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共享有智慧:商会的价值探索和转型之路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 难忘的商会故事

自从踏上商会这条不归路,不知不觉已行走了20年,不得不感慨岁月不居、时光易逝、生命短暂。20年来,咱们这群人所走过的路、见过的人、做过的事,可谓千沟万壑、饱经风霜、千辛万苦,许多事依然历历在目,仿佛发生在昨天。

忆当年,很多老友青春年少、意气风发、豪情满怀,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可上九天揽月的浪漫、舍我其谁的担当,在自己的领域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成就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为人生、社会谱写了壮丽的生命诗篇,被人传承和弘扬,我为与这些朋友结缘而感到无限骄傲。

看今朝,许多朋友老骥伏枥,壮心不已,以重新创业的雄心,以再度出发的豪迈,依然冲锋在难于割舍的事业途中,像上了发条的钟摆,永不停息。

咱们这群人,是深圳乃至广东改革开放的先行军、科技产业发展的推动者、国际化的开拓者、民营经济的引领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中的一部分。所经历的故事,每每想起,便会心潮起伏;那些共同战斗的瞬间,更是让我热血沸腾,久久难以平息。故事的主角,不仅有我,还有许多会员朋友,因为他们,才使故事更加精彩。为纪念商会成立20周年,记录和他们在一起的最美片段,我以个人视角,选择了几个侧面,利用春节休假时间,写了其中的几个故事。

一、让我终生难忘的一场活动

每当我遇上在职军人或退役军人,我都会情不自禁地和他们讲一个故事,一个令我感到自豪、觉得最有意义的故事。虽然这个故事已经讲了无数次,但是我还想继续讲下去。

那是2002年初春的一个上午,我和楼百金董事长去部队拜会滕主任。由于滕主任的哥哥在深圳开公司,也是我会的会员,所以觉得滕主任特别亲近。滕主任是个知识丰富、见识广博、非常健谈的军人,给我们介绍了部队的历史和现状,让我们茅塞顿开。作为普通老百姓,我们很愿意为军队做点什么,于是楼董非常诚恳地问了滕主任这个问题。滕主任非常高兴,说现在根据政策,部分军人可以按自愿原则,自主择业,但这些军人一直在部队,不了解市场,不知道如何做生意,问能否找一些公司让这些军人到企业挂职学习、培训。听到这个消息,我满心欢喜,我和楼董异口同声、非常兴奋地说:“好呀。”临走时,滕主任说,这事非同小可,你们回去好好商量一下。

回到深圳以后,我立刻把这个消息告知当时的几个副会长,包括陈伟东、唐健、刘志雄、卢柏强、桂强芳、张敏、张华、张锴雍等,他们全部同意接受军人来企业挂职,并表示愿意为军队做些力所能及的事,一定会做好配合工作。他们的承诺,提升了我做好此事的信心。我又联系了另外20多家会员,他们都表示会全力支持。为慎重起见,我还专门向市有关部门做了汇报,领导们均表示这是一件大好事,一定要把好事做好。在我向部队递交了附带详细方案的报告后,得到了部队领导的高度重视,他们专程来深圳做了调研,最后此事得到了正式批准。

一个月后,50位政治过硬、纪律严明、立过功、得过奖的军人来到了深圳,我们在南山的一个礼堂举行了隆重的欢迎仪式,此事就这样成功落地了。就像当年老百姓把红军接回自己家安顿一样,这些军人分别被安排到了32家民营企业,包括创维、万基、三和、三诺、中科智、捷顺、视得安、芭田、彩虹等,并分别安排了董事长助理、副总经理、市场副总、行政副总等岗位,就此拉开了军人挂职的序幕。

这些军人在挂职期间,充分发挥军人的优良传统,得到了所在企业领导和员工的高度赞赏,对完善企业人才结构、严明企业纪律、发扬攻坚克难精神、丰富企业文化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企业家们纷纷表示,如果可以,希望他们留在企业。而军人们也纷纷表示,在企业挂职期间,学到了许多东西,感受到了民营企业家对军人的尊重和爱戴、对国防事业的关心、对祖国的热爱,体会到了民营企业家吃苦耐劳、敢冒风险、勇于挑战、主动承担的精神,领略到了深圳这片火热土地上的创业激情、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以及市场经济潮头的光荣与梦想,他们和深圳的企业家、这片土地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一个月的挂职时间转瞬即逝,经过双方反复认真的考虑,有22位军人决定留在挂职单位工作,没有选择留下的军人也依依不舍,有的眼里含着泪花,有的和企业家紧紧拥抱,有的说一定会经常回来。

