蚀、堆积和长期耕作熟化而形成的土壤,分绵沙土和黄绵土亚类,颜色为黄、淡黄、棕黄,质地是砂、沙壤、砾质土等,结构块状较湿润,多孔,通气性能好,养分转化快,土性暖,有机质及养分含量少,宜植性广。
二、淤土
淤土主要分布河川、滩地及坝掌及河床两岸,面积0.8万亩占总面积1.2%多,它是洪冲,风积物母质的基础上经人工、机械整理成土地,耕作熟化而形成的土壤。分为洪、河淤土和堆积土亚类,颜色淡黄、淡棕黄、棕黄质地沙轻壤和砾石土,结构块状,多小孔,较潮润,宜种玉米、高粱等。
三、沙土
沙土分布芦河以北地区,面积32.8万亩,占总面积的54.8%,它是在风力的作用下,人类在沙性母质上不合理利用而成的幼年岩性土壤,分为流沙、半固定、固定风沙土亚类,颜色淡灰黄,质地沙土,结构为结皮层弱团块,小空隙,通气透水,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养分低易冷易热,适宜插搭障被,封沙种草植树,发展林牧。
四、沼泽土
沼泽土主要分布于无定河、芦河及其支流河床及低河漫滩、水库、大灌溉渠排水坬地,围河造田低地的下湿地,面积1.8万亩占总面积3%,它是经常处于季节性或长期性积水状态并生长喜温植物的条件下而形成的土壤。分草甸、白泥、腐殖质、脱沼泽土亚类,一般土壤颜色黄灰、棕灰、质地沙壤或沙土,结构块状,湿润,多孔。
第五节 植 被
在早更新世,镇域是森林和草原区的过度带,到中更新世为稀树草原,至全新世后草甸草原。在两汉间,环境优美,北部水草丰茂,牛羊塞道,有云“天苍苍,地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南部林荫蔽日,景色宜人。
南北朝后,北方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时常南下,中原汉民族盛时兴兵驱赶,衰时筑城修防以御。地处交锋之地的横山镇战争频繁,重兵相据,人垦马踏,林草残损。约自隋唐以来,自然景观发生了变化,唐初以农为主的汉人大量移入后,大片草原变为农田。此后土地兼并,赋税加重,农民大面积垦荒轮种,风蚀流水作用渐渐萌动,地理环境不断变更,至8世纪夏国都统万城“大风积沙”,九世纪“堆沙高及城堞”,10世纪“深在沙漠之中”,后又经历北宋、元、明、清历代掠夺式开发,大部分森林草原破坏殆尽。15世纪流沙开始南侵,17世纪开垦范围更大。19世纪开放蒙荒,进入牧垦时期,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侵入传教,雇工滥垦,惨毁植被。民国期自然植被遭破坏。新中国成立后,每年春季时有“风沙蔽日昼点灯,对面闻声不见人”的沙尘暴天气,沙进人退,沙吞田庄,人们承受自然的惩罚。进入20世纪80年代,植被覆盖率约百分之二三十。90年代末,镇村落实了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进行西部大开发,实行造林治沙,种草植树,封山禁牧,退耕还林,建设秀美山河的政策,经过全镇人民十多年的种草植树,飞播造林,修田打坝,退耕还林,使本域的植被基本有了恢复,现在山河可见到一片绿色家园,植被覆盖率在33%左右。
其主要植被类型是:
长芒草草原,在南部丘陵河沟的山坡路旁多年撂荒地有长芒草、短花针茅、糙隐子草、羊草、冷蒿等。
冰草草原,在无定河、芦河覆沙地段冰草、芦苇等草原。
柠条灌丛,主要分布于黄土丘陵和固定沙地,伴生有白草、寸草等禾本科草类。
沙柳灌丛,主要分布于流动、半流动沙丘,伴生有苦马豆、蒙古葱、赖草、狗尾草。
沙蒿灌丛,分布半固定沙地,伴生有冷蒿、羊茅冰草等。
一、野生植物
(一)野草
境内野草品种较多,约有百种以上种类:
