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老家的民生财富
叶落归根,我作为渭北铜川人,对家乡的一草一木惦念在心。在漆水边土原的窑洞里出生,上学务农做工,进城读书写作,客居海南岛又返古城,年近花甲归园田居,落脚于耕读传家的生活。尽管也在网上博客与外界对话,更关注的是农历四时八节的自然变化和村庄的人与事。量晴校雨,旱象墒情,庄稼果木的经营费用与收缴价格,还有红白喜事,让我这乡音未改鬓毛衰的游子,感受到母亲怀抱的温暖,泥土的芬芳与旺盛的生命力。
春分时节的一天清晨,我正在园子里栽石榴树,当村主任的堂弟带来了几位朋友。堂弟说,区财政局在咱村包村,修路、植树、移民搬迁、搞文化建设,为村民办了不少好事实事,路过随便来看望我。我说财神爷到了,快屋里坐。女局长文质彬彬,严谨而感觉亲切,掌控一方财政权柄,令人尊重。与她的漫谈中,我联想到的是家乡的财富梦想与现实。
时逢新世纪,市机关迁至位于耀州下高埝原的新区,老家所在区便接替老市区的繁华地带,入住市区经济、金融、文化、商贸中心。其地理位置扼关中、陕北交通之咽喉,陇海线咸铜铁路和西延、包茂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人文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大多沿交通干线分布,唐宋耀州窑遗址暨博物馆是全国最大的古陶瓷博物中心,周边有药王山、香山、玉华宫、黄帝陵等旅游胜景,又是通往革命圣地延安的必经之地。
老家的财富梦想,一步步变为现实。在新世纪近十年里,区地方财政收入首次突破亿元大关。一个亿,在发达地区或当代富豪眼里并不是个惊人的数字,而对于地处资源性城市老市区,区划规模小、经济总量低、失业人员多的区域来说,无疑是一个喜讯。七年前,区地方财政收入仅有2900万元,如何走出典型的吃饭财政的尴尬,有更多的钱为百姓办实事,成为为之不懈奋斗的目标。发展是硬道理,收拢五指,化掌为拳,全区地方财政收入突破8000万元。借助西洽会、农高会、世博会平台,引进项目涉及资金超过15亿元。发展个体经营上千户,私营企业上百家,规划建设黄堡、王家河两大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农业产业化的格局也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增长点。而过亿元的财政收入,只是一个新起点。
关注民生,财政资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最关键的是处理好吃饭与建设的关系,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落实采煤沉陷区治理资金,财政支持就业再就业及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较为突出,为城市和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低保金。实行支农惠农补贴,通过一折通形式足额发到了受益农民手中。提高干部职工住房公积金缴存比例,筹措资金保证各项工资补贴按月执行到位。这需要积极培植财源,突出调结构、促发展、保民生,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腐败体系,做好每一笔账,管好每一分钱。
区财政局先前在黄堡镇安村包村,协助完成干杂果经济林建设,做好村容村貌环境整治,建成养猪场。之后负责黄堡镇屽村包村,从基础设施建设入手,培育支柱产业,发展现代农业,面貌有了明显变化。粮食产量增产,鲜干果经济林增加,扩大农田基本建设,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新合疗、新农保全面收益。整修村庄道路,一事一议公益事业筹资筹劳道路改造,扶贫开发道路,移民搬迁,均相继完成。填写了农民明白卡,建立了农民增收台账,投资购买图书,安装了电视村村通。锣鼓队和秧歌队,活跃了村民节日文化生活。
关于财富的梦想,多少人为之缠绵悱恻,在老家也是由来已久,炊烟似的环绕弥漫于这一方热土上。梦想与现实之间,有时似乎天壤之隔,遥不可期,有时就近在眼前,就在脚下。还是县志上的那句老话,“福于民者亦必利于国”,这是有关民生、富裕、幸福、和谐的永恒话题。今日的老家在写新的志书,在历史演进的记忆中,必定有属于这十年政治、经济、文化篇章,少不了与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民生财富风貌多彩的一笔。
《陕西日报》2011年5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