这次史无前例的军人到民营企业挂职活动完美结束,深圳的主要市领导特地接见了这些军人,并为他们送别。

这一事件经全国各大媒体密集报道,特别是《解放军报》、《战士报》、《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报道后,在全军产生了强烈反响,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并得到了军队主管部门的高度肯定。《解放军报》载:“此项活动为自主择业干部择业创造了崭新的模式,具有里程碑意义,也为双拥工作探索了新路子。”此后,在不少地区对这一模式进行了推广。

作为此次活动的主要发起者、组织者、参与者、推动者,我觉得这是我一生的荣誉。能为军队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我感到无比荣幸和自豪。我因此连续几年被评为市级、省级“双拥先进个人”,我们的联谊会也被深圳市政府评为“双拥先进单位”。这一活动的成功举办,将永远激励我们为国家、军队、人民做更多更有益的事情。

二、合作不是容易的事

中国创投行业曾有无数暴富的想象,也打碎了许多人不劳而获的美梦。少数人很幸运,踏准了中国资本市场的时间节点,投对了企业,赚得盆满钵满,实现了几倍乃至几十倍的收益。但更多的人时运不济,上市遥遥无期,甚至血本无归,这些人满心欢喜等丰厚回报,回望却全是伤心泪。

这个行业本来是专业人士从事的,但曾几何时,几乎全民皆投资。几年之间,有十几万家公司做创投业务,而每年在国内主板上市的企业不超过300家,其成功的概率可想而知。许多人喜欢跟风,只要身边有一个成功的案例,就蜂拥而上,每个人都觉得幸运之神会降临在自己身上。我会也加入了这次创投大潮,因为大部分会员是科技企业。为科技企业提供直接融资的平台和机会,也是商会的职责;但商会不是跟风者,而是先行军。

下面这个故事的发生有些偶然,那是2007年夏天的一个上午,我接到好友刘永好(新希望集团董事长)的电话,他说一个注册于深圳的创投公司——中科招商,想邀请他共同成立一个创投基金,主要投资于拟上市公司,并在通过上市后退出,如果投对了,应该会有较好的收益。他还说,你们商会有钱的老板多,可投资的好企业也多,建议你们参与;但也有一定的风险,你们好好研究一下,他之后会让中科招商的董事长单祥双和我联系。因为之前没做过创投,只是听一些朋友介绍过,知道一些皮毛而已,放下电话后,我就在网上查找相关的资料,了解创投的知识,特别是美国一些做创投的大公司的资料,发现这个行业是朝阳行业。之后,我又给金融证券界的一些好友打电话咨询,通过他们的分析,得出三个结论:一是中国一定会大力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二是创业板一定会开通,三是直接融资是科技企业未来的主要融资方式。他们的结论是此事可做,但我毕竟不懂此行业,心里还是不踏实。

几天后,单祥双派其深圳公司的负责人——林敏雄和我面谈。林敏雄性格直率,说话逻辑严密、条理清晰,他详细介绍了中科招商的基本情况和单祥双的背景,简述了对中国未来资本市场的信心,认为此时做创投是最好的时机。他非常希望和商会合作,由商会负责募资、他们负责管理,并很肯定地说一定会给投资者较好的回报。此时恰逢股市处于大牛市行情,显现出极强的牛市效应,而且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走势,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我便决心尝试一次。

为此,我组织二十几位企业家召开了基金筹备专题会议。在会上,大家进行了认真研讨,表达了对此事的信心。单祥双也参加了这次讨论,他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和生动形象的比喻,阐述了资本市场的复杂原理,强调目前是最好的时机,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会后,有企业家问我认识单祥双多久了。我说刚认识,不太了解,是刘永好介绍的。大家说如果是刘永好介绍的,应该比较靠谱,为了稳妥起见,还是要去他公司做个尽职调查。我同意大家的建议,也担心他忽悠人,毕竟这是一件很大的事,关系到每个会员的切身利益,也关乎商会的形象和号召力,于是决定成立一个调研组,赴中科招商北京总部进行尽职调查。调研组由郭奎章担任组长,组员为黄海刚、郑建平。因为郭奎章见识广、智商极高、看问题独到,可谓老谋深算,而且沟通能力强、对新事物很敏锐;黄海刚有律师背景,分析问题很缜密。这个团队值得信任。