芨芨草(蓆芨)、小樟毛(小叶芦苇)、沙芦草、冰草、赖草、羊草、三刺草、三芒草、荩草(水糜子)、猬草、白羊草、无芒雀表、芦苇草、无芒隐子草、中华隐子草、隐华草(扎屁股草)、龙长草、马唐、稗草(稗子)、牛筋草、披碱草、野糜(糜合子)、画眉草、紫草茅、小颖羊茅、牛鞭草、茅香、菭草、滨麦(麦秸草)、广厚臭草、臭草、白草、芦苇、梯牧草、早熟禾、沙鞭(沙竹)、鹅冠花草、狗尾巴草(谷莠子)、金色狗尾草(毛莠莠)大田芒(驴尾巴草)、长芒草、大针芒、虱子草、锋芒草、草木犀状黄芪(扫芡)野大豆、故枝子、苦豆子、苦马豆、披针叶黄花、卵穗、沙草(寸草)、水虱草、蔗草(水三棱)蒙古蒿、牛尾草、鬼针草、飞廉、大刺儿菜、小刺儿菜、狗哇花、百里香、旋复花、抢茎苦、祁州漏芦(打爷圪堵)、田苣、苦菜、沙蓬(沙米)、绳虫实(棉蓬)猪毛菜(沙蓬)、独行菜(麻麻草)、牛心秧、打腕花、老瓜头(牛心秧)、(马奶奶)、西米、小香蒲。细叶韭、(斋苜)、小山蒜、猫眼草、打碗花、田紫草、马鞭草、节节草、灯心草,沙竹、沙河朔花(羊叶紫)后老婆、山丹丹、地椒、小蒜、沙葱等。
(二)药草
本镇野生药草较多,采回标本57种,有药用价值300余种,主要有大蓟、小蓟、苍耳、茵陈(黄蒿)、艾蒿、蒲公英(黄花菜)、青蒿(臭蒿)、枸杞子、地夫(秃扫)、马齿苋(胖娃娃草)、菟丝子、甘草、柴胡、野菊、麻黄、鸡冠花、远志(野扁豆)、白茅(茅草)、地棉(雀脑瓜盖)、知母(节节草)黄芩、黄芪、蒺藜甘遂、苦菜、车前、贝母、冬花杏仁、桃仁。
(三)灌木
酸枣、(圪针)、文冠果(木瓜)、白杞、沙地柏(臭柏)、狼牙刺(黑格兰)、洋秃梢、洋叶柴。
附:菌类
地衣(地软)、蘑菇、菌藻、橱花、狗尿腿、木耳、苔藓(地毛)等。
二、栽植植物
(一)树种
在更新世,本境森林中有松、柏、栎、榆、槭、水青冈等。中更新世有杉、槭、桦、栎;清代以后,乔、灌木树种多为人工栽培,除河北杨、杨、榆、臭椿等有的形成疏林和沙柳、柠条、酸枣、酸刺、臭柏等能形成小群落外,其他均为散生状态。
1.乔木
旱柳:乡土树种,生长快结木椽,用途广,境内甚广,谚云“家有200柳,不愁喝烧酒”。多见羊角、白皮柳。
水桐:学名小叶柳,乡土树种,耐旱耐瘠、枝大叶茂,民多栽植。还有杨树、桑树、榆树、臭椿、槐树、侧柏、园柏、松树、白杨树、白腊、沙枣等。
2.花果树
果、梨、桃、杏、枣、李、葡萄、花椒、酸枣、沙枣、杜梨等。
3.灌木
柠条、沙柳、红柳、紫穗槐、沙蒿、乌柳、杞柳、花棒、樘榔。
(二)农作物
1.粮食作物
(1)谷类:谷子、糜子、高粱、玉米、小麦、大麦、老麦、荞麦、小稻。
(2)豆类:黑豆、绿豆、小豆、豌豆、扁豆、芸豆、豇豆、花豆、红豆、白小豆、红小豆、大豆、梅豆等。
(3)薯类:马铃薯、红薯。
2.经济作物
(1)油料:大麻、蓖麻、胡麻、芝麻、云芥、黄芥、花生、向日葵、油葵。
(2)瓜类:西瓜、香瓜、南瓜、北瓜、番瓜、糖瓜、葫芦、冬瓜、苦瓜、黄瓜。
(3)蔬菜:白菜、萝卜、莲花菜、莴笋、芹菜、韭菜、大蒜、小蒜、辣椒、茄子、蔓菁、茎菜、芫荽、苤莲、洋蔓菁、沙芥、水萝卜、黄花、西葫芦、刀豆、西红柿。
(4)药材:黄氏、党参、枸杞、冬花、甘草、银紫胡、赤小豆、白扁豆、大黄、红花等。
(5)饲料作物:境内有苜蓿、草木樨、沙打旺、苏丹草、莴苣、军蹋、饲料瓜。
(6)花卉:以前种植不多,20世纪五六十年代零星栽种花草,20世纪90年代以来机关和居民引进和盆栽种植有菊花、玫瑰、月季、大理菊、君子兰、吊兰、仙人掌、仙人球、牵牛花、仙人鞭、指甲花、金鱼草、金盏、美人蕉、夹竹桃、夜来香、海棠、文竹、芍药、万年青、芦荟、郁金香、百合花、大蒜花。
(7)其他:甜菜、烟草、罂粟(民国时境内曾种过,俗称洋烟)、草莓等。
第六节 动 物
从本镇已发现的化石来看,很早以前就有不少动物,三叶虫、海百石、石炭纪贝、螺类等都有过发现。进入人类时代还有赤鹿、野狗、野猪、野马、羚羊等,因气候和人类活动的作用,明清以后,前述动物渐少。
在动物地理区域上,本境处于古北界蒙新区与华北区交会处,既有蒙新区的典型动物,又有黄土高原的习见动物种类。从1960年以来,由于药、械的使用,兽、鸟类减少,草兔、鼠类增多,猫、狗大量减少而又开始注意繁殖并达到增多,本镇历有喂养家畜、家禽的习惯。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改良和适用的良种羊、猪、牛、驴等都有很大发展。近年改良品种的猪、羊有较快的发展,而机械化车辆不断推广,普及造成牛、驴、骡等逐渐渐少。
一、野生动物
(一)兽类
狼:明清到民国时期,三五成群,常伤人畜,于20世纪70年代以来基本绝迹。
狐狸
狐狸:原来极多,至20世纪80年代末极少,其皮珍贵。
獾:昼伏夜出,危害田禾,皮可制裘,肉能食,油可入药,其油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可用于烧伤,效果颇佳,现在境内较多。
刺猬:过去山野多有,近年少见。
黄羊:原多见风沙草地区,因植被渐少和捕杀,现在少见。
石貂:俗称扫雪,珍贵保护动物,境内数量较少,多见在沙区和黄土沟湾接壤地,是极珍贵之兽种。
虎鼬:食鼠,是境内特有动物。
花鼠:(田鼠、家鼠)分别活动于崖畔、田间、窑舍,咬禾啃物,传染疾病,危害极大,屡灭鼠,繁殖极快,境内民国间鼠患鼠疫成灾。
黄鼠:岩鼠(毛圪连),多生活于灌丛、山谷、崖畔,危害草根、农作物。
松鼠:多生活于松柏树林中,食松果等。
中华鼢鼠:俗称跳,分布草地田间,挖洞推土,危害田禾。
鼹鼠(瞎灰):即食鼠,短足無目、性狡、闻人足音便匿,天降雨则鸣。
鼹鼠
草兔:草兔极多,危害黑豆苗等农作物,人们时有捕获,但植被渐好,其数量极多,随处可见。
(二)鸟类
天鹅:候鸟,多在初春和早春时迁徙路过境内,常聚无定河、芦河岸边觅食生活,系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极为珍贵。
雉鸡:俗称野鸡,毛色鲜艳,尾翎修长,十分美丽,宜观赏,镇内较多。雕:原来有,现在少见。
老鹰:俗称花鸨,善高飞,捕食鸟、兔、鸡等。
猫头鹰:俗称鸱怪子、恨猢等,擅长捕鼠,昼伏夜出,有时伏房前屋下,人们以鸣叫之声为不祥之兆。
猫头鹰
大雁:候鸟,冬去南方,春来北方,常有几十只或百只成群排成“人”字飞行,秋季落地觅食糟蹋庄稼。
百灵:白头翁,画眉,其鸣叫婉转,羽毛美丽,逗人喜爱。
燕子:境有家燕、石燕、胡燕,食虫益鸟,候鸟家燕营巢室内檐下,秋去春来。
喜鹊:俗称野鹊,境内多有,树上营巢,羽色美丽,叫声清脆,有人以它的叫声报喜、告愁。
野鸭:在河流库坝上多有绿头鸭、麻鸭、水黄鸭等种,常结伴栖于河滩。
啄木鸟:俗称树錛,林木益鸟。
布谷鸟:候鸟,春夏雅呜。
山鸡:境内多有,成群结队,叫声咯咯,损害庄稼,大者为狩猎上品,小雏童辈爱养观赏。
黑鸦:山区较多,食虫、草根。
岩鸽:色青灰,多栖石崖陡壁凹窝窟处,食虫、粮。
鸽鹘:食野鸽。
麻雀:境内极多,食粮、虫。
鹞子:吃麻雀。
水雀:俗称白脸雀,小巧玲珑,生活于水边,鸣声动听。
斑鸠:境内多见,食虫,其肉可入药。
乌鸦:(俗称红嘴鸭)叫声清脆,一般栖崖窟。
(三)虫类
害虫有七星瓢虫、草蜻蛉、小地老虎、蛴螬、叩头虫、蝼蛄、黏虫、蚜虫、草地螟、蚿谷虫、玉米螟、麦根椿象、豌豆银纹夜蛾、稻飞虱、稻苞虫、二化螟、叶跳蝉、菜青虫、菜根蛆、蝗虫、二十八星瓢虫等危害作物。一般虫有蝌蚪、蚯蚓、蜗牛、水马、蚂蝗、蟋蟀、蜻蜓、蚕、斑蝥(毒虫)、蜈蚣、蜘蛛、蜥蜴、壁虎、毛蚱蚱、蝎、螺丝、虾、蚂蚱蚱、螳螂、蜉蝣、蚰蜒、蝴蝶、萤火虫、蝉、蚂蚁、蝇、蚊、鞋底虫、虱、蚤、蛾、蜂。
飘虫
(四)其他
蛇:有草蛇、水蛇、花蛇、白季蛇数种,多为毒蛇。
蟾蜍:(俗称旱蛤蟆),山上多有,能入药。
蝙蝠:昼伏夜出,食蚊、蛾,可入药。