调研组从北京回来后报告说,单祥双说的话基本属实,还说中科招商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创投公司之一,单祥双从事过证券公司的工作,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他制作的方案和储存的拟上市公司基本可行,是否和他合作,由我来最后拍板。我经过反复思考,最后决定玩一把。

我马上通知林敏雄起草公司章程,让同事起草招股协议,然后召开招股说明会,招股对象是第一次参加专题研讨会的那些企业家,入股资格是不少于500万元,500万元为一份。没想到大家非常踊跃地认购,张锴雍第一个认购,郭奎章、张华、黄海刚、郑建平、柯总、覃总等共19位股东认购,并推选张锴雍为公司的董事长。还按照出资额的大小顺序,选了7位董事、两位监事。在商量公司叫什么名字时,我说就叫中科汇商吧,中科是选自中科招商,汇商是指汇聚商会的智慧和力量,一起抱团发展。

深圳中科汇商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在深圳市工商局正式注册成立,是商会牵头推动会员合作的又一个案例,我会也可能是中国第一个成立创投公司的商会组织。此后的几年里,我会先后牵头成立了6家基金公司,有成功的案例,也有不少教训和经验。其间,不少商会都来我会交流如何创办创投公司。我认为,商会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准确把握行业走势,及时向会员提供有前瞻性价值的信息,推动合作,共同发展。

三、商会的国际化从这里开始

2006年11月,受刘永好的邀请,我参加了在广西南宁举办的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以及新希望集团南宁大商汇的奠基仪式,见证了新希望集团投资30亿元的南宁大商汇的动工仪式。其间的一个晚上,刘永好和我谈到他公司在我国昆明、南宁地区和越南建设大商汇的构想,昆明的项目已经竣工,南宁的项目准备开工,越南的项目正在找合适的地方,三角形态势相互呼应。

当时,国家正在鼓励企业“走出去”,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推动经济快速发展。刘永好说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外向型企业众多,特别是加工制造型企业;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的会员众多,很多都是生产制造企业,产品大部分面向海外。他问我能否合作在越南做一个大项目,他的大商汇以商贸物流为主,我们负责组织企业在越南建设工业园,生产、销售、展示一条龙,这样可以降低企业的成本。

刘永好还说,商务部正在制定推动企业“走出去”创办产业园区的政策,如果办成了,还有补贴。同时,新希望集团在越南已有两个生产饲料的企业,对当地的投资环境比较熟悉,他来负责政府关系和找建设用地。

我听完后非常兴奋,觉得此事很有意义和价值,既响应国家号召,又为企业提供国际化的服务,搭建国际化平台,是一件大好事。当时广东正在闹用工荒,找不到工人,很多会员都找我帮他们招工。而且我会在2005年已开始在河源建设工业园,对建设园区并不陌生。我几乎没做太多考虑,就回答说此事可行,并问他做这事的主要风险是什么。他说主要是政治风险、汇率风险,但目前这些风险都不太大,两国的关系比较稳定,越南正在大力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从他们在越南办的工厂来看,赢利情况还是不错的,而且劳工成本较低,工人的月工资大概150美元,并不要求交社保,但工人比较懒惰,没有国内的人那么勤奋。

由于刘永好是我多年的好友,他在国内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对他特别信任,然后我问他接下来我该做什么。他说如果你确定做,我们就明年上半年组织一次越南考察活动,最好是制造业的人多点;如果有可能,最好能和企业签订一个去越南投资的意向协议,表达对此事的信心和诚意,以便向商务部和越南方面汇报。他会把此事尽快向越南驻中国大使和越南总理报告,因为他们正好在南宁开会,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我说,就按照这个思路来,我回深圳立马组织动员。

说来也巧,当我从南宁回来后,刚好越南工商会的一个考察团要访问我会,他们详细介绍了越南的投资环境,如政府的政策、土地、劳工、水电、交通、通信情况,以及外国企业在越南的投资情况。我也向他们表达了去越南建设工业园的想法,希望征询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工商会的领导说非常好呀,现在是投资越南的最好时机,我们一定会全力帮助你们的。她建议我们,如果有可能,可以在越南办一个科技产品展览会;先在越南设立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办事处,她可以帮助我们找地方,并物色合适的工作人员。