青蛙:水中多有。
甲鱼:俗称鳌、王八,生活于水中,甲可入药。
二、饲养动物
家畜家禽品种较多
(一)家畜
山羊,传统畜种,民国有白黑两种,现在有陕北山羊、辽蒙山羊、黑山羊、陕北白绒山羊、奶山羊等品种,山羊抗寒旱,耐饲料,肉香绒细长,以产绒毛著称。
绵羊,传统畜种,现在有本地绵羊、蒙古绵羊、新疆细毛羊、改良种绵羊,绵羊耐饲,适应性强,肉质嫩,产毛多。
驴,传统家畜,现有滚沙驴、佳米驴,驴易饲,性温,灵活,为主要役畜。
佳米驴
牛,传统家畜,现有蒙古牛、秦川牛、杂种牛、黑白奶花牛、奶牛等,牛易饲、牧,力气大,为本镇山地主要耕畜。
猪,传统畜种,现有杂交猪、内江猪、盘古猪、训化野猪,发育快,耐粗饲,产肉多。
马,数量少,用于育骡,乘骑。
骡,较少,马和驴杂交所生有驴骡,力气大,免疫力强,耕、拉、驮兼乘之畜。
骆驼,明清时期沙区多有,20世纪70年代后不多见。
鹿,主要是马鹿,现在专业户多养殖。
狗,有本地狗、狼狗、巴儿狗等多品种,民间看门。现在城镇多养宠物观玩。
麝貂,近代专业养貂。
兔,20世纪50年代后大量饲养,有日本大白兔、皮兔、西德长毛兔等。
猫,农村多饲养,捕鼠食雀。
(二)家禽
鸡,传统家禽,居民多养,有九斤黄、罗斯等品种。
鸡
鸭、鹅,20世纪70年代以来多有饲养。
鸽,20世纪80年代爱好者多养信鸽。
百灵、鹦鹉,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居民笼养观赏。
(三)鱼类
草鱼、白鲢、鲤鱼、金鱼、鲫鱼。
(四)虫类
蚕,农村妇女多养之。
蜜蜂,民国时不多,新中国成立后养蜂较多,多种经营之一。
蚯蚓,20世纪70年代后部分人饲养喂鸡。
第七节 自然灾害
横山镇自然灾害颇多,素称“多灾之镇”,自然灾害主要有干旱、大风、冰雹、霜冻、水涝、虫害、地震等,多以旱为多,占85%以上,有时旱涝交加,虫害横生,使农作物和人民生命财产遭受损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由于生产、科技水平逐步提高,建设了水田、坝地、梯田等,使灾害危害程度渐趋减轻。
一、干旱
横山镇气候干燥,常是“十年九旱”。历史上平均每年要干旱两次。大旱之年,劳动人民卖儿鬻女,流离失所,偶见饿殍暴野。
从20世纪50年代起,气候仍继续干旱,旱灾越来越多,从1954—1981年,27年间仅旱灾就出现58次:大旱10次(百日大旱8次,200天以上大旱2次),中旱34次(其中百日中旱9次),小旱14次。平均近三年一次大旱,一年一次中旱,两年一次小旱,群众总结出干旱发生规律是:“春夏多旱,旱灾年年有;两年遇中旱,三年有大旱,十年遭大难(指特大旱)。”
汉景帝后元二年(前142)上郡西(陕北)旱。
晋永宁元年(301)陕北自夏及秋旱。
隋开皇四年(584)陕北亢阳。
唐永隆元年(680)夏州干旱。
唐永淳元年(682)陕北春旱,日色如赭。
唐大历元年(766)陕北三月至六月不雨,冬无雪。
宋咸平五年(1002)自上年八月不雨,谷尽。
宋咸平六年(1003)夏、宥州荒旱,民饥。
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夏境旱,饥饿。
宋康定元年(1040)日旱,鼠患。
宋元丰八年(1085)夏州大旱,四月至八月不雨,赤地满目禾苗尽枯。
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陕北旱。
明万历六年(1578)大旱,饥民多死。
明崇祯元至六年(1628—1633)春夏连年大旱,民众死徙过半。
明崇祯十三年(1640)秋大旱,饥,十一月粟价腾跃,斗米三钱(银)。翌年春10倍其值,市罢粮绝,树皮草根皆食尽,父子、夫妻剖啖,饿尸堵道,道殣相望,野狼食人,十亡八九。