接下来我们就开始广泛动员,出乎我意料的是,反响特别热烈,广大会员朋友表现出强烈的愿望,几天时间内要报名参加的就有100多人。我问会员为什么想在越南投资,有的说他们的产品在东盟有一定的市场;有的说在那里成本比较低,招工容易;有的说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我告诉秘书处的同事,起草一份商会去越南投资的合作意向书。由于商会具有极强的号召力和组织力,不到一周的时间,已经有近80家企业和商会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包括深圳、广州、佛山、东莞的会员。

12月初,我打电话给刘永好,告知他商会的组织工作非常顺利,按计划已经全部完成。他说,你们的办事效率真高,完全出乎他的想象;他已经向越南驻中国大使馆、中国驻越南大使馆汇报了此事;建议2007年4月初出发,他会让越南驻中国大使馆通知越南驻广州总领事馆为商会会员的签证提供便利。

2007年4月25日上午,商会组织近100位企业家赴越南考察,在广州白云机场乘机抵达越南胡志明市。当时,组织如此大规模的企业家到国外考察的非常少,我们几乎包了整架飞机。在飞机上,我想,不管工业园能否办成,首先要确保大家的安全,不能出事;其次是要维护国家和商会的形象,因为在国外代表的是中国。于是,我在飞机上给大家传达了几条纪律,希望大家严格执行:不能擅自离队,如有特殊情况需要离队,必须向我请假;要守时,按照规定的时间上下车;和越南政府领导交流时,要积极发言;不能随意接受媒体的采访,凡接受媒体采访,必须经过我的同意。

下飞机后,所有会员很顺利地通过入境检查,分别上了3辆大巴,我反复强调各车的负责人及导游要核准人数,但没想到的是,当车辆离开20分钟之后,竟然有一位老哥没上车,原因是闹肚子,去上厕所了,然后又去换了越南盾,而手机在越南不能使用,没有信号,没和大家联系上,我只好让导游下车回去接他。后来,我强调凡掉队者,自己想办法跟上大部队,而且要缴纳罚金,算是警示。

就在我们抵达胡志明市的当天下午,越南总理在胡志明市的议事大厅接见了考察团,他表示中越两国友谊深远,睦邻友好,广东是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科技产业发展最快的省份,对商会来越南建设工业园表示欢迎,他们愿意提供大力支持。同时,他已安排国家相关部门和城市的领导做好对接工作,希望此项目尽快落地。

我们驱车到达越南的首都河内,映入眼帘的最大奇观是摩托车方阵,像奔泻而来的洪流,充斥着每条主要街道,像蚂蚁一样密密麻麻,每个驾驶者头上都带着绿色的头盔。据说在越南,绿色代表吉祥;而这些摩托车主要是从中国进口的,日本产的不多,因为中国生产的摩托车价格比较便宜,越南每年从中国进口几十万辆。还有一个奇观是电线和光缆,布满了整个天空,像蜘蛛网一样,遮天蔽日,因为是旧城,当年设计的时候没有地下网。让我最担心的是通信设施比较落后,和中国的不兼容,而且信号很弱。当时的漫游费也比较贵,每接一分钟电话要24元,发一条短信要2元,那次考察耗费了我几千元电话费。星级宾馆也很少,我们住的三星级宾馆,每晚要300多美元。而且当时越南还没有一条高速公路,所有道路都非常拥挤。

在越南总理的安排下,我们马不停蹄地分别走访了商务部、工信部、科技部、当地市政府等,就工业园的选址和政策进行了交流和沟通,并参观了几个工业园区。令我感到意外的是,河内的工业土地价格并不便宜,每亩50万~100万元,原因是土地都在私人手里,而且那几年从中国台湾地区以及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去越南买地的人很多,把价格炒上去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科技部部长,举办座谈会时,我问部长,贵国在河内的可用工业园区土地为什么那么少,你们不是也要发展工业吗?政府是否有相对好的地块,咱们一起合作。部长非常风趣地说,我曾去过你们广东的顺德,当地有句话叫“靓女先嫁”,我们也是学习你们的先进经验,把“靓女”嫁出去了。话音未落,大家哄堂大笑。经过几天的紧张交流和考察,始终未找到合适的地块,刘永好说,此事急不来,反正他的公司在这里,他会安排人慢慢找,找好后再安排时间来看。