清康熙四年(1665)旱,民饥。
清乾隆四年(1739)大旱,饥饿。
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三月至四月雨少。青苗受旱,收成微薄。
道光十六年(1836)旱灾。
清光绪三年(1877)春至六月大旱,粮价腾高,斗米银二两,饥民死者多。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大旱,秋禾无收,斗米一两四钱,饿殍塞途,死者甚多。
清宣统三年(1911)旱,无定河竭。
民国四年(1915)春夏大旱,夏收全无,秋粮颗粒无登,民流亡载道,卖儿鬻女。
民国九年(1920)大旱成灾。
民国十四年(1925)自春至秋,天高荒旱,禾苗殆尽。
民国十七年(1928)入夏无雨,境内赤地百里,草木枯萎,野乏刍牧,颗粒无收,饥民逃晋躲荒,充塞道路,啼饥号寒,厥状凄惨。
民国十八年(1929)春起无雨,饥饿益加严重,草根、树皮掘剥将尽,甚以骨、木粪为食,贩人挤市,斗米五元(银)。
民国二十六年(1937)自春抗旱,春禾枯萎,收成失望。
民国二十七年(1938)夏旱,自春滴雨未落。
民国二十八年(1939)春旱到夏至后10天,夏田撂籽。
民国二十九年(1940)入春天旱无雨,庄稼难以下种。
民国三十三年(1944)大旱,秋田收成二三。
民国三十六年(1947)境内5—9月长旱,刀镰未动,颗粒没收。
1951年,境内春旱。
1955年,2—8月干旱,局部9月落雨,粮食减产三成左右。
1957年,春旱,粮食减产两成多。
1960年,干旱。
1962年,旱续260—270天,一年没落饱雨,籽种未归。
1965年,本境全年无雨,颗粒无收,政府拨送救济粮。
1966年,全年干旱,夏田不能入种,秋禾大面积枯竭。
1972年,2—7月无雨,秋苗多数晒枯,人口有外流,政府救济。
1975年,本境2—8月无雨,粮食减少五成。
1984年,春、夏旱。
1985年,夏旱,粮食减产。境实“甘露”工程,硬化收水场,建井窖蓄水,抗旱。
1990年,旱象严重,3—7月无雨,山地无法入种。
1994年,2—7月未落饱雨,冬季只降一场1厘米薄雪。
1995年,2—7月未落雨,6月野草枯死,7月13日落饱雨种了小糜子、荞麦等。
2000年,春、夏高温干旱,农作物产量受到影响。
二、冰雹
本境雹灾发生频繁,年均6次之多,据多年观察,降雹多在每年2—10月(5—8月占总次数83%,7月最多)的15—19时发生,并经常在固定地带降落。“雹打一条线”“雹打老路”。20世纪70年代起,境域多进行高炮防雹,各村也有点燃柴火防雹,历史久远,效果显著。
据记载:
明弘治十一年(1498)雹灾。
清乾隆十一年(1746)五、六月雹灾。
清乾隆十七、十八年(1752、1753)雹灾。
清嘉庆十九年(1814)八月,雨雹成灾。
清道光十八年(1838)雹灾甚重。
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七、八月雹打全境。
清光绪元年(1875)七月大雹雨。
清光绪十八年(1892)八月初一午后大降冰雹,打毁田禾,民大饥。
民国十六年(1927)雹灾。
民国十九年(1930)雹打。
民国二十一年(1932)六月,雹如拳头,地积三寸,庄稼惨损。
民国二十二年(1933)夏,连降巨雹,田禾摧残,收获绝望,少数牲畜受伤。
民国三十一年(1942)降鸡蛋大的冰雹约10分钟,农作物重损。
民国三十四年(1945)本境部分村庄遭冰雹,颗粒无收。
1958年8月22、23日,境内降雹,雹径5厘米。
1962年,雹击严重,减产过半。6月柴兴梁社员武连山锄地回家被雷电击死。
1971年8月,雹雨交加,伴有大风,减产八成。
1974年5月6日,雹如杏大,夏田半损。
1981年5月,境内零星降雹,境内设高炮防雹。
1985年,境遭雹灾,庄稼损失惨重,减产七成。
2001年,遭雹击,庄稼损失两成。
2002年,夏,雹雨袭击,兴丰村村民苗生明堆草垛时,被雷电击死。
三、水灾
本境降水时间集中多在6—8月,时有暴雨,易涝成灾。据记载:
汉成帝建始三年(前30)秋,大雨成灾。
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521)无定河大水。
宋大观四年(1110)秋,无定河、芦河大水。
明天顺六年(1462)秋,雨涝。
明崇祯十四年(1641)七月,雨多,大小河发水。
清康熙四年(1665)秋,汛。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八月阴雨经旬。
清嘉庆十九年(1814)九、十月雨灾。
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六、七月水灾。
清同治十二年(1873)七月,无定河、芦河大水,沿川冲毁农田。
清光绪十三年(1887)八月,大雨连绵,淫注不已。
民国六年(1917)7月大水。
民国二十年(1931)自夏至秋,霖雨为患。
民国二十九年(1940)雨涝。
1964年8月,大雨倾盆,坝、水地、梯田多冲坏。
1985年,秋,阴雨连绵,房舍多渗水。
1987年7月,境内暴雨,芦河洪水高达两米多,冲毁张家坬石桥及水利设施,淹没农田300多亩,庄稼减产两成。
1990年7月16—18日,境内连降大暴雨,山洪暴发冲毁河坝多处,淹没河川农田500多亩,冲走羊子、猪等多只。
四、风灾
本镇多数年份都有大风袭击,占自然灾害的10%,20世纪五六十年代随植被的破坏,大风次数增多,1954—1959年,年均19次;1960—1969年,年均21次;1970—1979年,年均41次。从20世纪八九十年代至今,由于林草、植被的逐年恢复,生态环境改善,大风相应减少、减弱。据记载:
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九月,起暴风。
唐长庆二年(822)十一月大风。
明崇祯十三年(1640)三月,暴风。
清光绪十五年(1889)五月,大风暴起,飞沙走石,房舍多损。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五月,大风,天昏地暗,羊被吹跑,树被拔起。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五月,大风昼晦。
民国十七年(1928)烈风怒吼百日,禾木尽被沙埋。
民国二十二年(1933)夏,暴风怒号。
民国三十三年(1944)夏、秋风灾。
1970年4月4日,大沙暴席卷全境,天昏地暗,难辨路径,禾苗掩埋,损失严重。
1977年8月,大风,折树毁房。
1983年3月15日15时,刮大黑暴风,天昏地暗,漆黑一团约半小时,吹走羊,折树毁苗。
1983年4月27日,遭强沙尘暴袭击,风势猛烈,天昏地暗,黄尘席卷,昼黑点灯。
1987年7月,暴风雨,拔树毁禾,损失惨重。
五、霜冻
本境历来多有霜冻灾害发生,据记载:
北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三年(499)五月有霜冻。
唐永徽二年(651)霜杀稼。
清乾隆二十年(1757)秋禾披霜,五谷未熟。
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霜冻成灾。
清乾隆三十年(1765)九月霜杀田禾。
清嘉庆十八年(1813)霜冻成灾,秋禾尽杀。
清道光十六年(1836)秋禾霜侵。
光绪三年(1877)冬,大雪深二尺许,牲畜冻死。
光绪二十五年(1899)七月下旬降黑霜,秋禾皆枯,收成无望。