在考察结束的前一天,我们一起参观了刘永好在河内的饲料厂,工厂已经运营几年了,有200多位工人。由于越南是传统的农业国,对饲料的需求很大,而且他公司的饲料质量较好、价格合理,有一定的竞争优势,所以生意很好,利润不错。我事先也和他商量好商会办事处就设在他的工厂,既节约成本,他也可以安排专人来对接,于是在刘永好及中国驻越南使馆领导的见证下,商会在国外的第一个办事处正式成立。此后的几年里,我会先后在阿联酋、德国、澳大利亚、美国设立办事处,并率领会员近3000人次考察过8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会员国际化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动笔写本序言之前,我反复思考该写什么,才更能表达我出书的初衷,更能体现从事商会工作的心路历程,也希望此书作为献给广东高科技产业商会成立20周年的礼物,想着想着,一桩桩事件、一幕幕场景、一个个鲜活的形象涌上脑海,仿佛看到了初创期豪情满怀举办各种大型培训班的盛况;仿佛看到了军人在企业挂职活动落地深圳的兴奋;仿佛看到了成立第一个基金公司的喜悦;仿佛看到了几千名民营企业家赴各国各城市考察的豪华阵容,仿佛看到了组织的500名企业家乘坐着100多辆汽车鱼贯奔行到河源建设科技工业园而闪烁的车灯;仿佛看到了一群群赴新加坡、英国牛津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培训的企业家们对知识渴望的眼神;仿佛看到了每年举办深圳孔子文化节时人潮涌动、掌声阵阵的盛况;仿佛看到了百人驱车穿越5个国家,历时28天,用车轮丈量茶马古道“新粤商东盟行”的壮举;仿佛看到了由商会推动的在美国、澳大利亚上市敲钟的风采;仿佛看到了年会上千名企业家同唱会歌《在路上》的笑脸……

在商会这片田野上,我们一起播种,一起耕耘,一起收获;我们一起幻想,一起创造,一起飞越;我们一起行走,一起学习,一起欢笑。咱们这群人,用青春的热血、豪迈的热情、坚强的意志,在谱写一首首青春的颂歌,在书写花季的诗篇,在编织生命的故事。商会成立至今已有20年,可以说是见证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奇迹,见证了中国科技产业发展的传奇,见证了民营企业家成长的故事。我为祖国自豪,为科技产业自豪,为能与这些企业家朝夕相伴、苦乐与共、共同成长而自豪。咱们这群人,20年的风雨同舟,20年的砥砺前行,20年的飞渡穿越,谱就了商会发展20年的主旋律。所以,我写了3个故事作为序言的开篇,它们都是我亲身经历的故事,其目的是想说要办好商会绝非易事,不仅要坚定不移地紧跟党和政府指引的方向,而且要脚踏实地落到实处;不仅要聚精会神地搞好服务,而且要发挥想象搞创新;不仅要尽心尽力去耕耘,而且要抬头看路赶潮流。

此书凝聚了我从事商会工作以来的感受、体会和思考,每句话、每个画面都是我多年的心得和经历。我的困惑和希望,相信同仁们也感同身受。此书总共分为三个方面:

(一)商会要持续发展,必须不断创新,包括思想、模式、市场、服务、人才方面的创新;必须有特色;必须学会经营,有造血功能,否则就没有出路。

(二)在融合的时代、智力制胜的时代,要充分整合和把握智力资源,以商会强大的服务体系和服务能力,保持组织活力和生命力。

(三)要顺应时代发展和企业快速变化的需求,以变应变,以变制变,时刻追赶时代的潮头,成为先行军、弄潮儿和引领者。同时要有博大的胸襟、开阔的视野、广博的知识、不懈的干劲和时代的担当。商会群体是最优秀的群体之一,社会对它有更高的要求,对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是责任和使命,只有这样要求自己,商会才能永葆青春、基业长青。

此书得以出版,感谢所有的会员、领导、朋友、同事长期给予的大力支持和指导。文中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2019年夏天于深圳