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月霜侵两次,收成五成。
民国五年(1916)霜冻异常。
民国三十三年(1944)秋霜重,粮食收成六成。
1957年本区张家坬霜灾。
1971年霜冻严重,农作物减产。
1973年秋,霜冻。
1975年秋,白霜似雪,大地素裹,满树银花。
1980年霜冻,减产过半。
1983年4月29日遭霜冻,春小麦、黑豆等受损。
1995年9月23日降霜,秋田损失五成。
2008年5月29日晚至30日凌晨遭霜冻,玉米、黑豆、蔬菜、花果树受灾严重。
六、病虫灾
本境病虫灾以地下虫、黏虫、蚜虫、蛀谷虫为多,年年发生,一般3—5年大发一次,往往伴随旱灾发生:
北魏宣武帝元年(500)七月蝗灾。
唐武德六年(623)蝗害稼。
明洪武六年(1373)七月蝗灾。
清顺治四年(1617)飞蝗突至,天日不见,禾苗顷刻立尽。
民国三十一年(1942)境内发生虫灾。
1949年,虫灾损粮过半。
1953年6月,境内发生虫灾,区、乡政府动员民众灭虫。
1955年,虫灾,田禾被虫咬坏。
1975年,无定河等河川稻瘟病,减产。
1976年,虫害减产。
1981年,林木蛾害,派飞机施药除蛾。
1983年7月玉米、小麦遭受黏虫危害。
1985年,小麦发生黄叶病,严重减产。
1986—1987年,连续两年夏秋季节行军虫肆虐成灾,使用农药扑杀,一周后绝迹。
七、疫情
清咸丰十年(1860)瘟疫流行,染病死亡不少。
清光绪四年(1878)春,境内流行瘟疫,横尸遍野,野狼出没。
民国十八年(1929)瘟疫蔓延柴兴梁、王圪堵、李家梁,病死200多人。
1947年,发生“天花”“流水”病,不少儿童死亡。
1966年,春,流行脑脊膜炎,县组织医疗队防控。秋,牲口“口蹄疫”传入,县、社重点防范。
2003年,春,全镇开展了预防“非典”(即非典型肺炎)工作。
八、地震
北魏武恭元年(528)统万城地震,响声如雷。
唐宣宗太中三年(849)夏州地震。
明正统十三年(1448)地震有声。
清乾隆三年(1738)十一月,大地震民舍城垣倾毁过半。
清光绪六年(1880)六月,地震有声。
民国九年(1920)十月十八日,地震有声。
1963年4月16日,境内微震有感,缸水外溢。
1969年12月15日,震感明显,墙上挂勺摆动,缸水外溅,行走感到摇摆。
1970年11月6日,境内地震,门窗扇摆动。
1976年4月6日凌晨,略有震感。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8级特大地震,境内有震感。
九、异象
明崇祯十三年(1640)三月,风雨土。
清同治元年(1862)境内星陨如雨,翌年瘟疫流行。
清光绪十三年(1887)十月二十二日夜,星陨石流,坠落如雨。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七月下旬,降黑霜。
清宣统二年(1910)九月哈雷大彗星现于西北天边,状如扫帚形,光亮丈余,半月不没。
清宣统三年(1911)六月十一日午,天现赤云,贯东西,如龙蛇行。
1971年12月11日凌晨,晴天,7时开始看见天空显现“三环套”,由西向东运行,太阳外圈东半圈、北半圈、南北圈三段强光组成光圈,其东北、西北不远处分别有强光圈,状似小太阳,到11时,天空渐暗,逐渐模糊不清。
2007年3月19日,日偏食;8月28日,月全食。
2008年8月1日18时5分,日全食;8月17日,日偏食。
2009年1月26日,日环食。
2010年1月15日,日偏食。
2011年6月16日,日全食。
2012年6月4日,日偏食。
以上异象均属自然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